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89节
一些耐住性子,有智慧的豪强家族,在李瑄手中逃脱。
对大族、士族来说,只是虚惊一场。
因为不少豪强大族研究过李瑄,知道李瑄不会没有证据,就去对付豪强。
哪怕豪强在乡里的名声十分差,百姓道路以目。
李瑄知道自己要塑造一个什么形象。
为什么大族称李瑄为“屠夫”,而杜甫、王维、颜真卿,以及许多士人、官吏依然愿意与李瑄亲近?
因为他们明白李瑄做的是什么事情。
十月初,李瑄来到朔方县。
朔方县虽名朔方,实际上在河东境内。
在巡视河东的路上,李瑄还是找到一些端倪的。
除了露出狐狸尾巴的豪强被抄家,他还平反了一起冤狱,弹劾一名长史不检点。
昨日,李瑄更是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不孝”,请求圣人免去官职。
郑廷祚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但郑延祚却将其母亲的尸体,放在山洞内不下葬。
按照制度,父母逝去,要去职守孝三年。
盛世想要当官的文人那么多,职事官的位置又希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回去守孝三年,到吏部报到以后,不一定还会有好官职。
所以郑延祚将死去的母亲放在山洞,不让朝廷知晓。
但这样的行径,在朔方县已经人尽皆知。
所以昨日李瑄直接将郑延祚训斥一顿,弹劾奏折也快马送到长安。
“不孝”不会治罪。
但郑延祚多半会被“终生不得再官”。
此次弹劾,像是李瑄的“功德圆满”一样。
大唐以孝治国,证明李瑄提倡孝道,是宰相的风范!
一路走来,百姓没有不称赞李瑄的。
“李帅,属下有疑问想要请教您!”
在朔方县城的县衙内,廖峥嵘向李瑄请求道。
廖峥嵘是绝世剑客,剑术登峰造极。
许多力气碾压廖峥嵘的人,在比斗之中,必然是先死的一个。
廖峥嵘的剑兼以斩刺,又快又狠。
即便身穿盔甲,也会被刺到面部要害部位。
他一向沉默寡言,只是行李瑄吩咐的事情,今日来问李瑄事,十分罕见。
“廖十三何事?”
李瑄用廖峥嵘的族中辈分称呼他。
“李帅在面对一些豪强的时候,果断而锋利。但我们所过之处,知道郡县有一些名声不好的大族。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
廖峥嵘向李瑄问道。
他跟李瑄那么长时间,知道李瑄对豪强的定义。
他们所过之地,有的大族田连阡陌,名声极差,明显就是豪强。
“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遵守因果。有因,我们才能让它结果。如果无缘无故派兵冲到一个大族中,对他们严刑拷打,不论做没做过,他们都可能招供,这就是屈打成招。我说过,即便他们称呼我为酷吏,也该是苍鹰郅都,这和当年的周兴、来俊臣有什么区别?”
“那些刺杀我的人,他们有因,我们拷打他们;那些害我的豪强,他们也有因,我们拷打他们……这都无可厚非。”
李瑄向廖峥嵘解释这一点,无比的耐心。
他知道廖峥嵘是嫉恶如仇的人,是一名真正的侠士。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是李瑄经常告诉廖峥嵘的话。
使廖峥嵘在他的规则之内,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完成对侠义的追逐。
“是属下无知,这些我都没有考虑过。只是觉得有的官吏戴上面具,有的豪强扮为绵羊,在欺骗李帅,让属下心中不忿。”
“李帅在河东的时候,百姓们这么爱戴您,在霍邑一群百姓跪在城门前感激;在汾水旁百姓为您送来了果脯;那老人翻山越岭也要把鸡蛋送在您的手中;知道您来了,天不亮都来为您送上热粥。”
“属下只是害怕李帅离开河东以后,官吏们都卸下面具,豪强们再露出獠牙。百姓们又要苦难了,得到的土地,也可能会再失去。我们除掉的豪强,却使剩下的豪强变得更肥大。”
“当然,这也是属下这样愚昧之人的想法!”
