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10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10节

  至于这两个孩子里面有没有男丁,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但有男丁的概率应该不低。
  要两个都是女的,只能说蓝玉命中无子。
  话说回来,要是真有一个是男丁,自己这个神医的帽子戴的就更稳了。
  以后不管走到哪,碰到了谁,都得对自己客客气气的。
  当然,他也没忘了叮嘱蓝玉:
  “永昌侯,莫忘了誓言。”
  蓝玉表情无比的严肃:“陈伴读放心,蓝玉宁死不敢背弃誓言。”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对誓言有所怀疑,那现在已经深信不疑了。
  不光自己遵守誓言,还严格约束家里的人,不可胡作非为。
  否则,一旦被发现,就别怪他不客气。
  现在蓝家可是权贵里,数得上号的仁善之家。
  陈景恪很是欣慰,蓝玉可以说是太子太孙一系最核心的力量,没有之一。
  之前还担心,这货嚣张跋扈总是惹事儿,到时候惹出大乱子就不好办了。
  结果软肋被自己给掐的死死的。
  最大的后顾之忧也解除了。
  这时,蓝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个……陈伴读,秘药能不能再给我一些?”
  陈景恪看了看蓝玉有些发暗、疲惫的脸庞,严肃的道:
  “永昌侯,节制。”
  “有时过于强求,只会适得其反。”
  蓝玉羞愧的道:“谢陈伴读提醒,我知道了。”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军改方面的事情,陈景恪就告辞离开。
  蓝玉亲自送出大门外,直到他身影消失才高兴的返回。
  从蓝玉这里离开,陈景恪本想回家去看看。
  只是老远就看到,自家医馆门口排了老长的队。
  心中正疑惑,就见几个人一溜小跑,向着自家药铺而去。
  一边跑还一边说:“快去,那就是送子伴读家的药铺,我们赶紧去排队。”
  得,不用问了,陈景恪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对此他还能说什么,家也别回了,进宫吧。
  回到乾清宫偏殿,发现大家都聚在这里玩。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在。
  见到他回来,朱元璋先笑道:
  “送子伴读回来了?蓝玉那里情况如何?”
  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不过众人对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知道真相的朱元璋几人,纯粹是调笑。
  不知道真相的众人,心里都多出了几分敬畏。
  毕竟,这是掌握了生男秘法的人啊。
  福清公主悄悄打量着陈景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只是一双美眸里带着兴奋,脸颊又带着些害羞。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只能说道:
  “还行,两个姬妾有孕在身。”
  “运气不是太倒霉的话,应该能生个儿子吧。”
  朱元璋打趣的道:“要他真能生出儿子,你这送子伴读的名声就要坐实了。”
  “到时候大家求子,就不去拜送子娘娘,改成拜你了。”
  马皇后补了一刀:“我觉得会有人将景恪雕像,做成配件带在身上。”
  “或者将他的画像贴在床头也不一定。”
  陈景恪脑海里想象了一下那种画面,忍不住一阵恶寒。
  他目标是未来有一天,能入住即将建立的圣贤庙,而不是出现在夫妻俩的床头。
  之后众人就闲聊起来。
  话题很容易就扯到了,陈景恪和福清公主身上。
  陈景恪倒是无所谓,老司机了还怕别人说?
  只是福清公主脸皮薄,被人一打趣就脸红的不敢抬头。
  不过众人也都知道分寸,只是略微打趣了几句,就放过了她。
  话题顺势就转到了子女婚姻上。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蓝玉的女儿今年十三,再过两年也该嫁人了。”
  “椿儿与她是同龄,你觉得他们两个如何?”
  马皇后点点头道:“蓝燕敏那丫头我知道,自小没了娘,蓝玉又常年在外打仗,比同龄人都要懂事的多。”
  “虽然学问方面有所欠缺,但持家肯定是一把好手。”
  朱元璋说道:“女子要那么深的学问做什么,会持家,能相夫教子就好。”
  “此事先记下,改天咱和蓝玉说一说这件事。”
  他这么说,其实就是确定了这桩婚事。
  只要生辰八字之类的能合得来,这事儿就算是成了。
  马皇后也没有意见,蓝玉是太子太孙一党的干将,朱椿是朱雄英核心圈子成员。
  相互联姻,能巩固自家大孙子的力量。
  其他人对此也早就见怪不怪,皇帝谈笑间就确定了权贵联姻之事,并不少见。
  大家更感兴趣的事,朱椿要是知道自己多了个媳妇,不知道会什么什么表情。
  反正大家是很开心,又多了一个打趣对象。
  朱元璋并没有在这里呆多久,很快就起身去往正殿处理政务。
  陈景恪也起身跟了过去,将自己准备研究形学的事情讲了一下。
  朱元璋点点头道:“原来这就是你的后手啊,这个手法不错。”
  “将不听话的踢了出去,让众人明白了你的重要性,还不会引起反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行,去做吧,咱同意了。”
  陈景恪感激的道:“谢陛下。”
  虽然获得了朱元璋的许可,但陈景恪并没有立即就行动。
  想研究形学,就需要更精准的长度测量工具才行。
  陈景恪要先制定一套工具。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等,全都弄了出来。
  顺便也把游标卡尺给弄了出来。
  前世曾出土过王莽时期的卡尺,这也是他被戏称为穿越者的原因之一。
  但卡尺和游标卡尺并不相同。
  陈景恪搞出来这个,是标准的游标卡尺。
  除了测量工具,他还将钢笔搞了出来。
  用毛笔写数学,还能勉强忍受。
  用这玩意儿作图,实在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陈景恪弄的这个钢笔,是蘸墨样式的。
  笔尖里面包裹的不是笔舌,而是一个开口的小容器。
  在墨水里面蘸一下,小容器里就会装满墨水。
  墨水顺着预留的缝隙,流到笔尖上,可以写出字。
  小容器里的墨用完了,再蘸一下就可以。
  还是比较方便的。
  至于长度单位,他没有采用前世的的公制,厘米、分米、米、千米什么的。
  而是从中国古代度量衡单位里,抽出了一组比较合适的:
  厘、毫、分、寸、尺、丈等。
  全都是十进制,十厘等于一毫,十毫等于一分,以此类推。
  但对于里这个单位,陈景恪有点头疼了。
  明朝以一百八十丈为一里,不是十进制很不便于计算。
  想来想去,他心一横就将里的长度,扩大到两百丈。
  这样半里就是一百丈,也算是百进制了。
  当然,这个方法暂时只能在算学小圈子里用,等以后算学影响力扩大,再推广全国也不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