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第43节
唐公望讪讪地拿开了手,倒回了床上,听着钟氏兮兮索索走到外间的声音,没一会儿又走了回来,喝了一盏凉茶,把茶盏放回了床边矮柜上,才躺了回来。
“你啊你啊,说了你多少遍了,别饮凉茶,别饮凉茶,这不是养身之道,要喝茶你叫一声便是了。”唐公望听到钟氏喝茶的声音,忍不住责道。
钟氏翻了个白眼,外头骤雨已歇,月亮从云彩中露出了容颜,透过窗户纸照了进来,熟悉了黑暗中的视线,唐公望都能看清老妻的表情。
“叫谁去?都睡着呢,大半夜的叫人烧热水倒茶?到底是官老爷,就是不体恤小老百姓。还有你那个腰,还不是一天到晚磕头、上朝,坐在那书案后头,一坐就是一天,你腰不坏谁坏?”
“你下次叫我,我现在闲了,我给你烧热水去!我现在不是官老爷了,你可就使唤我吧!”唐公望瞪了钟氏一眼!
钟氏是真正的农家女出身,嫁给唐公望的时候,唐公望连个童生试都没过,唐家生了五个儿子,唐公望成亲的时候,只分了两间茅草房子、几亩薄田,家中可谓是家徒四壁。
好在钟氏有一把子力气,见唐公望爱读书,便咬着牙扛下了地里的活,她手巧又会说,有一手好厨艺,伺候完地里就去镇上卖吃食,供着唐公望一步步考中生员、举人、进士,是唐公望真正的糟糠之妻。
唐公望这一辈子只有钟氏一个女人,两人生了两儿两女,经常吵吵闹闹,唐公望被气急了,直言和钟氏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只是再如何吵,晚上是必要一起睡的。
唐公望被钟氏嘲讽的气结,闷闷回了一句就不说话了。
在朝堂上纵横捭阖,在署衙里辩倒群雄的人物,在自己妻子面前,也只能受气闭嘴。
钟氏躺了回去,盖上薄被,用脚踢了踢唐公望:“今儿到底什么事,让你这么烦心?不是已经不管朝堂上那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了么?”
唐公望被唬地马上转过身来,压低声音斥道:“别一天到晚胡咧咧,妄议朝事,你一个乡间妇人,懂什么?”
钟氏被说了也没反应,漫不经心道:“行了行了,有事儿就赶紧跟我说说,否则这觉还睡不睡了?”
唐公望心里憋着,便细细说起了今日见沈江霖的经过,如何标志整齐的长相,如何聪慧机智的应答,如何开朗广阔的心胸,说到最后,唐公望忍不住感叹道:“那孟昭说的一点点都不错,如此良才美玉,不知道最后会由谁来打磨,哎!”
这世间最高超的匠人,就是做老师的,手底下的孩子长成什么样,就是他们的一件件作品。
而沈江霖这样的资质,无疑是世所罕见的极品翡翠,若是再经过精心打磨,到时候能散发出何等耀眼的光芒,光是想一想,都让人心驰神摇。
钟氏听到这里也来了点兴致,忍不住插嘴问唐公望:“既然如此好的孩子,你怎么就不收下呢?反正如今你也在家闲着,我看你平时也是读读书,看看鸟,油瓶倒了也不知道扶一下,收个小徒弟陪陪你,不正好?”
唐公望诧异地看向钟氏:“可是,你不是一心念叨着要回徽州老家?我如何能为了个孩子,不陪着你?这么多年,我已负你良多,都是你一手操持了这个家,如今我们算算寿数还能活几年?自然是你想去哪里便去哪里。”
钟氏背过身去,偷偷抹了一把泪,笑骂道:“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老不正经说这些酸话作什么?不想留在京城是觉得你既然卸任了,在这里也是无所事事,倒不如随我回徽州去种几亩田,活动活动身子,治一治你不爱动的毛病,你若肯在这里也能和你学生每日动一动,我在哪里呆着不是呆着?”
