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24节

大唐天将军 第124节

  士子们荣幸能得到李瑄的邀请,纷纷向李瑄献诗。
  李瑄也搬出一首诗。名《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广阔、深邃、迷离之感,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又富有气魄的江南春色画卷,惊艳众文人士子。
  没有人不佩服李瑄的才华。
  贺群将这首名篇抄下,带给贺知章观读。
  后世杜牧写这首诗为借古讽今。李瑄也有寓意,但对应环境、时局,就不再是讽刺朝廷。
  因为今后李瑄的诗,多有寓意,当李瑄离开后,世人猜测此诗寓意,有人说暗指豪强,有人说讽刺地方官,有人说借古讽今,还有人说这纯粹是看江南春日明媚,即兴之作。
  两日后,李瑄送走贺群。
  ……
  三月中旬,长安。
  李瑄的奏书送至兴庆宫中,高力士见是李瑄加急所传,立刻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在沉香亭前看到奏书,勃然大怒,他将金杯扔在龙池中,宫女宦官皆战栗。
  怒气稍减,李隆基立刻召两位宰相,到勤政务本楼中。
  李适之已经收到李瑄的信件,他知道该如何去做!
  “我以为吴令光能在海上兴风作浪八年,有过人的才能,没想到此贼是一个无勇无才者,显得诸郡县官吏如同酒囊饭袋,这不是荒唐吗?”
  李隆基见到李林甫和李适之后,拍着玉案斥道。
  “圣人息怒!”
  李林甫和李适之低头礼道。
  同时,李林甫知道圣人提起海贼,一定是李瑄这小子搞出什么动静。
  “看看吧!这是七郎呈上的万字奏书……”
  李隆基示意两位宰相观看奏书上的内容。
  李适之和李林甫拿起奏书,摊开一起观看。
  用好一会,才将奏书看完。
  李适之心中思量,怪不得七郎要加特权。
  不过如果拿一个地区的豪强开刀,必然会受到全国所有豪强的敌视。将来就算成为宰相,下达政令时也十分不易。
  身为宰相,李适之清楚治理县乡,还得看豪强。
  但爱子都这么说了,一定有自己的考虑,身为父亲,无条件支持,等爱子回来再问个明白。
  李林甫在看奏书的时候,也有众多思虑。
  这些狗东西竟然这么会玩,把圣人、宰相、满朝文武耍得团团转。
  如此持续下去,吴越之地迟早会出问题。
  但李瑄请求惩治“豪强大盗”这件事,让李林甫警惕。
  这小子难不成糊涂了,灭掉海贼班师回朝就是,何必与地方豪强硬磕。
  这不是牵连一家两家,而是余姚郡、临海郡大部分豪强。
  不过想到李瑄的狡猾,李林甫觉得不能让李瑄如愿。
  “怪不得永徽年间余杭一带会有陈硕真造反之事,那里的官吏欺上瞒下,豪强如同大盗,怎会不如此?你们说该如何做?”
  见两位宰相看完,李隆基又开口问道,声音中还包含着愤怒。
  “启禀圣人,临海、余姚地方豪强犯下欺君之罪,勾结官吏,并草菅人命,无视法度。当快刀斩乱麻,处死一部分豪强,威慑天下蠢蠢欲动之心!”
  李适之义正言辞地回复。
  “豪强毕竟在县乡有威望,维持乡里秩序。臣以为当处死地方官吏,以震其他。昔日秦始皇、汉武帝打击豪强,所以国家穷困;汉文帝、太宗皇帝安抚豪强,所以盛世而兴。牵连太广的事情,还是要慎重。”
  李林甫也说出他的意见。
  他也在暗示李隆基正是因为没打击豪强,才创造开元盛世。
  “右相此言差矣,汉光武帝打压豪强,却也有光武中兴。而且我朝初,土地兼并还不严重,豪强没有利欲熏心,能和此时一概而论吗?”李适之反驳李林甫。
  李世民时代,在制度上对豪强进行安抚,那个时候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但歌舞升平一百多年后,人的欲望改变,风气一旦刮过来,就无法遏制。
  “左相,我记得汉光武帝面对豪强除了打压,还有安抚,双管齐下。”
  李林甫纠正李适之的错误。
  “右相,临海郡、余姚郡的豪强,明显已经在动摇我大唐的社稷,如果不惩治,以后豪强会更加无法无天。况且欺君之罪,就足矣将他们处死,请圣人明鉴!”
