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庶子无为(科举)> 庶子无为(科举) 第142节

庶子无为(科举) 第142节

  沈江霖听完之后,慢条斯理地躬身一礼,然后笑吟吟地对着杨允功道:“首辅大人,您是否也觉得下官是如此贪得无厌、胆敢侵吞亲王家产之人?”
  所有人一惊,尤其是曹贺,他正等着沈江霖往陷阱里跳呢,谁知道他居然突然和首辅大人搭起了话来,他不赶紧给自己脱身辩解,现在这是在做什么?
  曹贺立即斥道:“沈江霖,还请正面回应本官刚刚的问题,首辅大人认为与否,与你做了没做,有何相干?”
  顺着曹贺的话,杨首辅一派的人同样站出来指责沈江霖,虽然曹贺不知道沈江霖为何要说这么莫名其妙的话,但是出于他为官多年,又是作为御史常年奋战在弹劾怼人第一线的直觉,若是对手顾左右而言他,绝对不要给他机会,必须将话题拉回正道才是。
  沈江霖却站在朝堂之上,不管这些人是如何指责驳斥他,他只是岿然不动,笑吟吟地看着杨允功,面上表情一丝未变。
  杨允功被沈江霖的目光看的实在是有些不自在,当然,应付沈江霖这种小官,杨允功有的是办法,可问题是,此刻他微妙的感觉到,皇帝的目光也聚拢到了他的身上,这让他实在无法再回避沈江霖的提问。
  “小沈大人,在陛下未作定夺之前,本官如何能够妄下论断?”杨允功正面回应了沈江霖的问题,但却是以四两拨千斤之法,根本没有任何有效信息。
  杨允功心中一哂,沈江霖到底还是太嫩,想要套他的话,门都没有。
  然而,杨允功话落,刚刚安静下来一瞬的“太和殿”内,再次响起了沈江霖清朗的声音:“下官之所以问询首辅大人,正是因为首辅大人是百官之首,首辅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百官的表率,令下面的官员争相效仿,下官常常以首辅大人为吾辈楷模,行矩之间,以首辅大人为范本,不敢有丝毫逾越之处。”
  沈江霖的长相气度才学,杨允功历经三朝,见过那么多风云人物、风流才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相出其右,哪怕沈江霖挡了他的路,有时候杨允功只要见了沈江霖这个人,其实心里都难以生出恶感来。
  可是现在,虽然沈江霖对他满口赞叹之言,将他捧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很容易让人觉得此刻的沈江霖是在向他在示好,杨允功理应感觉到得意才是。
  但是杨允功此刻脑海中却是警铃大作,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呼吸瞬间重了起来。
  第147章
  杨允功背后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甚至有了一种心悸的感觉。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自从十五年前登上首辅之位,杨允功将自己的几个老政敌一个一个铲除之后,整个朝堂之上, 随着反对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杨允功的首辅之位也越来越稳。
  哪怕新帝继位, 哪怕江山代有人才出,但是他杨允功,一直傲视群雄, 立于不败之地。
  像在之前查抄四王这样的大变故中, 杨允功同样不动如山,任外面再如何疾风劲雨, 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可是现在,杨允功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
  有一种可能性的雏形在他脑海中慢慢形成, 但是杨允功尚且还有些琢磨不定, 沈江霖到底要做什么。
  虽然杨允功脑子里已经闪过了诸多想法,但其实两人之间的对话却只有短短几句。
  还未等杨允功面上变色,沈江霖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对于毅王府失去的财物,下官深感遗憾, 但这绝非下官所为。不过下官倒是对一些东西略有所知, 例如那尊高三尺的绿翡观音, 例如那鼎金嵌宝石朝冠耳炉, 或是那尊波斯进贡的绿彩琉璃瓶, 若是大理寺或是刑部的人有追查的意向,下官静下心来深思一番, 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沈江霖面上状似有些苦恼,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挑动杨允功的神经。
  他说的这些东西, 都是毅王府上比较珍贵的东西,最后全部流入了他的府内,沈江霖既然能够报的出来名字,自然是清楚这些东西在何方。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为什么沈江霖会知道这些细节?
  这些都是杨允功极为心腹之人在运作的,十分之隐秘,并且将东西交给杨允功后,毅王府的账册上都将这些东西给抹除了。
  甚至是连毅王,都是站在他这一头的。
  但是现在沈江霖竟然一一说了出来,其他东西倒还能搪塞过去,那件波斯进贡的绿彩琉璃瓶,是进贡之物,由穆宗赏赐给了第一代毅王的,若不是他实在喜欢,也不会冒风险收受下来。
  若是这件东西在他府中真的被查抄了出来,那么杨允功将辩无可辩。
  刚刚他们是在挖坑给沈江霖跳,那么现在,沈江霖做的,绝对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杨允功神色一凛,他知道,若要纠缠在这件事上,沈江霖绝对不会让步,他手中亦有杨允功的把柄在。
  结合刚刚沈江霖的话,他的意思已经极为明显了——我是收了东西了,但是首辅大人你是我的榜样,你既然能收,我为什么不能收?
