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68节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68节

  太子妃自然知道温竹君姨娘是什么人,见她大方提起,面色如常,心里不由暗暗点头。
  等温竹君出了门,她才朝屏风后道:“她的想法,倒是跟你不谋而合了。”
  果然有人影晃动,人影转过屏风,露出太子冷厉的面容,眼中万般情绪翻涌不休。
  太子妃知道他此时心情激荡,连忙上前,夫妻俩携手缓缓坐下。
  “你怎么想?要不要跟父皇开口?”
  太子声调嘶哑,有些艰难道:“开口不是难事,难的是离开玉京,好在伯远已经走了。”
  风里凝着冰雪将至的寒涩,混着人来人往的热闹繁华,令人无法沉思。
  温竹君拧眉从车帘缝隙里望去,天幕低垂,铅灰色的云层如同浸水的棉絮,显然大雪将至。
  “去安平侯府。”青梨拍了拍车门板,“别在街上绕了。”
  温竹君打起精神,心里已经定下,玉京眼看着要成为风暴中心,远离才是应该的。
  她心头一跳,觉得霍云霄此时离开,说不定也有太子的手笔呢,毕竟,玉京是文官一派的天下。
  而太子现在最缺什么?兵权。
  那她的丰州之行是一定了,只是得先将玉京的事儿安排好才行,她最在意的,当然还是美貌娘亲跟弟弟。
  周氏对温春果习武本就不满,如今又有霍云霄屡次受伤的事情刺激,这种不满到达顶点。
  “果儿最听你的话,”她拉着女儿诉苦,“你可得好好劝劝他,别乱来,那打仗杀人是那么好干的?”
  温竹君叹了口气,“娘,小果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吧?咱们这么些年在这小院子里缩着,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日子吗?”
  她甚至还想过守寡后,带着娘跟弟弟过日子呢,不过,现在肯定是实现不了。
  周氏一愣,娇艳妩媚的脸上露出踟蹰,“可是……”
  “别可是了,”温竹君拉住她的手,“娘,让他习武吧,等他长大,自然有他的造化,再说了,还有父亲在呢,别担心了。”
  周氏最信安平侯跟女儿的话,闻言总算是不嘟囔了,但脸上还是不情愿。
  “那你这做姐姐的可得瞧着点,你就这么一个亲弟弟。”
  温竹君点头,“娘就放心吧。”
  温春果看到姐姐出来,便扑进了她怀里,笑嘻嘻道:“姐,你可算来了,我真是望眼欲穿。”
  “你小子,”温竹君没好气地戳他脑袋,“娘也是担心你,以后别老惹她生气……”
  温春果大呼冤枉,“姐,我是最乖巧的了。”
  温竹君看他撒娇卖乖,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心里有些不舍。
  但既然想定了要去丰州,那接下来的事儿,就得开始安排。
  回武安侯府的时候,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洋洋洒洒地纷飞在街头巷尾,人间烟火气烘化了不少,但后面落下的雪,还是顽固地将地面染白。
  温竹君想到霍云霄念的那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还真有些好奇,她见过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山川湖海,但没见过那样的雪。
  入夜后,大雪已经铺了约半指深,还依旧下个不停,玉桃带着账本上门了。
  主仆俩一起吃了晚饭,雪夜暖炉促足依偎,静静听着雪花敲打窗棂的沙沙声。
  “夫人,你真的要去丰州啊?”玉桃有些舍不得,抱着温竹君的手臂不愿放开,“丰州肯定没有玉京舒服,你还是别去了。”
  温竹君笑了起来,眸光熠熠,“你想不想去?大梁纵横百年,征战四方,国土是从未有过的辽阔,咱们要是能去看看,总好过窝在玉京啊?再说了,你不是想将铺子开遍大梁吗?”
