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尽管沈一早有预料,但心底还是止不住地泛酸。
他抬上来一只手,指头轻点桌面,一边认真听江小海讲述扫盲班的趣事,一边思索关于未来的应对策略。
首先,有些事情必须挑明,针对江小海,暧昧不明的话可能会起反作用。
沈一不好为人师,但目前看来,这个恋爱小课堂,他不得不撑起来。
第17章 约定
“你是说,你今年才来的海城,以前没读过书,现在在幸福家园扫盲班,读到了三年级。”
江小海讲着讲着,从扫盲班啼笑皆非的故事,拐到了他如何进入扫盲班的过程。
虽说他们特物局——全称“特殊物种管理局”,听起来像是吃公家饭的,实际上是半公半私,只是在公家那里过了明路,勉强算是公益性组织,但需要他们自负盈亏。
没错,“幸福家园xx收容所”就是特物局对外的招牌,为确保逼真不引人怀疑,本就破败的外观,在建筑之初就有了做旧的痕迹。
——好比“xx收容所”的“xx”,一开始就是这副尊荣。
由于他们这个“物种”数量少得可怜,但凡专门给他们划一个科,凭借他们得天独厚的成人机遇,怎么着都能挤进频危物种行列。
也就是因为“人数”不多,变成人的时间还五花八门,他们几乎很难往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再天才的人,也很容易因此被耽误。
而且组织性质特殊,他们也很难从外界吸收各式各样的人才,就算挂名了公益性组织,却不能实打实地成为公益性组织。
成立至今,他们仍旧还在吃第一任局长——张尧文的专利老本。张局长也是他们当中,目前最有出息的人,尽管她老人家已经作古几年。
可见他们断代的问题不容小觑。
组织里的成员也是身兼多职,好比保安猴哥,有事没事的时候,他还需要兼职办公室主任,负责给副局长打下手。
好在前不久,他们之中有人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听说是在很贵的地段开了家咖啡馆,人气红火,每天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现金流水堪比“飞流直下三千尺”。
江小海还听肩负八卦队长的猴哥提过,这位成功人士今年成功嫁入豪门,往后他不仅能给组织输送“金色血液”,还能提供就业岗位。
借此机会,猴哥还告诉江小海,万一以后考不上海上救生员证,可以去大老板兼豪门阔先生那儿做学徒。
吃穿用度不用愁,还有五险给保障。
.
“所以说,你在准备海上救生员的考试?你的工作是海上救生员?”
从江小海絮絮叨叨,没有重点的叙述中,沈一理出了他乏善可陈的过往,以及让他为之惊讶的未来。
话音一落,他下意识转头看了眼窗外,想找到江小海的那套小屋。
不知道是不是窗户朝向的问题,他并没有看见任何连排低矮的房子。
“是啊。”提到看不见的未来,江小海的兴致也高昂不起来。
他的肩膀瞬间垮下去,看来不管什么物种,大部分对于学习考证的态度,都大差不差。
江小海丧着脸解释:“考那个证要初中毕业生,但我现在还是个小学生。”
对于人类文凭划分更为了解的沈一,轻启唇瓣,想了想,还是没有告诉他真相。
他充其量只能算具备小学三年级的知识,实际上连小学文凭都没有。
离初中毕业生,还遥遥无期。
.
“完成了相应的学业考核,你们扫盲班还负责颁发对应的□□?”看见江小海点头承认,沈一脑海里模模糊糊形成了一个念头,“那还挺好。”
不至于真两眼一抹黑,进入社会后成为举目无望的盲流。
“其实你挺厉害的,”沈一又拿起筷子,眼睛在各盘子间逡巡,寻找“漏网之鱼”,以轻松的口吻道,“来海城没多久,几个月就顶别人几年,考上海上救生员不过是迟早的事。”
对于江小海说他以前没读过书,沈一没有怀疑,但也没想过他到海城之前,是个真文盲,话都不会说的那种。
他觉得在基本的社会化上面,江小海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天资上不存在问题,只是缺少了一定的条件。
不过这个时代,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经历过的人,沈一还是第一次碰见。
“真的吗?”江小海惊喜道,“前两天我还觉得,三年级的内容有点简单了,想着要不要去跟老师反应下,提升一下难度。”
刚夸完就有点飘了,沈一眉头微锁,下意识想要压一压他的气焰。
可转念一想,他又不清楚江小海的学习进度,不知所谓地打着为他好的名义,传授他空中楼阁一般的大道理,实在是不负责任。
“还好还有毛毛。”江小海劫后余生地感叹道,把他跟毛舜章关于“应激”的讨论,告诉给沈一。
沈一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才是体验了一番真正的劫后余生。
吃饱喝足,对于各自的人生履历,多了一些了解,沈一忽地开启了谈判模式。
他正色道:“江小海,我有几点想要跟你说一下。”
开完头,他觉得语气生硬了些,又清了清嗓子,补充道:“你,想听吗?”