  他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便是一向觉得自己心黑手辣的杨允功,都有些瞠目结舌。
  而当沈江霖继续报了几个珍品的名字后,许多人脸上表情不变,但是心底已经开始慢慢着急了起来——这些东西并非都是毅王府之物,也有其他三王府上的东西,但是或多或少都流入了他们府上!
  沈江霖掌握的信息之全,比他们预料的还要多!
  韩兴在底下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心中却涌起惊涛骇浪。?
  沈江霖转过身去,不再看向杨允功,而是对着周承翊郑重一礼,俯身道:“陛下,微臣一心为公,从没有任何僭越之处,更没有贪墨毅王府财产之事,所有来往,皆是清清白白,陛下可随时派人搜查,微臣绝无怨言。”
  周承翊看着如此坦荡磊落的沈江霖,他已然听出了沈江霖的弦外之音——我东西是拿了,但是就拿了给你看过的那些,其他的我什么都没沾手!
  看到这般表现的沈江霖,尤其是明显将杨允功一派打压下去的局势,周承翊爱才之心顿起,能够和杨允功一较高下的年轻人,就是真的贪墨了巨额银两又如何?
  至少这个人可用、能用!
  在用沈江霖和用杨允功之间,周承翊天然地更倒向沈江霖那一边。
  毕竟杨允功属于过去的君王,而沈江霖将会只属于他。
  因为沈江霖的言之凿凿,又有杨允功等阁老的率先沉默,一时之间,原本跃跃欲试跟在后面继续弹劾沈江霖的官员们,在如今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场弹劾盛宴。
  本应该一击毙命的策略没有得到他们预想的效果,但是曹贺是身经百战之辈,脑子转的极快,且十分地会看眼色。
  当他听到杨允功和颜悦色地对着沈江霖勉励了一番便不再多言后,便知道此计已然不通,不可再继续纠缠下去,马上就切换了策略,开始从另一个方面来弹压沈江霖。
  “禀陛下,谋夺毅王家产一事,望陛下容后进一步派人再查,然而沈江霖霍乱朝纲一事,不容辩驳,沈江霖身为起居郎,不应参与朝政,然沈江霖多次向陛下谏言、谄媚君上,惑乱君心,还望陛下严惩!”
  曹贺作为这次弹劾沈江霖的扛把子,是一呼百应的人物,他说完之后,下面七八个御史、四五十个朝臣一同跪下,口呼:“望陛下严惩沈江霖!”
  按照《大周律》,沈江霖作为起居郎,其实就该是一个完全工具人的角色,以十分客观真实的描述,将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给后世史学家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证明,所以按照律法而言,起居郎应该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帝王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都不应该参与其中、甚至影响到帝王的决断。
  而沈江霖的所作所为,绝对是踩过了律法红线了。
  只是,《大周律》写是这般写,但是历来起居郎之职,都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才会担任,既然信得过,又天长日久地伴驾,如何会不去垂询?又如何做到不干涉不影响帝王的决策?
  便是杨允功当年做起居郎的时候,也是从中谋夺了不少的好处,否则又为何如此虎视眈眈这个位置?
  便是知道,这是一个天子近臣之位,能够成为陛下的智囊团,可以左右朝政的存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往这个位置上塞人,意图一飞冲天。
  要知道,虽然沈江霖占了起居郎之位,但是起居郎可不是仅仅只有沈江霖一人,目前一共有四位起居郎,但是因为有沈江霖在,皇帝所有的目光都被沈江霖吸引住了,其他人便很难在其中分到一杯羹了。
  周承翊看着底下跪倒的一排排朝臣,再看着依旧傲然挺立在原地的沈江霖,实在是难以下定决断。
  沈江霖之于周承翊,实在是难得的一个人才,不仅仅是人才,更靠拢于心腹,沈江霖的身家背景也好、才干谋略也罢,都是一等一的,痛失沈江霖,周承翊同样心中不忍。
  可是要为了沈江霖,得罪底下所有臣子,周承翊也无法做到,实在是左右为难。
  毕竟不管如何去说,沈江霖确实参与了奏折的分类、对一些政务的评判,这些是他所允许的,但是同样是律法所不容的。
  拿这个说事,除非周承翊为沈江霖修改律法,否则他也没办法帮沈江霖辩驳。
  周承翊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朝堂上成为一言堂,士大夫与天子是共治天下的,若是得罪了满朝文武,周承翊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就在周承翊左右为难之际,沈江霖却当先一步跪了下来,虽然他人是跪了下来,可是腰背却是挺得笔直,俊秀的眉眼之中尽是痛苦挣扎之色,但却依旧对周承翊禀道:“禀陛下,微臣却有其罪,还望陛下责罚。”
  此话一落,刚刚还准备继续攻讦沈江霖的人,此刻却都卡了壳,他们没想到沈江霖居然不再负隅顽抗,而是直接就认下了罪来!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实在是让许多人都愣了神。
  只有周承翊瞬间反应了过来——沈江霖之所以如此做,是不想要他为难啊!