  玉桃闻言也起了些兴趣,兴致勃勃和温竹君讨论了起来。
  “……那这么说,出去走走是好事,我最近也读了一句话,觉得很对。”她摇头晃脑的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就是夫人话里的意思了。”
  温竹君看着小丫头红润的脸,还有她侃侃而谈的话语,心里是无法用言语去诉说的满足。
  她的能量小,但总能影响到一些人,这就很好了。
  眼看着到了寒冬腊月,玉京满城冰封,一片肃杀中,朝廷终于宣判。
  肃州一任官员,该处死的处死,该绞杀的绞杀,那些流放革职的也不在少数,有些罪状轻的,要将吞下去的银子全都补回来,补不回来的,那就流放去垦田戍边。
  这还是皇上温和仁慈,宽宥处理,不然依照太子的主张,还有的磨呢。
  此事的落幕,意味着太子一党没有再继续争了,而远在肃州立了大功的三皇子,也终于启程,准备快马回京过年。
  连温竹君都听说了,皇上思念三皇子,不止去信去催,甚至还哭了呢。
  这事儿确实体现了
  皇帝的慈父之心,朝臣们畏惧肃州之事被牵连,自然夸赞不已,但一母同胞的太子作何想,温竹君可太明白了。
  而太子一直在东宫歇着,皇帝也没说让他出来,太子一党也龟缩了起来,想来,太子还是管束住自己,选择韬光养晦了。
  腊月里,温竹君又收到霍云霄的来信。
  说是丰州那边的府邸已经安排好了,他已经找人修布置,但里面的东西,还是希望温竹君亲自前去张罗,理由也很充足,他没钱。
  啰啰嗦嗦的一大堆,信的末尾居然还文绉绉地附上一句“岁末将至敬颂冬绥”,看的温竹君忍不住想笑。
  这小子想讨好的心也太明显了。
  第113章 捡漏的第一百一十三天可忍,就一定有……
  不过新年将至,竹记是最忙碌的时候,她还走不掉呢,再说了,这大雪不停地下,她想走也走不了。
  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扎账,算清利润,好为女工跟伙计们发钱。
  去年发钱的效果好,女工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温竹君觉得再多礼物也买不了钱到手的满足感,所以除去平时的福利,过年就只发钱。
  周尧领着两个妹妹,还有绿橘一起,迎着鹅毛大雪匆匆过来送账本。
  “夫人,姚先生跟温先生明儿就回来,另外这是新的名册跟账本,这边是这一年的总账。”
  他现在也熟悉了许多,但面色依旧恭谨,腰身微微弯曲,显然从前的礼仪学的不错。
  温竹君瞧了两眼,难怪要他妹妹一起来帮忙,新名册的确增加不少,就是两个妹妹手里抱着个大算盘,十分怪异。
  她得知那两人还没回来,怕是二姐姐这会儿还在骂她呢,无奈道:“他们俩这是不愿回来了啊?”
  绿橘笑道:“先生说我们之前去周边跑那么久,结果没用上,现在好不容易用上了,怎么也得早些拿下来,也算对得起那时候晒那么黑了。”
  温竹君也笑了起来,二姐夫做生意也很执着,“好,早些弄好也能早些赚钱,赚钱了自然也能分的多。”
  周尧见她将总账本拿在手里看,连忙道:“夫人,我这两个妹妹于珠算也有心得,您若是有时间,那就现场算算吧?”
  温竹君笑了起来,看了眼绿橘后,摆了摆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的面前不用这样。”
  她心里对周尧很满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账房,以前二姐夫跟二哥哥都是半吊子。
  现在竹记还小着呢,也是她一手带起来的,至于赚多少钱,看一眼就知道大概,再说了,还有绿橘在呢,实在不用弄这个事儿。
  周尧感激地躬身,但眼底还是露出一抹失落。
  温竹君看了他两个妹妹一眼,和他的瘦削倒是不太像,珠圆玉润的,养的很好,看起来还有股子书香气,进了屋子,也没有乱瞟,很是端庄大方。
  她垂头继续看账本,今年肥皂的利润算是翻了一大翻,纯利润足有三千两,比之去年,那可好上太多了。
  “嗯,今年利润不错,有算过要给女工们发多少钱吗?”
