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赵祈又看向徐玟,认真嘱咐道:“户部尚书的位子我一直给你留着,只是眼下棘手的事情太多。你先集中精力掌管好京畿卫。京畿卫负责皇城的安危,责任重大,不容有失。你武艺高强,心思缜密且聪慧过人,由你掌管,我才能放心。待你父亲从西平县回来,你便去户部任职。”
  赵祈拍了拍徐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与宝贞不同。宝贞在京中根基尚浅又得罪了太后和太傅,行事难免会遇到诸多阻碍。但你是我的近身侍卫,又是徐岩鄂将军的女儿,不管是高太傅还是户部的人,都不敢轻易刁难你。”
  陛下的话徐玟听明白,陛下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委以掌管户部的重任,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身份,更是因为户部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户部掌管着国家的钱粮赋税、财政收支,上至朝堂的各项政令推行,下至百姓的民生福祉,都与户部息息相关,是整个国家运转的关键命脉。
  户部人员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更是高太傅苦心经营的心腹要地。
  一旦她能将户部牢牢掌控,为陛下所用,那么陛下便能从根源上稳定朝堂局势,掌控国家命脉。
  徐玟说道:“陛下如此看重臣,委此重任,臣肝脑涂地,不辱陛下使命。”
  几人坐在一起,就朝堂诸事又交谈了好一会儿。
  夜色愈发深沉,大家话语间都带着倦意。
  赵祈抬眸望向殿外,估摸着看着时辰也是不早了。
  要是让二人匆匆出宫返回府邸,等她们抵达时,怕是天都快亮了,又要接着上早朝,如此来回折腾,实在辛苦。
  想到这里,赵祈神色温和地看向朱宝贞和徐玟,“时辰不早了,你们二位也都累了,今日就不必再回宫了。”
  说罢,她转头吩咐身旁的侍女:“去将云光殿的偏殿收拾出来,让朱大人和徐大人先在那儿歇着,莫要怠慢了。”
  稍作停顿,赵祈又补充道:“另外,明个早朝之前,为二位大人准备好早膳。”
  侍女领命后,匆匆退下。
  朱宝贞和徐玟见状,也纷纷起身谢恩。
  待到二人走后,赵祈眯着眼靠在椅子上,褚淳贤轻抚她的脸,柔声说道:“去榻上在睡会儿吧,离早朝还有两个时辰呢。”
  赵祈眷恋地在她掌心蹭了蹭,将她缓缓拉到自己身前,顺势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赵祈双臂环紧褚淳贤的腰肢,下巴亲昵地搭在她的肩头,温热的气息轻轻拂过她耳畔。
  “郑宓这次前往西平县。”赵祈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若是能把燕君烨彻底解决,我便能彻底高枕无忧了。只要他一天不死,我这颗心呐,就始终悬着。”
  褚淳贤靠在赵祈怀里,“想来不会那么容易。他也是重生回来的,历经前世种种,必定对局势有着自己的算计,行事也会更加谨慎小心。”
  赵祈秀眉紧蹙,眸中隐有忧色。
  褚淳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轻轻握住赵祈的手,温声道:“你也别太忧心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局势早已和从前大不一样。等把燕啸鸿的案子审理完,张贴出榜文,燕君烨就会被坐实谋逆叛国的罪名,成为人人唾弃的乱臣贼子。他若以后兴兵攻打大周,便会民心尽失。西夏作乱已久,百姓定会奋起反抗,绝不可能让他轻易得逞。”
  赵祈轻轻点头,前世,燕君烨能那么轻易地攻入大周,绝非偶然。那时,太后和太傅把控着朝政,朝堂上下乌烟瘴气。
  他们为了一己私欲,肆意排除异己,但凡不顺从他们的大臣,都被无情打压。郑家被他们诬陷谋逆,满门忠烈蒙冤受屈。
  西夏与北狄趁机联合起来,对大周发动了猛烈攻击。而郑宓为了报仇率领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和燕君烨一同攻入大周,各方势力相互勾结。
  那时的大周,内有奸臣当道,朝堂纲纪崩坏,政令不行;外有强敌环伺,边疆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
  更糟糕的是,朝中没有可用的强将,军队士气低落。面对燕君烨的强攻,大周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一切都是不同的了,如今的大周,国有徐岩鄂,郑宓等能征善战的强将,外敌不敢轻易来犯;朝中有朱宝贞、徐玟这样的能臣,尽心尽力辅佐朝政,而她自己也非受人摆布的昏庸之主。
  第95章
  金乌初升,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倾洒在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各异。
  唯有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赵祈端坐着,仪态威严,目光扫视全场。
