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008节

大唐天将军 第1008节

  伊布·萨拉姆再次声言鼓舞。
  十几年时间,大食帝国有新变化,生机得到一定恢复,百姓对安拉更加虔诚。
  伊布·萨拉姆作为虔诚的大食教徒,相信一定能一雪前耻。
  “是啊!我们大食人即便再困难,难道比走出沙漠时更困难吗?哈里发们,代代努力,使大食人拥有现在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还有何颜面,回到沙漠呢?出沙漠时流下的血汗,难道要变成麦加圣殿中的眼泪吗?”
  伊布·萨拉姆的一席话,使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中重新焕发斗志。
  现在虽有挫折,一旦能打退大唐,收复呼罗珊地区,易如反掌。
  他作为哈里发,想如奥斯曼一样,为大食人开疆拓土。
  “哈里发英明!”
  伊布·萨拉姆行一礼节。
  大食帝国走到今天,有诸多波折。他们不想失去这一切。
  “大埃米尔,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布置?是主动出击,还是坚持防御?”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一直沉默的大埃米尔询问道。
  “我大食帝国即便召集各地总督,加上近卫军、边防军,也仅有十五万余。腹背受敌,战线又相距数千里,很容易失去大计。”
  “相比于罗马人,大唐人更凶恶,昔日的天将军,如同雄狮一样,骨子里全是征服的欲望。臣建议,在叙利亚北部建立防线,加固城堡,以拖住君士坦丁五世的进攻步伐。以近卫军主力,各地总督主力,对抗大唐。”
  “具体战术,还需仔细商议……”
  大埃米尔只是大概说出自己的计划,还未有更细致的头绪。
  但大埃米尔的建议,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谋而合。
  他也觉得君士坦丁五世在李瑄面前不算什么。
  上一次,君士坦丁五世趁人之危,御驾亲征,被他亲自击退。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自然看不起手下败将。
  可李瑄不同,气吞万里如虎。
  战争的重心,应该在东面。
  “宰相,这十来年间,我们在波斯王国内,发展信徒。使他们重新信仰大食教,现在能否帮助他们起义?”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想到留在波斯王国的棋子。
  须知,呼罗珊地区不止波斯人,还有一部分大食人。
  虽有一部分百姓表面上信奉波斯教,实际上内心还是向往大食教的。
  “波斯新王罗密旬是一贪图享乐之辈,叛徒巴尔马克也是无能之人。大唐又夺走他们的金矿、银矿。波斯人忍饥挨饿,巴尔马克却还要将粮食卖给唐人。只要派遣勇士号召,必然可以揭竿而起。”
  伊布·萨拉姆笃定道。
  虽然两国敌对,但大食帝国统治日久,一直可以用大食教对波斯王国施展影响力。
  如果没有大唐撑腰,大食帝国早就可以颠覆波斯王国。
  现在大唐入侵大食,波斯王国的乱象,或许可以成为以弱胜强的关键。
  由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冷静下来,仔细思虑。
  现在引爆波斯王国的内乱,虽能拖延大唐进攻时间,但不能战略最大化。
  如果大唐的远征军进入波斯,波斯人又是否敢以血肉之躯,对抗大唐的铁骑锋刃?
