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75节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75节

  他端起茶碗刮沫,温声道:“三妹夫十天一封信的催,火烧眉毛似的,你什么时候启程动身去丰州,夫妻早日团聚才是。”
  温竹君唉声叹气,“大哥哥,我这刚到,才把椅子坐热呢,你就要赶我走啊?”
  “你这丫头,太随心所欲了些。”温春辉忍不住瞪了她一眼,“是谁拖拖拉拉的,二月才出发,现在这都五月了,不怪妹夫担心,我也快担心坏了,生怕你是在路上出了事儿,母亲的信都到了,还问你到肃州没。”
  温竹君也没想到自己的速度居然这么慢。
  是以,她留了三天,看七哥儿的情况稳定下来后,
  便准备出发前往丰州。
  大头是最高兴的,恨不得敲锣打鼓,“太好了,夫人,咱们路上得走快些,侯爷快急坏了。”
  温竹君这几天快被大头催死了,难怪大哥哥烦的要死,大头这憨子,催人也不多说,就盯着你看,看的你烦也不管,走哪跟哪,比跟屁虫还烦人。
  她叫过周尧,细声叮嘱。
  “肃州去丰州就是咱们最后一段路了,手上的麻布还有生丝等东西尽快都脱手,另外你再瞧瞧,还有什么东西能往丰州带的,若是实在不决,便去信给我。”
  给周尧留下四个护卫后,她便再次踏上旅途。
  温梅君这么多天一直缩在屋子里,居然主动提出要送她。
  姊妹俩坐在马车上,好半晌相顾无言。
  五月的天儿,太阳逐渐燥热,便是行路有风,但车厢缝里还是会渗出热意,路边的槐花一簇一簇,香气浓烈,阳光斑驳落下,正是好时节。
  温竹君知道温梅君是什么性子,便主动开口,“大姐姐,还记得出嫁前母亲说的话吗?别怕,我们所有人都在呢。”
  温梅君点点头,她当然记得,母亲说过很多话,但她都当耳旁风了。
  她面带忧愁,眸光黯然,整个人像是快要晒干的苹果,无精打采。
  “三妹妹,这次真的谢谢你,还有,我也欠你一句对不起,当初要不是我,你或许都不用那么早出嫁……其实,我也欠二妹妹一句道歉。”
  当时慌慌张张地抢了人,只顾着畅想未来,压根没去想两个妹妹的感受,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事儿,才理解母亲说的话。
  果然还是自家姊妹靠得住。
  温竹君叹了口气,苦难使人成长,但这种成长,真叫人难受。
  “大姐姐,咱们一家子姊妹,莫要说这话了,你要是想二姐姐,就给她去信,还有啊,她又怀孕了,要是你能跟她说说养孩子的事儿,她一定会高兴的。”
  温梅君眸中含泪,“那丫头不恨我就不错了,怎么会高兴?”
  温竹君拍拍她的手,“都是姊妹,她不会记恨你的,就算记恨,事儿也都过去了。”
  再说了,温兰君跟姚坚夫妻感情好着呢。
  五月将尽,禾苗在微风中轻颤,田间地头的浓绿间,藏着即将汹涌的盛夏。
  温竹君热的不想动弹,撩开车帘,唤道:“大头,还有多久到?”
  大头擦着汗,殷勤的道:“快了,夫人,大概还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恰好从河边经过,温竹君注意到河岸明显退水了,而且这一路北行,明明该下雨的天,一直都是晴空万里。
  她叹了口气,在古代赶路真的是折磨,以后还是少动弹为好。
  丰州地处大梁北端,与北戎接壤,又地大物博,水**通八达,算是一个十分繁华的贸易城市。
  街头巷尾虽说不比玉京宽阔,但热闹程度丝毫不输,甚至货物更为齐全,更别说路上走着的高鼻深目的异族人,都昭示着这里已经远离玉京。
  大头兴高采烈地禀报,“夫人,咱们马上就到了,丰源是甘州最繁华的地界,您肯定喜欢,侯爷已经把宅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就等您来呢。”
  温竹君有气无力地摆手,“行了,快走吧,早点到了好休息。”
  从繁华的街道慢慢就到了安静的居住区,大概这一片都是官员,每一户的宅子,都不算小。
  她暗暗松了口气,虽说她不介意吃苦,但也不想莫名其妙的吃苦。
  大头引着马车停在了一处三进的宅院前,朱漆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上还有干掉的青苔痕迹。
  他勤快地搬着凳子,笑道:“夫人,侯爷大概是有事出去,不在家,您快下来,等休息好,侯爷就回来了……”
  正忙着呢,就听到一道翠鸟般的清脆嗓音响起,“大头,你可算回来了?”
