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80节

大唐天将军 第580节

  他想看李瑄结局的时候,眼神逐渐涣散,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造化弄人,曾经的死敌,竟然会如此复杂。
  谁会想到李林甫因李瑄罢相,而驾鹤西去。
  “阿爷……”
  房屋之中,顿时传出一道道哭声。
  一代权相李林甫,退出历史的舞台。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明月酒肆,李瑄等人已有醉意。
  他们相互留诗后,李瑄趁此时机,将后世著名的《锦瑟》留下。
  这又是让时人莫衷一是的一首诗。
  不过现在人们认为,李瑄的《锦瑟》是罢相后的“自伤”与“失落”。
  这种情意绵绵,似爱情诗一般,也给了世人无限的遐想。
  在场的人,无不惊艳。
  而张旭动笔,开始将此诗以“狂草”的形势写下。
  微醉状态下的张旭,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他挥笔气势连贯、自由畅达,时而低昂回翔,翻转奔逐;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或如高山般稳实;或似流水般潺潺……
  搁笔以后,李瑄大开眼界。
  张旭将这副书法赠给李瑄,以作纪念。
  而李瑄将他的原作,回赠张旭,不成敬意。
  又饮许久,一直到日昳以后,李瑄才被搀扶到车上。
  他仿佛已经不能走路了,看到的人,都以为李瑄大醉。
  但上车以后,车帘放下以后,李瑄只是揉了揉额头。
  他知道自己的酒量,不会让自己醉去。
  不一会儿,李瑄的马车驶入天水王府。
  马车缓缓,一直来到中院之中。
  李适之和李瑄的妻子们,在此等待,她们都有些担心。
  “相公……”
  李瑄下车后,长离赶紧过来搀扶。
  “无妨!”
  李瑄只是抓住长离的手,然后来到李适之面前,向他一礼:“拜见父亲!”
  “七郎年轻,必有再入政事堂之日。为父觉得你新法没错,只是欠缺时机,天下狼心狗肺的人太多。”
  李适之害怕李瑄受到打击,一上来就安抚道。
  主要是李瑄一直信誓旦旦,让李适之多虑。
  “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李瑄向李适之回答道,没有一点醉酒的样子。
  “好!看到七郎这样,为父就放心了。”
  李适之拍了拍李瑄的肩膀。
  他的七郎二十三岁,就算过了今年才二十四岁。
  功成名就,让人忽视李瑄的年龄。
  这个年纪,就算门荫入仕者,都不一定从政。
  “父亲,我虽失去宰相,但爵位和诸多使职还在,仍有巨大权力!父亲您和往常一般,用不了多久,我就会让父亲富贵!”李瑄动情地向李适之说道。
  他让李适之,该玩乐就玩乐,不必有芥蒂。
  “我们家已经这么富贵了,七郎不要有什么压力。为父会全力支持你,七郎迟早会像谢安一样东山再起。”
  李适之又向李瑄说一句后,转身离开。
  他看到自己儿媳还在旁,要给他们留点私人空间。
  李瑄没有挽留!
  他一定要成功,不用几年,李适之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
  “夫君!”
  裴灵溪一下抱住李瑄。
  姜月瑶、霜儿、长离也凑上前。
  “不必为我担心,你们的夫君没那么脆弱。以前张说四度为相,拜相罢相不过很正常的事情。”李瑄轻抚裴灵溪的秀发,他还不忘调侃:“你们可不要嫌弃你们的夫君不是宰相。”
  “哪怕夫君成为庶民,我们也会跟着夫君。”裴灵溪认真地道。
  其他三女也坚定地看着李瑄。
  “哈哈……没那么严重。你们也会富贵的!”
  李瑄一把将她们全部搂在怀里。
  几女都非常安静,享受着此刻的宁静。
  哪怕不是宰相,她们都认为夫君是天下最好的男人。
  他从来不将任何不好的情绪带给她们。
  就像这次,喝酒回来以后,还能彼此心灵相依。
  随后,李瑄入屋子看他的儿女,小李奕已经能在地上走,但他比较文静。
  李淞虽然才几个月大,但异常活泼。
  对于为他诞生过子女的妻子,李瑄并不想让她们短时间再次生子,行房事的时候也注意。
  因为那样会伤身体。
  一家人又一起在日落就食,在后花园的阁楼中,显得异常温馨。
  “天水王,李林甫死了……”
  李瑄刚吃完饭,管家沈籍向李瑄禀告道,这是大事。
  “这么巧!”
  李瑄今日罢相,李林甫今日就挂了。
  一个月前,姜月瑶还去看望李林甫呢,当时说李林甫病已经好了,还在院中踱步。
  李林甫突然死亡,李瑄没有什么感触,也没有大仇得报的喜悦。
  尘归尘,土归土。
  以后李瑄走好自己的路!
  姜月瑶得到消息后很悲伤,李瑄也能理解她。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死亡,没有过多指示,只是给了一些赏赐,其他追封什么的,一律没有。
  因为李瑄的一句话,使李林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跌入谷底。
  李林甫的儿子,女婿还能在朝廷为官,已是网开一面了。
  在李林甫死后的第七天,李隆基拜杨国忠为右相,兼吏部尚书。
  同时,杨国忠身兼的使职,有四十多个。
  李瑄的亲信在杨国忠手下,不会太好过。
  一旦杨国忠稳住地位,必然会对李瑄的亲信动手。
  这一年的过年,李瑄非常安逸。
  他拒绝见客,全心陪着妻儿。只是参加一下元正大宴。
  罢相以后,李瑄尽可能少说少做,与李隆基的关系稍微缓和。
  正月十日,高仙芝押送着朅师王、石国王、突骑施可汗,到长安献俘。
  他在李隆基的安排下,戴着玉带,走过朱雀大街,又一次地彰显大唐的武功。
  杨国忠再次看到军功的重要性,他正瞄准机会,去获得属于他的军功。
  同时,杨国忠现在急于将李瑄调出长安。
  因为李瑄在长安的影响力太大,杨国忠还被杨玉环警告不要与李瑄作对。
  如果李瑄在长安,杨国忠觉得自己办不了大事。
  正好,皇甫惟明死后,兵部尚书空缺。
  杨国忠借机升任高仙芝为兵部尚书,将李瑄调到西域。
  李隆基曾向杨国忠提到过,想让李瑄经略西域。
  在杨国忠看来,西域鸟不拉屎,且距离长安太远,李瑄在那里他才放心。
  李瑄不知道杨国忠的想法。
  在高仙芝到来后,他趁着高力士回府邸,去拜访高力士。
  他告诉高力士,高仙芝攻打石国,贪墨巨量金银珠宝,以权谋私,亵渎圣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