“再说了,你不是说等过两年彬哥儿他们会调任回京么?那到时候不是正好,我可以和两个孙子孙女亲近亲近了。”
唐公望听了钟氏的话,半晌没有言语。
钟氏又转过身来,盯着唐公望道:“咱们老两个回去也是冷冷清清,乡间老一辈的人都走了,和我们同辈的也都不认识了,也就是想回去看看罢了,等过两年再回去也是一样的。如今你既看中了这个孩子,有个这么好的孩子陪着我们也是热闹了,便是再留下来几年也是无妨的。”
唐公望侧身看着老妻,她背对着月光,整个人笼在阴影里,可是唐公望却能看清她脸上的每一分表情,每一丝皱纹,每一处斑点,即便是闭上眼睛,他也觉得他“看”的清。
他拉起钟氏的手,这双手哪怕许久不干农活了,但是早年间受的累,让她指节变宽变粗,不是那些京中官家夫人的纤纤玉手,可是唐公望独爱牵她的手——握在手里,他心里就踏实,安心。
“我的婉娘,永远那么善解人意。”
钟氏名叫钟婉,取自“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钟氏本没有名字,因为家中行二,便叫钟二姐,“钟婉”这个名字是唐公望帮她取的,在唐公望心里,钟氏便是那美人。
钟氏老脸一红,将手抽了出来,忍不住笑骂道:“你这书生气是又犯了,说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笑骂完之后,钟氏又正经了声色道:“我还是那句话,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我是个哪里都能活的人,也是个没本事的妇道人家,只要你想做的,便是我支持的,怎么倒是老了老了,还瞻前顾后起来?”
“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
这句话唐公望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还记得那年他干完农活偷偷站在村中私塾窗下,听着里头书声琅琅,跟着一起摇头晃脑背了起来,被新婚妻子钟氏发现了,窘迫的不得了。
他家中少时尚可,读过几年私塾,后头父亲被人引着去赌,败光了家业,他便再无书可读。
结果新婚妻子把他带了回去,站在茅草屋前,把锄头一放,便认真道:“唐公望,从此以后你便不要再下地了,既然想读书便去读书,我钟二姐能把你供出来!”
“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
第46章
沈锐心中还是惦念着唐公望那边, 第二天又巴巴地送上了一份拜帖,只是送过去之后便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沈锐心中便断定唐公望那边许是无望了。
若是还有消息,沈锐必定会在秦先生那边搪塞一番, 再转圜几日,看看风向再说。
二十那日,沈锐休沐, 便提着表礼, 带着沈江霖一道往秦府而去。
沈江霖与秦勉虽未见过面,但是隔着沈江云的传话, 其实已经神交已久。
秦勉的学识,沈江霖是认可的, 所以对于沈锐让他拜秦勉为师, 沈江霖也是愿意的。
只是到底两人之前只是“隔空切磋”,没有实际相见过,具体如何,还要等一会儿见了面再说。
沈江霖认为, 在这个时代拜得一名靠谱的老师还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虽然沈江霖觉得以自己的学习能力继续往上科考并非什么大问题, 但是他所缺乏的是对这个时代的全面认识, 不仅仅是在书本上的认知, 更是在社会人情方面、在细枝末节方面、在这个时代人的思想方面, 这些都是他要去学习的。
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便是考文章,文章便是一个人思想的代表, 以手书我心,考官看的除了文采精华便是考生的思想境界。
沈江霖来此世间已经一年多了,但是他是带着上辈子的记忆穿越来的, 二十多年的学习和教育,已经打磨出了一个如今的沈江霖,他的很多思维模式是已经有了定式的,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而他要学习的,是更能了解、熟知眼前这个世界的一切,成为一个不能被这个世界发现的破绽。
他亟需一个真正的领路人。
