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我为医[女穿男] 第116节
卞布衣一歪头,笃定的预备说道,但是想想,怕自己声音太大,便又低声说道:“媳妇,你是不是捡到钱了?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捡到钱了?”
在卞布衣看来,这么抠门的小管家婆,不是捡到钱了不会这么开心的。
不想,庄兰兰皱了眉头,瞟了卞布衣一眼,呵呵一声,“合着我在你心目中就这么低的思想觉悟啊,捡到钱还自己闷了啊?”
卞布衣一看,小媳妇又要生气了,赶忙补救,“我猜想你肯定是捡到钱了,捡到钱了交给失主了,交给失主了,刘大娘肯定是奖励你了,对不对?”
不想卞布衣这话可是挠到了庄兰兰的痒痒处,“算你说的正确吧,不过不是捡到钱了,我是因为一些事情,提前转正了。”
庄兰兰难得有些傲娇的说着,那脖子往上一抬,雪白的脖颈便亮出了出来,像极了白天鹅,也爱煞了卞布衣。
卞布衣瞅了又瞅,稀罕了又稀罕,自己这小媳妇这个时候怎么这么可爱诱人呢?
只看卞布衣那心里的爱意条呼呼的涨满,他只觉得自己胸膛里的那颗心扑通扑通的跳的厉害。
有好一会儿听不到卞布衣发出来的声音,庄兰兰拧眉质问,“怎么?你不相信?”
这个时候的庄兰兰就如同炸毛的小孔雀,既美丽又危险,卞布衣连忙打了个哈哈,“怎么可能?没看到我这是惊喜坏了吗?走,咱们赶紧回家,今晚我要给你露两手,好好庆祝一下我家小媳妇转正了,咱家日子越来越好了!”
卞布衣这么一说,才让庄兰兰转怒为喜,咯咯咯的笑出了声。
“你做饭就做饭,别这么作妖好不好?”
小俩口吵吵闹闹,一路欢喜的回到了四合院。
但是自己家里显然不适合开火做饭,便直接把买回来的肉和菜都拿到了周大有家,周大娘一看,可是心疼坏了。
“哎呀呀,我中午买了五斤的肉,可是还没有用完呢,你们又买了这么多肉。”
要知道,卞布衣不喜欢吃肥肉,他们这次去菜市场买到了一大条瘦肉、一板排骨、一个猪头、八个猪脚,还有各类时令蔬菜一堆,可是把周大娘心疼坏了。
葛丫丫看着也是咋舌,自家这表妹夫可是真够大方的。
在村里不给工钱,只给饭吃,也吃不了这么好啊。
眼瞅着众人都露出心疼的目光,卞布衣赶忙开口,“这不是兰兰今天转正了吗,以后我们家就两个正式工了,正好庆祝一下。”
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过来,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有些合理了。
毕竟小年轻嘛,一高兴难免有些大手大脚。
周大娘一看,也忍住不再扫卞布衣的兴,而是招呼着儿子儿媳忙乎起来。
“大有,丫丫,你们一个去褪猪毛,一个剁排骨,正好这里有豆角,晚上做个排骨烧豆角,再给你们弄个青椒炒肉片!”
这边,卞布衣听了,连忙说着,“婶子婶子,给我留一个菜我来发挥,那个排骨不要全部都砍了,我给你们做一个炸排骨吃。”
卞布衣想到签到所得的芝士,就想着做一道韩餐,芝士排骨,给大家尝尝。
而这时候,都已经决定回家的谷大娘和钱大娘,心里都有些懊恼,谁让刚才周大娘看着周大有和葛丫丫回来了,便寻思让俩人回家做饭。
自己也好死不死答应了呢?这一下,好菜就吃不到自己嘴里了。
毕竟饭食什么的都是周大娘去张罗,卞布衣也不去管她们是怎么商定的。
卞布衣跟谷大娘钱大娘打了声招呼后,便回到了自己家换了一身居家服,因为考虑到做饭,所以都是以前的旧衣服。
所有的工人们都以为主家只是管中午一顿饭,等卞布衣出来和王瓦匠喊了一声:“王大叔,问问兄弟们的酒量,我等会去拿酒。”
这话一说,瞬间让工人们都激动了,这主家晚上不但管饭还要管酒?