  “众爱卿,昨夜齐忠因公已逝,刑部尚书一职空缺不得,朕深思熟虑,决定任命朱宝贞为刑部尚书,以掌刑部事务,望其能公正断案,不负朕之信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众人交头接耳,目光纷纷投向朱宝贞。
  朱宝贞身着官服,立刻出列跪地谢恩:“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辱使命,不负陛下所托。”
  高太傅站在一旁,脸上神色平静,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他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如今这个时刻,燕家之事尚未彻底了结,就算自己站出来反对,以皇上如今的权势和决断力,必定会找借口狠狠斥责自己一番,朱宝贞成为刑部尚书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想到这里,高太傅暗自咬了咬牙,心中盘算着:罢了,此时不去触这个霉头,免得惹一身麻烦。只要能保证户部依旧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日后有的是机会周旋。
  朝中其他臣子,本就习惯了看高太傅的脸色行事。见高太傅都没有开口反对,众人便也都心领神会,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朝堂上再无人作乱,赵祈满是畅快。
  她又命褚晏妥善安排齐忠后事,让朝中官员看到她对忠臣的恩宠与厚待。
  退朝后朱宝贞便带着赏赐去了齐府。
  齐府门前,一片素白,风吹得齐府门前的白色招魂幡烈烈作响。
  齐忠的发妻于氏,身着素缟麻衣,面容憔悴,双眼红肿,带着齐家的一众老小,神色哀伤地候在门口,迎接前来宣旨赐赏的朱宝贞。
  以前自家老爷身为刑部尚书,在朝堂上也是颇有威望。
  可如今老爷骤然离世,不过短短半日,新人便已顶上了那个位子。
  于氏心有悲戚,好在陛下的恩赏颇为丰厚,面前这位年轻的女官朱宝贞,又是老爷旧日的同僚,念及这些,于氏心中多少有了些慰藉。
  于氏打量着朱宝贞,见她身姿挺拔,眉眼秀气透着一股子聪慧,越看越是欢喜。
  她瞧着朱宝贞的年纪,再想想自家小儿子齐明善,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两人站在一起,可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嘛。
  “老身,实在是感念陛下对齐家的隆恩呐。”
  于氏一边说着,一边用帕子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而后热情地拉住朱宝贞的手,将她拉至齐明善跟前。
  “这是老身的幼子明善,你们之前也见过面,想必还有些印象。老爷在世时就常说,你二人虽说一开始有些小摩擦,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他对你的评价很高,知晓你是女子之身时,还特意与老身讲过,说你与明善十分匹配。”
  于氏顿了顿,脸上堆满了殷切的笑容,“念在老爷在世时对你多有提拔照顾的份上,这门婚事,不如就由老身做主,为你俩定下,你看可好?”
  朱宝贞听后,大为震惊。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于氏竟会在此时将主意打到她身上。
  齐忠才刚去世,于氏作为一个老妇,为了维护齐家大房的地位,想为小儿子谋一门好亲事,倒也情有可原。
  可她却拿以前齐忠对自己的照顾之情来挟恩求报,这让朱宝贞如何能接受?
  若不是陛下为了让齐忠和高太傅相互制衡,朝堂之上多方势力得以平衡,仅凭齐明善之前对陛下出言不敬那番莽撞之举,齐家又怎能有如今这般丰厚的封赏?如今于氏这般行为,实在是让她感到气愤和不满。
  自那次在宴会上被皇帝毫不留情地教训之后,齐明善虽收敛了不少往日的嚣张跋扈,可骨子里的浪荡习性却依旧难改,整日四处寻花问柳,沉醉在温柔乡中。此刻,听母亲于氏这般言语,他心里顿时就不乐意了。
  齐明善抬眼看向朱宝贞,只见她神色冷峻,周身散发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势。
  一想到以后要与这样一位强势的女子朝夕相处,自己怕是再不能像从前那般逍遥自在,心中便涌起一阵抗拒。但经历过陛下的惩戒,他也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将那些反驳的话咽回肚子里。
  于氏满心欢喜,丝毫没察觉到儿子的不情愿,见他没有出声反对,便一厢情愿地以为儿子也看中了朱宝贞。
  她满脸笑意,再次看向朱宝贞,言辞愈发恳切:“朱大人,你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我家明善也是一表人才,你们二人郎才女貌,站在一起,实在是相配至极。老身身为一品诰命夫人,我家老爷又为国尽忠而亡,我若向陛下求个恩典,为你俩赐婚,想来陛下也会顾念这份情谊,应允此事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