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庶子无为(科举)> 庶子无为(科举) 第148节

庶子无为(科举) 第148节

  都偷到知县大人头上了,何止是一个胆大包天。
  况且,若是这个小乞儿要个几文钱也就算了,一开口就是三两!
  要知道,便是在京城,三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一家三口至少一个月的嚼用了,而在云南之地,三两更是完全可以买卖一个成年仆人,像小乞儿这样的,若是愿意自卖自身,送到人伢子手中,或许五六百文就能买走。
  故而许敏芝觉得这个小乞儿或许是看沈江霖穿着讲究,所以漫天要价。
  沈江霖没理会徐敏芝的话,反而认真地询问这个小孩儿,为什么非得是三两银子。
  因为沈江霖看出来了,小孩儿比出三根手指头的时候,十分的肯定,这是对这个数字有执念的表现。
  小乞儿被问到这里的时候,原本还强撑的坚强一下子就破功了,眼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将他乌漆嘛黑的小脸上冲刷出两道白印:“棺材店的老板说,一幅最差的棺材,也要二两银子,还要请人下葬烧纸钱,所以一定要够三两才行!”
  小乞儿越说越伤心,眼泪水如何都止不住,他很敏锐的察觉到了眼前这位锦衣公子是个心善的,也不敢用自己的脏手去抓沈江霖的袍角,而是端正跪了起来,给沈江霖“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一抹脸上的泪:“我不想让我阿娘来世再做穷苦人,我想让她投个好胎,公子帮帮我,以后我当牛做马、报答公子!”
  许敏芝刚刚的话沈江霖没有采纳,他是个机灵人,所以不再多话,只是听到那小乞儿如此说的时候,忍不住撇撇嘴——江湖小骗术罢了,这种小乞儿,为了银子什么瞎话都编的出来。
  沈江霖却让对方带路,他要去他住的地方看一看,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他母亲的安葬费用他来包了。
  许敏芝虽然觉得沈江霖实在有些咸吃萝卜淡操心,但是好歹还愿意去核实一下,最多就是白跑一趟了。
  小乞儿听了,立马站起身来,带着他们一行人出了这条“和顺街”,一直往县城城北走,城北之地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大部分人的穿着打扮还是以汉人服饰为主。
  等他们走入一条小巷的时候,只见里头好几户人家都是断壁残垣,久不修理,可偏偏里面还有人住着,只是里头住的人都是一些老弱妇孺,不见青年男子。
  小巷十分狭小,仅容两个人通过,日光只从缝隙中透过,显得整个小巷都阴暗潮湿无比,原本站在日光下还觉得有些热意,进入了这个小巷后,整个人都冷飕飕的,脚边长满了青苔,每走一步都要小心注意,否则很容易就滑倒。
  小乞儿对此地十分熟悉,周围的住户显然都认识他,有人看到了他想要打招呼,只是话到嘴边,看到小乞儿身后跟着几个打扮不俗的男子,一下子都噤了声,有些胆子小一点的,更是低着头就往屋里去,等进了屋后,才敢透过破掉的窗户纸往外去看。
  真也不知道小石头惹了什么事情,为何身后会跟着那样几个人。
  所有人都为小石头捏了一把汗。
  沈江霖一言不发地环顾四周,将四周的景象看在了眼里,心底一阵一阵的发寒。
  前世今生,沈江霖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
  他知道民生疾苦,但是那是在书上,在新闻,在奏折中看过,亲临实地还是头一遭。
  沈江霖想象不出来,如果是他长年累月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他是否还能有能力走出来。
  生活的残酷在于,它会用一双看不见的手,磨砺去你的所有斗志,用经验教训让你明白,你抵抗不过命运给你设定好的一切。
  小石头在半扇门前停了下来,为何是半扇门?因为另一扇门已经完全腐朽垂落在一旁了。
  “吱呀”一声,小石头推开仅剩的半扇门,有些拘谨的请他们进来。
  郭宝成有些惊悚地看了一眼这仅剩的半扇门,连忙当先一步走到了门边,生怕沈江霖经过的时候砸到了他。
  沈江霖一撩袍角,迈进了这个十分狭窄的小院子里,说是小院子,其实一眼看去就能将里面的东西看遍,拢共就是一间吃饭的堂屋,一间卧房,还有半间的灶房,院子两边堆满了木柴,有些地方甚至生出了到小腿肚子高的杂草。
  若非这个小孩儿十分肯定这就是他的家,沈江霖都有些难以置信,这个地方是真的可以住人的。
  许敏芝过来的目的可不是来做什么好人的,刚刚沈江霖对他的话显然是不以为然的,许敏芝面上是依旧笑嘻嘻的,什么都没作出来,但是心里却是对沈江霖的行为十分的不屑,觉得这个县令虽然是京城来的,但是显然不知道什么世事,连个小乞丐的话都敢信。
  这些贱民,只要能弄到钱,莫说是扯谎自己老娘死了,就是扯谎自己马上死了都能说的出来。
  许敏芝跟进去后,立马探头往堂屋里一看,然后便抱臂冷笑道:“小乞儿,你说你老娘死了,死了的尸体呢?怎么没有停在堂屋里?”
