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47节

大唐天将军 第47节

  他实在看不懂这年轻的将军。
  但李瑄的威势,使老里正不敢再提这件事,心中已有决定。
  “长者,黄河以西已经不便放牧。尽早搬迁到黄河以东吧。那里的牧草虽不如西边肥美,却足矣逐千万马牛羊。”
  李瑄不忘郑重地向老者提醒。
  这里的家已经被烧毁,索性就在新地安家。
  这里不是灵武,没有贺兰山作为屏障。
  突厥咄陆部损失惨重,难保不会再派轻骑来杀人泄愤。
  “草民与其他牧民商议,正要渡过黄河,在对岸重新安家。”
  老里正无奈地说道。
  以后隔河相望,难免触景生悲。
  就在李瑄安抚牧民的时候,丰安军使卢瑜,骑马来到牧场上。
  李瑄以为卢瑜是来迎接他凯旋,谁知刚见面,卢瑜就劈头盖脸地对他一阵数落:“你怎么能将皋兰州骑兵的战马扣下,还射伤皋兰州骑士?这是军中的大忌,是不是觉得身为宰相的儿子,就能任性妄为?”
  在得知李瑄的所作所为后,卢瑜第一时间赶过来。
  他更在乎的是李瑄不经他同意,擅作主张。
  有没有将他这个主将放在眼里?
  “启禀将军,皋兰州骑兵劫掠牧民,令人发指。如果你在现场,应该也会如此去做。只是情势紧急,未能及时向您汇报。”
  李瑄虽然被骂,但还是心平气和地向卢瑜解释道。
  “皋兰州骑兵毕竟是来帮助我们丰安军。”
  卢瑜知道这件的事情。
  边塞牧民犒劳出战将士,不是应该的吗?
  没有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拿什么放牧?
  他恼怒阿史那扶汶将皋兰州骑兵索要牛羊的事情告诉他。
  他身为主将,难道能明面同意吗?
  正常情况下,是李瑄和阿史那扶汶稍微一暗示,一施压,牧民们就会献出一部分牛羊犒军。
  就算是陈回光在,也会是如此!
  “将军此言差矣,皋兰州骑兵不是帮我们丰安军。而是作为大唐士兵的职责所在。犯下过错的是他们,请将军禀告王帅,治皋兰州骑兵之罪。”
  李瑄揣着明白装糊涂,正颜正色。
  一根标杆立在心间,两世不改。
  “李瑄,你只是我的禆将而已。该怎么做,还由不得你。”
  卢瑜见李瑄在教他做事,厉声一喝。
  “禆将的职责之一,是劝导主将行正确之事。将军曾明经及第,应该比我更清楚道义。上古时代,古公亶父曾说过因为要保护百姓,才确立君主,所以迎来苍生的归附。当今圣人如上古明君,我们天朝之兵,应该维护圣人的名声;而非玷污圣明。”
  李瑄拱手一礼,不疾不徐地向卢瑜阐述。
  李隆基非常在意百姓对他的评价。
  别看李隆基有时心狠手辣,有时荒谬绝伦,但从开元到今天,对百姓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有广运潭盛会时的万民拥戴。
  “你……”
  李瑄张口就是皇帝。关键是李瑄真能将奏书,递到皇帝面前。
  他能怎么反驳?