一想到中午那厚厚的肥肉片子,一个个都吞着口水,本来有些懈怠的工人,瞬间有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兄弟们,忙起来!”
就看着卞布衣的后罩房那边重新进入快节奏的工作,让卞布衣看了,内心是感慨万分。
没想到工厂里的那些工人们本身觉悟就高,干活也十分下力气,但是一看在自己家的这些建筑工人们,一看也不遑多让啊!
卞布衣不由得感慨,这个年代的人真是淳朴勤劳啊!
如果这些人听到,估计就会说,你要是食物给的足足的,谁都会打了鸡血一样。
等卞布衣从周大有家走的时候,这一路上可是如同捅了孩童窝。
不管是黑娃子还是草鞋、皮鞋、头花,不是来个偶遇,就是来个硬撞,之后就亦步亦趋的跟着他。
“咋了,你们几个小机灵鬼?”
黑娃子和草鞋代表众人走了过去,“布衣叔叔,你家那边修房子,有个特别古怪的老爷爷不让我们靠近,我们也想给你们搬砖。”
卞布衣一听,便明白了,这是以前自己留下的后遗症啊。
按劳所得,这帮小崽子们都惦记上自己家的活儿了。
“嗬,你们这帮小机灵鬼,说,是不是又惦记我家的白面馒头了?”
不想跟在草鞋后面的头花扑到了卞布衣的腿上,直接抱着卞布衣的腿,仰着小脑袋问道:“布衣叔叔布衣叔叔,我们不想你家的白面馒头,我们想你家的大肥肉片子!”
此话一出,瞬间让卞布衣笑了起来。
虽然吴寡妇这个算计那个算计,但是不得不说,她对孩子还真的不错。
明明这么多小孩,但是她们家的孩子吃的不算瘦骨嶙峋。
尤其是两岁多的头花,看起来萌萌的,要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穿上小公主裙,一定漂亮的不得了。
这么一想,卞布衣心有些融化了,要知道,他可是想要一个软软萌萌的小闺女的。
卞布衣抱着小头花,哄道:“好,今天你们布衣叔叔高兴,来,去,给我上巷口的小卖部买酒去!叔叔请你们吃馒头卷大肉,好不好?”
此言一出,小兔崽子们一个个大声叫着“好”,把中院正在家里呲溜小酒的苟全吓得杯子都差点摔在地上了。
他打开窗子就冲着外边喊着,“小兔崽子们,边上玩去,好什么好,好你个大爷!”
第62章
“狗大爷,反正又不给你买酒,给你买酒你也不给我们买好吃的,叫什么叫?”黑娃冲着苟全的方向回了一句嘴,惹得小娃娃们拍着手叫着闹着。
“奥奥,狗大爷狗大爷!”
听得苟全脸红脖子粗,他也很烦,自己怎么姓了这个姓,他从炕底下捡起一只鞋,冲着窗户外边一扔,直接砸在了草鞋面前,草鞋眼睛一转,拿起来地上的鞋,往院门外一扔。
小黑娃这会已经拿着卞布衣给的钱大手一挥,“走咯,打酒去咯!”
各位小孩子们都跟在黑娃屁股后面,一窝蜂的往街口的小卖部跑去,留下清醒过来的苟全坐在炕上叫嚷着:“小兔崽子们,把我的鞋还给我啊!”
