第96章
朱宝贞一事,本是棘手难题。她以女子之身考取功名,欺瞒皇帝,本是欺君大罪。皇上不仅没有追究,还让朱宝贞恢复女子身份,调任户部,主管钱粮。官员们心中暗自思量,之前大家追随太后和高太傅,是因为他们把控着朝廷大权。如今皇上将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局势已然不同,大家的心思也开始动摇了。
赵祈扫视一圈朝堂,见众人都不再言语,便开口说道:“若无事,便退朝吧。”
退朝后,赵祈回到云光殿,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褚淳贤给赵祈斟了一杯茶,轻声说道:“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赵祈接过茶,轻抿一口,舒缓了一下略显干涩的喉咙。
褚淳贤接着缓缓说道:“朱宝贞这次有惊无险,度过了一劫,往后她在识人方面,想必会多加小心,有所度量了。”
赵祈微微点头,应道:“总得让她经历些波折,才能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吃一堑长一智嘛。”
“你之前不是打算把户部的职位留给徐玟吗?怎么最后让朱宝贞去了?”
赵祈解释道:“朱宝贞身份被揭穿,留在齐忠手底下,我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先让她在户部站稳脚跟,要是有人因为她的身份故意针对她,我便安排新选的几个女科官员,填补那些空缺,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至于徐玟,她是个人才,往后还有更重要的任用。”
褚淳贤微微皱眉,提醒道:“你这般用人,难免会被其他官员指责任人唯亲,你就不怕他们议论吗?”
“眼下最重要的是**朝堂,我就是要让百官看到,谁真心向着我,我就重用谁。太后和高太傅现在又能突然提拔谁?我就要让他们明白,这朝堂之上,到底谁说了算。郑宓马上就要回来,等解决了燕啸鸿,朝堂上我才能真正高枕无忧。”
第86章
二人正说着话儿,锦清进殿道:“陛下,徐玟和朱宝贞在殿外候着,求见陛下。”
赵祈微微颔首,示意允其入内,又转头对褚淳贤轻声笑道:“我瞧着,朱宝贞定是为朝堂上的事儿来的。”
须臾,朱宝贞踏入殿中,一进来便“扑通”一声跪地,声中满是愧疚,“臣罪该万死,恳请陛下重重降罪!”
“你先起来说话。”赵祈微微蹙眉。
徐玟见此,赶忙快步上前,双手稳稳地将朱宝贞扶起,两人站在一处,显得极为和谐。
赵祈抬眸看向朱宝贞,目光温和却又带着探究,徐徐问道:“朝堂之上,我早说过知晓你的身份,你究竟有何罪过?莫不是你也觉着女子为官,便是触犯天条、大逆不道了?”她声音不大却安抚了朱宝贞慌乱的心绪。
朱宝贞脸上满是自责之色,“臣实在是有眼无珠、识人不明,竟被那等小人察觉身份,险些误了陛下的事!”
赵祈轻轻摇头,神色间尽是包容,“你的身份,我本就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昭告天下,眼下虽说时机稍早,却也并非不可。经了这事儿,你也看清了李年安的真面目,往后在用人、识人上头,可得多留个心眼儿,仔细斟酌才是。”
这番话语,令朱宝贞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
朱宝贞愤然道:“臣做梦都想不到,李年安竟是如此卑鄙无耻之徒,知晓臣的身份后,毫不犹豫地跑去告诉高太傅,全然不顾往日的情分!”
赵祈追问道:“那依你看,李年安为何宁可投靠高太傅,也不愿把这事儿告知于我?”
朱宝贞稍作犹豫,抬眼看看陛下,又瞥了瞥端坐一旁的贤妃,斟酌着字句说:“陛下,良禽择木而栖,臣子也一样。李年安盘算着太后与陛下的权力之争,觉得陛下就算胜出,和贤妃也无子嗣。就算往后招纳皇夫有了身孕,皇嗣能否平安降生也未可知。如此,恒郡王最有可能继位。新皇登基,他纵有才干,也只是旧臣,难以受重用。所以他想趁此时机投靠高太傅,为自己谋条出路。”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赵祈的心上。
她一直以来的目标,是除掉燕君烨,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大周江山。
让女子不再受男子的束缚,能在这世间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却从未认真思考过皇位传承这一关键问题。
她正值青春盛年,应付当下朝堂诸多事务自是游刃有余,哪怕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也不在话下。
可往后呢?
皇位究竟该传给谁?