  苦思冥想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神一亮,他结合宰相和大埃米尔的话,想到一个可以试行的计策……
  与伊布·萨拉姆和大埃米尔密谋过后。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令一万近卫军在大埃米尔的率领下,前往叙利亚地区北部,以叙利亚重装步兵为主的兵马,近卫军、边防军配合,将近五万,对抗罗马帝国。
  随后,他下令埃及总督、阿塞拜疆总督等总督,以及伊拉克地区周围的军队,三万近卫军,听从指挥调动。
  与大食与波斯边境的边防军一起,对抗大唐。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又令人宣布教义,动员民夫、妇女,向两地边境,运输粮草辎重……
  第483章 再至龟兹,仁厚的君主
  大唐、大食、罗马,三方都在迅速调兵遣将。
  这是关乎国运与灭国的战斗。
  不同的是,大食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有巨大的隐患,一个想要保住国家,一个想要复兴。
  而大唐发动这场战争,只是动用西部的力量,对国力影响并不大。
  乾元十年的积累,使大唐拥有大量的财富。
  大唐中央只是付出一些钱财。
  正是因为三国之中,大唐国力最强。
  拥有的国土面积、人口、财富、战马,远远超过罗马和大食之和,才使得表面上的盟友罗马帝国,对大唐有顾虑。
  君士坦丁五世既想灭亡大食帝国这个死敌,使罗马帝国拥有环地中海国土,以更强大的国力面对保加利亚汗国。
  又不愿看到大唐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生根发芽。
  他们的势力相隔一个国家的时候,是天然的盟友。
  一旦罗马帝国和大唐王朝势力相近,还能如阿波加斯出使长安,崔汉衡出使君士坦丁堡一样友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种联盟中,往往实力弱小的一方,更没有底气。
  君士坦丁五世在引兵至叙利亚地区北部的时候,耍了一个心眼。
  他尽量蓄兵不发,不主动进攻。以免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鱼死网破,以大食主力与罗马主力决战,让大唐坐收渔翁之利。
  因为在地理上,罗马帝国一出兵,就能到达叙利亚地区北部和亚美尼亚地区西部,对大食的威胁最大。
  君士坦丁五世打着如意算盘,以免过度刺激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
  不仅如此,在暗地里,君士坦丁五世又进行另一场外交活动。
  他派遣使者,联系阿塞拜疆地区和亚美尼亚地区以北,座落在黑海东北的哈尔扎汗国。
  君士坦丁五世表示如果罗马与大唐起冲突,两者再结盟。他将帮助哈尔扎汗国得到亚美尼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
  现在的罗马帝国,已经控制了一部分亚美尼亚地区。
  可谓是将外交用到极致。
  君士坦丁五世的手段很高明,可彼时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将他放在眼里。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认为他依靠大埃米尔的五万兵马,必可以阻挡君士坦丁五世的南下。
  李瑄也只是借罗马帝国的手,将大唐的势力布置到地中海。
  只要能占领两河流域的核心土壤,迁徙汉族百姓。
  攻破君士坦丁堡易如反掌。
  时间进入乾元十载五月上旬。
  李瑄从丝绸之路南道,来到龟兹城。
  经过十几年发展,龟兹已然成西域的第一城。
  安西都护府驻扎在此,安西都督府也驻扎于此。
  龟兹城扩建。
  南面的王宫,属于龟兹王室。
  北面的大都护府,东面的都督府,使龟兹出现“两极制度”。
  大唐保留龟兹古国王室的权力,王室也能统治他们的国民。
  但大都护府和都督府,凌驾于西域国家王室之上。
  他们需要向大唐缴纳赋税,以维护国家的平安。
  在龟兹城和龟兹周围的村镇,汉人百姓已到达三万七千余人,这还不包括军队和官吏。
  汉人与西域人杂居。
  强势的汉文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西域人。
  无数西域的勇士,都想如白孝德一样,成为大唐的上将军,封拜国公。
  真正厉害的勇士,不加入自己的国家,而是为大唐效力。
  于阗王尉迟胜,甘愿放弃王位,成为大唐的将领,在西域被传位佳话。
  类似于的事情,一直冲击着西域人的价值观。
  甚至出现西域百姓遇见不平事,去寻找都护府解决的事情。
  地广人稀的西域,大唐需要开矿、建立工厂。
  聘用大量的西域人,使那些无地的西域人获得足以养家糊口的资本。
  在方方面面下,大唐在天可汗时代的影响力,已经超越王室。
  无论是公信力,还是制度上、文化上。
  大唐没有主动出击,王室的权威被削弱,他们也无可奈何。
  许多事情,他们逐渐失去掌控。
  国王仅仅是国王。
  天可汗李瑄,已成无数人心中的信仰。
  李瑄到达龟兹后,现任安西大都护李勉,安西军都督李嗣业,以及龟兹王等,率领军民在城外十几里迎接。
  百姓齐聚道旁,旗帜招展,鼓乐齐鸣,欢呼声震天动地,恭迎天可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