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这些做法都颇为简单粗暴,也十分不讲究,不但盐里杂质极多,吃法也很十分乱来。
莫驭就曾见过伊亚利恩随身携带着的盐石,那是一种微微带点粉色、被削成六棱柱的形状的晶体矿石,有点像是本源世界的喜马拉雅玫瑰盐。
阿姆特郡倒是从不缺盐,无论是系统自带的元素鉴定、元素提炼功能,还是炼金术士们的炼金术,都能轻松地满足这里的居民与玩家的需求。
但要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光靠炼金术士还远远不够。
安妮与莫驭一合计,在碧海教会所掌控的海岸之中,挑选出了不少合适的地区,开设晒盐场,由碧海教会的教士进行管理,雇佣可信的当地人与冒险者劳作。
——可以让低级冒险者们打工的地方又增加了呢。
不过,这一次莫驭想要大力推广的,可不仅仅只有盐与味精而已。【蘑王】战队在圣城茹尔兰达掀起的蘑菇风暴已经传入了领主的耳中,莫驭稍一权衡利弊之后,就利用系统向冒险者阿蘑要来了好几种可食用的美味菌菇和光明教会的圣水,将它们交给了拉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处理。
菌菇是极好的食材,只要能够抑制这些菌菇汹涌澎湃的繁殖欲,就能解决这世界上的食材缺乏问题。
这对于莫驭这个异世界的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用空间道具一口气收走孢子,再把菌菇做成预制菜,彻底做熟;或者按照传统的做法,做成干制香菇,等使用之前提前泡发也行。
这种领主大人已经有了清晰的解决思路的问题根本就难不倒拉玛,这位宗师更新了一下空间手镯的炼制方法,制作出了专门针对孢子的空间道具,这种空间道具可以准确地辨识所有菌菇的孢子,并自动将孢子吸收、捕捉。如果往空间道具中投入魔兽血肉、圣水等营养物质,孢子还会在空间中自动进行培育繁殖。
待到菌菇成长到可以采收的时候,空间道具就会自动发出声音提示持有者取出已成熟的菌菇。
这妥妥的就是一个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智能菌菇制造工厂!
考虑到这些菌菇在光明教会圣城引发的灾难,拉玛调整了这些菌菇的‘口味’与习性。改良后的菌菇,活性有所降低,更倾向于附着在腐烂的死物上生长,而不会在活着的生物身上肆意繁殖。
在组织了一场小小的同盟会议之后,所有世界意识的同盟都获得了极其详尽的菌菇情报,包括如何培育、如何控制/对付它们并把它们烹饪成安全无害的食材。
南洲商会因为有着得天独厚培育菌菇的地理条件——有湿润、炎热不见天日的茂密丛林,又有足够的光照可以晾晒干制菌菇——纳布率先从中嗅到了商机,非常主动地提出接手菌菇的生产事宜。
南洲商会和光明教会尚未闹翻,还可以比较容易地弄到圣水,种植条件、晾晒条件都十分完美,在这里进行菌菇养殖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菌菇养殖大棚将由南洲商会经营管理、冒险者们打工看顾——特别需要处理孢子的事项,都由不死的冒险者进行。
冒险者的系统背包可以自动收纳整理并控制孢子,鉴定术可以准确地检查辨识是否还有孢子遗漏,也能检验菌菇是否煮熟失活……这些事情让冒险者来做,无疑比当地的土著居民高效。
雇佣冒险者则需要南洲商会出资,但减少了人员损失的危险,纳布十分满意。冒险者们获得了更多新奇的日常任务,游戏环境再一次得到了丰容,莫驭也十分高兴。
而这些干制菌菇会成为许多穷苦人民餐桌上的美味,又能收获一大堆锚点和核心能量,世界意识莉亚也喜笑颜开。
三赢!