  乡下人的规矩,至亲死了,要在家中停灵七日,都是摆在堂屋里的。
  结果堂屋里空空荡荡的,除了一张跛了脚的四方木桌,两条长凳,啥都没有。
  小石头眉头紧紧皱起,显然是对许敏芝的话十分的不满,但是他也不敢得罪了这个人,只是对着沈江霖道:“公子,我不忍我阿娘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堂屋里,所以还是放在床上。”
  他说着,从脖子上抽出一把钥匙,将卧房门的打开了。
  这个卧房同样很小,但是因为光线阴暗,一开始人走进去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等到适应之后,许敏芝的视线落在了房里唯一的一张木板拼成的床上,然后骇地往后退了三步,差点被门槛绊倒。
  许敏芝指着小石头,面色充满惊恐地怒视他:“你把尸体就这样放在床上?日日和尸体睡在一起?!!”
  想到自己刚刚还打过这小乞儿一巴掌,许敏芝慌地连忙掏出汗巾子死命擦拭手掌,就怕被沾染到什么脏东西。
  不怪他如此惊慌失措,实在是木床上躺着的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已经死去多日了,尤其是这个女子的死状实在算不得好看,面色青灰成一片,脸上甚至已经有了溃烂的地方,若是再搁久一点,说不定就要散发出尸臭味了。
  就算再不讲究的人家,至少也是将尸体搁在草席上,盖一层白布才是啊!
  视觉冲击太过强烈许敏芝吓得手脚发软,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沈江霖其实同样也有些被骇到了,但是他尚且知道现代医学知识,并不认为一具尸体有什么杀伤力,只是对于这个小孩与尸体同眠,同样是有些匪夷所思。
  小石头见他们都一脸震惊甚至是嫌弃自己母亲的模样,气的双眼通红地解释道:“阿娘她得了病,没钱治病才死的,我也想好好将她安葬,但是我没有钱。我舍不得阿娘没有棺木下葬,他们说没有棺木下葬就会变成孤魂野鬼,下辈子也不可能投个好胎,阿娘她很可怜,我不想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没地方去,而且这里本来就是阿娘住的地方,有阿娘陪着我,我才不怕的!”
  小石头可怜又倔强,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听在沈江霖耳朵中,又是另一种心绪。
  对旁人来说,这是一具可怕的尸体,可是对小石头来说,这是他最爱的母亲,是他再也唤不醒的亲人。
  面对挚爱至亲,哪里又能有什么害怕呢?
