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19节
只是罗兴过来说要照顾李适之一会,李霅才出去。
李霅见罗兴离开,立刻回房,却看到父亲这样。
“通知三郎、四郎、六郎,让玉莹,你的妹妹、妹夫,到这里集结。”
李适之中气十足地向李霅吩咐道。
“父亲,您……病好了?”
李霅听李适之的话,面露惊喜,以为李适之的病好转。
“为父一直在装病!”
李适之这才坦明。
“父亲,这是为何?”
李霅听到此,很是震惊。
“七郎已经引兵入玉门关,正准备清君侧。我们一家要快些离开……七郎一直未病……”
李适之将事情的因果告诉李霅。
他兄长的儿子,都要地方上为官,他顾不到了。
而且李瑄杀死自己堂兄以后,他们一脉和其他脉关系很僵,李隆基估计不会杀死他的侄子。
他的女儿如果不随他离开,一定难活。
“唉!父亲,您装得太像了,瞒孩儿瞒得好苦啊!”
李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和李适之不同,听到弟弟正在引兵清君侧,李霅心中惊喜难以抑制。
以七郎的本事,如果能征服河西、陇右军,八成能杀到长安,攫取权力。
他们一家将更富贵!
如果七郎能更进一步,李霅不敢想象啊!
七郎自罢相以来,李霅就无比憋屈,他认为七郎是千年不出的天生奇才,要有所作为。
只为宰相,是困鸿鹄高飞,他一直为七郎难受,却不敢提起。
“为父也没办法,必须装得像一点,才能让杨国忠和宫中的宦官放下戒备。你们几个最近瘦了一圈,为父看在眼里,七郎仁厚,只要你们不胡作非为,不会亏待你们的。”
李适之没有李霅那么乐观。
安禄山这么快就打到洛阳,对七郎很棘手。
他更清楚七郎冒天下大不韪后天下的反应。
河东朔方剑南岭南的边军会不会听从七郎的?
而且乱世来临,太守可以招募乡勇,权力大增,他们又是什么态度,这很关键!
李适之也只能尽量发挥他的影响力。
“大郎,今日夜晚,就会出发,罗兴已经将车马备好,速速将家人召到宅院中。”
李适之让李霅赶紧去做,不忘提醒:“就说我病危,让他们赶紧来。但不要向外人声张。”
“是,父亲,孩儿立刻去做。”
李霅拱手以后,快步离开。
在李霅行动的同时,罗兴又去长安通知裴泛和姜度。
选择在这个时候,也是因为元正假日。
姜度和裴泛得知李瑄将要清君侧,都兴奋得不行。
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李瑄能登上皇位,他们的女儿就是皇后和贵妃,荣宠备至。
特别是裴泛,曾经仿造“鱼肠剑”,献计李瑄坑太子李亨,但被李瑄否决。
现在裴泛明白,原来他的女婿在谋划更大的,所以才会不怕李亨。
在罗兴的建议下,裴泛和姜度解散奴仆,只带亲人和亲信奴婢,到城外的豪宅。
家中丝绸的、钱币,一应放弃。以免目标太大,惹人怀疑。
在长安城门关闭前,几家成功离开长安城,到骊山脚下。
夜,冰寒凄凉。
廖峥嵘率领三百骑兵到达宅院。
这三百骑兵,隶属于关中常平新军,全是廖峥嵘这几年培养的亲信。
另外,过咸阳原后,还有五百骑。
他们的战马,由李纾率领的河西长行转运秘密提供。
李纾是河行长兴转运副大使李希言的儿子,也是李瑄四兄李季卿的朋友。
李希言已经去世,但李瑄非常器重李纾,让他以判官的身份,主事河西长行。
计划周密。
又钻了扶风等郡彍骑被抽调一空的空隙。
只要离开,长安是无法第一时间派遣骑兵追击的。
即便李隆基把他的飞龙禁军派遣出去,也不一定能打过廖峥嵘严加训练,以游侠为主的精骑。
“阿郎,请上车。我们要连夜赶路,尽快离开。”
李适之看着儿女们开心的神色,满怀惆怅。
还是在罗兴的提醒下,才坐上自己的马车。
宋国公府的奴婢也登车随行,一行数十辆马车,在三百名骑兵的掩护下,在寒夜中离开长安。
为保持马车速度,多余的物品,哪怕是黄金玉器,也未有携带。
他们顺着通往三秦的宽阔官道,在寒夜中飙车。
一个夜晚,就越过咸阳原,与另外五百骑兵汇合。
在这里,更换马匹,继续向西。
李瑄早已派亲信通知莫门军使高锴,他会将李适之、李奕等人暂时接到莫门军。
在李适之等人离开长安的前三天,李瑄一声令下,放开河西走廊的道路。
九万铁骑,先后涌入晋昌郡。
前行的两万轻骑,在马璘、来瑱、浑瑊的率领下,越过酒泉郡、张掖郡,到达武威郡边境。
其境内的豆卢军、墨离军、健康军,分别由刘之儒、安元贞、张仁贤统帅。
这些都是李瑄老部下,比荔非守瑜投降得更干脆。
李瑄又派车神塞去招揽在居延水两汊的宁寇军。
宁寇军统领现为张守瑜,他是名将张守珪的弟弟,也是李瑄的麾下。
宁寇军有八千士卒,负责防卫回纥,至关重要。
有李瑄招揽后,张守瑜带着副将,前来拜见。
至此,河西只剩下武威郡中的大斗军和赤水军,其他一些小军、守捉、戍堡,不足为虑。
然而李适之和李霅兄弟几人,以及质子李奕在长安“失踪”。已震动华清宫中的李隆基……
李瑄到达武威的时候,知河西节度事的乌怀愿收到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密令……
第364章 李隆基怒骂李贼,威望
长安。
李适之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夜晚逃离长安。
实际上,在十二月二十九日,王维就来看望生病的李适之。
但骊山脚下的豪宅中人去楼空,大门紧闭,连一个奴仆都不在。
他还以为李适之病情有所好转,回长安平康坊过年了。
又转车前往平康坊。
敲响平康坊的大门,却始终未有人回应。
他又去找与他熟悉裴泛,但裴泛和妻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让王维若有所思。
不仅仅是王维,还有好几个拜访李适之的贵族官吏,没找到李适之。
奇怪的是,这一天李适之“凭空消失”的事情,并没有惊动长安。
即便是数百骑兵护送着马车招摇过京兆地区。
因为各地的郡兵、县卒,常平新兵占据主导。
廖峥嵘将县与县之间的路障,安排成常平新兵。
由常平新兵指挥使带头,随便一个理由,就能搪塞过去。
人们更关心的是东面的战事。
直到十二月三十日,过年的前一天,杨国忠派人去看李适之死没死,发现在长安找一圈没找到李适之,连李适之的几个儿子,女儿、女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兹事体大,他们急忙回去向杨国忠禀告。
“什么?李瑄的家人都找不到了!连为质的李奕,也不见踪影!”
杨国忠非常震惊。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