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04节
昶青向宕剑建议道。
他从李瑄崛起,看到吐蕃在九曲大势已去。
他们部落就在九曲,必须要依附其中一个。
如果这时候不选择,等李瑄拿下吐蕃后,问罪他们该如何是好?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死军中的吐蕃监军、亲吐蕃那人,投靠李瑄!
“还是你想得周到。为了部族,也只有这么做了。”
宕剑听后连连点头。
他眼中泛起狠辣之色,向昶青下达命令。
一刻钟后,吐蕃在白兰羌军中的官吏和监军,被昶青杀死。
昶青和宕剑带着这些脑袋和十几骑,前去唐军的阵营拜见李瑄。
……
现在吐蕃只剩下孤零零的三千骑兵。
在步兵阵形中的尚赞磨得知吐谷浑和白兰羌叛变的消息后气得吐血。
“宕剑,等我们把唐军赶走后,必屠了你们白兰羌。”
尚赞磨在大营之中放狠话。
他必须指挥大军,无法离开。
打个盹的功夫,就出这样的事情,让尚赞磨怒火中烧。
吐谷浑是那些贱民叛变,追杀亲吐蕃的贵族。
但白兰羌叛变纯粹是宕剑搞事情,不能忍受!
“元帅,据逃回来的吐谷浑贵族说李瑄在唐军之中,就是他在一百多步外,一箭将吐谷浑主将射死。”
一名千户长犹豫良久,将这件事情告诉尚赞磨。
“此言可真?”
尚赞磨腾的一下站起身。
那千户长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也认为是李瑄的可能性极大。
那样的箭术一百年也只出一个,怎么可能都在河陇军中。
领多骑突袭,也正是李瑄的风格。
“不要告诉将士们!”
尚赞磨作为元帅,第一时间想的是稳定军心。
吐谷浑、白兰羌先后叛变,已让吐蕃士兵士气低迷。
若再得知李瑄在此,必会影响战心……
第183章 九曲之战开启,南霁云假冒敌军冲阵
“传令全军,此战若胜。所有奴隶变为诸东岱百姓。东岱百姓有功者授铁字告身、铜字告身,大功者授银字告身、颇罗弥告身,斩大将者授金字告身。所得战利品,吐谷浑、白兰羌的奴隶、牲畜,尽为勇士们所分……”
尚赞磨忍住胸中的怒气,吩咐传令兵对士兵们传令。
他的身份为吐蕃设立的九曲节度使。
吐蕃在重要地带,效仿大唐设立军镇,有节度使、军使。
但吐蕃的节度使,权力远不如大唐的节度使。
吐蕃作为奴隶制的国家,户牒上统计的自由民实际上并不多。
但吐蕃奴隶多。
每户自由民都可以拥有一定奴隶。
上等的奴隶,还可以拥有中等的奴隶。
中等的奴隶,也会被奖赏下得等的奴隶。
甚至下等的奴隶,立功以后也会被赐与奴隶。
将王室、尚族、贵族、自由民、奴隶由上至下的制度,贯彻到底。
吐蕃在打硬仗的时候,都会许诺让奴隶变为自由民。
这也使没有穿戴铠甲的吐蕃奴隶,为争取所谓自由民的身份,奋不顾身。
吐蕃良家所追求的,都是立功成为贵族。
贵族希望成为真正的权贵,甚至被赞普看重与王室联姻,成为尚族。
有这样完整的军功制度,才铸就吐蕃彪悍的战斗力。
尚赞磨肯定不是他的本命,而是汉语翻译后的政治名称。
尚字开头,也意味着他必是尚族出身。
有尚赞磨的许诺后,吐蕃士兵气势高昂,不再因为吐谷浑、白兰羌叛变而感觉到慌乱。
尚赞磨虽不清楚洪济桥那边的情况,但向士兵谎称没庐大论将率援兵而来。
让军心更稳定!
