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35节
温菊君则是叹了口气,“希望二姐姐身体早点好起来吧。”
等到温兰君醒来时,已经是申正了,姊妹四人在厢房里喝茶吃点心聊天,就怕温兰君乱想。
温梅君看着温兰君,想到被她救下来的七哥儿,心里莫名乱跳。
难道老天爷这般公平,留下一个,就一定要收走一个?
金乌西坠,眼看时辰不早,温梅君便率先告辞了,家里孩子正等着呢。
温菊君忽然想起来,“三姐姐,你跟我回去一趟吧,母亲想问问二姐姐的事儿。”
温竹君想了想,便跟着温菊君一起回去。
刚出云仙街不久,透着车帘缝隙,在人潮中,她忽然看到两个很熟悉的背影。
“小果子?乔智?”
她一抬头,就看到金光闪闪的武馆二字,不过那两个身影一闪而逝,她觉得自己看错了。
安平侯府,含春院中。
温春辉正发着脾气呢。
“……小果子逃学这么多次,直到跑不见了,你们才上报?”他气得要死,“你们干什么吃的?啊?要是他在外头出事了,你们担得起责吗?”
夫人也有些无奈了,摇摇头,“那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死活要学武,偏周姨娘又不肯,也不知道怎么溜出去……”
她话音还没落,便看到坐在一旁罕见的一言不发的安平侯,顿时反应过来。
“辉儿,”夫人朝儿子使眼色。
温春辉扭头一看父亲,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他也不多说,只叫人把这些个不得力的奴才拖出去打,“给我狠狠打,四弟弟才几岁呢?就被撺掇成这样,以后还得了?”
夫人瞥了缩成鹌鹑样的丈夫一眼,也接话道:“去请周姨娘来,让她也知道我们的态度,不是我们不想管教。”
安平侯听到要去请周氏过来,不安地动了动,“这孩子调皮,也很正常嘛,实在不用去叫一个姨娘出来,上不得台面,孩子还是得由夫人管教才是……”
夫人嗤笑起来,“我管教?我可管教不来,我这边管教,那边就有人放水,将来小果子不成器,岂不是我的过错?”
侯爷一瘸一拐地挪到夫人身边,温声软语,“夫人啊,怎么会是你的过错?辉儿如今在翰林院颇受看重,煌儿也进步很大,女儿更是个个懂事,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怎么会是你的过错……”
“那是谁的过错?”夫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梅儿不成器,你左塞点银票,右塞点银锭,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但你撺掇小果子逃学,夫君,我是真不太懂了。”
安平侯也十分心虚,但见所有人都瞧着自己,那点胆子又被勾了出来,立刻理直气壮地仰头。
“逃学又不是为了玩儿,是为了习武,强身健体,有什么错?从文从武就是个选择,都可以的嘛,已经有两个儿子读书了……”
他觉得一点错没有,再说了,家里四个儿子,以前他拗不过夫人,也是因为温春辉温春煌对习武没有兴趣,好不容易小儿子有先祖雄风,岂能错过?
夫人自顾自坐下,眼睁睁看着周氏哭着喊着进了门。
“侯爷,小果子逃学了?这是真的嘛?”周氏哭哭啼啼的,今日的她依旧娇艳明媚,一身鲜嫩装扮十分打眼,手里的帕子还是水粉色,扑过来的时候,香气馥郁。
“侯爷,果儿念书的事儿,您可得好好抓着呀,大哥儿考取了功名,果儿不能落后,将来还得帮着他大哥哥一起办差呢,侯爷……”
安平侯被美妾的眼泪哭得心肝儿都颤了,不敢与其对视,“贞儿莫哭,莫哭,哎哟……”
周氏老实,这个时候还不忘给夫人请安,生怕夫人生气,“夫人,果儿最是乖巧,他肯定是被撺掇的,您可别生他的气……”
夫人从前觉得周氏蠢笨,一贯不耐,如今觉得,笨美人欣赏起来,倒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很养眼。
温竹君进门时,就是这么一副热闹状况。
夫人高坐上首,笑眯眯地看着美貌娘亲在侯爷爹身边哭哭嚷嚷,大哥哥则是拧着眉,正襟危坐,外头还有一群哎哟叫唤的下人。
“这是,这是怎么了?”
周氏刚想说话,就被女儿的眼神给止住了,才想起这是正院,主母都没说话,哪有她说话的份儿?
夫人自是瞧见母女之间的互动,笑着请温竹君坐下,“小果子最近一直想习武,现在还逃学,经询问,发现是有人撺掇。”
温竹君顺着夫人的眼神看去,正是那眼神躲闪,满脸尴尬的侯爷爹。
她想起街头的两个人影,顿时哭笑不得。
周氏见状委屈巴巴地开口,“竹儿,你弟弟肯定是被人撺掇的,他哪里喜欢习武啊,他就喜欢读书,也不知道哪个坏心眼的奴才撺掇,真是该打……”
夫人有些憋不住笑,周氏这么多年一点长进没有,也是够厉害的。
她随声附和,“是啊,真是该打。”
第88章 捡漏的第八十八天一直叫您的名字…………
温竹君见侯爷爹朝她用力摇头,还指了指抹眼泪的美貌娘亲,也懂了他的意思。
她懒得拆穿,美貌娘亲要知道这是侯爷爹弄出来的事儿,怕是要用眼泪淹了他。
想了想,她扭头看向了温菊君,“你知道吧?”
温菊君一脸无辜,“三姐姐,你说什么呀?我不知道呀。”
温竹君抬手戳她脑袋,气笑了,“温春果胡闹,你也胡闹,要是真出事了,我看你怎么办?”
