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89节
李林甫微微摇头,韦坚谨慎的很,现在连太子都不见了,他难以握住把柄。
“如果李瑄回京后,与韦坚私下会面。相公就上禀圣人弹劾韦坚勾结边将,预谋废立。”吉温向李林甫说道:“这是圣人的大忌,再亲信的人,也逃脱不了这种疑心。”
吉温也是一个能人,通过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看透李隆基的逆鳞。
“你不了解李瑄,此獠狡猾,李适之、韦坚之流不可相比。就算韦坚想与李瑄聚会,怕是也会被他拒绝。”
李林甫再次摇头。通过这一段时间李适之的举动,就能看出他们一家的谨慎。
吉温的计策看起来一箭双雕,但李林甫觉得不可能实现。
“那属下也无其他办法。不过属下建议相公耐住心性,是人都会留下破绽。李瑄会,韦坚也会,长安风吹草动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杀人的利器。”
吉温微微摇头,他认为李林甫在李隆基心中地位比较两年前所有下降,现在不应该主动找机会,而是等待机会。
“也唯有如此了!”
李林甫喘一口气,他这一年来确实有些心急,主要是地位被一再挑衅,让他食不甘味,总想着伺机报复。
“吉七,本相觉得李瑄想图谋宰相,你觉得呢?”
李林甫忽然说道,虽然李瑄很年青,貌似是一个将领,但他干的事情,无不证明想要插手朝堂。他总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相公所言不错,他不单单是将领,还是一个名动长安大才子。这样的人一旦有入相之势,圣人八成会选择。”
吉温赞同李林甫的想法。
开元宰相中有两位文坛领袖。圣人希望大才子为相,以装扮盛世,粉饰太平。
“唉!我明知如此,竟阻止不了他强大。”
李林甫颓然,又说道:“前几日我做了一个梦,一个面白多须,个子高大的男子向我靠近贴住我,我怎么也推不开,我惊醒后一身冷汗。仔细一想,这个人太像户部尚书裴宽,最近他受圣人信任,我觉得他有可能拜相,最终取代我!”
“相公,梦境不能当真。”
吉温认为李林甫疑神疑鬼。
“可那一幕我始终难以忘怀。裴宽之前一直与李适之交好,现在又和韦坚眉来眼去,据说他盯上吏部尚书的位置。”
李林甫心中早已将裴宽当成敌人,前几日的梦,更是将其列入死敌。
“裴宽容易对付。但属下还是觉得现在应该等待机会,而不是主动寻找机会。属下会仔细去调查裴宽,一定会尽快找到他的破绽。”
吉温向李林甫保证道。
自被韦坚踢出刑部以后,吉温知道他能依托的,唯有李林甫。不论李林甫让他干什么,他都会充任马前卒。
“尽力而为吧!”
李林甫说完,让吉温退下。
……
湟水城。
李瑄率领大军回到湟水城没两天,朝廷的加急诏书至。
李隆基在诏书上夸赞李瑄战功卓著,并提前告知对他的任职和赏赐。
待特使前来,就会为李瑄更换鱼符,赏赐之物也会送到。
成为节度使,是李瑄意料之中的事情。
晋勋,封侯,都没有让李瑄太过惊喜。主要是李瑄又兼一使职。
本来讨击使算一般的使职。但“河陇”讨击使,不得不让李瑄多想。
他无河西兵权,如何代河西讨击?
