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武侠仙侠>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第193节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第193节

  图南挺身而出,呵斥退指指点点的围观民众,让人将她带到一处木屋歇脚。
  天色将黑时,有人送来饭菜,楚阿满用银饰探过,没读,嗅了嗅饭菜,没闻到迷药的味道。
  瞅见沾着油污的粗瓷碗,看着倒胃口,想到接下来要面临的处境,强忍着用了些饭菜。
  收碗筷的手下来了,见她只用了半碗饭食,盯着白菜上头的两片油汪汪的大肥肉,一筷子没动,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楚阿满拿帕子擦拭嘴角:“我要见你们大当家。”
  片刻后,图南来了:“哟,矜贵的公主殿下找我这个匪徒头子,不是很嫌弃我们寨子的饭菜吗?”
  楚阿满将帕子折叠起来,收入袖带:“本宫是很嫌弃,粗瓷碗上还有上顿没洗干净的油污,太不讲卫生了。本宫并不缺油水,反而是寨子里的老幼们骨瘦如柴,他们应该多吃些。”
  图南的目光从她手中折帕子的动作,惊讶抬头。
  他以为高高在上的公主,跟那帮鱼肉百姓的官吏一样,根本不会在百姓们的死活。
  可公主面对寨子里的人指责,没有表现委屈,反而关爱他们。
  想到手下取来公主没吃完的饭菜,当时图南见了,怒不可谒。
  他们寨子里只有老幼才能分到一片肥肉,他与一大帮兄弟们只能吃到沾了荤腥的白菜,特意给公主分的两片大肥猪肉片,她一块没动,定是吃惯了锦衣玉食,轻视这些粗茶淡饭。
  这帮权贵们都是靠着百姓供养,却看不起这些供养她们的百姓,一群吸血的水蛭,竟也敢瞧不起他们。
  他倒要看看这位娇贵的小公主要面见自己做什么?
  楚阿满不解:“为何这样看着本宫?”
  图南:“我只是没想到殿下只是嫌弃不干净,而不是饭菜粗劣,难以下咽。”
  楚阿满不在意地笑笑:“你以为公主生来就尊贵吗?”
  图南:“难道不是?”
  金枝玉叶的公主,皇室血脉,生来就比普通百姓尊贵,锦衣玉食,能比普通人难过到哪里去?
  楚阿满:“不受宠的皇子皇女,其实比宫人还要凄惨。猪肉片炖白菜,在本宫小时候,也是一顿不错的饭食,能吃到两片大肥猪肉,能高兴一整天。”
  图南心头掀起惊涛骇浪:“公主也吃过猪肉炖白菜,我还以为宫廷御厨每日换着花样给公主做膳食呢,原来皇宫跟县太爷家一样,只有受宠的孩子,才能开小灶。”
  楚阿满:“本宫走到今时今日,也获得了开小灶的资格,所以大当家打算一直窝在山寨,吃猪肉炖白菜吗?”
  “荣国公府可以允你金银财宝,但一日为匪贼,终生是贼,你的子子孙孙要躲在土匪窝里,朝不保夕,我能给你的,是一片光明的前途。”
  “图南,如大鹏般,心怀高远,听大当家说话,应是读过书,难道你甘心在这方寨子荒废一生?”
  她的话,字字句句直击图南的肺腑,他轻嗤:“我是读过几年书,当今贪官污吏当道,下了山,又能做什么?”
  楚阿满:“万事不能一蹴而就,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江山社稷的蛀虫,总会有拔除的时候。大当家能找上本宫,不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
  与此同时,并城。
  收到令福公主被望云岭山匪劫走的消息,解兰深焦灼不安,但城外揭竿而起的匪军,令他分身乏术。
  巡抚同样焦灼,弄丢了皇帝最为宠爱的令福公主,要是无法妥善解决并城的危机,只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半日后,并城城墙守卫发现十里之外有一支小队靠近。
  观他们衣衫褴褛,唯恐是城外匪徒的援军,守卫立即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上峰与巡抚。
  同样,十里之外的楚阿满等人,也发现了并城的异常,没有贸然前进,在十里之外休整。
  包围在并城外的流民,起码有三千余人,城内数百兵力,从最近的颍县搬救兵,来回最快要十日。
  洪灾刚过,城中米粮储备怕是不够。
  铁柱怒了努嘴:“三千人啊,如果能有足够的硫磺,老子的震天雷能把这帮人吓得尿裤子。”
  图南开口:“殿下跟前,不得自称老子,胡言乱语。”
  楚阿满没当一回事,问:“你会制火药?”
