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晨光透过纱帐斑驳落在赵祈肩头,照见几道新旧交错的抓痕,皆是往日癫狂时她留下的印记。
“嘘——”赵祈指尖拨开褚淳贤汗湿的青丝,“殿外宫人已开始忙碌,爱妃的喘息声可不要惊动了旁人。”
褚淳贤当下羞恼,一口咬在赵祈肩头。
第114章
……
太庙朱红宫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赵祈身着十二章 衮服立于汉白玉阶前。
褚淳贤捧着玉圭随侍身侧,素纱中透出脖颈间尚未消退的吻痕。
“吉时已到。”司礼监唱喏。
赵祈踏上第一层台阶,忽见高太傅捧着祭器的手微微发颤。
殿内七十二盏长明灯无风自动,映得列祖列宗的牌位泛着幽光。
乐声骤起,青铜编钟震落梁上尘埃。
赵祈执玉瓒灌酒于地,酒液在汉白玉砖上蜿蜒如血。
身旁高太傅忽然踉跄半步,祭器中的太牢豕首滚至赵祈脚下,猪目圆睁,獠牙泛着寒光。
文武百官哗然。
“昏君!”高太傅怒斥一声,猛然甩来玄色大氅,怀中黄绫檄文簌簌作响:“列祖在上,臣高氏,忝列太傅,敢以血诚告于列祖列宗:
今女帝赵祈,秽乱宫闱,牝鸡司晨。
一曰违逆天道:继位以来,旱魃为虐,水患肆虐,饿殍载道。致使民怨四起,百姓揭竿。
二曰荒淫无道:后宫佳丽数人,昼夜宣淫,秽闻遍于朝野,朝堂沦为脂粉之地。
三曰穷兵暴政: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矿铁官营,市井萧条。南滇边患骤起,十万将士喋血沙场!此等昏君,安能配拜太庙?
恒郡王赵礼,先帝嫡脉,仁德兼备,民心归附。
今臣等冒死进言:天命无常,惟德是辅。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恳请列祖列宗显灵,黜女帝,立郡王,以正乾坤!臣等愿效死力,扶大厦之将倾,复我大周朗朗乾坤!
伏惟尚飨!
下方百官好像突然生出了血性,刹那间齐齐跪地,声嘶力竭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恒郡王赵礼,先帝嫡脉,仁孝播于四海!臣等冒死恳请列祖显圣,黜女帝,立郡王,以正乾坤!”那声音一波接着一波,似要将这太庙都掀翻。
赵祈身姿挺立,纹丝不动,十二章 衮服下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
褚淳贤见状,心猛地一揪,伸手紧紧握住赵祈的手。
二人并肩而立,目光冷冷扫向下方那群官员。
偌大的太庙中央,竟只余寥寥数十名官员还傲然挺立,未随波逐流。
礼部的褚晏,身姿笔挺;齐家的齐明薇,一袭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刑部麾下一众官员,面色冷峻,这些都是朱宝贞亲手提拔的人。
还有那些平日里在朝堂上默默无闻,未被赵祈过多留意的官员,此刻竟也都坚定地站在原地。
她忽然嗤笑出声,带着无尽的嘲讽,她的目光直直地射向高太傅,仿佛要将他心底的算计都看穿。
“仅凭一篇毫无根据的檄文,就妄图逼朕退位?高太傅,你当真以为朕是软弱可欺之辈,如此小觑朕?”
高太傅与赵祈对立而视,这一年来,他在朝堂之上处处被赵祈掣肘,心中积怨已久。
此刻,他昂起头,面上得意之态尽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畅快与张狂,“民心所向,臣心所向,一切已成定局,陛下您又何必再做无谓的挣扎呢?”
“边境几十万大军都是朕的人,你今日胆敢逼我退位,来日,你又该如何应对这几十万如狼似虎的人马?”
高太傅却并未被赵祈的气势所震慑,他微微抬起下巴,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们是皇上的兵,却也不是皇上的兵。谁坐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谁便是这些将士的主宰。”
“看来你已做好全部打算了。”赵祈凝视着高太傅,声音冷冽。
旋即,赵祈缓缓转过身,面向那群跪在地上的臣子们。
“京畿卫还在朕的手中,”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你们真的毫不畏惧了吗?”话语里裹挟的威慑力,让不少臣子忍不住身体一颤,头埋得更低了。
“朕在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赵祈目光逐一扫过众人,“站起来者,朕宽恕他大不敬之罪;否则,一律按谋逆处置,屠尽三族。”她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高太傅脸上的得意瞬间被寒霜覆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冷喝一声:“昏君不必危言耸听,你以为凭借京畿卫就能威慑住众人?如今民心已变,朝堂上下对你的苛政怨声载道。那些边关将士,虽名义上归你调遣,可在你这般昏庸统治下,他们又能对你忠心几时?”