吐蕃营垒密集,他们的军阵和大唐的“鱼鳞阵”不同。
同样是两万步兵,他们列阵的占地面积为大唐的三倍。
每一队之间,隔着超过十丈的距离。
他们中心还有许多手持“大剑”的勇士。
这些吐蕃大剑兵往往为最精锐的勇士组成,他们最擅长步战,引诱敌人入阵,将敌人斩击。
……
“吐蕃残暴,天怒人怨,无有文明。大唐德威宽广,海纳百川,施正义之战。你们在关键时刻,弃暗投明,是为明智之举,以前的助纣为虐,就不予追究了。本帅会在圣人面前奏禀,为白兰羌王赋予正统封号,此战你们若配合大唐立下功勋,皆会予以赏赐,这九曲之地,可是有不少吐蕃奴隶、粮食、牛羊马驼等牲畜!”
宕剑和昶青将白兰羌军中的吐蕃监军、官吏杀死,取其人头,来拜见李瑄。
李瑄顿觉这是意外之喜,于是对白兰羌进行安抚。
本以为只能降伏一个九曲吐谷浑,现在再得白兰羌五千骑兵,吐蕃的一万八千步兵、三千骑兵,将插翅难逃。
且更有利于之后的运用。
“我等拜谢元帅,屈服于吐蕃,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虽是戎狄,却也仰慕天朝上国,日夜期盼天兵降临九曲。我们白兰羌的忠诚定会如积石山一样不动摇,如黄河一样清澈……”
宕剑再次向李瑄一拜,表示忠诚。
他是白兰羌王的女婿,所以能代表白兰羌王。
自九曲北面的漓水之战发生后,白兰羌王就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七万吐蕃、吐谷浑士兵入漓水,被唐军两万步骑打得全军覆没。
再加上吐蕃对部族的剥削,白兰羌王就知道吐蕃已经难以再威慑九曲了。
当宕剑和昶青亲眼看见传说中的李瑄后,就知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虽然李瑄的面貌不如传说中那般,但往这一站,就像一座万丈高山一样,令他们高山仰止。
身不过六尺,而力雄万夫。从李瑄的气质上,他们就觉得李瑄当是如此!
李瑄身后的亲卫,一个个佩戴面甲,在雪花飞舞中,岿然不动。
铁与雪,让宕剑认为这是锐士中的锐士,白兰羌的骑兵,没有可以比较的。
而且李瑄的承诺和许诺,更是让他们心中安稳。
“白兰羌的步兵在何地?”
李瑄取出九曲的地图,向宕剑和昶青问道。
“回元帅,我军应该还在大唐的宁塞军南部百五十里左右的地方,还需要两天方可赶到宛秀城。”
宕剑向李瑄回答道,他根据自家步兵的行军速度,指出一个大概的位置。
“白兰羌的步兵,不必前来。只需要向洪济桥方向疾进。帮我我军守卫洪济桥和树敦城。”
李瑄向宕剑吩咐道。
待白兰羌步兵过来,或许吐蕃的两万余步骑,已经被攻灭。
倒不如前去稳固洪济桥和树敦城。
最起码可以让桥东的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弩兵前去桥西。
“遵元帅之命!”
宕剑毫不犹豫地拱手领命。
他已经让人传令白兰羌王和步兵队伍,将驻扎在白兰羌的吐蕃官吏、卫队斩杀。
开弓没有回头箭!
已投靠大唐,就必须先倾尽全力将吐蕃赶出九曲。
一个半时辰左右,吐谷浑部骑兵,将吐谷浑贵族追杀得差不多。
其他的吐谷浑贵族要么逃回吐蕃的阵营中,要么向西逃遁。
准备回吐谷浑九曲诸部安排。
但争斗来临的时候,那些贵族面对群情而起的吐蕃士兵和吐蕃平民,就如同纸老虎一样。
只要他们控制九曲吐谷浑诸部的步兵,必能让九曲吐谷浑诸部完美落幕。
待将吐蕃步兵攻破后,由慕容曦皓率领九曲吐谷浑骑兵去降伏九曲吐谷浑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