传给恒郡王?
那岂不是白白让太后多年的谋划得逞,自己这些年为女子入朝为官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都要付诸东流。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传给赵禅?
可赵禅的脾性,与原主极为相似,整日只沉浸在眼前情爱之中,毫无长远眼光与治国谋略,把江山社稷交到她手里,自己如何能放心得下?
若有朱宝贞在旁辅佐,或许还能勉强放心。
可她二人即便日后在一起,也注定不会有子嗣。
倘若赵禅与男子有了孩子,朱宝贞还能毫无保留地全心辅佐吗?
即便朱宝贞胸怀宽广、毫无私心,赵祈也绝不愿让自己的心腹陷入这般两难困境。
想到这儿,赵祈只觉一阵头疼,这皇位传承之事,一时之间竟毫无头绪。
赵祈目光投向徐玟,神色间带着几分审慎,问道:“宝贞所言,你有何见解?”
徐玟回道:“陛下,朱大人所言极是,这也正是臣心中所想。自古以来,帝王广纳妻妾,其一为稳固朝堂臣子,以姻亲之缘加固君臣纽带;其二,虽难免有满足私欲之嫌,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为了绵延皇室血脉。皇帝若无子嗣,于臣子而言,心中难免忧虑皇权根基不稳。一旦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朝堂局势也极易因此陷入动荡,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局便再难安稳。”
赵祈听闻,沉沉不语。
少顷,赵祈抬眸,目光在朱宝贞和徐玟身上缓缓扫过,又问道:“那你们觉得恒郡王如何?”
朱宝贞和徐玟闻言,先是一愣,旋即面面相觑。
两人心里清楚,恒郡王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牵扯着朝堂各方势力,陛下突然提及,其中定有深意。
徐玟微微垂眸,眼睑半掩住眼中的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正值大好年华,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去谋划朝堂诸事。至于皇位后继之人,着实应当从长计议,陛下无需忧虑过甚,以免劳神伤身。”徐玟的声音沉稳,带着几分劝慰的意味,陛下向来深谋远虑,只是皇位传承兹事体大,容不得半点草率。
朱宝贞紧接着上前一步,“臣以为,恒郡王并非皇位的最佳人选。恒郡王是太后亲子,这些年太后在朝堂上的种种举动,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在为恒郡王日后登基铺路。陛下若将皇位传给恒郡王,那之前陛下为革新朝政、推行女子为官等新政所做的努力,极有可能付诸东流。毕竟,太后立场与陛下多有相悖之处。再者,陛下与恒郡王年龄相差不过十岁,一旦朝臣听闻陛下有传位于恒郡王的打算,恐怕会引发诸多猜测和不安,这于陛下的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此一来,难道眼下就无解了吗?”
朱宝贞见状,连忙说道:“陛下,徐大人所言也十分在理。陛下正值盛年,后继之人不妨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甄选。陛下日理万机,无需现在就为这事儿忧心忡忡。”
赵祈轻轻点头,神色稍缓。
而后,赵祈将目光转向朱宝贞,“宝贞,我将你安排在户部,你且用心做事。待到朝堂稳固,我便要着手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陛下放心,宝贞定当竭尽全力。”
赵祈又温和说道:“你现在孤身一人到了户部,前路必然困难重重。但你莫要担忧,一切有我为你兜底。你只管安心做你的事情,若是人手不够,便去翰林院挑选合适的帮手。女科的人都是由你亲自选拔出来的,她们的才学和品行你最清楚,用起来也安心。”
朱宝贞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泛红,忙道:“宝贞必然不负陛下所托,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祈微微犹豫了一下,又缓缓说道:“你和禅儿之间,我已将婚事作废,这也是为了保你一命。你若还是驸马,太后必定不会放过你。”
“臣明白陛下的苦心,陛下为宝贞考虑周全,宝贞感激不尽。”
赵祈轻轻叹了口气,“至于你二人日后的缘分如何,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朱宝贞微微垂首,缓缓说道:“公主待我一片赤诚真心,宝贞心中明白。朝堂之上,公主那番说辞,想来定是受太后逼迫,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太后舐犊情深,爱女之心拳拳,她恨我隐瞒身份,欺瞒皇室,这也是人之常情。公主自幼在太后身边长大,母女情深,在这般重大的事情上,一时听信太后的话,而未与陛下商议,也实属情理之中。”
朱宝贞的话语说得极为委婉隐晦,其中深意却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