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侍卫长横刀拦住去路,坚决不让阿魏进去。
锦清掏出几锭金元宝,悄悄地塞给了门口的守卫,脸上堆满了笑容,指着阿魏说道:“侍卫大哥,这是陛下身边伺候的宫女,她进去也是为了伺候陛下。您就放她进去吧。这些金子就当是给各位兄弟买酒喝,请您笑纳。”
门口的侍卫看着手中的金子,心中有些犹豫。他从未见过这么多金子,心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宫女,放她进去也耽误不了什么大事,便将金子收进了怀里,让开了身子。
阿魏连忙走进殿内,来到陛下身边为她把脉。陛下的脉象平稳,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
她凑到陛下耳边,小声说道:“陛下,徐玟那里有齐明薇照看,您就放心吧。”
赵祈听到徐玟的名字,心中的悲痛不减,她微微叹了口气,自责地说道:“是我思虑不周,让她……哎……”
第116章
太后一声令下,褚淳贤便被侍卫从云光殿强行带走,一路七拐八绕,被关到了一处偏僻的宫殿之中。
殿内久无人至,四周弥漫着陈旧的气息,地上厚厚的灰尘,每走一步都能扬起一片,呛得人直咳嗽。
褚淳贤身姿挺拔地站在殿内,眼神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她身着华服,仪态端庄,与这周围杂乱破败、满是灰尘的景象格格不入。
身旁的宫人忙不迭地为高瑾玉收拾出一个干净的座椅。
高瑾玉坐在褚淳贤面前,开口说道:“我本以为赵祈如今这般行事作风,都是出自你的手笔。可细细想来,似乎不尽然。”
褚淳贤神色未改,语气平和地说道:“祈儿心有大志,所行之事皆是源于内心的坚守,绝非他人轻易能影响。”
“你是个有才智的女子,这一点毋庸置疑。若是你愿意为哀家做事,哀家可饶你一命。”
即便褚淳贤已经这般解释,高瑾玉心底始终认为,赵祈能从最初的懵懂混沌,一步步成长为如今这般有胆有识,敢与她对抗的模样,褚淳贤在背后必定没少出谋划策。这样的人才,若能为自己所用,无疑是如虎添翼。
褚淳贤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与赵祈早已是一体。她生,我便生;她死,我亦绝不独活。这是我一生的坚守,此生此世,绝无更改。”
高瑾玉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诧异之色,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她久居皇宫之中,这里处处弥漫着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虚情假意、勾心斗角才是常态。真情这种东西,在这红墙黄瓦之间太过奢侈,根本没有存活的土壤。
“只要你跟随哀家,为我效力,哀家不仅能饶你性命,还可免去你褚家全族性命之忧。你当真要为了一个注定失败的皇帝,放弃整个褚家?”
褚淳贤双唇紧闭,沉默不语,唯有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然。
高瑾玉眼神骤冷,她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褚淳贤,嘴角扯出一抹扭曲的冷笑,“好一个‘她生我生,她死我死’,你以为你二人的情谊又能有多坚贞?赵祈大势已去,你跟着她,不过是陪葬。”
见褚淳贤依旧不为所动,高瑾玉强压怒火,缓缓说道:“哀家容你再好好想想,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你若回心转意,哀家既往不咎,褚家依旧荣华富贵,可你若执迷不悟……”高瑾玉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休怪哀家心狠手辣,褚家满门,一个都别想逃过。”
高瑾玉扔下那句冷嗤,裙摆一旋,抬脚便走。
她当下要忙的事儿堆成了山。
朝堂上那些大臣,虽说兄长费了些心思,暂且安抚住了,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最棘手的还得是郑家。
去南滇传圣旨的人,也该有信儿了。
这圣旨是三天前以赵祈的名义发出去的。
南滇大败,郑宓罪责难逃,她给郑宓准备了两条路,两杯毒酒,或者两条白绫,让她任选其一,要是敢抗旨,那就是公然跟皇上作对。郑宓对赵祈忠心耿耿,即便见到圣旨心里会有疑惑,但料她也不敢不从。
还有徐岩鄂,等他带兵回朝,再想办法对付也不迟,反正现在急也没用。
眼下周朝在南滇刚吃了败仗,北狄和西夏那帮人,指定会瞅准机会,想从南滇边界进到大周的。
到时候不管对方狮子大开口,要多少金银珠宝、粮草,女人,她都打算给出去。
当务之急是稳住大周京中的局势,只要能把这乱摊子先收拾住,往后再徐徐图之,总有机会处理。
高瑾玉一边盘算,一边加快了脚步,往永寿殿走去。
高瑾玉踏入永寿殿,见高太傅早已在殿内等候。
她快步上前,问道:“兄长,一切可还妥当?”
