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007节

大唐天将军 第1007节

  在大唐水泥、沙石的产量逐渐暴增后,李瑄想要修通从长安到敦煌的水泥路。
  使大唐更有力量去掌控西域。
  于乾元十载三月,李瑄一路巡视,到达他阔别已久的敦煌。
  现如今,敦煌已经发展成一座绿洲上的明珠。
  其规模程度,超过天宝年间的凉州城。
  敦煌屹立塞上,作为出玉门关、阳关的要道,商贸繁华。
  特别是从乾元元载开始,人口迁徙、少数民族定居等等,都促进了敦煌城的繁荣。
  李瑄令飞龙禁军、龙武军、羽林军等,在敦煌城休整半个月,再继续行进。
  出敦煌以后,道路已经异常明确。
  十年时间,马贼劫商道的事故屈指可数。
  敦煌都督府一直负责剿灭玉门关外的马贼,覆灭多个部落。
  特别是近三年时期,再未听说过马贼劫商道的事情。
  不论来自天南地北,在丝绸之路上都得规规矩矩。
  朝廷利用俘虏,在玉门关到西州、北庭,阳关到龟兹的道路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个仓库,一个草料场,一个茶楼酒肆。
  并尝试在沙漠化并不严重的当下,种植树木。
  在这个时代,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是绿洲,也有河流湖泊。
  只是一些绿洲面积太小。
  汉代之时,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盛极一时。
  李瑄准备恢复丝路南道,并在赤河至蒲昌海(今罗布泊)的入河口,修建楼兰镇,成为中转的另一个咽喉。
  同时,便于控制阿尔金山脉北的地区(今若羌)。
  西域太庞大,时至今日,依旧有小股部落,不服王化。
  虽然他们翻不起风浪,但大唐还需多加防备。
  李瑄于敦煌驻扎的时候,大食帝国已经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自一年前,大唐的精锐禁军就已经到达葱岭都护府的萨末鞬城。
  更多的安西、葱岭、北庭、敦煌军队在源源不断地顺着葱岭古道、千泉古道进入河中。
  还有葛逻禄诸部、回纥诸部、西域三十六国、突骑施诸部,以及五千吐蕃兵马在接到李瑄的天可汗之令后,将精锐勇士向西汇聚。
  经过一年多的储备,粮食物资,在西域军营堆积如山。
  以往络绎不绝的商人,几乎全部变成兵马和运输后勤的人员。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在河中保密长久。
  吐火罗诸国中,还有信奉大食教的人,大食帝国的探子无法渗透过玉门关,但在鱼龙混杂的西域,想打听消息易如反掌。
  更别说还有如筛子一样的波斯了。
  大唐令波斯王罗密旬和波斯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在行军沿途,储备粮食。
  大唐可会从河中、西域,将用钱财和籴的粮食运送至木鹿城。
  李瑄还要求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尽可能多得组织民夫,维持粮道。
  波斯王国现有的八万兵马,只有精锐跟随大唐作战,其余皆运输粮食。
  有参谋将领向李瑄上奏,要将大唐的粮食运输到里海以南,战场的最前线。
  李瑄没有同意。
  劳师远征,以稳定为主。
  波斯王国的情况,李瑄不太相信。
  木鹿城紧邻葱岭都护府,大唐能轻易掌控。
  再远的地方,恐鞭长莫及。
  若将一年多来运输的粮草往里海运输,一旦出现变数,就会使此次西征功亏一篑。
  李瑄不介意多耗费一些时间,务必要将战机牢牢地攥在手心。
  李瑄把此次西征,当成一次万里投送的“后勤之战”。
  他从来未想过,两军交锋,大唐会一败涂地。
  只要后勤无忧,凭借兵坚、甲足、弩利;凭借骁勇善战的铁骑、轻骑;凭借神机营的火器。大唐可以轻易地在两军对垒时,击溃敌军。
  而且将粮食暂储于木鹿城,何尝不是李瑄的计谋呢?
