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88节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88节

  就是瘦得有点厉害,两颊凹陷,面色苍白,唇无血色,看着就像一阵风能吹倒的纸人。
  兄妹一见面,温春辉先是愣了半晌,然后就实在忍不住红了眼眶。
  “才一年不见,三妹妹,你,你……”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憔悴的三妹妹,要知道,这丫头一贯是最会照顾自己的。
  付淼挺着肚子,也震惊不已,拉着温竹君上看下看,“三妹妹,你,你这次可真不容易。”
  温竹君没想到已经做官又做爹的大哥哥,还是这么感性,不由笑道:“我已经好了,大哥哥大嫂,你们放心吧,我没事。”
  温春辉背过身擦了擦眼睛,才开口道:“早知道我去见你便是,你怎么都不说一句?就一句生病了,也不说具体情况,我跟嫂子快担心死了。”
  温竹君望着温春辉关切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不管怎么说,亲情还是挺能抚慰人的。
  付淼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三妹妹赶路不容易,你就别拿着哥哥的架子了,天儿还冷呢,别叫三妹妹吹风,快进去喝口热茶,吃点热饭热菜吧。”
  温竹君也连连点头,“大哥哥,我好着呢,这些天我就赖在你这了,好吃好喝的可不能少啊,肯定能长肉。”
  温春辉把这话听到了心里,转头就找了丫头,又去叮嘱厨房,这些天不能吝啬,好好做些好吃的,款待他妹妹。
  一顿饭吃完,温春辉便要去上值了,“三妹妹,你先安心住着,还有时间,那些事我们稍后好好商量。”
  温竹君也知道事情缓急,“大哥哥去吧,公事要紧,这段时间你也不容易。”
  为了支援北地,肃州确实不容易,口粮也是挤了又挤才送去的。
  她这一路也跑得辛苦,吃饱喝足后,沾枕便着,睡前又喝了碗姜汤,比喝苦药汤好,暖乎乎的,睡着了也不会冷。
  开了春,土地便仿似从冬日活了过来,积攒一冬的力量,终于将地面染上了嫩绿。
  高耸巍峨的城墙,将皇城和世间烟火气隔绝。
  东宫,正元殿。
  太子妃将信递给了太子,“竹君虽是女流,但看问题也很透彻,她说得很有道理,北地不能再经波折了,我们承受不起,大梁更承受不起。”
  太子紧抿着唇,眉头皱成了川字,最近的忙乱使他疲惫又烦躁,心神俱累,张炳之的倒台,竟然没有意料之中的兴奋。
  他其实应该高兴的,张炳之的倒台,给他的人空出了不少地方,将来办事,或许会更方便。
  大梁确实经不起折腾了,他心里很清楚,这次若不是温竹君,北地根本没有今天。
  太子看着信里字斟句酌的词语,笔迹工整,言辞恳切,确实是用心的,不由阖眸。
  “她倒是敢说得很,自以为清醒,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要是被别人看到这封信,不定会给她安个什么罪名。”
  太子妃笑道:“她这也是苦口婆心,不止是提醒我们,更是为了百姓,能在这个时候想清楚这么多事儿,不做墙头草,要我说,她一个女子,可比你詹事府许多男人都强。”
  太子叹了口气,眼里露出隐隐的疲惫,沉声道:“是该停一停了,这一切都太快了,本就边疆不稳,若再兴牢狱,北地百姓那可真是苦死了。”
  他站起身,“这信既然是她写给你的,那就你回吧,告诉她,孤知道怎么做。”
  “哎。”太子妃高兴的点头应下,心里也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她不是不想劝,只是作为枕边人,开这口,就好像跟他不是一条心,本来这事儿就难的很,难免会伤他,现在好了,竹君开口了,来的正是时候。
  “来人,伺候笔墨。”
  春日的暖阳珍贵又温暖,洒下的光芒供养着整片大地上的一切,随着日晷转动,金乌西下,余晖纵使漫天,但也再难提供温暖,一日便过去了。
  温竹君这一觉睡得很舒服,难得没有出虚汗,青梨来叫时,她醒的时候也不觉难受,反而神清气爽。
  她伸了个大懒腰,笑道:“嗯,这个枕头好舒服,不知道大嫂怎么弄的。”
  青梨好奇的拿起枕头翻看研究,笑眯眯的,“也不难,待会儿我就去问问,到时候照着给您也做几个。”
  温竹君起身后,终于没再哈欠连天,觉得整个人精神多了。
  她一抬眼便看到镜子里的青梨在笑,神秘兮兮的,这么久了,这丫头就老是皱着眉,没这么高兴过。
  “你笑什么呢?什么高兴的事儿啊?”