  一个身着石青骑装的女子快步走了过来,脸儿圆圆的,双眼明亮清澈,好奇的看着。
  她愣愣的看着青梨,“你就是霍侯爷的夫人?”
  青梨不知她是谁,不好接话,只拧着眉扫了大头一眼,又伸手去扶夫人,“夫人,您下来吧。”
  大头抹了下额头的汗,憨笑道:“周三姑娘,您来了?”
  他指了指温竹君,“这才是我们侯夫人,还要多谢您这段时间帮忙呢,要不是您帮着整理宅子,我们侯爷不知要焦头烂额到什么时候。”
  温竹君下了马车后站定,笑着颔首,“周三姑娘。”
  周三姑娘看清温竹君的脸后,圆苹果一样的脸上微微红,有些拘束的退了一步。
  “夫人,你们才来,我就不打扰了,对了,霍侯爷这阵子有差事,不过这这两天应该就回来了。”
  温竹君笑意不减,“多谢周三姑娘提醒,今日舟车劳顿,实在疲惫,就不请姑娘进去喝茶了,改日收拾妥当,设宴感谢姑娘帮忙。”
  青梨看周三姑娘一溜烟跑了,不由撇了撇嘴,“夫人,这女子莫不是……”
  温竹君摇摇头,懒得理会。
  “好了,别管她,赶紧进去瞧瞧,收拾的怎么样了,我得赶紧休息,腰都要颠断了……”
  第120章 捡漏的第一百二十天这都是谣言、诬蔑……
  宅子里收拾得不错,衣食住行基本都妥当了,剩下想要住得舒心,那就得自己添置。
  温竹君一路看都不看,大步径直去了卧房,好好洗了个热水澡后,便赶紧躺下休息了。
  这一路真的太受罪,得好好歇歇才行。
  青梨则是带着白芷等丫头们在各间屋子里检查,若有缺失,便拿笔记下,等日后夫人点头添置,这都是在家中做熟了的事儿,倒也不难。
  她见大头往前院去,连忙叫住,“大头,那周三姑娘,是什么来头?”
  大头挠头,“没什么来头啊,她爹是都督府经历,喏,就住在隔壁呢。”
  “啊?”青梨眉头紧拧,“就住在隔壁?”
  大头点头,笑道:“是啊,我跟侯爷来时,这宅子有些荒,瓦片都破了不少,侯爷差事忙,这儿还是她家找人帮忙弄的呢。”
  青梨点头,有心想多问些内情,但看着大头丝毫不觉的混沌样子,她又闭嘴了。
  方才看夫人一点不着急,想必是压根不惧,也是,凭侯爷跟夫人的感情,一般人可插不进来。
  大头倒是又转回了头,“对了,青梨,这些天玉京来了好些信,好像是玉桃还有二姑爷他们写的,他们大概还不知道夫人才到丰源呢。”
  青梨连忙跟着去拿信,这一路耽搁得太久,怕是玉京不少事儿呢。
  温竹君睡到半梦半醒的时候,饿的有些睡不着,还有些热,但她也不想起,不知过了多久,又听到青梨在叫她。
  “夫人,夫人,郑侧妃来了,您醒醒,不能再睡了,到时候晚上会睡不着的……”
  金绣软帐半撩起,落日余晖的橙黄光芒透过缝隙,照进了昏暗的榻中。
  温竹君捂着眼睛,嗓音嘶哑,“青梨,快把帐子放下,我眼睛刺得好痛。”
  她适应了好半天,只觉手脚瘫软,连握拳都有些难,半晌才拄着床坐起身,呆呆地道:“你方才说谁来了?”