可是没人搭理,他只能自己无能咆哮。
卞布衣瞥了一眼趴在窗户上的苟全,又看着刚刚拾荒的老人在四合院门口把鞋捡走,想了想,便双手一背,施施然往周大娘家里走去。
心想,这苟全平日里也是造口业,不如帮帮他做个功德吧。
等苟全想起来自己踩着拖鞋出来找的时候,鞋早就不见了,只留下他自己在院里破口大骂。
几人忙活,饭菜上的也很快,施工工人们看着桌上的酒菜,直咽口水。
小孩子们则是从街口的小卖部里,用酱油瓶子打回来一瓶瓶两毛烧。
小黑娃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卞布衣,于是这些一人拿着两瓶的十几个孩子,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馒头夹肉。
可是把周大娘心疼坏了,庄兰兰已经习惯了这种局面,拿着馒头熟练的给孩子们分发着。
周大娘则是念念有词,“兰兰啊,你可得好好管管你家布衣,这给出去的白面馒头可够家里吃两顿了。”
庄兰兰把头发往耳朵后面别了一下,状似无奈的说道:“婶子,你当我没劝啊?他这人就是这样,跟院子里的大人吧斤斤计较,但是和这帮小孩子们却讲起来公平交易,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我劝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就那个脾气。”
周大娘看着庄兰兰,满脸含笑的给孩子拿吃的,心里想着要不是你惯着,这老爷们能这么花钱?
不过,周大娘再看着每个孩子拿馒头前都把手和脸洗的干干净净的,达到馒头后又恭恭敬敬的道谢,也觉得这种感觉不赖。
甚至在递过馒头获得孩子们的谢谢后,她都没发现,自己那张褶皱的脸也笑成了菊花。
她们不清楚,卞布衣只想通过这种方式温暖一下这些孩子们缺乏食物的童年。
因为这帮孩子们所处的时候可谓是最动荡的时候了,虽然他不能够让这些孩子们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好人,但是也希望他们保持那么一点点的良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一个两个小孩子,拿到馒头后,卞布衣也不去管他们。
孝顺的孩子自然把拿到的食物拿回家,分给家里人,稍微顾及自己的孩子则是蹲在周大有家的墙根下,自己啃了起来。
卞布衣自然不是他们爹娘,在这方面的教育也不是他一两次就能够改变的,所以也就索性不管他们了,由着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后被自家爹娘揪耳朵、踢屁股。
那记忆,绝对是他们童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长大后的小黑娃和草鞋都曾经说过,“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布衣叔叔了,最怕的就是在布衣叔叔那边拿到东西,回家就要挨揍了。”
此时周大有家因为人多,一桌显然是摆不下的,好在计老根家里的桌子和卞布衣家里的桌子往这里一拿,再加上几个炕桌,总算是安置下来这二十来号人。
二毛烧管够,还有浸过井水的凉茶,如果喝了酒身体发热,灌上那么一口凉茶,就感觉全身的疲倦都消了不少。
“师父,这么吃饭真带劲!”
钟老爷子和周大有他们陪着这些建筑工人吃,那大块的肉、大块的排骨,吃的这些建筑工人是满嘴流油,几乎觉得这是在过年了。
王瓦匠白了自己徒弟一眼,那两手抓着排骨啃得满手都是油,可不是带劲呢嘛?
“好吃你就多吃点,记得干活卖力点!”王瓦匠一一叮嘱着建筑工人们。
而卞布衣此时则是在厨房给庄兰兰几位女士准备芝士排骨。
腌制的排骨放在油里炸透,然后就是把他提前拿出来的芝士,加热融化。
然后再把炸透的排骨提前弄到酱料中过一边,再给每块排骨上缠上满满的芝士。
这食物,庄兰兰和葛丫丫别说是吃了,就是见也没有见过。
给其他人每人分了一块后,剩下的装了一大盘,卞布衣把这一大盘的芝士排骨送到了女士坐的那一桌上。
可是让那帮喝酒的老少爷们都有些惊讶坏了,其中一个粉刷匠疑惑的问着卞布衣,“卞科长您可真是好性儿,我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惯着家里婆娘的!”
卞布衣听了,看向这粉刷匠,开口说道:“这女人能顶半边天,现在工作在外边,不也和我们男的差不多吗?咱们在外打拼,妇女干活可是没日没夜的,家里的卫生,家里父母孩子的吃食,都要她们操心。”
“今天她们是咱们媳妇,未来是咱孩子的妈,以后是咱们孙子的奶奶,可以说她影响了咱们三代人,不对她们好,对谁好?”
卞布衣这话一说,引起来这些老少爷们的沉思,周大有瓮声说道:“是啊,我娘拉扯我长大十分不容易。”
一时间,卞布衣的话警醒了饭桌上的老少爷们们,虽然也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走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