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42节

大唐天将军 第142节

  等吐蕃骑兵冲来,给敌人致命一击。
  同时,唐军割麦的步兵看似散乱,实则五十人一队,皆有阵形。
  只要麦田中的伏兵缠住吐蕃骑兵,他们随时可以丢下镰刀,捡起长枪、举起盾牌,分左右向吐蕃骑兵包抄过去。
  积石城中的东门和南门,各有一千骑,列队待发。
  等一交锋,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从两门涌出,精骑由南霁云率领,绕到吐蕃骑兵后方。
  轻骑由辛云京率领,向吐蕃骑兵侧翼展开攻击。
  一切安排好后,李瑄故意减少探马的数量,让吐蕃探马能远远望见唐军在积石城东南“抢收麦子”。
  正常情况下,吐蕃骑兵会先收割积石城正南方向边境屯区的麦子。
  估计要两三天后,才收割到唐军埋伏的屯区。
  李瑄结合之前吐蕃人的举动,断定他们得知唐军在“抢收麦子”后,会用骑兵冲击唐军,以搏取军功。
  吐蕃也有完善的军功制度,马上堆着麦子,哪有马上挂着唐军的脑袋得赏赐。
  更何况,只要击溃这些唐军,所有的麦子,都将归吐蕃!
  第108章 麦田中的伏击,陌刀之战
  唐、吐边境,黄河侧的屯区。
  八千名吐蕃士兵,一人双马,气势汹汹地来到此地,褐色的旗帜,纹以虎狮。最前方的骑兵有披锁子甲,有披扎甲,使整支骑兵军队看起来彪悍凶猛。
  “积石军正在提前抢收麦子,那些懦夫终于敢出城了!”
  一名身披锁子甲的吐蕃男子嘴角露出微笑。
  吐蕃此次率队的统领名赞那,他是叶如玛曲千户所的万户府。
  也就是俗称的万夫长。
  玛曲千户所负责经营九曲之地南部。
  千户所既是吐蕃的行政单位,也是军事单位,又是吐蕃贵族的封地。千户所以下的所有官职,都是由吐蕃大小贵族世袭,但需要吐蕃王庭任命。所有的士兵都登记造册,由王庭掌管。
  吐蕃分四如和孙波如。
  “如”翻译为“翼”。
  松赞干布把全国分成四个如:伍如,约如,叶如,拉如。每如分为上下两个分如,共八个分如,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
  伍如译为中翼,约如译为右翼,叶如译为左翼,拉如译为后翼。
  还有一个孙波如为征服苏毗后所设。
  除去孙波如,吐蕃有三十二个千户所和四个下千户所。
  同时,王庭为掌控四如,设四个禁军千户所,镇守四如之地监管。
  每个分如都有元帅一人,副将一人,判官一人。
  但是想要调兵遣将,需要有赞普的金箭。
  吐蕃每个千户所,通常有一万以上的士兵。
  赞那率领兵马前来,自然有赞普金箭提前批准。
  九曲水草优美,土地肥沃,可自家的麦子,哪有抢唐人的麦子好。
  “万夫长,是否先要割这里的麦子。”
  赞那麾下的一名千夫长向他问道。
  吐蕃一千名士兵,设一千夫长。
  五百名士兵,设一大五百长。
  一百名士兵,设一百夫长。
  军中尊卑等级森严。
  “麦子哪比得上剿灭唐军所得功勋?”
  赞那并未让麾下下马收割。
  “探马说唐军距离积石军城只有三四里远,他们得知我们前来,一定会跑回城中。”千夫长回答说道。
  积石城这一带的唐军,是出了名的缩头乌龟。
  “哈哈……军功哪有白捡,总要一试嘛!调数十小队,驱赶周围唐军探马,让唐军不知道我们的动向。当唐军发现马蹄声的时候,三四里难以跑回积石城中。即便跑入城中一部分,他们收割的麦子,也全部归我们!”