  不想再与李瑄多说,卢瑜只能愤而离开。
  他也总算见识到李瑄的厉害。
  不仅仅率五百骑,以极小的代价,击溃来犯突厥千骑。
  还有雷厉风行,能说会道的一面。
  不论是武力,还是智谋,远比他所知的要厉害。
  他和李瑄几乎一前一后到任,这一战后,李瑄在丰安军中的威望,恐怕要超过他。
  就在李瑄离开牧场,准备回军城的时候,阿史那扶汶向李瑄禀告:“将军,牧民们将宰了五百只羊,要慰劳我们丰安军。”
  “里正,你怎么能这样?”李瑄立刻来见到里正。
  本想斥责,在看到这个一脸敦厚的老者时,斥责的话咽下去,转而委婉。
  “将军,草民们生育黄河边,见大多数官兵都如黄河奔腾怒吼的时候。开元十三年,老朽亲眼见证黄河水清,一生难以忘记,您就像那时候的样子,清澈啊!宽广啊!德厚啊!乡亲们无以为报,才出此下策。现在羊已经宰了,我们吃不完,只能给丰安军了。”
  老里正抓着李瑄的手,动情地说道。
  “虽然如此,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
  这个时代的羊是很贵的,一只羊能换五百斤米。
  现在米价较开元年间有所上涨,但也有十文钱一斤。
  李隆基奖赏李适之不少黄金,李瑄携带在身上,他决定将那些黄金换成钱,买这些羊。
  差不多够了!
  第38章 李林甫的人
  “万万不能收将军钱财,这如何使得?”
  老里正听到李瑄要将宰杀的羊买下后,惊慌失色。
  “你要是敢拒绝,以后有什么困难,我不会再出兵帮助。”李瑄不得已向老里正威胁。
  百来户牧民,有十几口之家,也就马牛羊百来只,看起来很值钱。
  但牧民也有众多灾祸,一家平均拿出五只羊,算很大的损失。
  汉家牧民,不是顿顿吃肉,也要囤积粮食。
  “唉!”
  老里正叹气一口,他们一番好意,办成坏事,早知道这样,就不将羊宰杀。
  李瑄的刚正,让老里正想到一句谚语:君子如山岳。
  他能在花甲之年遇到,也算不枉此生。
  “五百只羊我会让士兵们带走,钱过两日我会派人送来,请相信我的信誉。”
  李瑄留下这句话后,吩咐士兵,将羊携带,离开牧场。
  丰安城中,得胜归来。
  李瑄吩咐各营的食所,今晚吃羊肉,人人有份。
  使城中军士欢呼。
  然而李瑄刚回军城不久,卢瑜再次见他。
  军使府中,判官、推官,诸衙将都被卢瑜叫来。
  “李将军,你将带回的羊交给皋兰州骑兵,不就没什么事了,哪像现在这么难堪。”
  在公堂上,卢瑜没有先赞扬李瑄的军功,而是就这件事,不依不饶。
  先前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又是上古圣君,又是当今圣人。
  说到底还是收下牧民的羊。
  卢瑜正好当众敲打李瑄一下。
  “将军,牧民们为让丰安军收下羊,将羊杀死,所以我们不能让牧民蒙受损失。这些羊都是以我个人的名义买下,钱很快就会送给牧民。”
  李瑄坦言说道。
  这话让卢瑜变色,他把这一点忽略了。李瑄世代贵族,父亲又是宰相。
  皇帝随便赏赐一点宝物,都是价值不菲。
  李瑄都这么说了,卢瑜也不好再追问。
  “我代兄弟们谢过李将军……”
  高锴等衙将听到李瑄的话,一个个向李瑄表示感谢。
  这件事很快就会传遍全军。
  士兵们都会记住李瑄的恩德。
  卢瑜心中懊恼,却毫无办法。
  李瑄趁机向卢瑜汇报此战的情况,包括斩敌数和伤亡数。
  此次斩杀突厥骑兵九百四十二人。
  获得马匹六百五十匹。其中有五百余匹可以当做战马。
  在交战、追击过程中,有的马匹跑脱,无法追回。否则能得到更多战马。
  丰安军骑兵战死五十五人,伤六十人。
  相比于斩敌数,这是很小的伤亡。
  全赖李瑄英勇斩将,快速击溃敌军。
  卢瑜虽吃惊这样的战绩,但是有馘为证,还有数百匹战马、一些弓箭刀矛等战利品。
  汇报完毕后,众人离开军使府。
  卢瑜需拟订战表,向王忠嗣奏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