  青梨笑了起来,“是郑侧妃来了,哦,还有周三姑娘也来了,原来她们俩是手帕交,我还以为……”
  “你以为是觊觎侯爷的?”温竹君休息好了,精神好了许多,不禁笑了起来,“青梨,你跟周尧也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有没有情意你还看不出来啊?”
  青梨脸一红,吞吞吐吐的,“是,是看不出来,我太笨了,还要夫人多教教我。”
  温竹君一边笑一边端起茶水漱口,“周尧是个呆子,但你平日里利落干脆,心有成算的,怎么到他身上就没了?”
  这一路,就看着他俩原地打转,除了必要的话,就没多余的话头,她都看累了。
  “夫人……”青梨脸红的像天边的火烧云,哀求着夫人别说话,“求您了,您别再说了,好不好?”
  “好好好,我不说了,我就看你什么时候嫁出去。”温竹君抿唇笑了起来,柔声道:“等你出嫁那天,我一定让你风风光光的。”
  “谁要出嫁啊?”一道欢快的声音响起,随着夕阳一起跳跃着进了房间。
  郑溪拉着周三姑娘冲了进来,满面含笑,“好你个温三姑娘,霍侯夫人,来前也不知道给我一封信?要不是你家侯爷说,我都不知道你要来呢,太过分了。”
  温竹君看到郑溪,高兴不已,站起身与她手拉着手。
  “哎哟,你饶了我吧,确实是忘记了,我这一路走得慢,快要累死了,别说给你去信,我连侯爷都只写了一封呢,快被催死了。”
  她说着话,赶紧拉郑溪坐下,又朝周三姑娘道:“周三姑娘,你快请坐,没想到,你们一道儿来了。”
  “这是周三姑娘,你的邻居,闺名秋蝉。”郑溪连忙为两人介绍,“这便是霍侯夫人,温家三姑娘,闺名竹君。”
  周三姑娘眸子亮晶晶的,看着温竹君半天不眨眼,她笑道:“小溪姐姐老是说她在玉京认识了一个大美人,说要引荐给我认识,我可期待了好久呢。”
  温竹君被她的直白逗笑了,捂着唇道:“只希望我不要叫你失望,免得你小溪姐姐不高兴。”
  “不失望不失望,你真好看。”周三姑娘连连摇头,“而且你看起来落落大方,行事也不娇气,和别人说的玉京里的姑娘不同,难怪小溪姐姐喜欢你。”
  温竹君侧过头看郑溪,“看来你说了我不少好话。”
  郑溪娇笑,“那是,总不能说你坏话吧?”
  温竹君仔细打量着郑溪,许久不见,她看起来气色好了很多,脸上挂了肉,穿着五色挑绣裙,笑容娇美,眉眼松快。
  “看你好了起来,我心里真为你高兴。”
  郑溪拉着她的手,笑得很畅快,“离了玉京,我就觉得人活过来了,竹君,丰源可一点都不比玉京差,你会喜欢的。”
  “那你这东道主可要破费了。”温竹君笑着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以后可不要吝啬。”
  周三姑娘顿时笑了起来,“那敢情好,我跟小溪姐姐对丰源可熟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今天晚上便出去吃吧?”
  郑溪看温竹君面色还有苍白,眼底疲惫难掩,便道:“今日便算了,她刚来,我们来串串门认识认识就行了,来日方长嘛。”
  温竹君松了口气,笑道:“那行,我还带了不少好茶好酒呢,改日你们再来,我们一起品鉴。”
  周三姑娘也不是刁钻性子,闻言高高兴兴地起身,“那竹君姐姐,我们就告辞了,你好好休息。”
  温竹君亲自送了客,长舒一口气,“太好了,以后好歹不会孤孤单单的。”
  新环境里有熟人,这是最大的慰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