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44节
他没有什么才能,智商也一般,就是凭借杀人不眨眼,无所畏惧,成为李林甫的心腹。
本来李瑄还想先对付王鉷。
现先拿罗希奭开刀!
“遵命!”
杨璹不敢忤逆李瑄的意思。
他作为背叛李林甫的人,早上了李林甫黑名单,只是他头上的大理寺卿李道邃,也是李林甫的敌人。
使李林甫还未腾出手整大理寺。
“李将军何必因此惊扰圣人,人你带走就是……”
杨慎矜大惊失色,如果圣人知道一晚上将户部尚书的孙子打成这样,那还得了?
“圣人看到裴晃的样子,肯定会觉得御史台屈打成招。”
李瑄根本不怕杨慎矜。
他刚状告罗希奭是来俊臣那样的酷吏,现在将裴晃送过去,不就证实了吗?
所以他不听杨慎矜的,执意将裴晃带到兴庆宫。
很快,裴晃就被从柱子解下来,李瑄让人去叫医者。
“死者尸体,证人何在?”
李瑄又问杨慎矜。
罗希奭心中咯噔一跳,大叫道:“边将还想插手政事命案吗?你怎么不去把宰相的事情也做了?”
“闭嘴!圣人指派李将军审理此案!”
杨慎矜对罗希奭大喝一声。
这一下确实把罗希奭惊道,没想到还能这样玩。
“倒是你们御史台,有什么资格审讯这样的案子?”
李瑄反问杨慎矜。
“是右相授权。”
杨慎矜尴尬不已,只能把李林甫卖了。
他可顶不住这种的罪过。
“有右相授权,确实有资格。没想到日理万机的右相,也有闲心管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如此当个万年令不好吗?”
李瑄戏谑一声。
“让你走了吗?”
李瑄话落,看罗希奭想溜,将他喝住。
“我朝廷命官,还想抓我吗?”
罗希奭扬着脖子。
“我怀疑罗希奭想要构陷大臣,请杨中丞将其羁押在此!”
李瑄淡淡地向杨慎矜说一句,等会就会向圣人禀告。
“罗主簿绝无此意!”
杨慎矜额头渗出冷汗,赶紧说道。
“如果查出裴晃无罪!谁下令捉拿裴晃,谁就是构陷大臣的策划者,是右相,是杨中丞,还是罗希奭呢?”
李瑄质问杨慎矜一句。
他倒是希望罗希奭能把李林甫供出来。
“罗主簿,你暂时待在这里吧!”
杨慎矜听得心惊肉跳,连忙下令罗希奭留在牢房中。
罗希奭瞪大眼睛,他终究是个小官,李林甫如果没给他特权,没人会听他的。
他只能等李林甫传话,看下一步该怎么做!
“令最好的仵作,查验死者的尸体,把目击证人抓回大理寺监狱。”
李瑄丢下这句话后,让人抬着裴晃入兴庆宫。
同时,他还派人给裴宽传信,让他入宫去哭孙子。
杨慎矜跟在李瑄身边请求李瑄不要这样做,但无济于事。
入兴庆宫后,李隆基见裴晃不到一天被打成这样,相信罗希奭是来俊臣那样的酷吏。
不一会,裴宽入宫,对着遍体鳞伤的裴晃嚎啕大哭,直呼冤枉。
看裴宽真情流露,李隆基更加愤怒,他直接罢免罗希奭,让李瑄连带审理罗希奭。
同时,李隆基得知李林甫授意御史台去处理这件案子。
他不动声色,吩咐李瑄尽早破案。
第155章 杖杀罗希奭,驱逐王鉷,裴宽拜相
“可恶的竖子,又来阻止本相!”
右相府中,李林甫怒不可遏,他得知李瑄插手他的计划,又将罗希奭捉住后,不断咒骂李瑄。
杨慎矜只是听他的,不完全是他的人,圣人一定知道是他吩咐罗希奭去对付裴宽的孙子。
圣人不是傻子,肯定明白他想以此阻止裴宽拜相。
如果裴晃真有罪还好,可裴晃是被罗希奭算计。
只要被查明,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弃车保帅。
“吉七,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李林甫向吉温问道。
“李瑄能直达天听,凭借圣人对他的宠信,为所欲为。是我们操之过急,应该等李瑄回河陇以后,再对付裴宽、皇甫惟明等人。”
吉温也想不到圣人让李瑄去破案。又三言两语,把罗希奭拿下。
这样一来,李林甫独断专权的计划很可能会落空。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李林甫不耐。
如果他不借着韦坚案大肆株连,等这势头一过,他还得寻找其他机会。
“请恕属下直言,现在不能再揪着韦坚案不放。”
吉温坚持劝道。
他们错在去对付李瑄的曾经的朋友。
但裴宽确实是最有概率拜相的人。
如果不去对付裴宽,等裴宽拜相后,将比韦坚更难对付。
裴宽只是和韦坚同一阵线,与太子可没什么关系。
裴宽有边帅的经历,有治理河南尹的经验,当过采访使,当个御史大夫,文武双全,这种资历比他心仪的陈希烈更好。
“当断则断!我必须与罗希奭撇开关系,如果瞒不住,就让罗希奭把罪责领了。”
听到吉温的话,李林甫深吸一口气。
他不得不停止韦坚案,也意识到难以再牵连太子。
待寻找下次机会!
“你说我还能再推荐陈希烈吗?”
李林甫又问吉温,他不死心。
想当年牛仙客为左相,对他言听计从,是何等的威势?
现如今,被李瑄骑在头上疯狂羞辱。
“圣人知道右相打压裴宽,很难再让右相举荐为宰相!”吉温微微摇头。
毕竟裴宽也深受李隆基信任。
韦坚案若牵扯不到裴宽,有很大概率使裴宽因祸得福。
何为入相之势?只要有点政治敏感度,都能通过时局,判断这个人是否入相。
“李瑄竖子,我帮你拔除太子,你竟然还对付我!迟早有一天,你会死无葬身之地。”
李林甫又咒骂李瑄一声。
这一刻,他看不懂李瑄。
太子为了自己,把相濡以沫的妻子休掉,削发为尼。
这样的性格,将来能必会弄死李瑄。
……
“死者身份如何,尸体检验如何?”
李瑄在大理寺问杨璹。
“启禀李将军,尸体是长安城外的乞丐,城外有人指认他的身份。他中箭的时候,肋骨已经折断两根,他的头部有被钝器重击的痕迹,仵作怀疑死者在中箭的时候,已经死去。尸体身上的箭矢虽然插在心口处,但箭矢入肉是斜着入,不像是被马上的人射杀。而那证人亲眼所见裴晃在马上射杀人。”
杨璹将得到的信息,汇报给李瑄。
“审问那个证人。”
李瑄微微点头后,吩咐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