秦勉虽然自己并未中过进士,但是无疑他是一个很会做老师的人,所以以举人之身,教出了不少出色的学生,并且在京中文坛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沈锐能说动秦勉收下他,如无意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父子两个上了秦家的大门,刚一下马车,秦府的管事便出门相迎,沈锐见状,心中已有了三分满意——如此重视,想来今日只是走个过场,拜师之事十有八九是稳了。
秦家宅邸距离皇城稍远,但是胜在闹中取静,和唐府差不多大的三进宅院,但是修葺的更加精致风雅,随处可见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摆件,入了正厅,正对面挂着的便是孔夫子的画像,下面长条案上摆着一个三角铜炉,里面插着三柱清香,此刻已经燃到了最末一节,只是香灰并未撒到外头去,想来是每日有人勤加打扫、经常擦拭的。
管事热情邀请沈锐父子二人在堂下稍坐片刻,婢女准备好的香茗果碟也端了上来。
沈江霖一看那个果碟,也对秦府的富庶有了点认知。
只见一个绯色剔透的荷叶形状玛瑙盘里,承放着三串仿佛新鲜摘下的龙眼,个个拇指大小,似珍珠般浑圆,枝干挺秀,纤叶碧绿,与玛瑙盘相映成趣。
这龙眼着实新鲜,只不过京中乃是北方地区,根本生长不出这水果,须得从海南、番禺或是龙川等地运输而来。这些地方与京城一南一北、千里之遥,摘下必须即用冰块镇着,一刻不停地运到京城来,才能如今这般盛放在小几上,任人取用。
反正沈江霖在荣安侯府从没吃过这玩意。
见物识人,这位秦先生可不仅仅是大哥口中说的那般严谨肃穆,与生活上定是十分有情趣之人。
沈锐目光轻轻扫了一眼沈江霖,摇了摇头。
沈江霖看懂了沈锐的意思,让他别拿那龙眼吃。
龙眼需要拨壳吃,汁水难免沾到手指,而且沈江霖没吃过龙眼,沈锐这是怕他闹了笑话。
沈江霖内心一哂,他又不是真的小孩,还馋嘴这个。
没让沈锐父子久等,秦勉很快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沈江霖看去,秦勉身量修长,个子颇高,年纪大约与沈锐差不多大,容长脸、留着短须,目光炯炯,面容严肃,许是经常习惯性皱眉的缘故,眉峰中间有两道深深的褶子,身穿石灰青绸缎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俨然一副儒士装扮。
沈江霖在看秦勉,秦勉的目光也是一下子就落到了沈江霖身上。
秦勉是教授过沈江云多年的,也接触过沈锐,知道沈家男人在相貌上俱都十分不俗,原以为沈江云之相貌已经是平生仅见,没想到他的弟弟亦是不遑多让,虽然年纪尚小,还未长成,但是到了沈江云那个年纪,恐怕比之兄长不遑多让。
没人会对长得好的人第一眼就心生恶意,更何况沈江霖不仅仅长得好,如今还有个小三元的名头在,可不是那种绣花枕头的人物。
秦勉是有心收徒,原本上次就该一口答应下来,今日见面,一是想压压少年人的锐气,让他心悦诚服拜他为师,二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哪怕觉得既然中了小三元了,必有其过人之处,但是秦勉这么多年没少接触一些沽名钓誉之辈,所以还是要亲自验过,才算放心。
三人行礼过后,分宾主落座,秦勉与沈锐寒暄了几句,便将话题扯到了沈江霖头上。
先是问了沈江霖读了几年书,读书可有什么心得体会,有什么不会之处,沈江霖顺势提了几个自己认为颇有争议点的内容,秦勉做老师是做习惯了的,而且沈江霖问的又有水平,秦勉忍不住就讲了起来,一讲就有些停不下来。
沈江霖是个思维跳跃又逻辑在线的人物,很快便和秦勉探讨起来,有问有答,沈锐有心想插嘴卖弄几句自己的学问,还好知道今天主要是给儿子来拜师的,生生忍下了。
秦勉越看沈江霖越满意,言谈行止不卑不亢,他讲的东西沈江霖都能举一反三、一点就透,实在是一株不得了的好苗子,秦勉教了这么多的学生,其中不乏佼佼者,但是有沈江霖珠玉在前,竟都被比了下去。
尤其是沈江霖身上有一股不属于少年人的稳重劲,本来秦勉还以为沈江霖年少成名,总归是宝剑出鞘、少年人锐气利不可当,可谁想到接触了沈江霖之后,才发现他心性老成,根本没有他担心的那种情况出现。
秦勉正要松口,收下沈江霖,突然底下人来报,唐老相公求见。
秦勉心中还在纳罕,是哪位唐老相公,拿过拜帖一看,竟是刚刚卸任的吏部侍郎唐公望唐老相公。
此人虽然卸任,但是官风极为清正,家中子弟亦是出息,秦勉听起族兄有提起过几次,但是两家从无交集,怎么会这个时候来拜见?