  待铁柱肯定答复,她当即下令退回安县。
  洪灾过后,安城受灾范围不如并城严重,县令派人从士绅家中搜集硫磺,听闻并城流民反了,担心祸事牵连到安城,这帮士绅富户们一点不藏私。
  举全城之力,搜集到的硫磺有限,铁柱很为难:“这点硫磺最多只能制十来只震天雷,不够啊!”
  楚阿满:“你只管制你的,剩下的,交给本宫。”
  在安城耽搁了一晚,翌日一早出发前往并城,天黑时分,万籁俱静的夜空,炸响一道绚丽烟火。
  解兰深望向某处,一片蜿蜒的火海,为首的楚阿满骑乘一匹红鬃烈马,同时传来女子威严摄人的清亮的嗓音:“令福公主在此,还望诸位放下手中武器,否则犹如那座山丘。”
  橘红的火光飘动,随着她手指的方向,有人扔去若干物什,轰隆隆,脚下的大地摇晃,围在城外的叛军,有人站不稳,跌坐在地。
  随着巨响炸开,数丈高的山丘,被夷为平地,凹陷进了一个大坑,这时城墙守卫高呼着“令福公主搬救兵来了”,要集合队伍,将他们里外包抄……
  叛军被火药的威力吓到,眼见坚硬如铁的山丘土崩瓦解,如果一不小心落到自个儿身上,焉能有小命在。
  他们反了,是不满并城拒绝他们入城,且每日只给一碗米粥,城中百姓却能得两碗,患寡而不患均,这才被人怂恿地闹了起来。
  一般投降的叛军,因人数牵连太广,会杀鸡儆猴,将几个叛军头子砍了,他们这些小喽啰,最多被充军发配,能保下一条小命。
  大多数百姓流离失所,跟着叛军反了,是为了多喝上一口热粥,可不傻,没得把自个儿的性命填进去。
  瞅着令福公主那处蜿蜒如一条长蛇的火把,援军起码有上千人,加上火药,叛军登时卸去了一口心气,纷纷高喊着愿意投降。
  任谁也想不到,令福公主这样的贵人,敢冒着生命危险诳了叛军。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三千叛军。
  待巡抚与解千户上前,方知那蜿蜒绵亘的火把,哪是什么援军,大多是从安城富户士绅家借来的壮汉仆从,以及望云岭的老弱妇孺,以及一些草人,压根儿没有上千援军,顶多只有数百仆从罢了。
  至于令援军胆战心惊的火药,全部拿去炸丘陵,以作威慑了。
  令福公主招安的土匪二当家,虽会制火药,发射准头极差,只能依靠人力扔向大概位置,炸个丘陵还行,要是扔向人群,威力大减。
  终于保住乌纱帽的巡抚,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冷汗:“令福公主此计甚妙,待回到京都,下官一定为殿下请功。”
  楚阿满:“能安抚住并城,没有出现纰漏,巡抚大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人在前面商业互吹,解兰深认为她太胡来了,万一没唬住叛军呢,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几日后,并城的消息返回京都,皇帝龙颜大悦,三皇子与淑妃心情不佳,听闻这一消息,面色更难看。
  概因月初,三皇子的一名侍妾有了身孕,这对母子前脚刚对外宣布喜讯,后脚侍妾小产了。
  听到令福公主犹如神降,解除并城危机……
  加上二皇子内院的侧妃传出有孕的消息,淑妃脸色阴沉沉,吩咐婢女借着出宫采买,回侯府找兄长商议。
  淑妃从外间洒扫的宫女里,提拔了一人,听小宫女说起坊间的黑市里,似乎有一种绝嗣药。
  第127章
  if-女帝x权臣7 公主与马奴
  前往淮南赈灾的巡抚与令福公主等人, 赶在年末返京。