  李适之坚信李瑄做得对,他按照李瑄信件上所说,将事情描绘地万分危急,并处处为圣人尊严着想。
  “左……”
  李林甫还想说什么,却被李隆基打断:“一个太守,拿出五百金贿赂。那里那百姓,已经感受不到皇恩浩荡。纵容海贼,兼并土地,这是把朕当猴子一样戏弄。七郎不怕得罪天下豪强,维护我大唐社稷,这样的忠义古今都很少见到。朕准备派遣一个采访处置使,前往江南全权处理此事,杀一批宵小,让他们知道即便远隔三千里,朕也能随时问罪他们。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
  李林甫心下一惊,圣人怎么变得如此果决。
  仔细一想,李适之这匹夫故意让圣人生气,还有李瑄的奏书,字里行间都在挑动圣人的情绪。
  导致圣人因他的言论而喝停他,李林甫顿时不敢再说什么。
  “右相应该有贤才推荐!”
  李适之将球踢给李林甫。
  匹夫!
  李林甫心中破口大骂,他推荐的江南东道采访使刚被问罪,李适之就又让他推荐。
  这不是在圣人面前给他上眼药吗?
  谁会去处理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臣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李林甫又推脱过去。
  “启禀圣人,小儿李瑄三品之秩,为人刚正,熟读经典,才思敏捷,可堪大任。臣愿像祁黄羊举荐祁午一样,举荐自己的儿子为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待小儿将此事处理完毕,再回京解职。”
  李适之轻咳一声,大义凛然地向李隆基举荐。
  第99章 兼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
  李林甫惊呆。
  他本以为李瑄是让一个采访处置使过去。李瑄配合采访处置使,对付豪强。
  没想到李瑄野心这么大,想以十七岁之龄,领天下重职。
  这和武职不同。
  一般只有非常贤明、威望高的上郡太守,才能领之。
  以千牛卫将军,兼采访处置使,难道以后想当宰相吗?
  “虽海贼吴令光名不副实,然设计诱敌,出海远航,为国除害,终有大功!朕准许左相的请求!”
  李隆基背过身,凝眉考虑良久后,同意李适之的请求。
  他知道此案能牵连众多豪强,李瑄为国家不惜得罪豪强,真忠心也!
  即便李瑄兼任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也只是暂时的官职。
  等回京去边塞后,还要卸任。
  在李隆基的心中,李瑄是敢得罪任何人,对他忠心耿耿的臣子。
  李林甫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李隆基能容忍其过错,屡屡重用。
  “右相,左相,立刻下诏令左千牛卫将军李瑄领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给予罢免一郡太守之权,一切此案之事皆自行处理,先行后奏。一日之内,文书出长安,六百里加急送往临海郡。”
  李隆基紧接着下达诏令。
  “遵旨!”
  左右相一起拱手。
  李林甫心中万分提防,难道李瑄真能为圣人做任何事情,不怕得罪任何人?
  亦或者有其他目的!
  “父相子将,只要老夫耐下心,你父子迟早会被猜忌。”
  李林甫在心中如是想到。他不能再冲动,要静静等待!
  李瑄兼任采访处置使的消息传出,长安又掀起波浪。
  将任文职,任谁都能看出年纪尚小的李瑄有入相的潜力。
  当然,士人们认为李瑄在政治上威望太浅,最起码也得十几年后,才能坐到他父亲的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时局如何,还真不好说!
  ……
  江南,临海郡。
  暮春三月,蝶舞莺啼。
  随着李瑄驻扎在明溪镇的时间越长,临海的豪强、官吏,越是提心吊胆。
  千牛卫可是禁军。
  有智之士,已预料到朝廷会有大动作。
  不单单是临海郡,余姚郡也惴惴不安。
  整个江南东道,也将目光投在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