但李隆基肯定有用意。
想了片刻,李瑄想到李隆基很可能让他兼任河西节度使。
历史上,在一年多后,夫蒙灵察不知什么原因被调到西域,就是由皇甫惟明身兼河西、陇右,而后的王忠嗣、哥舒翰,无不同时兼任这两镇。
在李隆基的心中,河西、陇右合兵,才能与吐蕃抗衡。
“如果我能得到河西的七万多兵马,得到河西走廊的资源,匠人,我进攻吐蕃的时候,会更为周全。”
李瑄喃喃自语,他也很期待。
虽然这次李隆基没有直接任命,但他感觉不远了,或许只需要一个契机。
第130章 慕容家族
河陇讨击大使设两个副使。
虽为副使职,但权犹重。
在临时统筹兵马的时候,河陇讨击副使可以代替大使掌握、调度诸军。
在李瑄正式成为节度使后,陇右还要再设一个节度副大使,一般会兼任营田副大使。
这些都可以由李瑄举荐。
有这些高位,麾下将领必奋勇争功。
“在我军与贼鏖战之际,幸得河西军鼎力相助,虽未参战,却震慑住敌寇,尽显情谊。我曾承诺赠送河西马三千匹,牦牛五百头,现已经备好,会在明日送往军营。”
李瑄召见赤水军副使李朱师。
此次支援,由李朱师领兵而来。
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前距吐蕃,北临突厥。
这句话是大唐历年来对赤水军的评价。
赤水军作为大唐最强独立军队,其地位很特殊,基本都是节度使亲自兼任军使职,如以前的王君、王倕,现在的夫蒙灵察也判赤水军事。
宰相牛仙客以掌控赤水军使起家。
甚至还出现首席宰相遥领赤水军,如中书令萧嵩,李林甫也判过赤水军事。
“李帅客气,这是我军的本分,自古河陇一体,今突厥、突骑施、拔悉密尽灭,回纥、葛逻禄臣服,吐蕃就成两军共同的敌人。”
李朱师对李瑄毕恭毕敬。
他知道李瑄被任命为河陇讨击大使,封侯。
这个职位是何意?在河西任职的李朱师自然明白。
“不错,河陇为一体。我们当戮力同心,我愿意与夫蒙将军一起,为圣人效力,平定吐蕃的边害。”
李瑄义正言辞地向李朱师说道。
等将来他掌握河西军,李朱师就是他的部下。
夫蒙灵察是名将,李瑄也知道他将来会被调到西域,去成就高仙芝。
“末将与积石军使为挚友,同生共死。早就仰慕李帅的威名,以后李帅有什么吩咐,末将一定倾力遵从。”
李朱师也趁此机会,向李瑄表达心意。
在天宝元年时,他于渔海之战中大破吐蕃,升迁为赤水军副使。
当时李广琛也参加过渔海之战,李广琛有武状元名望,后被举荐至陇右。
“李将军言重了。我正好有一事,要向李将军请教!”
李瑄笑了笑,他可能掌握河西军,李朱师如此也正常。
“李帅请讲,末将知无不言。”
李朱师坐正身姿。
“据说河西军中有吐谷浑王族的后代。”
李瑄正式询问召见李朱师的目的。
“嗯,是有。他为青海郡王慕容宣超之子,慕容曦皓。他现在是河西的建康军副使,因萌荫父辈,职事为千牛卫郎将。”
李朱师想了想,对李瑄回道。
“我想申请将慕容曦皓调至陇右,成为我的押衙,还望李将军将这件事告诉夫蒙将军。”
李瑄向李朱师说道。
“这样的小事,末将相信夫蒙帅不会拒绝!”李朱师向李瑄回道。
“李将军回武威后,代我向夫蒙将军问好。”
又聊一会后,李朱师告辞,他准备回河西武威复命。
李瑄开始为未来筹划。
吐谷浑自被大唐征服后,其实一直亲善大唐。
特别是李世民的族妹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后。
数十年前,在李治忙着东征高句丽时,吐蕃趁机入侵吐谷浑。唐军无暇之际,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当时的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不得已与弘化公主,带着数千帐吐谷浑人,离开故土,搬迁到凉州。
李治对吐蕃的行径很生气,当时吐蕃禄东赞亲自来唐,并请求和亲,做出和平的姿态。
但被李治拒绝,悄无声息吞并吐谷浑,怎么可能这那算了。
李治立刻封慕容诺曷钵为青海郡王。当时青海早已被吐蕃占据,这表明为吐谷浑复国的决心。
然后就是薛仁贵在大非川被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击败,使吐谷浑无复国的希望。
一部分投靠大唐的吐谷浑百姓最先在西平郡生活,但一直被吐蕃进攻。
李治看慕容诺曷钵可怜,将其迁徙至灵武,并设立如皋兰州一样的羁縻州安乐州,供吐谷浑人生活,慕容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世代继承刺史。
在新任的青海郡王慕容宣超去世后,其长子慕容曦光还当过朔方节度副使。
还有嫡子慕容曦轮现在是安乐州的都督,左骁卫大将军。
慕容曦皓不能继承父亲留下的职位,只能从军。
李瑄刚大败吐蕃与吐谷浑联军,他希望趁吐蕃与吐谷浑的矛盾,将吐谷浑真正的王室后代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