  这样的沈江霖、这样贴心的臣子,如何不让周承翊痛惜!
  想要在他身边钻营好处、想要步步高升的人多了去了,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沈江霖一样,是在为他着想的?
  所有人都觉得以帝王之尊,可以为所欲为,没有烦恼,可是帝王的烦恼太多了!就如今日,不也是许多人在逼他、迫他、利用他,而只有沈江霖,是懂他、为他、敬爱他!
  想通了这一点的周承翊,心中大为震撼,脑子里正思索着如何将沈江霖的处罚降到最低,给沈江霖谋一个好去处的时候,礼部尚书张梦渊立马跳了出来,谏言道:“河阳县如今正缺一个县令,不若陛下让沈江霖到此之地思过一番,若是在河阳县做出了功绩,以表对陛下的忠心,将功折罪后,再将他调任入京也不迟。”
  河阳县?
  张梦渊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许多人脑海里都在思索,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
  记忆力比较好的人过了一会儿,才堪堪反应过来,哦,这个鬼地方,在云南布政司那里,似乎隶属于澄江府。
  这还是因为有几个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隐约记得,上一任河阳县的县令是无故暴病而死,家属千里迢迢上了京,告到了大理寺衙门,大家才对这个地方有了点印象。
  否则大周朝这么多府县,云南又距离京城何止千里之遥,如何能让人记得住?
  这个地方妙啊!
  将沈江霖往这个地方一扔,县令又是三年一任,那边民风彪悍、权力纷争复杂,县令暴病而亡的这么多年来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三年后是怎样一副光景,谁又能知道呢?
  况且,在河阳县这个地方,便是保住小命就不错了,还治理出功绩来?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第148章
  张梦渊这个提议, 不可谓不歹毒。
  但是张梦渊并不如此认为。
  原本他们的计划是直接让沈江霖削去官职、贬为庶民,更狠一点的,最好是将沈江霖坐实谋夺毅王家产之罪, 将他投入天牢,慢慢“拷问”, 总会再透露出一些有效信息。
  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今退而求其次,没有将他一撸到底, 成为白身, 已经是仁慈至极了。
  周承翊虽然同样对河阳府不甚熟悉,但是但凡他不熟悉的地方, 绝对就不是好去处,刚想开口否决, 曹贺又一次站了出来, 比周承翊还要先否决这个提议。
  “陛下,臣认为不妥,沈江霖所犯之罪,不单单仅此一件, 谋夺毅王家产一事也还要继续彻查, 怎可直接将他调往他方?臣觉得应该先行羁押沈江霖, 对他进行聆讯, 若是确无其他之罪, 再将他调往河阳县不迟。”
  曹贺显然已经看出了皇帝想要袒护沈江霖的意思,所以他立马站了出来, 提出了一个让皇帝更加难以接受的方案。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
  这便是曹贺的智慧所在, 曹贺并不认为皇帝会真的如他所愿,将沈江霖丢入大牢之中,他的目的,只是坐实将沈江霖赶出中枢而已。
  这些文臣满肚子的弯弯绕绕,曹贺这样一说,许多人便都心领神会了起来,马上跟着一起上奏,如山似海般地“陛下明鉴、陛下英明”之下,便是周承翊,也不得不再做一次妥协。
  哪怕周承翊也争取了,最后沈江霖的结果,还是维持了张梦渊的提议,被远远贬谪到了河阳府,从官拜六品的起居郎,连降两级,变成了七品县令,大好官途直接拦腰斩断,前途的缥缈无定,只在一夕之间。
  所有人都在看沈江霖的热闹和笑话,这一次他们虽称不上大获全胜,但是依旧值得这些人弹冠相庆,津津乐道许久了。
  纵使六元及第如何?纵使天子近臣又如何?
  杨首辅一发威,同样可以将你瞬间从高处拉往深渊,看清楚究竟是谁在这个朝堂上屹立不倒,同时震慑到所有年轻官员们,这才是杨允功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
  他们已经是将沈江霖按在地上摩擦了,如果打击的目标此刻表情难看,甚至痛哭流涕,那就更能满足他们膨胀的内心了。
  只是沈江霖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表情,得到了这个结果后,他依旧是表情平静地叩首接受了下来,就仿佛那一年同样在“太和殿”上,沈江霖被永嘉帝钦点为了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授予了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时候一样,不管是封赏还是贬谪,他自岿然不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