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56节

大唐天将军 第556节

  然而苏定方远征,带来的是整个大西域臣服。
  就看这一世的高仙芝,会怎么做了。
  此时黑衣大食未站起来,他们虽然还控制着昭武旧地,但对葱岭西吐火罗一带数十个国家的影响力减弱。
  这些国家和部落,通常是谁强大,谁能影响到他们,就投靠谁。
  “如果真是无番邦之礼,臣同意进攻石国。就怕边将贪功,坏我大唐在西域的好局势。”
  李瑄模棱两可的说道。
  他意思是,相信高仙芝说“无番邦礼”,而非石国主动挑衅。
  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为昭武九姓之一,是粟特人建立。
  同时,石国也是距离葱岭最近的国度,拿下石国,将打开昭武故地的门户。
  但坏就坏在,如果石国没有投靠大食,没有侮辱大唐,高仙芝贸然攻破,大唐在西域的声望,将一落千丈。
  更何况李瑄知道,历史上的高仙芝还不止这些……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辱大邻,可亡也!直接诏令高仙芝发兵朅师,务必生擒朅师王,我要处死几个西域国王,来震慑大食。”
  李隆基话语中充满戾气。
  以往大唐俘虏异域君主,李隆基往往网开一面,甚至还会给予大将军、将领这样的虚职,让其在长安了却余生。
  哪怕让李隆基咬牙切齿的小勃律王,在被押送回长安后,也只是幽禁起来。
  现在却想杀死他国的君主,可见李隆基心态的转变。
  “圣人……英明……”
  李瑄只是凝重地点了点头。
  “今年春,关中有大旱,常平新法派上大用,使大族难以兼并。七郎需要什么奖励呢?”
  李隆基瘾犯了,又想给李瑄奖赏。
  这一年多来,李隆基赏赐过李瑄五次,每次都有金银玉器,李瑄将其中的一部分赠给济生堂。
  “新法还未稳定,慈幼堂未建立,纠婚有众多遗漏,圣人恩德深厚,臣不敢再讨要奖励。”
  “只是臣发现承平日久,各地官吏松懈,安于现状,以为无功无过,就能高人一等。地方贪腐依然存在,即便现在震慑一时,然难改后世。”
  “臣想出策略,希望能永久杜绝这种现象……请圣人过目……”
  李瑄说话的时候,取出一份文书,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没有犹豫,接过李瑄递来的文书。
  他从头到尾读完以后,眉头微皱。
  第一条为《考成法》。
  李瑄罗列清晰,条理分明,并且解释大唐承平日久后,官吏的懈怠,和难以遏制的贪腐现象。
  甚至还有皇权不下乡,朝廷法令无法执行,圣人意志无法传达的情况。
  针对实际情况,李瑄希望推行考成法。
  第一,登记造册:朝廷六部和御史台等府衙将拟办之事按地域远近、时间缓急登记造册,限期完成,按月考查。
  第二,逐月检查:六部和御史台按账簿登记事项,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未完成必须如实申报,陈述因果,否则论罪处罚。
  第三,中书门下堂监督:宰相们根据账簿登记,对六部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考成法的最终目的,是整饬吏治,改变轻浮风气,提高官吏办事效率,为民谋福。
  通过设立详细的考核标准,考成法能督促官员履行职责,减少腐败现象,提高了各地官府的行政效率。李瑄希望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
  这是在逼迫官吏有为。
  李瑄的第二条,改租庸调为一条鞭法。
  将各郡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绢钱,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方便征收税款。
  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员难以作弊,增加财政收入。
  这是把地方官吏的命根断掉。
  一条鞭法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使百姓摆脱了一部分劳役束缚。
  更让百姓对大族、豪强的依附减少。
  两法在大唐非常理想,若成,国家必然走向新台阶。
  但李瑄知道,大唐和后世的大明不同,两法必须要军队保驾护航,随时镇压。
  否则既得利益者一定狗急跳墙。
  李瑄的常平新法他们能忍,那是因为常平新法损害的是大族和豪强的利益。