  锦衣卫金龙司在波斯王国发展不少波斯人内线,使李瑄对波斯王国的局势了如指掌。
  经过普尚、罗密旬父子的统治,他们又宠信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而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在得到富贵后,贪图享乐。
  能力也平平。
  使波斯王国在民生上,处理得十分不漂亮。
  呼罗珊人,恰恰又脑生反骨。
  在大食帝国最强大的时候,呼罗珊人也总是起义造反。
  历史上雄大的哈里发吓不倒呼罗珊人,现在的天可汗,依旧无法震慑。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一些人活不下去了。
  横竖都是一死的时候,不少人都会选择向死而生。
  大食帝国,都城,巴格达。
  阿拔斯王朝刚攫取权力的时候,最初定都在安巴尔。
  但问题是现在罗马帝国也是黑衣大食的死敌。
  弑兄上位的第二任哈里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认为安巴尔不适合作京都。
  那里紧邻叙利亚地区,对大食帝国的战略缓冲不利。
  于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亲自勘察,选中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一个叫巴格达的小镇,在这里建立新都。
  黑衣大食比历史上建立巴格达更提前,大唐兵锋抵在大食帝国的咽喉上,使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更急迫。
  于天宝十五载的时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刚稳定国内的局势,就开始动工。
  经过四年施工,新都建成。
  巴格达作大食帝国首都。城为圆形,也有“团城”之称。
  城份外城、内城和皇城三层,有三道城墙。以皇城为圆心,城墙构成三个同心圆。
  如今,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在皇城的主殿内,焦头烂额。
  这个时空的曼苏尔,并没有“曼苏尔”(胜利者之意)。
  大唐的天将军多次击败大食联军,并斩杀呼罗珊总督、大埃米尔等元帅,俘虏宰相、元帅,又为波斯王国复国,一度使黑衣大食崩溃。
  好在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以强有力的手腕,稳住局势。
  现满头白发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做梦都想收复里海以南的土地,收复呼罗珊地区,收复法尔斯地区,收复河中地区,一雪前耻。
  但那个男人已经不是天将军,而是天可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以篡位夺权后,还想着李瑄这个宗室,迟早有一天会功高震主,大唐的皇帝李隆基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但没想到短短几年,就传来李瑄也篡位的消息,从天策上将到太子,再到皇帝,摇身一变,威震天地。
  而且李瑄年轻,不像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篡位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
  本以为大唐不会有动静,大食帝国可以继续积蓄实力,在大唐衰落的时候,开始反击。
  毕竟大唐的长安,离波斯太远太远。
  没想到在不久前,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得到大唐重兵陈列河中的讯息。
  波斯王国也在调动。
  经过多次打探消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已经确认,大唐要攻击大食。
  并且,很有可能是天可汗御驾亲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一天前,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得到叙利亚北部的军令,君士坦丁五世带领大军,再次南下。
  罗马帝国与大食帝国的堡垒前,营帐越来越密集。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哪还不明白,罗马帝国与大唐王朝已经结盟,约定要一起夹击大食帝国。
  只是一个大唐,就让大食帝国难以应对。
  天可汗的赫赫威名,至今在大食帝国流传。
  君士坦丁五世的出击,更让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觉得雪上加霜。
  “宰相,大埃米尔,国家和真理,又到生死存亡之际。我昨夜在堂内祈求安拉,却未得到答案。命运又在哪里呢?”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殿内一名老者和一名中年男子问道,言语颓废。
  这是前任宰相艾布·阿尤布·苏莱曼·毛里亚尼被俘虏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新立的宰相伊布·萨拉姆。
  那中年男子则是统帅全国兵马的新任大埃米尔。
  也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侄子。
  “哈里发,在最危难的时候,安拉会保佑我们。安拉未现世,还不是最危急的时候。亚历山大死于远征,如果李瑄敢来,里海以南,就是他的坟墓。”
  伊布·萨拉姆虽口出狂言,但更多的是对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安慰。
  他明白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承受的压力。
  也知道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心为国家,想让国家恢复巅峰,想让大食教传遍天下,度化那些愚昧和残暴。
  “哈里发,备战的时候到了,我们的勇士已经脱胎换骨,不会忘记仇恨。我们保卫国家,能战胜任何邪恶的入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