廖峥嵘拱手向李瑄一拜,十分动情地娓娓道来。
“峥嵘啊!你不能这样想啊!所谓天下间变得洁白,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人只要有贪婪,就会被欲望所支配。没有人能制止。天下间的恶是除之不尽的。就算将天下间的豪强杀完,不久后会出现新的豪强,而这些新的豪强,可的能是原本的贫苦百姓;就算将天下间的贪官污吏抓完,一定再会有新的贪官污吏出现,新的贪官污吏,曾经可能是满怀理想的清廉之士。”
“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不断持续,不断争斗,不断布局。而不是想着一口气除尽。神仙来了也办不到这样事情。”
“所以有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忍耐。我河东之行,本就是为处理刺杀我的豪强,又让一些豪强露出马脚已经够了。”
“接下来,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让他们不得不去选择。”
李瑄语重心长地向廖峥嵘说道。
他早就想好怎么去用廖峥嵘,也没少向廖峥嵘传达一些“理念”。
而拜相以后,他就开始让廖峥嵘步入正途。
第266章 “锦衣卫”,野无遗贤
“廖十三,等回长安后,就不用为我的亲卫了,我会安排你做其他事情。”
李瑄趁着廖峥嵘沉默的时候,突然抛出这个消息。
“李帅,您也看到了,属下是这么无知的人,只可为您的亲卫,做不成其他事情。”
廖峥嵘听到李瑄要调他离开,心中慌乱。
他跟随李帅很长时间,在战场上抛弃了剑,提起长槊,多次大战。
他见证李帅的英雄豪气,认为战场才是他的归宿。
为游侠,哪怕受人称赞,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是碌碌无为的一生罢了!
所以廖峥嵘不想离开李瑄。
“不……我认为廖十三是有理性的。否则今日就不会来问我了。等你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有多思考。要从问题的根源去推算。”
“有的时候,看到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相。最凶狠的敌人,反而做着最温柔的事情。”
“我的一生,忠于社稷,忠于百姓。而天下间的蠹虫太多,反对我的豪强大族比比皆是。他们现在畏惧我的威势,但他们一定在想着落井下石。他们逼不得已的时候,还会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些都需要峥嵘去完成!”
李瑄从坐位上起身,拍了拍廖峥嵘的肩膀。
和别的麾下不同,廖峥嵘追求的是侠义的精神,和李瑄对他的恩惠。
廖峥嵘完全忠心于李瑄!
李瑄的命令,大过任何人,甚至皇帝。
李瑄在向廖峥嵘讲大义的时候,从不提忠于皇帝。
而是忠于社稷,忠于百姓。
他曾经甚至说过,如果皇帝为桀纣,臣子当不必听从。
廖峥嵘也觉得有道理!
他是李瑄几年来精心培养的人,信仰已经向李瑄靠拢。
正是因为廖峥嵘有侠义的精神,才会如此。
和罗兴、薛错一样,将来他们都有大用。
他们跟着李瑄身经百战,但却没有官职,也没有勋。
但将来,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富贵!
“如果能那样,属下会义无反顾为李帅分忧,但属下愚钝。”
廖峥嵘自然不会明白李瑄的意图。
“在霍邑的时候,许多佃农竟然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他们的衣食住行皆来自于豪强。如果有一天,天下豪强皆与我为敌,他们裹挟佃农,为朝廷对抗,该怎么做呢?”
“官兵的兵器锋利,但这些佃农又何其的无辜?他们只是拿起武器的百姓。”
“不久后,我会在朝堂上,颁布常平新法……”
“另外,我会设立一支常平新兵。常平新兵由朝廷直接掌控,用以帮助朝廷催收债务。”
“常平新兵每一道设一营。起初我会让你成为一营之长。一年后,会让你成为常平新兵的统领。”
“而常平新兵,明面上帮助朝廷催收债务。实际上,派人到乡里,向佃农、百姓,宣传我的事迹。让那些佃农知道我杀死豪强后,会将田地分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与豪强一起对抗朝廷,必然会被牵连家族。”
“同时,峥嵘可招募品行好,且忠诚的游侠为亲信,让他们搜集地方官吏的信息,看地方官吏是不是与豪强勾结,有没有徇私枉法,百姓对他的评价如何?”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将其透露给他人。因为你们明面上是常平新军,为常平新法保驾护航。”
“我可能变法失败,但我一定会卷土重来。峥嵘只需要仔细完成我的吩咐……”
李瑄虽然对廖峥嵘说了很多,但他一句一顿,每一个字都无比慎重。
很明显,李瑄的目的不是“常平新军”,而是借常平新军为名,将常平新军打造成一支类似于后世“锦衣卫”的队伍。
不同的是,当前廖峥嵘只负责搜集情报,将李瑄的事迹,传至乡里百姓、佃户、奴婢。
让他们知道将来跟随豪强与李瑄对抗是死路一条。
而顺应大势,则摆脱佃户的身份,重归良家,分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