  青梨赶紧摇头,“没什么啊,夫人,我没笑。”
  温竹君也不追问,静静地闭上眼,头发刚梳好,她忽然道:“侯爷来了?”
  “嗯……”青梨刚应声便知道错了,连忙四下看看,满脸无奈,“夫人,你偶尔别这么聪明嘛。”
  温竹君摇摇头,又不难猜,这也算不得惊喜吧。
  “他这个时候来肃州,是要做什么?”
  青梨小声道:“您放心,都已经吩咐过了,也没几个人知道侯爷来了。”
  温竹君松了口气,大哥哥办事,她还算放心。
  梳洗好后,青梨拿着妆奁盒子,要给她选镯子,一双赤金牡丹纹嵌珍珠手镯,一双翠玉镯。
  温竹君看着一手而握的苍白细弱手腕,摇了摇头,“太瘦了,戴不住,等以后再戴吧……”
  话音一落,身后便传来一道略带哽咽的声音。
  霍云霄高大健硕的身躯站在槅扇门边,垂下的手紧攥,眼眶微红,双眸隐忍克制,“阿竹,你,你怎么了?”
  第135章 捡漏的第一百三十五天太阳底下无鲜事……
  夕阳西斜,正好透过窗牖,落在梳妆台前,温黄的光似乎格外懂事,正好笼罩着温竹君。
  霍云霄看着数月不见的温竹君,只觉眼前人大变模样,弱不禁风,那镯子明明以前戴在腕上正好,衬得她肤白圆润,如今却空落落的挂在腕子上,一抬手,都能穿到胳膊肘了。
  “怎么这么瘦?大哥跟我说你的病不碍事,我才忍着没回去找你,你怎么不跟我说实话……”
  他急忙大步朝她走去,一把将她揽在怀里,满眼自责,越靠近,越发觉出她瘦得厉害,两肩只剩骨头支棱着,本就纤瘦,现在更是没什么肉了。
  温竹君气虚,刚想开口说话,一仰头居然看到他无声的哭了起来,两眼通红,眼泪珠子直往下落。
  她心头一荡,只觉惊诧,倏地回神,赶紧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等人都下去了,温竹君才拍拍他的背,轻声道:“我没事的,就是风寒而已,还比不上你在战场受的半点苦呢。”
  霍云霄捧着她的脸,仔仔细细的打量,只觉她又瘦又弱,皮肤白的没有血色,说话也有气无力,顿时心更疼了。
  “还说没事?你到底怎么了?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有人难为你,故意害得你……”
  他与她成亲,总是保护不好她。
  温竹君笑了起来,这小子想什么
  呢?过日子,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
  “一开始确实是装病,后来不知怎么吹了风,伤寒之症,也是我自己没注意,你别哭了,不像样……”
  她心里有些惊讶,又莫名有点麻麻的,霍云霄经过一年的磨砺,年岁长了,越发像个成熟男人了,模样自然是好看的,此刻眼尾发红,为自己心疼落泪,说心里无动于衷,肯定是假话。
  “别担心,我现在都好了,真的。”
  霍云霄缓缓蹲在她旁边,眼睛不错一下,犹疑道:“看过大夫了?我去跟温春辉说说,不能马虎……”
  温竹君一把拉住他,察觉到他掌心越发粗糙的茧子,还有手上痕迹明显的结痂伤痕,一时心头微软。
  她拿帕子帮他拭去眼泪,柔声道:“别乱来,我真的没事,现在就好好吃饭养身体,会恢复的,你呢?怎么来肃州了?前线战事不吃紧吗?”