高太傅微微颔首,神色中带着几分得意,“京畿卫的首领以及各个关键枢要之处,都已换上我们的暗卫掌管。那些不识时务的家伙,也都被抓了起来,暂且关押,等日后再做处置。如今就差南边赈灾的官员了,等他们一回京,便可来个一网打尽。”
高瑾玉闻言,心中紧绷的弦稍稍松了松,可随即又想起一事,“派去南滇的人,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高太傅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紧蹙,摇了摇头,沉声道:“毫无回信,就像石沉大海一般。”
高瑾玉的心一沉,喃喃自语道:“怕不是在那边遇上了什么大麻烦?”
高太傅目光一凛,揣测道:“你是担心郑宓拒不尊奉圣旨?应该不会,她领兵对抗西夏和北狄的联军,损兵折将,让大周将士伤亡惨重,就算赵祈此刻还稳坐皇位,也断不会轻饶她,这点她心里应该很清楚。”
高瑾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一切进展得似乎太过顺利了,我心里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太对劲。”
高太傅听了妹妹的话,只当她是女子心性,想得太多,便笑着宽慰道:“那是因为我们部署得周密妥当,才打得赵祈措手不及。你莫要自己吓自己,放宽心便是。我现在只盼着西夏和北狄能在边境把郑泰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削弱郑泰的兵力,让他彻底没了与朝堂叫板的底气。”
高瑾玉定了定神,说道:“南滇大败已然成了既定事实,郑泰就算麾下领着十万大军,此刻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无力扭转乾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安排礼儿登基。只要大局一定,木已成舟,便再没有更改的可能。到那时,但凡有敢反对的人,一律按谋反论处!”
二人正这般说着话,冷不丁,殿外传来一阵细微响动。
“谁?”高瑾玉瞬间警惕起来,厉声喝道。
只见殿门口小心翼翼地探进来三个脑袋,原来是赵禅、赵礼和徐瑛。
高瑾玉眉头一皱,满脸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赵禅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乖巧:“我们一同来给母后请安。”
高瑾玉摆了摆手,语气有些不耐烦:“哀家还有要事要和你舅舅商议,你们退下吧。”
赵禅赶忙应道:“女儿知道了。”
高瑾玉瞧她这般听话,神色缓和了些,轻声问道:“可听见了什么?”
赵禅一脸无辜,镇定地说道:“我们也是刚刚进来,母后既然有事,我们便退下了。”
三人转身离开,朝着御花园走去。
路上,赵礼凑到赵禅身边,小声询问:“二姐,母后是想让我坐龙椅吗?那么皇姐怎么办?”
赵禅闻言,下意识地一把捂住赵礼的嘴,左右张望了一下,见四下无人,才压低声音说道:“小声些,姐姐问你,你想做皇帝吗?”
赵礼摇了摇小脑袋,“我不想当皇帝,我只想做将军,做大皇姐的将军。”
赵禅轻轻点头,神情严肃地说:“二姐告诉你,你要是坐上了皇位,你大皇姐的命就没了。我们得想个法子将皇姐救出来。”
太庙发生的事,赵禅作为公主自然清楚。
皇姐被母后圈禁,她也了解了个大概。
方才在殿内,母后说的话,她虽听得断断续续,却也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皇位争斗,向来残酷血腥,她身为二公主,还能避开这漩涡中心。
要是她是皇子,母后早就想尽办法,把皇位给她争来了。
她能理解母后渴望掌权的心思,却实在无法认同母后的做法。
如今大周正处在抵御外敌、赈灾救民的紧要关头,母后和舅舅却带着一众臣子,逼皇姐退位。
这般行径,简直为天下人所不齿。
哪怕将来礼儿登上皇位,可要是大周边境失守,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这皇位就算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是做皇帝不能为百姓谋福祉,只想着一己私利,这样的君主,又怎能赢得百姓的拥护?
她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无法与母后正面抗衡,可无论如何,总得想法子保住皇姐和贤妃娘娘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