  没有地方官府撑腰,他们只能忍。
  但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损害的是官吏的利益。
  当地方大族,官吏,一起得罪。
  必然会有动乱发生。
  “法令严苛,恐地方不可承受。”
  李隆基缓缓向李瑄说道。
  曾经姚崇、宋璟的法令,和此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臣一直强调治吏,然而对于治吏的法门,依旧是以往的考核、审查,此虽能揪出一些滥竽充数者,但依旧有许多隐藏更深的害群之马。长此以往,官吏会想法设法逃避,越来越腐朽堕落。现臣拿着锤子,站在大唐的地图上俯视,臣一直紧绷着弦,地方官吏已经知道臣落锤的位置,和臣捉迷藏……”
  “吏部的考核,他们合格,不代表他们能力;御史台监察,他们无罪,不代表他们明净;他们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地方百姓不知道他们的贪婪,将怨恨指向朝廷,而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用这些民脂民膏,萌荫子孙。这是豪强的诞生……”
  “臣和圣人想象的一样,两法很难成。但臣愿意排除万难,敢当人先。整饬吏治一定会像常平新法一样顺利。”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臣手持锤子,就是在扬汤止沸。一旦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完成,是为釜底抽薪。我李唐对江山的统治,也必然固若金汤……”
  李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绘声绘色地忽悠李隆基。
  他了解李隆基,只要在李隆基心中种下种子,画上蓝图,让李隆基认为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能实现。
  就算朝廷文武百官反对也没用。
  “七郎言之有理!”
  李隆基信了李瑄的鬼话,主要是常平新法的顺利,慈幼堂和济生堂带来的声望。
  让李隆基对李瑄的能力深信不疑。
  可以试试!
  反正都是由李瑄一手推动,失败也有人背锅。
  “那明日早朝,臣提出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与群臣说明。文武百官一定会反对,但臣会与他们辩论。”
  李瑄试着向李隆基说道。
  暗示李隆基明日要早朝。
  “可!明日我会参加早朝。”
  李隆基点头说道。
  他的想看看李瑄怎么赢得文武百官的支持。
  “樱桃饆饠来了……”
  就在这时,杨玉环亲自用端着一个水晶盘从门内走出。
  水晶盘上,摞着整整十个樱桃饆饠。
  一上来,清新的香味,便掩盖玉案上的其他点心。
  李瑄没吃过樱桃饆饠,只见和印象中的油炸饆饠不同,杨玉环所做的樱桃饆饠似乎是蒸的。
  “七郎尝一尝……”
  杨玉环坐下后,先为李隆基递一个樱桃饆饠,然后素手拿起一个樱桃饆饠,递给李瑄。
  “多谢娘子赐膳……”
  李瑄向杨玉环微微一礼后,接过樱桃饆饠。
  此时李隆基已经吃起来,看起来满脸陶醉。
  在杨玉环妩媚又清正的目光中,李瑄也咬了一口樱桃饆饠,薄饼裹着樱桃肉,甜甜的,香嫩爽口。
  李瑄觉得还不错,回去可以试着做一下,给姜月瑶、裴灵溪她们尝一尝。
  “七郎觉得这樱桃饆饠和其他饆饠相比如何?”
  杨玉环很在意李瑄的感受。
  “回娘子,这是臣吃过最美味的点心。”李瑄回答道。
  “七郎还是这么会说。”
  杨玉环浅浅一笑,心中非常高兴。
  这是她根据原有的饆饠,特意发明的水果类型饆饠。
  区别于油腻的肉饆饠。
  李瑄说好吃,让杨玉环有一种成就感。
  接下来,李瑄又吃了三个,这才作罢。
  宫女送上金盆和绢巾,示意李瑄洗手擦拭。
  “因七郎的《水调歌头》,近段时间,长安多有填词。但皆不如七郎的词有味道。七郎可否就暮春时节,发挥想象再写一首词。”
  兴致罢,又饮几杯美酒,李隆基向李瑄询问道。
  “提起暮春,不外乎教坊名曲《蝶恋花》,臣重改格律,前几日新作一词,还未传出。不知圣人和娘子是否愿意观读?”
  李瑄沉吟一下,向李隆基说道。
  为维护自己大才子的名声,李瑄这一年多自己做了几首诗,又抄袭几首符合场景的诗。但始终未抄袭一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