他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迈了一步,双手微微抬起,做出一副慷慨陈词之态,“今日之事,并非我一人谋划,这是天下人共同的意愿。你若识趣,乖乖退位,尚可保你性命与皇室尊严;倘若继续负隅顽抗,执意与大势作对,这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皆不会再容你。”
“好大的口气!”赵祈大喝一声:“京畿卫何在!”
京畿卫在太庙外迟迟未闻,却突然传来一阵厮杀之声。
徐玟率着亲卫与不知从何处涌出的黑衣刺客厮杀在汉白玉阶前,绣着金丝麒麟的披风在晨雾中翻飞如血。
“护驾!”她的厉喝一声,手中的刀接连砍倒数人。
暗卫们如鬼魅般从廊柱后、碑碣间闪现,刀刃上泛着诡异的幽蓝。
赵祈面露震惊却无任何惊恐之色,她看着高太傅,质问道:“大胆逆贼,这些来路不明之人究竟从何而来?你今日胆敢在太庙这般重地发动叛乱,究竟意欲何为?”
高太傅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眼神中透着狂妄自恃,缓缓说道:“拨正乾坤,还天下一个清明。”
赵祈始终关注着汉白玉阶前的激烈厮杀,目光紧紧锁定在徐玟的一举一动。
那些暗卫身法诡异,出招狠辣,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凌厉的气势,其武艺明显比之京畿卫强上许多。
他们手中淬毒的利刃,不断向徐玟及其亲卫逼近。
徐玟渐渐落了下风,一个不慎左肩中了一剑,仍就奋力抵抗,将一名暗卫踹下台阶,却在转身时被袖箭射中胸口。
赵祈见徐玟受伤,踉跄着冲下祭坛,冕旒上的东珠簌簌滚落。
徐玟背靠着刻满功绩的太祖碑,血沫从嘴角溢出,染红了颈间陛下赐给她的平安扣。
“陛下......”她用刀柄支着地面,黑色毒血顺着手臂躺下,“臣......护不住您了......”
“住手!”赵祈的呼喊被晨雾撕碎。
“都停下。”赵祈摘下冕旒,乌发披散在十二章 衮服上。
她跪坐在徐玟身旁,按住潺潺冒血的伤口:“朕退位。”
这话惊得百官伏地不起,殿外骤雨突至,浇灭了七十二盏长明灯。
徐玟见陛下受此屈辱,忽然落下泪来,她死死拽着陛下的衣袖,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陛下尊贵,她不愿陛下为自己妥协。
眼泪顺着她满是血污的脸颊滑落,滴在赵祈的衣袍上。
赵祈神情恍惚,目光空洞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生出悔意。
早知今日会落得这般田地,当初就该让徐玟假意顺从太后。
如此一来,徐玟也不会招致太后的记恨,那些暗卫的招式招招致命,分明是想置徐玟于死地。
她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徐玟的性命。
毒发的剧痛如针般刺向徐玟的身体,她的面容因痛苦而扭曲,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
即便如此,她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与忠诚,微弱地说道:“陛下…臣...不悔...”
话未说完,怀中掉出半块虎符,正是调遣京畿卫的信物。
赵祈望着那染血的虎符,想起徐玟当初跪在养心殿内坚定的对她说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誓言犹在耳畔,可徐玟却已命悬一线。
“徐玟!”赵祈的悲呼混着雨声。
褚淳贤赶到徐玟跟前,看着徐玟奄奄一息的样子,心中满是不忍。
她与赵祈对视一眼,而后两人合力架起徐玟那染血的身躯,徐玟手中的刀“当啷”一声坠地,仿佛是生命消逝的哀鸣。
赵祈将那染血的虎符掷向高太傅,眼中是决然的愤怒,大声说道:“我要先安置徐玟!之后你们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虎符重重地砸在高太傅脚边,溅起一片水花,金错铭文在积水里泛着冷冷的光。
高太傅望着三人踉跄离去的背影,内心冷笑连连。
赵祈的生死早在他的算计之中。
赵祈死了,他便是谋逆之臣;而赵祈活着,才能够名正言顺地退位。他要让赵祈亲眼看着,她身边那些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一个个在她面前倒下,让她尝尝这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