  赞那决心一试。
  随即,数十支十人小队,在吐蕃大军的周围,驱逐唐军的探马。
  唐军探马已受到李瑄的吩咐,一旦吐蕃骑兵驱逐,不要久留,立刻回撤。
  吐蕃骑兵轻轻松松,将周围唐军探马驱逐干净。
  他们人数优势,并未察觉到异样。
  赞那下令双马换骑,直奔唐军割麦的目标。
  至日昳时分,吐蕃出现在唐军割麦之地的数里外。
  “唐军以为我军还在边境,未料到我军已奔袭而来。换乘战马,兵分两路,一路以轻骑拦截回城唐军,一路追击。”
  赞那野心很大,想要全吃出城唐军。
  如果那样,他就能试图进攻重镇积石城,一旦拔下积石城,将再次扼制住一条唐军扩张的道路。他也将是吐蕃的功臣。
  吐蕃战马换乘过后,将另一匹战马丢在原地。
  一路两千轻骑,目标是截住唐军撤入城中的路线,剩下六千骑越过麦田,冲击收麦子的唐军。
  战马全速冲刺。
  “轰隆隆!”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唐军远远就听到。
  包括埋伏着的唐军。
  他们的闷热、疲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们谨记李瑄的吩咐。
  重步兵准备拿着盾牌长枪起身,身后弩兵的弩已经引入弩臂,随时起身射出一弩。
  弩兵身边都有枪,三弩箭以后,都持枪摆成最基本的长枪拒马阵。
  还有独自在重步兵侧面不远的陌刀军,他们握住陌刀柄。
  李瑄拿着一柄镰刀,在收割麦子的唐军步兵队伍中。
  虽听到马蹄声,但没有让士兵们轻举妄动。
  片刻后,吐蕃骑兵的身影出现在唐军视野之中。
  李瑄丢下镰刀,骑到火云马上。
  步兵佯装慌乱,以五十人为一队,五百人一营,有的还扛着一捆捆麦子。
  他们向唐军所埋伏之地的后方移动。
  那里有提前藏好的兵器、弓箭、盾牌。
  城中的辛云京和南霁云,已经将城门打开,只要步兵一交锋,两路骑兵会立刻冲出城。
  “唐军找死,竟然还敢携带麦子回城!勇士们,冲过去。杀敌建功,成为贵族!”
  赞那看到唐军行动这么慢,还驮着麦子,顿时觉得军功在向他招手。
  吐蕃骑兵在诸百夫长、大五百长的带领下,手持长矛、长刀向唐军的方向冲杀。
  他们的眼中露出凶狠之色,如狼似虎,看这架势,想将唐军撕碎。
  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不同,吐蕃虽然也骑射,但更喜欢冲锋。
  吐蕃弓矢弱而甲坚,因能大量制造锁子甲的缘故,吐蕃的铁骑冲锋起来,势如破竹。
  “将士们,不要乱!捍卫我们的麦田,军功就在眼前,就位后拿起自己的兵器,准备迂回。”
  李瑄骑马带着亲卫在队伍中,为步兵加油打气。
  积石军士兵看李瑄铠甲着身,持槊策马于阵中,明显要与他们并肩作战,故而心中安稳。
  许括任积石军使的时候,一直在后方指挥士兵,从未和士兵一起并肩作战过。
  在一队一队唐军到指定位置后,吐蕃士兵距离弩兵,也只有三百步左右。
  即将进入擘张弩的射程。
  但是不是有效射程,更不是射穿铁甲的射程。
  一千五百弩兵,屏住呼吸,伏于麦下不动。
  李瑄看准时机,带着亲卫向吐蕃数千骑兵而去。
  吐蕃骑兵见就十几骑而来,皆嘲笑李瑄一行人在送死。
  转瞬间,最前方的吐蕃骑兵距离唐军弩兵一百步远。
  “弩兵!起!”
  李瑄突然大喝一声。
  亲卫随李瑄同喝。
  “起!”
  所有的弩兵听到命令,大呼而起。
  只见麦从中,探出一个个手持强弩的唐军,盖在身上的麦杆被散乱。
  百人一阵,密密麻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