  周尧连忙低着头拱手道:“今日便是来请您定夺的。”
  温竹君点点头,今年利润不错,那是该多发点。
  “按照工龄来算吧,满两年的女工们一人二两银子,加二十块肥皂,满一年的一两银子,也是二十块肥皂,剩下的那些照旧例发放,工龄不满半年的,只发放肥皂,另外各作坊管事一人五两,肥皂就不必了。”
  周尧一愣,“东家,这是不是发得太多了?这么一算,利润几乎不剩什么了。”
  温竹君笑道:“这钱投下去,只会对我们有益处,那些女工过得好,我们竹记才能越好。”
  这些利润,有一半是女工们利用休息时间,一块一块肥皂兜售的,她们过的越自在,街坊四邻对竹记才会越认可,口口相传的古代,名声是顶顶重要的。
  而且,她们帮她省下的铺子钱,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了。
  其实这门生意还真是吃力不讨好,这么些年,一年到头的利润,还不如一间糕点铺子。
  不过看到那些女工们的笑脸,拿到银子后的感激模样,温竹君就觉得,那些被她熬死的竞争对手,都是应该的。
  周尧见东家定下后,便躬身行礼道:“是,东家,我记住了,明儿各坊管事过来,我就将钱都发下去。”
  温竹君笑着点头,看到青梨轻手轻脚的给大家添茶,她便收了话头。
  “周先生请坐,天儿太冷了,又下大雪,喝点热茶吧。”
  周尧见两个妹妹满眼渴望,犹豫着还是坐了下去。
  这才敢抬头稍稍打量周遭,屋中布置清雅富贵,博山炉中轻烟澹澹,两处燎炉里的炭火极旺,温暖如春,极为舒适。
  温竹君的目光自然落在了两个姑娘身上,“方才听你的话,你这两个小妹也会识字算账?”
  周尧立刻直起了腰身,“东家,我这两个妹妹自小便与我一起读四书五经,识字算数均不逊我,所以,我才斗胆带到东家面前献丑,望东家莫要责怪。”
  “那正好,做女工倒是屈才了。”温竹君笑吟吟地决定,“不如和绿橘一起,做女账房吧?”
  既然有人才,那就要及时吸纳,竹记不能永远停留在玉京,而且,温春煌跟姚坚,始终是要离开的。
  周尧和两个妹妹都很高兴,溢于言表,心甘情愿的跪下磕头,要知道,这份工不仅仅是账房,更是庇佑。
  “多谢东家,多谢东家。”他已然哽咽,为了护住母亲和两个妹妹,他几乎付出了一条命。
  温竹君瞧见绿橘面色明显不太好,笑着继续道:“周先生,我年后可能会离开玉京,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走?”
  她没说前因后果,也没说要去做什么。
  周尧一愣,他也是聪明人,看了眼绿橘后立刻点头,“周尧幸得东家信任,愿凭差遣。”
  温竹君笑了,“青梨,你帮我送送周先生吧,哦,对了,那些糕点也都装好,请周先生尝尝。”
  周尧带着妹妹郑重的磕头,才躬身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温竹君将绿橘留下了,“你好不容易回来,和姐妹们也一起说说话吧。”
  “夫人,您要离开玉京?”绿橘是真的震惊了,又有些惭愧,“那我随您一起啊,您怎么把我留下了?那玉桃姐姐呢?”
  温竹君笑着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温声道:“玉京里的生意也不能丢下,我总不能让周尧带着他两个妹妹留在竹记吧?所以你只能留下,玉桃也必须留下,她手上的摊子同样丢不开。”
  绿橘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下去,但又十分不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