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6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6节

  那天的事情早已传开,大家都知道他受了刺激,所以纵使被拒绝也并没有生气。
  关系好的担心他的状况,拖店小二去打探,得知没有大碍才稍稍放下心来。
  关系不好的,对他怀着妒忌心里的,则幸灾乐祸,巴不得他产生自我怀疑,从此一蹶不振。
  毫不相关的人,则在一旁看热闹。
  如此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方孝孺的房间门终于打开。
  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形容枯槁的人。
  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吓了一大跳,怎么将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
  关系好的立即上来打招呼,询问状况。
  方孝孺的感激的道:“谢诸位好友的关心,方某无碍。”
  众人见他目光沉稳,就知道他想通了,也放下心来。
  一位名叫严希文的同乡说道:“能走出来就好,科举临近,你好生歇息几天,莫要误了考试。”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安抚。
  方孝孺却摇头道:“谢大家关心,不过我已经决定,放弃本次科考。”
  众人震惊不已。
  严希文试探的道:“你准备参加明年的正科?”
  方孝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等我何时想通了,再来参加科考。”
  “啊?”严希文大惊,连忙劝道:“万万不可啊。”
  “道可以慢慢去寻找,科举关系重大,错过一次就是三年,希直三思啊。”
  其他人也纷纷劝阻:
  “以希直的学问,必定榜上有名,如此放弃太可惜了。”
  “此事不只是关系你一人,而是整个方家,希直莫要任性。”
  “是啊,希直你万万不可轻言放弃啊。”
  面对众人的劝阻,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
  “我知诸位皆是为我好,然前道受阻,若不参透我笔下无法再出一言。”
  “勉强参加科举,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众人无法,只能先安抚他,让他歇息几日再做决定。
  方孝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决绝,第二天就打包好行礼准备离开。
  众人见无法劝阻,只能过来为他送行。
  之前方孝孺名声那么大,现在道心被破狼狈离开,可是一个大新闻。
  所以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有人惋惜,有人嘲讽,也有人为少了个对手弹冠相庆。
  听着这些声音,严希文等人都非常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反倒是方孝孺自己,表情无一丝变化,就好似这些人说的不是他一般。
  一行人来到楼下,结完账刚走出客栈,就见迎面走了几个人。
  当先一人身穿太监服饰,手里还拿着一柄拂尘。
  此人方孝孺认识,三月份才见过,正是太监总管孙福。
  其他人虽然不认识,但从这一身装扮也能看出是宫里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心中则在嘀咕,宫里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还公然穿着宫里的服饰,莫非是奉命来这里办事?
  孙福无视其他人,径直走到方孝孺面前,主动打招呼道:
  “方先生这是要去哪啊?”
  方孝孺拱手道:“孙公公,在下准备回乡。”
  孙福似乎早就知道了什么,并不奇怪,只是笑道:
  “那可不巧,你恐怕要缓几日在上路了。”
  方孝孺疑惑的道:“哦,不知公公有何见教?”
  孙福挺直身子,提高声音道:“传陛下口谕,召方孝孺即刻入宫面圣。”
  第73章 皇恩浩荡
  方孝孺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见自己,不过他也并没有想太多。
  不论皇帝是出于什么目的,自己只要依照本心回答就可以了。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只是徒增烦恼。
  一路进入皇宫,在谨身殿见到了朱元璋。
  “草民参见陛下。”
  “免礼。”
  朱元璋见他憔悴的样子,心中就是一阵开心。
  这都是咱乖孙的功劳啊,一番话差点把自信的方孝孺给说出心魔来。
  “听说你要弃考还乡?”
  方孝孺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竟然还关注着自己,心中不由的感动。
  陛下这是以国士待我,我唯有以国士报之。
  “是,草民学问不精,欲回乡苦读,待有所成再为陛下效力。”
  朱元璋笑道:“就为了那一场辩论?”
  方孝孺羞愧的道:“草民无能,让陛下失望了。”
  朱元璋心中那叫一个得意:“在应天府一样可以寻找心中的道,何需还乡。”
  “朝廷正好要编写《华夏简史》,你就去翰林院当个修撰,也参与进来吧。”
  方孝孺也听说过《华夏简史》,虽然不甚了解具体要写什么,却也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自然也知道,参与此事有助于自己更详细的了解历史,也能帮助自己梳理历史知识。
  从而帮助完善自己的道。
  皇帝竟然连这都想到了,真是皇恩浩荡啊。
  “谢陛下恩典,臣唯有以死相报。”
  “去吧,别让咱失望。”
  “臣告退。”
  从大殿出来,方孝孺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心中无比的畅快。
  心中的郁郁之气也消散一空,有一种想要扬天长啸的冲动。
  还好他保持着理智,在这里大呼小叫那是嫌命长了。
  想到朱元璋对自己的器重,他感动之下,转身朝谨身殿跪下叩了三个头。
  真是皇恩浩荡啊。
  我一定要帮陛下,将《华夏简史》编好,不辜负皇恩。
  心中这样想着,他起身就准备离开。
  刚走没几步,发现前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看到这个身影,他顿时就激动起来,将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是他,那天坐在少年身边的那个人,不会有错的。
  他怎么会在宫里?
  眼见对方即将消失,他也顾不上想这些了,连忙去追。
  只是这是宫里,他也不敢跑的太快,对方时不时就会拐弯暂时脱离视线,让他很是焦急。
  不过还好,从这里出宫的路是固定的,倒也不至于追丢。
  一直到右顺门附近,他才终于追上对方。
  “前方那位郎君,且慢走。”
  -----------------
  今天朱雄英去大本堂上课,朱标那边也没事儿,陈景恪就准备去看看算学书编纂情况。
  顺便再回家看看。
  快走到右顺门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呼喊。
  他不禁有些惊讶,虽然这里已经远离宫殿群,却也属于皇城内部,谁这么大胆在这里大呼小叫。
  转头看去,就见到了气喘吁吁的方孝孺。
  乍一看到他,陈景恪很是吃惊,盖因他实在太憔悴了。
  那黑眼圈,一看就是长期熬夜形成的。
  这位是咋了?
  还有,他怎么会在宫里?
  正疑惑间,方孝孺追了上来,惊喜的道:“真……真……是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