  沈江霖的心,狠狠地抽动了两下。
  第157章
  沈江霖不免想到, 他十岁那年,失去双亲之时的痛苦。
  当父母的尸首被送回来的时候,沈江霖趴在父母身上嚎啕大哭, 哭到撕心裂肺、不能自已。
  沈江霖的记忆力好到让人惊叹,但是唯有对这件事上, 沈江霖至今觉得是模糊的。
  只有偶尔的几个片段会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但是每次回想起那些片段,沈江霖就觉得痛苦到不能呼吸。
  只记得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他还在学校上课, 然后是整个世界都静止了,老师关切的问话, 同学探头探脑的好奇,下课铃“叮铃铃”的声响从悦耳变成刺耳, 跌跌撞撞地跑回家, 所有的一切从这一刻起,变成了黑白。
  十岁的沈江霖,就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在最痛苦的时候, 是无法动弹的, 既不能哭也不能喊, 只有凝固, 整个人都僵在原地的凝固。
  等到可以哭喊的时候, 脑子里甚至是一片空白的。
  不知道因何而哭,不知道为何而喊, 只觉得自己或许是要将这辈子所有的眼泪都要一次性哭干。
  出殡那天,沈江霖甚至在想,若是可以的话, 他多想和爸爸妈妈躺在一起,就像最小的时候那样,永远不分开。
  已经是十分久远的记忆了,此刻那些画面却突然扑面而来,压的沈江霖有些喘不过气来。
  小石头望着沈江霖,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位神仙般漂亮的公子突然不说话了,他忐忑极了,生怕得到的是又一次的拒绝。
  郭宝成同样有些惊异,他跟了沈江霖许久,两人从十岁起认识,到如今已经十年,他从来没有在沈江霖的脸上看到过脆弱的表情,哪怕是被朝臣排挤、败走云南,沈江霖都是表现的无比强大、情绪稳定,今日却是为了什么?
  沈江霖长吸了一口气,仰起头,朝天眨了眨眼,然后才低下头对小孩儿道:“走,我们去棺材铺,给你阿娘挑一副好棺材。”
  最后,沈江霖花了十两银子,又雇了人,亲自选了坟址,写了碑文,看着小石头烧了纸钱,念念有词也听不清他说了什么。
  从大中午一直忙到天黑,东奔西跑了许多地方,才将这件事给办妥了。
  许敏芝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惊讶,他是真没想到,沈江霖做事能做到这种地步。
  在许敏芝看来,沈江霖这样京城豪门出来的公子哥,日行一善给点银子很简单,有很多人会为了他那点可笑的善心,扔几角碎银子出来,让人感恩戴德;但是亲力亲为去帮着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安排丧仪,许敏芝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几个这样的好心人。
  许敏芝头一次生出了真正想要投靠沈江霖的心思。
  盖因他觉得,沈江霖是难得一见的好人,而且还是个有钱有势的好人,跟着这样的人,或许能吃到大肥肉。
  许敏芝作为师爷,还是个能够跟着任孝祥跑到云南的师爷,本就是个胆大妄为又有自己一套想法的人。
  他原本是浙江人士,绍兴的刑名、钱谷师爷天下闻名,只可惜任孝祥脑子虽然活络,但是家中贫窘不堪,他从小父母双亡,幸亏乡里好心人赏饭吃,村里的老先生亦是个好心人,教会他读书写字,又拜了一个落魄师爷为先生,学了点微末本事,就开始四处闯荡。
  许敏芝从小就是靠着这些好心人成长起来的,在他看来,最末等的好心人,是只有好心没能力的,这种人只能悲天悯人,自顾不暇;二等好心人是有钱有好心的人,这样的人跟着他,只要嘴巴够会说、够情真意切,总能得个三瓜两枣;一等好心人就该是像沈江霖这样的,又有钱又有势,最好还有本事,那就能跟着他长长久久,这辈子就妥了。
  虽然目前还摸不清沈江霖到底有没有本事,但是他做个二等好心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沈江霖帮着小石头处理完他阿娘的丧事后,他才知道这个小孩儿名叫李石,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去跑商,结果非常的不幸,第一次去就一去不回,从此以后他就和他娘两个人相依为命。
  脆弱的家总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一开始他娘还能靠着帮别人浆洗衣服、缝缝补补过活,保障两个人最低的生活用度,但是当他母亲得了一场风寒,一直咳嗽不见好后,整个家瞬间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他们只请过一次赤脚大夫看病,只是看了病,没有钱抓药,用的土方子,到外面采了一些草药自己捣碎了煎水喝,但是没有一点效果,他娘的身体依旧是每况愈下,最后突然有一日,咳着咳着就喷出了一大口血,再也没有醒来过。
  从李石的娘死到下葬,其实中间已经过了十二日了,这十二日,李石一直在想办法,赊欠、卖身、上山打柴,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就是没有办法凑出这三两银子。
  十岁的李石曾经心里暗暗发誓,只要有人肯给他三两银子,他就把他这条命卖给他了!
