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67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67节

  朱雄英连忙摇头道:“那还是算了,我可没这受虐的毛病。”
  先从小事入手,慢慢撬动全局,就是他们的计划。
  要是直接告诉群臣,大明要和过去做个了结,他们必然会反对。
  哪怕是革新派内部,也会立即四分五裂。
  借着民风下滑的由头,开展专项行动,顺便推进一下人权建设。
  群臣虽然会有意见,但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朝廷强行推进也算是名正言顺。
  然后一步步搞扩大化,最终形成一次全社会层面的变革。
  群臣就算察觉有问题,也最多就是认为皇帝手段过激,会劝着放宽一些政策。
  而不会反对计划的推进。
  陈景恪自然知道,这次结算不可能如前世那般彻底。
  可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的。
  至少借着这个机会,将种子种下去。
  接下来,就只能说……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眼见所有人都被自己的策略指挥的团团转,朱雄英自然非常开心。
  恨不得广而告之。
  不过还好,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这点修养他还是有的。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决不能说。
  他也只是在陈景恪面前说说而已。
  “对了,听说你约了那个胡斯见面,可是想好怎么布局了?”
  陈景恪说道:“有了一点想法,先去见一见他吧。”
  “对于他这样的真正学者,想要欺骗他是很难的。”
  “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成功,需要拿出真本事才行。”
  “这次我要布一个绝世阳谋,一个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计谋。”
  -----------------
  慈宁宫。
  朱元璋眉头一挑,惊讶的道:“绝世阳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真是这么说的?”
  沈剑星肯定的道:“是的,臣敢保证无一字虚假。”
  老朱的好奇心登时就被拉满了:“他有没有说到底是什么计谋?”
  沈剑星摇头道:“没有,陛下追问,侯爷也只说到时便知。”
  老朱气道:“这混账,就会吊人胃口。”
  马娘娘直接说道:“好好监视着他,把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沈剑星恭敬的道:“是,侯爷身边一直有我的人,这事儿他也知道。”
  “到时候我会令眼线跟过去的,侯爷定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圆圆很是无语,你们要不要当着我的面说监视我爹的事情?
  我爹啥都知道,你们也知道我爹啥都知道。
  还派人监视……玩过家家的吗?
  一群幼稚鬼。
  众人都不知道她的想法,否则肯定会笑的很开心。
  倒不是说圆圆笨不开窍之类的,而是年龄还太小。
  陈景恪又坚决反对,提前教她鬼蜮伎俩方面的东西。
  马娘娘现在教的也就是一些礼仪方面的东西,培养她的言行举止和气质。
  至于学识方面,用的是洛下书院的小学教材。
  别的,等心智稍微成熟一些才会开始教。
  所以,她捉摸不透很多事情,是很清楚的。
  老朱淡淡的道:“记住不要泄露出去半个字。”
  沈剑星心头一颤,说道:“臣明白,请圣皇放心。”
  老朱颔首道:“去吧。”
  沈剑星小心的退出慈宁宫,然后迅速去安排‘监视’工作。
  等他离开,马娘娘笑道:
  “景恪都多久没有这么郑重其事了,我很好奇他这次会拿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老朱有些担忧的道:“他肚子里的东西多着呢,我更担心他没能忽悠住对方,还被人学走真本领。”
  马娘娘点点头,说道:“所以要盯好好那个极西人,一旦他露出异常,就让他永远消失。”
  -----------------
  约翰·胡斯并不知道,一柄利刃已经悬在他的头顶了。
  此时他正为能见到传说中的第一智者感到开心。
  在来到洛阳之后,他了解了陈景恪的经历,内心更加敬佩。
  也不得不相信,或许真的有人是生而知之者。
  更让他感到不敢置信的,是陈景恪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思想。
  传说中的先知,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先知都不如他仁慈伟大。
  如果陈景恪开创一个宗教,约翰·胡斯认为自己一定是最狂热的信徒之一。
  抱着这种思想,他将陈景恪所有的著作,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遍都让他为之迷醉。
  最让他感到振聋发聩的,是人权二象性理论。
  他认为这才是陈景恪思想的本质。
  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改良基教的方法。
  他迫切的想要当面向陈景恪求教。
  只是他也知道,对方不只是一个思想家那么简单,还是大明最成功的政治家。
  每天有无数政务要处理,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
  更何况现在大明正面临一次大的变革,陈景恪就更抽不出空来见他了。
  他也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耐心的等待。
  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向杨士奇等人求教。
  可是没多久,这些人就相继外放离开了洛阳,他只能自己闭门研究。
  时间进入二月底,他终于接到了通知。
  那位智者要见他了。
  这让他欣喜若狂,又叫又跳来发泄激动情绪。
  楚大保吓的连忙躲到一边,心里在不停嘀咕,莫非是猴妖现出原形了?
  约翰·胡斯清醒过来之后,连忙找来理发师,为自己打理了头发胡须,又购买了一套崭新的衣服。
  将自己打扮的非常得体,才在约定时间来到陈府大门前递上拜帖。
  见面后,他行以最隆重的礼节。
  陈景恪坦然受礼,才还礼说道:“胡斯先生,请坐。”
  两人各自落座,例行寒暄了几句。
  不过大家都不是俗人,没聊几句话题就转移到了文学、思想方面。
  约翰·胡斯对华夏思想自然满是赞誉之词,尤其是对陈景恪的思想更是推崇备至。
  陈景恪反倒是大谈西方思想史。
  而且他还抛出了古希腊文明这个概念,认为欧罗巴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要知道,此时古希腊文明还只存在于诗歌之中,欧罗巴人对此了解也不深。
  前世直到十九世纪末,各种古遗迹被发现,才确定了古希腊文明的存在。
  所以,对于约翰·胡斯来说,陈景恪抛出的这个知识点有多么震撼,可想而知。
  以至于他都有些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尊敬的智者,请恕我冒昧……”
  “您是从何处得知这些信息的呢?要知道就连欧罗巴人对此都几无所知。”
  陈景恪自然不会告诉他真相,只是神秘的道:
  “凡是发生过的,必然会留下痕迹,人们要善于从遗迹中寻找历史。”
  “在这一点上,欧罗巴人做的远远不够。”
  约翰·胡斯还有很多话想说,但陈景恪并不给他机会,继续顺着方才的话往下讲。
  古希腊灭亡后诞生了罗马文明,罗马有选择的继承了古希腊的很多文化和政治制度。
  接着,陈景恪就开始和他聊罗马的兴衰,聊它的优缺点。
  这里,他重点聊了选举制度。
  全体公民,一人一票选出执政官,他盛赞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制度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