只是贵客临门,不得不见,秦勉刚想对沈锐父子道一声歉意,想让他们先到他书房稍后片刻再来相会,却听底下门人稍微凑近了些,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道:“唐老相公说,他是为了沈家二少爷来的,若是老爷正在会客,便让他一同过来便是。”
秦勉心头一跳,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既然对方都如此说了,必然有缘故,秦勉推拒不得,只能叫人快快请了来。
沈锐与沈江霖面面相觑,虽然心里头已经有点想法,但是也没想到唐公望会出现在此地。
说来唐公望自从那日和妻子钟氏说过之后,依旧左思右想了一日,沈锐送来的拜帖他也暂时按下不表,毕竟之前想着要回乡里,如今若是又不回去了,京中要处理的田地产业就要收回,还得再仔细考虑一下其中利弊。
等唐公望彻底想清楚了,他今日就叫人上容安侯府递了帖子,结果谁知道去送帖子的人回来称,沈侯爷一大早就带着沈江霖去秦府拜师去了。
也是门房赵二多嘴了一句,否则唐公望都不知道沈家父子今日就要敲定下师父人选了。
唐公望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但是转念一想又是,沈江霖这样资质的学生,只要是做师父的,谁不想要?他还要思前想后,其他人可能就要抢着要了。
钟氏正在用早食,跟着听了一耳朵,顿时看着唐公望嘲道:“该你的,让你前思后想的,现在好徒弟要被人抢走了吧!”
见唐公望还看着自己瞪眼,又骂道:“还坐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去那秦府,把小徒儿带回来,若是带不回来,今日你就别回来吃午饭了!”
唐公望被老妻撵了出去,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掸了掸衣袍,上了马车便径直往秦府去。
霖哥儿说的不错,凡事要遵从本心。
他已六十了,孔圣人都说六十而耳顺,七十就要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唐公望一进正厅,果然沈家父子俱在,与秦勉的一脸肃容不同,唐公望脸上是时常挂着笑的,看着和蔼可亲,只是吏部署衙的人,都在背后称呼唐公望为“笑面虎”。
“久闻秦先生大名,同在京城却不曾拜会过,失敬失敬!”唐公望先行寒暄,秦勉立马起身相迎,请唐公望落座。
唐公望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沈锐上首,沈江霖对面。
“不知今日唐老相公前来,所谓何事?”唐公望来的蹊跷,秦勉便也不兜圈子,直接问了。
唐公望笑眯眯地看着秦勉道:“上回老夫见了霖哥儿这孩子,颇是喜欢,思前想后了两日,便想收下这个徒儿,不知道秦先生以为如何?”
唐公望何等老辣之人,在厅上双眼一扫,就知道还没正式拜师,六礼没拿出来,香案未摆,就连茶碗也只是待客用的明显喝过的,显然还没说到此处,唐公望便单刀直入说了起来。
若是秦勉没那么喜欢霖哥儿,或是给他面子,便该直接应声而下,恭喜他便是。
秦勉闻言面色一变,万万没想到唐公望是来和他抢徒弟的,若是之前还没见过沈江霖倒也罢了,如今一见就欣喜之,哪里肯放手,便也揣着明白装糊涂,闻言“啊”了一声,不解道:“只是今日,是霖哥儿准备来拜我为师的,沈侯爷,是与不是?”
秦勉装的像,唐公望装的更像,闻言“大惊失色”,就连脸上一向挂着的笑意都敛了,同样看向沈锐,目带探究:“难道竟是我老了看不懂世情了?昨日沈侯爷还传书子与我,表明了拜师之意,今日侯爷便变了主意不成?”
沈锐被两个老狐狸的目光看的坐立难安,张口结舌,一时之间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