  在那一刻,这三两银子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远远比他的命值钱。
  然而沈江霖不仅仅给了他三两银子,他花去的拢共是十八两五钱,给了他阿娘一个体面的葬礼,做法事的和尚说,他确定他阿娘来生会投胎成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
  得了这句话,李石这么多日来,第一次露出了一个笑容。
  李石要跟着沈江霖走,沈江霖没有拒绝,因为留李石独自一个人在那个小巷里,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然而李石告诉他,那个小巷里,有许多人家都是这样的情况。
  那一片都有年轻人出去跑商,有回来的都大富大贵了,不会再让家人住在这里了,没回来的,就不会回来了。
  李石不是个例。
  他不是第一个有这样命运的孩子,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沈江霖回去之后,就将这个事情和谢静姝说了一遍。
  谢静姝听完后就落了泪。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曾经过得很辛苦,但是和李石比起来,又好像什么都不是。
  “那为何不将他们送到“慈幼堂”去?”京城是有“慈幼堂”的,专门收留类似李石这样的孤儿或者是老无所依的老人。
  沈江霖低叹了一声摇头:“此地,没有“慈幼堂”。”
  京城的各项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而在河阳县,衙门账上都是入不敷支的,如何还有银钱去做这些?
  “那我,我是否可以成立一个“慈幼堂”,我可以将我的嫁妆银子拿出来,还有你给我的家用银子。”谢静姝说到最后有些不自信,毕竟公是公,私是私,“慈幼堂”用的应该是衙门的银子,但是谢静姝已然知道衙门并无银两,若是“慈幼堂”真的开起来,人数少一些还好,若是人多了,便是家中有金山银山,也禁不起这般花销。
  谢静姝手里头能拿出来的现银,拢共有□□千两左右,她甚至还折卖了一些她的嫁妆,一起带到了云南,就想能助沈江霖一臂之力。
  沈江霖没有马上赞同她的想法,而是对谢静姝温声道:“静姝,你可以先去调查一番,整个河阳县有多少像李石这样的孩子,这个“慈幼堂”你预备如何去办,投入多少银子,在“慈幼堂”中他们要如何养,将他们养大之后你又要如何给他们安排出路,这些都是一整套的东西,不是你发一次善心就能解决的。”
  沈江霖给到的建议十分中肯,谢静姝并没有因为沈江霖没有马上赞同她而有什么抵触的心理,反而觉得这是沈江霖终于相信她了,愿意让她去分担一些事情的表现,她接下了这桩事,说过几日再给沈江霖一个答复。
  暂且安顿好了李石,沈江霖又面临了另外一个大难题——府衙需要发放俸禄了。
  类似沈江霖、范从直和陈允横等人,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在编人员,是可以拿到朝廷俸禄的,哪怕河阳县的衙门欠着上头的银钱,但是到了该发放俸禄的时候,还是一文不会少他们,毕竟名义上来讲,河阳县衙门的银子都是用在了公务上,和他们私人俸禄没有任何干系。
  但是县衙不仅仅有在编人员,还有很多编外人员。
  例如许敏芝这样的师爷,还有一些编外捕快、小吏,他们虽然不领朝廷俸禄,但是他们同样为县衙做事,因为若是按照朝廷的额定人员来说,处理一县之事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所以以前的方式都是用县衙截留下来的银两,来发放这一部分人的月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