  抵达京都这日,见到夹道投花掷果的百姓,可见令福公主在民间的威望。
  从宫里出来, 回到公主府。
  距离上次离开, 已过去四月有余,公主府外院的郎君们, 纷纷翘首以盼,等待着殿下的召见。
  寝殿楚阿满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靠在贵妃榻, 听管事将公主府近几个月一应大小事务回禀,以及宫里传出的消息,事无巨细。
  在淮南赈灾时, 宫中传出二皇兄的良娣与三皇兄的妾室各传出怀有身孕的喜讯。
  三皇兄妾室小产后, 二皇兄的良娣不慎跌倒滑胎, 所有证据指向二皇子妃的贴身婢女,事发后, 婢女投井而亡, 死无对证。
  事实是否为荣四姑娘所为, 不得人知,反正荣家与二皇子的结盟岌岌可危。
  今日的家宴,董嫔没现身,听闻二皇子的良娣滑胎后,二皇子曾托内庭禁卫军往御书房睇过一封书信。
  看过书信后, 皇帝亲自到了关押二皇子的冷宫,这对父子不知为何起了争执,事后皇帝下了御令,不许宫人提起关于二皇子的一切, 违者施以杖刑……
  楚阿满猜想,大概是二皇子被灌了绝嗣药,不能有子嗣,完全失去了价值,陷入疯魔后,干脆破罐子破摔,提起了董嫔与先帝的事。
  这是当年皇帝的一桩不堪的事,他窃了兄长的皇位,强抢了兄长的良娣,纳为后宫妃嫔。
  只要董嫔与二皇子活着一日,皇帝的污点就存在,以她父皇的脾性,绝不可能立二皇子为储君或许二皇兄意识到这点,终于被自己的父皇逼成了个疯子。
  休息一晚,翌日用过早膳,闲来无事,楚阿满在花园赏景。
  腊月隆冬,这个季节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开得正盛。
  她带着侍女们入了园子,踏雪寻梅,听到悠悠扬扬的琴声,循声走近,见到不远处,白雪红梅相映间,一名着锦衣的少年郎君抚琴。
  听到脚步声,少年如一只受惊的小鹿,忙起身行礼:“见过殿下。”
  楚阿满:“起来吧,弹得不错。”
  得了夸奖,少年正欲缠着她多说几句,不等自报姓名,见公主殿下绕开自己,往后面的园子过去。
  穿过月亮门,见到红梅林中有影影绰绰的人影,定睛一瞧,竟是一名少年在红梅的掩映之下翩翩起舞。
  一支舞毕,他上前见礼。
  楚阿满盯着对方身上仅着单薄的春衫:“天寒地冻,穿这么少,不冷吗?”
  对方:“?”
  回到公主府的第三日,连沈逸都派身边小厮送来自己雕刻的物件,以作示好。
  时间一晃,五年过去。
  在皇帝刻意的偏宠,五年时间里,令福从一个受帝王疼爱的尊贵公主,成长为真正拥有权势的尊贵公主。
  五年时间里,她的威望与朝中经营的势力足以与三皇子形成抗衡。
  被囚禁在冷宫的二皇子,被所有人忘记,原本属于二皇子的势力,尽数被令福公主收入麾下。
  朝堂上的平衡,直到三皇子的侍妾再度传出喜讯而打破。
  近些年,三皇子的妾室们频频传出好消息,又频频滑胎流产,一开始淑妃还能责怪到母体身上,可所有妾室都撑不过三个月流产,无一例外,坊间都道三皇子不行。
  于是淑妃特意命人到民间挑选来许多身强体壮,八字好的女子,不拘家世出身,模样清秀即可。
  三皇子后院买来一个八字好,身体壮得跟小牛犊的农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个月,熏艾保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