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44节

大唐天将军 第744节

  “那还用说!”
  陈玄礼嗤笑一声,他觉得李瑄在开玩笑。
  “你只是忠于皇帝一人,而非为国家忠诚。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维护皇帝的利益。”
  “而我忠于社稷,你们骂我叛贼也好,骂我奸佞也罢。但我会做好我自己的事情,缔造真正的太平。”
  李瑄向陈玄礼郑重说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时代人人都听过这句话,但没有几个人能读懂这句话。
  李瑄一直强调忠于社稷,让世人对社稷的看重,大于君王。
  从而形成自然而然的变革,哪怕李瑄死去,变革一直持续。
  真正的变革是永无止境的,而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所谓变法成功,天下安定,是自己欺骗自己。
  为一部分人争取利益,就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而既得利益者,往往又滋生矛盾。
  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到一定程度上,吃饱穿暖,连最低要求都算不上。
  甚至顿顿吃肉,也满足不了欲望的膨胀。
  “今天已晚,圣人先在马嵬驿休息。请圣人好好想想,我希望回到长安之前,圣人能给我答复。”
  李瑄没有再与陈玄礼谈论下去,他看着颓废的李隆基,说出自己的底线。
  李隆基呆呆的,未应答李瑄。
  他试图去质问李瑄,但没有从李瑄口中得到答案。
  归根结底,他还是不了解李瑄,把李瑄简简单单地定义为夺取他权力的“叛贼”。
  “陈将军,请你离开圣人,让圣人好好休息。”
  李瑄下令陈玄礼远离李隆基,然后两名亲卫出现,就欲将陈玄礼带走。
  陈玄礼掌握禁军许久,虽然现在禁军已经崩溃,但他依旧有巨大的威望。
  在李瑄眼中,陈玄礼能力平平,只是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得以成为特殊的存在。
  如果陈玄礼严加管理禁军,也不会使禁军如此不堪一击。
  正是因为陈玄礼松弛管理,让许多禁军将领富贵,非常信赖他。
  “圣人保重!”
  陈玄礼为不让李隆基难做,只能在天策卫的“护卫”下离开。
  “七郎,请让我侍奉圣人。”
  高力士以为李瑄还会让他和李隆基分开,用一种近乎乞求的语气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天不见李隆基,就无法安睡。
  李瑄明显是夺权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调走李隆基身边的近臣。
  第372章 贵妃不可留,献长安城
  “高翁可留下,贵妃不可留!”
  李瑄权衡利弊,认为高力士没有能力帮助李隆基。
  这也是承认高力士的恩情。
  他准备将李隆基安置在太极宫的甘露殿。
  而非兴庆宫。
  在盛唐,太极宫已远离中枢,特别是李隆基统治后期,多年不在太极宫进行祭祀典礼。
  正如高力士所想,李瑄不会让任何一个将领、大臣,靠近李隆基。
  这种幽禁,虽会落人口舌,但也是最保险的。
  “什么?你说什么?”
  李隆基震惊地抬头。
  哪怕李瑄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他想阴谋夺权的事实。
  当露出獠牙的那一刻,当李瑄率领叛军到马嵬驿之时,就像是董卓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们往往怒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但不可否认的是神器被握住,是为正统。
  李隆基想挽回尊严,但他清楚自己的小命被李瑄握在手中。
  他已经失去了许多,难道还让他失去玉环娘子吗?
  杨玉环两次遣回娘家,李隆基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那等滋味,他不愿意再品尝。
  “杨国忠玩弄权术,残害苍生,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铦、杨锜浊乱朝政,天怒人怨,一切富贵来源于贵妃。即便贵妃无过,也难辞其咎。贵妃娘娘当重回太真观。”
  李瑄郑重其事地说道。
  他看到龙辇中杨玉环我见犹怜的模样。
  那垂眼抬眸的一瞬间,总是令李瑄觉得惊艳,他也永生难忘。
  但他是天下人的李瑄,不敢对杨玉环有丝毫想法。
  道号太真,这是杨玉环最好的归宿,本来被骂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她,也会因此保住一命。
  算是李瑄还了杨玉环的人情。
  太真观虽不在兴庆宫中,但离兴庆宫只隔着一条长长的复道。
  曾经杨玉环还是太真道士的时候,除了李隆基,没有人能走这条复道。
  只是现在李隆基将兴庆宫中的道观都交给自己的女儿李虫娘打理。
  杨玉环在黑暗的龙辇中,用明眸望着李瑄。
  李瑄像是宣读她的罪过一样,令她芳心一痛。
  但她也释然了,无非是花开花落,从此青灯古佛。
  她号“太真”的时候,不甘寂寞。现在也许可以潜心修道,为杨氏和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赎罪。
  她现在想知道李瑄会如何处理她的兄弟姐妹。
  那深邃的眼睛,沐浴月光的身影,她的念想,终是一场错。
  “不可以这样!七郎,念在我们君臣一场,不要将我和玉环分开。”
  面对李瑄的强势,李隆基没有说软话。但关系到杨玉环的时候,李隆基一下抓住李瑄的手,像以前一样,呼喊“七郎”。
  “贵妃娘娘若不受惩罚,天下将会失望,叛乱也会因此受影响,难以平定。”
  李瑄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
  “七郎,你这是想逼死我吗?”
  李隆基气得差点从龙辇上跳下去,他猛然拍着车框,像是要失去理智一样。
  “我也是为圣人考虑!杨氏必除,贵妃当为太真。终南山可以移动,但此事不可更改。”
  李瑄一点不担心李隆基想不开。
  他为了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生命,会昧着良心处死杨玉环。
  历史上马嵬驿之变,那佛堂梨树下的芳华雕零,李隆基在落泪以后,大雨淋铃,继续南行。
  所谓的生离死别,也仅此而已。
  “你……”
  李隆基指着李瑄,愤怒、心痛,他恨李瑄这个叛贼。
  恨不得立刻杀死强行分开他和杨玉环的李瑄。
  但此不是长安,飞龙禁军投降,边军不再听他的。
  他能怎么办呢?
  “我愿意前往太真观,为杨氏赎罪。”
  最终,杨玉环从龙辇中起身,挪动步伐走出。
  就欲下车的时候,她被李隆基一把握住。
  “圣人,多谢您的宠爱。国家成这样,是妾身的罪责,妲己、褒姒亦未有妾身的过错大。请圣人保重!”
  杨玉环拉开李隆基的手,含泪说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杨国忠和五杨在破坏大唐的根基,她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一死了之,难以救赎。
  今后只有在太真观中,寸步不出。
  “玉环……”
  眼睁睁看杨玉环下马车,李隆基轻唤一声。
  他害怕李瑄突然翻脸,没有勇气强行挽留杨玉环。
  “带贵妃去马嵬驿辅楼休息!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
  李瑄向亲卫吩咐道。
  “遵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