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333节

大唐天将军 第333节

  这次墨离吐谷浑造反事件,传到河西诸胡部后,皆使胡部心服口服,他们没有不称赞的,皆想为李瑄效命!
  因为他们知道,在李瑄手下付出,能得到回报。
  在李瑄手下,不会蒙受不白之冤。
  在信服李瑄的同时,他们约束族人的行迹,如有族人犯错,先执族法,再押送官府。
  李瑄在河西的威望,再次达到一个高度!
  河西走廊通道恢复,又恢复往日繁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范昌海、许智、赫连成英和诸葛亮剑一起被押送出晋昌城后,李瑄在刘之儒的送行下,带着颜真卿等属吏,向西而行。
  敦煌郡,改州为郡前为沙洲。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黄沙漫天的地方。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荒原,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
  就在这沙漠之间,一条甘泉水从祁连山发源而来。
  它从山下的子亭镇,流经敦煌城,再到大井泽中。
  正是此河,为敦煌注入无尽的活力,成为一片名动西域的沙漠绿洲。
  李瑄沿着驿站官道,一路驰往敦煌城。
  敦煌郡太守盛玉亮,玉门军使安元贞远赴城西的盐池迎接。
  “拜见李帅!”
  “拜见都督!”
  两波人行不同的礼仪。
  “免礼!”
  李瑄让他们不必多礼。
  而后,在他们的引路下,向敦煌城而去。
  “安将军,玉门军远在酒泉郡,新迁敦煌,将士们水土是否契合?”
  一路上,他询问安元贞一些玉门军的事宜。
  “回李帅,敦煌与酒泉,在汉代是相邻的两郡,风俗人情近似,士兵们并未有什么不适。只是敦煌扼守玉门、阳关,将士们都深感责任众大。”
  安元贞向李瑄回答道。
  “新招募的士卒是否到位?”
  李瑄又问道。
  “已经在训练了,将士们很刻苦,眼中有志向,随时等待李帅的征召,为国立功!”
  安元贞恭敬回答。
  玉门军管兵五千二百人,现在经过李瑄的补充,马多达两千三百匹。
  算是中等军队中较为强大的。
  “那就好!来日方长,我辈的功劳还很多呢!”
  李瑄点头,问旁边走马并行的盛玉亮:“盛太守看起来年轻有为!”
  “将近不惑之年,哪能和您相比。”
  盛玉亮笑了一声。
  跟别人比起来,他属于年轻有为,但和李瑄一比,他还差盛许多。
  李瑄不再说话,专心赶路。
  这让准备思考怎么接话的盛玉亮,语气一噎。
  他感觉李瑄城府很深,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下午日落,他们来到古城敦煌。
  一个在沙漠绿洲兴起的城池。
  城池大概两丈五尺左右,夯层厚大,黄沙中的城池,格外雄伟。
  还有从甘泉水引来的护城河,更显得敦煌城坚固。
  就在他们距离城东门五十步的时候,前方开道的羽林卫,被一名老人拦住。
  “官爷,敢问你们找到我孙女了吗?”
  这名老人看起来六十岁左右,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他拄着拐杖拦在神策卫的高头大马前。
  神策卫见老人弱不禁风,也没有亮出兵器,领头的廖峥嵘道:“我等未见,老丈,不要拦我们路……”
  老人对廖峥嵘的话置若罔闻,只是伸着脖子往前探。
  这迫使后方的神策卫不得不勒马。
  “死老汉,还不赶紧滚……”
  敦煌太守府的随从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策马而来,嘴里骂骂咧咧。
  这些随从下马,很粗暴地将老人提溜起来,往一旁抓。
  老人的拐杖都脱手掉落。
  廖峥嵘看不下去了,顿时呵斥道:“放手!你们要干什么!”
  “将军,这老头拦路,怕碍了都督的眼。”
  侍从赶紧停手。
  在李瑄亲卫面前,他们可嚣张不起来,低声下气地说道。
  “带到一边便是,何必这么粗暴?”
  廖峥嵘有古道热肠的侠义之心,最看不惯这些。
  这么大年纪,看起来还痴痴呆呆的,被人当物品一样提起来,连拐杖都没了。
  若是以前,廖峥嵘非揍他们一顿不可。
  这两名随从不敢说话的时候,已经惊动李瑄。
  “廖十三,怎么回事?”
  骑马至前方后,李瑄问廖峥嵘。
  廖峥嵘将这个小事告诉李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不将拐杖捡起来?”
  李瑄不高兴地向那两名随从言道。
  两名随从吓得手抖脚颤,慌忙将地上歪歪扭扭的拐杖捡起来,交给老人。
  但老人未接手,他透过神策卫的人群,看向数百匹马的后方,似乎在找什么,并且嘴里念叨着:“我孙女找回来了吗?”
  “快点将他带……请走,别耽误都督进城。”
  盛玉亮吩咐随从。
  “慢!”
  李瑄抬手。
  随从迫于李瑄的威严不敢动,只是看向盛玉亮。
  盛玉亮哪敢说话啊!
  “老丈,你在找什么?”
  李瑄下马,来到老人旁边问道。
  “我孙女从东门出城后,半年多未归来了。”
  老人看一圈后,十分失望。
  他以为这些官兵会把她孙女救回了呢!
  “会回来的!”
  李瑄拉着老人皮包骨头的手,向他安慰。
  他看出这老人并不傻,只是陷入某种情绪中,希望与失望不断交织。
  “敦煌城中有女娃几年杳无音信,最近都在传贼商……”
  老人面有忧愁之色,说一半就停下。
  “如果是半年前,贼商不会逃出大唐!”
  李瑄安抚老人道:“回家吧!”
  老人只是缓缓离开道路,走到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
  在他眼中,李瑄也好,盛玉亮也罢,都是无能的官兵,他只想等待相依为命的孙女归来。
  李瑄入城时,罗兴在他面前放了一贯钱。
  等老人反应过来的时候,罗兴已经进入城中。
  对平民百姓来说,一贯钱属于一笔不菲的收入。
  “老丈,你有福了,这是大将军赏赐您的!”
  老人追到城门前时,守城士兵向老人说了一句。
  暗羨这老丈能和大将军说一句话,也不枉一生。
  “大将军是谁?”
  老者呐呐地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