第919章
靠着每日来来去去的冒险者的人肉快递,南洲商会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的炼金孢子工厂。
一座座菌菇养殖基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光明教会的眼皮子底下建了起来。
靠着拉玛制作的名为【炼金孢子工厂】的空间道具,南州商会无须搭建菌菇大棚,只需要考虑培养基与营养物质的获取与菌菇的晾晒问题进行选址,而这对拥有众多种植园和晒谷场的南洲商会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
【炼金孢子工厂】只需要一定的精神力(蓝条)便能操控,无论是吸入孢子、构建培养基、投入养分与圣水、控制温度湿度与通风量乃至于采收,都是以精神力命令空间工厂内的机械进行完成。
工厂内的机械则是以菌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能量与排放的废气作为能量来源,只需要隔一段时间定期补充即可。
大多数的步骤完全不具有危险,可以由本地人进行完成,只有采收菌菇和重新吸入孢子的步骤需要由不怕死的冒险者来完成。
不同菌菇释放孢子的阶段不同,像是平菇这种好吃又常见的菌菇,从幼菇期就会开始释放孢子,而绝大多数菌菇在成熟时会释放出最多的孢子。因此,针对最为危险的采收步骤,南洲商会专门准备了一间密闭的采收室,采收室内没有过多的物件,只有一张桌子以及存放有烈酒的木桶、装满盐水的巨大陶罐,供冒险者们在此处取出采收的菌菇、回收孢子后进行灭活处理。
这些菌菇孢子虽然具有危险性,但同样也很脆弱,只要没有遇到圣水的情况下,一些烈酒或是高浓度的盐水就足以彻底地杀死它们。
采收菌菇的任务每一步都由莉亚检测,冒险者若是粗心大意没有准确完成、或者遗漏了某些孢子就无法进入下一步,任务系统会利用‘卡关’逼着冒险者们妥善处理好这些‘危险’物品。
这些严密的流程和管理,足以使这些在光明教会眼中极为可怖、堪比邪神眷属活体的菌菇成为完全无害的美食。在百无禁忌的第四天灾们的眼中,没有什么美味是不能食用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吃法。
毕竟在本源世界里,就没有什么物种能通过努力进化逃过这些吃货的饕餮巨口——辣椒?好刺激!苦瓜?苦苦的好清凉去火!折耳根?怪怪的再来一口!边切边哭的洋葱?泡一下水再切!有毒的黄花菜和四季豆?焯个水就行!豆腐长毛了?加点酒加点辣再煎一下!吃菇看见小人?那是没熟!河豚有毒?那就多换几把刀来切!
一代代的优胜劣汰使得每一代神农子孙都练就了百毒不侵的钢铁肠胃,地沟油、化学制品、隔夜菜、科技与狠活统统不在话下。在不少固执的老人家的眼中,过敏?不存在的,一定是吃的不够多!
——这种观点当然是绝对错误的,过敏严重起来可真是会要命的!
但这种不管吃的死吃不死都往死里吃、也不知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吃死了多少人才攒集下来的饮食文化,已经深入每一代人的骨血,所有神农子孙看到一个新玩意,第一个跃入脑海的念头必然是:“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这种饮食文化,自然也被冒险者们传入了欧泽利亚这个缺衣少食的异世界,越是和冒险者们走的近的npc们,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其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对于食材的接受程度无上限地增加,对所有看起来能吃的东西都抱着跃跃欲试的心理,对冒险者有着极高的信任并逐渐开始自己独立思考研究新吃法……
纳布在南洲折腾菌菇养殖基地,纳西索斯则带着最先培育出来、烤干的一批样品,踏上了行商之路。这一批样品中,大多是干制的香菇,可以在泡发之后用于煮汤;也有盐酥杏鲍菇和辣味的冷吃杏鲍菇;甚至还有由冒险者炖煮罐装的银耳红枣羹……
这些新出的商品,和蔗糖、茶叶一起,作为南洲的特产,运往各地销售,所得利益,则由南洲商会与阿姆特郡三七分账。
“这些菌菇从大地中长出,吞噬分解魔兽血肉,不受污染侵扰,而且生命力极强,正好与万灵地母完美契合!比起之前的黑山羊地母传说,这种菌菇更能宣传地母的教义!”
纳布神清气爽地对自己的亲信沙扎·克勒斯道:“我们之前一直担忧‘愚者计划’会对地母造成反噬。将黑山羊幼崽当做是地母神迹,这本身就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神战,民众虽免疫于邪神污染,可也变得愚笨无知;
地母的信仰与黑山羊之母的信仰所混淆,这虽是机遇,却也是危险,两者混在一起,终究会是强大的那方胜出。之前黑山羊的降临仪式被光明教会的圣子打断,使得黑山羊之母一直萎靡不振,给了我们极大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祂就会永远衰弱下去。
阿姆特郡领主的冒险者们窃夺了黑山羊幼崽假扮地母神使,为我们增添了一大筹码,但要完全消除隐患,还得以我们自己的造物替代邪神眷属!这些菌菇,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纳布·布达米克作为南洲商会会长,他虽然爱财,但同样身为地母主祭的他,更加重视自家神明的利益。
地母强大了,商会自然也有了靠山,能够安安稳稳地赚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