夫人也瞪了温菊君一眼,“已经派人去找了,应该也快回来了。”
话音刚落,温春成回来了,第一时间来含春院请安。
温春成一进门看到这么整齐的一家子,还以为发生了大事,等了解事情原委后,他就有些委屈地看向父亲。
“当年我想习武,您怎么不帮帮我呢?”
不说帮他溜出去,只要帮他翻墙就行了,害得他现在这么辛苦地挨打受训,习武就得幼时开始,他现在都算晚了。
安平侯朝他瞪眼,让他赶紧闭嘴,自己是不想吗?
余晖收起了最后一缕,天幕如同一块巨大的深蓝水晶,点点黯淡的星子闪烁其间。
安平侯府正是掌灯的热闹时候。
温春果跟乔智被逮了回来,两个人衣裳还没换,穿着麻衣,裤脚跟袖子都扎起,满头大汗,还真有点习武的样子。
下人也是气喘吁吁,怕回晚了被责罚,连忙解释,“本来早就应该到的,只是两位哥儿跑得飞快,我们追了好久……”
安平侯噗嗤笑出了声儿,结果所有人都看了过来,他连忙板着脸,正襟危坐。
两个小家伙知道被戳穿了,纷纷低着头,一句话不说,进门就主动跪到了地面摆好的蒲团上。
夫人本来不想罚乔智,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但见他乖巧地跪在地上,也不好叫起来,连忙叫人新拿了个蒲团过来。
她看向韶华,“姨夫人来了吗?”
韶华摇摇头,“应该也快了。”
乔智可怜巴巴地和温春果跪在一起,用力使眼色。
温春果求救的眼神朝着父亲,但父亲仰着头,像是没看到他,又看向四姐姐,结果看到了三姐姐似笑非笑、不怀好意的脸,吓了一跳。
他知道躲不过去了,只能老实巴交地磕头,“母亲,我错了。”
夫人面色严肃,冷声道:“哦?错了?错在哪儿?”
温春果咽了咽口水,“我不该偷溜出去,更不该带着乔智一起,我知道这样不对,请母亲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我以后不乱跑了。”
安平侯看着懂事的儿子,这会儿都没想出卖他呢,真是个讲义气的好孩子,天生就要做将军的。
他心疼极了,“夫人啊,小果子知道错了嘛,以后不会再犯的,你放心,下次再犯,我就揍他……”
夫人有些嘲弄地看着他,“哦?是吗?那小果子以后不习武了?”
安平侯跟温春果就都不说话了。
倒是乔智抬起了头,“伯母,为什么不能习武呢?”
他有些不解地挠头,“我表哥就是习武,他可厉害了,打了好多胜仗,保护了可多的百姓,如果我们不习武,将来怎么保护别人呢?”
温春果见自己的好兄弟都开口了,连忙磕头,“母亲,我喜欢习武多过读书,我想习武,我也想将来能像三姐夫一样,做个保护百姓的人。”
烛火轻摇,夜色弥漫,稚嫩却又直击人心的言语,更加令人不知该如何反驳。
温竹君听得心中暗叹,高大威猛,身姿挺拔,还打过胜仗,会使剑的霍云霄,哪个怀揣梦想的孩子会不崇拜呢?
夫人也有些惊讶两个孩子的话,一时沉默。
“不行不行,”周氏一双含泪的杏眼瞪圆了,冲出来抱着温春果道:“不行,保护别人这种事儿,有将军有将士,哪里需要你啊?你还这么小呢,都没长大……”
温春果趴在亲娘怀里,“姨娘,习武就得从小时候开始,不然长大了,就来不及了,等我习武变得厉害,我也能保护你们。”
乔智在一边猛点头,“我也能,我还要保护我娘呢。”
周氏哭了起来,“果儿,你读书就好了,像你大哥哥一样,考取功名,将来当大官儿,为百姓做事,说什么打仗?不行的,你让娘怎么办?啊?太危险了……”
温春果心里有很多话,但看着姨娘哭成这样,他也只能闭嘴。
他扭头看向温竹君,目中露出希冀。
温竹君抿着唇,走上前将美貌娘亲扶了起来,“姨娘莫哭,小果子知道轻重的,你别担心。”
周氏顺着女儿的手站起身,抽噎道:“你也劝劝你弟弟,他还小呢,什么都不懂,哪能任由他胡来?”
安平侯也开始劝,暗戳戳的道:“其实习武也没事儿的,你想想,习武也不用非要去保护别人,能强身健体,小果子还小,多动动手脚,以后长得高呀……”
周氏扫了他一眼,梨花带雨的,“我俩就不算高的,果儿能高到哪里去?”
“这,”安平侯噎的半死,拧着眉斥责,“你这妇人,见识短浅……”
“父亲,姨娘,咱们还是说正事吧。”温竹君叹了口气,摸摸温春果的小脑袋,朝夫人道:“不如这样,母亲,我出个主意,您看成不成?”
夫人点头,“你说说看。”
温竹君看着弟弟渴盼的眼神,实在是拒绝不了,况且,孩子就是这样,你越不让干就非要干。
“不如每隔七天,就让小果子去武馆练练,但平日还是得读书,如果先生说他读得不行,那就扣掉一天机会。”
周氏闻言一脸难以置信,“竹儿,不行啊,不行的,怎么能……”
“姨娘,你听我说,”温竹君瞪了跃跃欲试的温春果一眼,“你这强行拦着能有什么用呢?既然小果子喜欢,那就大胆让他去试试,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再说了,父亲说得也没错,习武强身健体,又不一定非要拿来打仗?”
安平侯十分满意,“竹儿说得对,孩子嘛,也不一定非得拘着,既然小果子喜欢,那咱们做父母的,也得支持呀,总不能让我们的小果子不开心地读书吧?”
温春成在一旁看得满脸无语,以前怎么没人帮他说一句呢?他以前读书就很不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