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9节

  一旦大明的藩王们尝到甜头,分分钟就会化身战争狂人。
  有他们在背后推动,大航海就不远了。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想弄小日子光筹备就要好几年,眼下急不来。
  回到偏殿,大本堂已经下课,朱雄英等人正在院子里打打闹闹。
  见到他回来,以朱时语为首的几个小豆丁,顿时就将他团团围住:
  “陈伴读陈伴读,我要听故事,听故事。”
  “我要听小哪吒。”
  “哪吒从洞里逃跑了吗?石矶娘娘那么厉害,谁能打败她啊。”
  看着这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陈景恪也是脑门疼。
  “别急别急,我先喝口水润润嗓子再给你们说。”
  给朱元璋和朱标讲了那么久的课,一口水都没喝,他嗓子都快裂了。
  “给,水。”
  却是朱允熥,噔噔噔跑过去,将不远处护栏上摆着的水壶拿了过来。
  “快喝快喝。”一群小豆丁催促道。
  远处朱雄英、朱柏等人,都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幕。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白了几人一眼,接过水壶就着壶嘴就喝了起来。
  然后在一群小豆丁期盼的目光下,开始续讲哪吒传奇的故事。
  朱雄英几人也围了过来,真论起来他们也是小孩子。
  对精彩的儿童故事,也同样很好奇。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他讲完了三集的内容,就说道:
  “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
  小豆丁们虽然不乐意,却都很守约的离开了。
  陈景恪总算是长出了口气。
  朱雄英含笑道:“你去见皇爷爷和父亲了?”
  陈景恪点点头:“向陛下说了一些事情。”
  朱雄英也没有再多问,转而说起了别的。
  朱柏几人见他竟然能单独奏事,而且还去了那么长时间,心中对他又重视了几分。
  聊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一众皇子,陈景恪忽然产生一个念头。
  既然要推动海外分封,何不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引导这些皇子对外界生出好奇心?
  他们不是喜欢听故事吗,那就给他们讲大海上的故事。
  加勒比……呸,马六甲海盗就挺好的。
  妈祖必须要添加进去,让她成为唯一的海洋女神。
  还能将这个故事整理成册传播出去,应该能引起更多人的好奇心。
  再来一个设定,遥远的深海,有海盗王的保藏什么的。
  总会有中二少年信以为真的。
  陈景恪越想就越是兴奋。
  就这么干了。
  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
  很快朱标出现,将朱允炆几人带走,其他人也相继散去。
  陈景恪这才将今天的事情讲给朱雄英听。
  不过很显然,对他来说这个话题太深奥了。
  陈景恪只能将问题简单化,让他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有人要用一张纸换走你手中的米,你愿意吗?”
  朱雄英连连摇头:“那肯定不行。”
  “如果这个人告诉你,可以用这张纸从他那里,购买任何你需要的东西,你会接受这张纸吗?”
  朱雄英犹豫了片刻,才不确定的道:“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陈景恪摊了摊手道:“现在懂了吗?”
  朱雄英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的道:“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皇爷爷为何不懂呢?”
  陈景恪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后你做出任何重大决定,都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有时候别人反对,并不是目光短浅,而是真的看到了缺点。”
  “正如陛下,我指出了宝钞的不足,他并未生气,而是衡量利弊之后决定采纳。”
  “作为君主,要懂得善纳谏言。”
  朱雄英点头道:“嗯,我知道了,将来一定不做独夫。”
  陈景恪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这小子,不错。
  接触的时间长了,他也掌握了朱雄英的一些性格。
  比如,特别崇拜朱元璋和朱标。
  有些观点他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接受。
  一旦告诉他,你皇爷爷和你父亲就是这么做的,他马上就听得进去了。
  百试百灵。
  “接下来太子殿下会着手处理此事,你可以去长长见识。”
  朱雄英很是意动,但又很失落的道:“我要去大本堂读书,恐怕没时间去。”
  陈景恪轻笑道:“简单,你直接和陛下说,想去长长见识就可以了。”
  朱雄英疑惑的道:“可以吗?”
  “信我,没错。”
  老朱可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很清楚读书是读不出好皇帝的。
  钱币改革这么大的事情,朱雄英想接触,他只会高兴。
  至于上课,又不耽误这三两天。
  将信将疑的朱雄英,第二天就抽空找朱元璋说了此事。
  果不其然,老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并亲自找叶兑说了一声。
  叶兑也不是腐儒,自然知道实践的好处,也答应修改课程,给朱雄英腾出时间。
  得到想要的结果,朱雄英别提多开心了,对陈景恪也更加信服。
  陈景恪这几天也没闲着,抓紧时间将算学书给写了出来。
  然后拿着找到朱元璋。
  朱元璋只是掀开看到第一页,就被难住了。
  “你这是什么符号?咱怎么从未见过?”
  陈景恪解释道:“这是数字符号,您看这里有对照表……”
  “这种数字是我从一位胡商手中学来,名为阿拉伯数字。”
  看着对照表,朱元璋很容易就理解了,这这些数字代表的含义。
  “阿拉伯数字?”
  “是的,但这种数字却并非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起源于天竺。”
  陈景恪就大致讲了一下,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换成别人,听到这些或许会无所谓,可朱元璋不一样。
  只见他惊讶的道:“那什么阿拉伯人只是传播了一下,这数字就变成他家的了?”
  陈景恪心中一动,决定趁机给老朱上上课,于是叹道:
  “是的,世上的事情本就是如此,谁发明的并不重要,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
  “阿拉伯人建立了横跨万里的大帝国,他们说的话就是真理。”
  “被掠夺了文明成果的,又岂止是天竺人。”
  “埃及、波斯等文明,都被他们取而代之了。”
  朱元璋惊讶的道:“横跨万里的国家?”
  陈景恪说道:“是的,比现在的大明还要大的多。”
  “说起来,在唐朝时期,中原王朝还和阿拉伯帝国进行过争霸。”
  “可惜,高仙芝率领的大唐精锐安西军,遭到附庸军的背叛,兵力又比阿拉伯人少了十倍。”
  “最终兵败,丢失了西域之地。”
  “高仙芝回朝求援,恰好遇上了安史之乱,自己也被冤杀。”
  “从那时开始,中原王朝的军队,就再也没有踏入过该地域了。”
  朱元璋眉头挑了挑,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变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