.
沈一刚要跟江小海说点什么,急促的铃声直接掀了他们的谈判桌,将营造的庄重氛围破坏殆尽。他眉头皱起一座小山峰,腮帮子处,后槽牙咬紧的痕迹一览无遗,整张脸好像充气似的大了一圈。
他拿起手机的姿势,仿佛捏着一把刀,随时准备冲破时空的限制,穿过手机,给打电话的人一点颜色瞧瞧。
电话那头作何感想,尚且未知,反倒直观变化的江小海吓了一跳。
余光瞥见江小海小小地一激灵,沈一迅速平复好心情,对着屏幕上显示的“李山河”也不那么苦大仇深了。
不过接通电话时,他的声音还是略微低沉了一些:“什么事儿,说。”
李山河才是真吓到了,连耳朵带身子哆嗦了一下,就是声音像踩到了电门:“哎——哟——”
仅仅两个字,还秀了一段华丽的转音。
沈一:“……”
又发出什么鬼动静。
“吃火药了你。”李山河呛声回去。
好朋友,一起走,谁不一样谁是狗——李山河那边刚踩完电门,作为好朋友的沈一也别幸免,就回敬他吃个火药好了。
“说,什么事儿。”他要是真吃火药了,第一个就去炸李山河,沈一由衷地祈愿,可眼睛扫到殷切望着他的江小海,还是忍住,放缓了语气,做口型告诉他是谁打来的电话。
李山河以为危机过去了,立马回归常态,隔着电话都能听出他的嬉皮笑脸:“兄弟,别说哥们儿有事儿没记住你,这不,一有好事儿就来找你了。”
沈一举着手机,听得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这种讲话始终讲不到重点的毛病,到底是什么超市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
江小海还可以理解,毕竟人美声甜,说话跟唱歌一样好听,听他絮叨情绪价值拉满。
李山河是怎么回事,高中学历就这个水平。
然后沈一就听见李山河把他这几天的经历,事无巨细地说给他听,连遇见父母查岗,他是如何借助“狐朋狗友”之手,逃过几次审判也没放过。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李山河总算进入了重点:“我们约好今天下午去赛车,一起吧,兄弟,给你山河大哥加油助威去。”
沈一下意识就要拒绝,李山河却预判了他的预判:“叫上小海儿,之前答应带他去兜风。兜风算什么,我们直接玩波大的,带他去感受速度与激情!山河大哥的副驾,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机不可失,失不再……”
“我问问他,过会儿打给你。”沈一打断李山河的成语接龙,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放下手机,他没有立刻问江小海,而是就着前面的话题,大致说了下他的想法:“我的态度一直没有变过,对我而言,恋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你和我都需要好好考虑。”
短时间内,突发事件太多,江小海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注意力都停留在那通电话上。
他信息没对上,还以为李山河打电话来,是跟沈一聊恋爱的事情。
沈一不是一定要江小海完全认同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引导江小海如何了解他的观点:“我不敢说我对恋爱的看法就是对的,但我觉得要谈恋爱,需要彼此都树立起基本的恋爱观,盲目在一起,是很难长久的。江小海,你现在对恋爱,有什么想法吗?”
江小海谈不上有什么想法,关于恋爱,他还是从沈一那儿听来的。今天他旧事重提,除了之前那空头支票一样的承诺,就是毛舜章让他不懂就问。
从约会到男男朋友,江小海觉得有必要提一提那张空头支票了。
只是他明明怀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没想到现实里,变成上了一课,课后老师还留了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