  霍云霄仰着头,任由她擦拭,含糊道:“我来肃州,是正好特意领兵过来帮忙押送粮食,不能久待的。”
  夫妻俩说着话,没注意到院子里来了人。
  付淼眼尖,挺着肚子一把拉住丈夫。
  温春辉还没觉察,奇道:“怎么了?”
  付淼朝窗子里努努嘴,温春辉扭过头,正好看到窗牖间最后一抹橙黄余晖里,夫妻俩一个坐着俯首,一个蹲着仰头,融融暖光中,犹如交颈鸳鸯般亲昵,喁喁私语,远远看去,当真像一幅活的画卷。
  夫妻俩也就欣慰的打量了几眼,相视一笑,便自觉退了出去。
  温竹君和霍云霄说了好些话,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事儿,还要再说,但付淼身边的丫头便来了,说是晚食准备好了,请两人去用饭。
  席间大家都只说了些家里的日常趣事,主要关注点都在温竹君身上。
  温竹君面对一桌子菜肴,还有自己堆尖的碗,无奈笑道:“我身体底子好,会恢复的,你们都别担心,我也会好好吃饭,想瘦很难,想胖还不容易?”
  霍云霄给她夹了一大筷子牛肉,闷闷道:“多吃肉,好得快。”
  温春辉看的满意,给霍云霄也打了碗汤,“三妹夫,来,你也喝汤。”
  一顿饭吃得还算热闹。
  付淼见丈夫起身,笑着道:“吃了这么些,去隔间坐会儿吧,聊聊天,喝点茶水。”
  她将人都赶了出去,又嘱咐丫头不许人靠近,才扭身回了隔间。
  隔间里已经燃了烛,明亮得很。
  霍云霄殷勤的扶着温竹君坐上了罗汉榻,又拿来软毯帮她盖住膝盖,十分体贴。
  温竹君有些诧异他的变化,笑着拉他在旁边坐下,“你别这样,叫大哥哥大嫂看了笑话。”
  温春辉笑着摇头,“你们夫妻恩爱,我们怎会笑话?”
  霍云霄叹了口气,打量着温竹君瘦削的身子,劝道:“你少操点心,我看身体养得也能快些。”
  温竹君瞥了他一眼,知道绕不过去。
  她把所有事儿对霍云霄和盘托出,包括这段时间北地的变化和惨状,还有她的想法。
  “……不是我要为那些贪官污吏开脱,也不是要为张炳之说话,他该死,那些人也该死,可百姓是无辜的,也有官员是好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世世代代深耕在北地,若真的清算,一下子就能乱起来,北地会比肃州更乱,你还要平叛第二次吗?”
  霍云霄眉头紧拧,“会这么严重吗?”
  温春辉和温竹君通信多,在旁点头道:“右军都督府就在丰州,将士一半都是北地人,若真的要清算,不说百姓,那些将士们会作何想?”
  “若是军中有异动……”霍云霄沉声道:“如今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北戎也不会安分。”
  付淼提醒道:“太子监国多年,这种事儿不会看不出来,或许我们的担忧不会成真。”
  温竹君摇头,“不敢赌,或许太子此刻也是被架在火上,到了这个时候,他真的能掌控一切吗?皇上又会怎么想呢?”
  人性如此,就连皇帝,都不敢说掌控一切吧?
  温春辉脑子转得快,“你是说,太子一党不想让这事儿停下?可这没道理啊,若是北地乱了,他们有什么好处?”
  但他很快便想到,最近朝堂上,全是参张炳之一党的折子,有多少是真的为国为民,又有多少是为了一己私利?
  温竹君轻声道:“乱子终会平息,但北地再也回不去了,经历了天灾人祸,肥沃田地已经被许多大户成片的买了,北地重新洗牌,得利的不全是他们,但痛的也绝不会是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