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念念繁星> 念念繁星 第33节

念念繁星 第33节

  “哎呦,这可怎么是好?”俞奶奶也着急起来,“满宝真一个人在屋里?老刘,这能报警吗?”
  “报什么警啊!”刘爷爷说,“这房子不是星星的吗?去小区门口找老裘来开锁呀,老裘看着星星长大的,知道这是她的家。”
  对啊!这是她的房子,开锁不求人!祝繁星再无犹豫,跑出小区找锁匠裘爷爷来开锁,这种老小区,大家住了十几二十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裘爷爷自然认得祝繁星,二话不说就带着工具上门了。
  102室门口,围着老老小小五个人,这时候,能不能找祝怀军要回金镯子已经不重要了,祝繁星心急如焚,只想确认祝满仓是否平安。
  裘爷爷很快撬开了门锁,还准备帮祝繁星换一个新锁,门一打开,祝繁星第一个冲进去,大声喊:“满宝!”
  俞奶奶和刘爷爷跟在她身后,最后是拄着拐杖的陈念安。
  一楼的房子,满室昏暗,这几天,钱塘的气温依旧在35度往上,可屋里的空调一台都没开,主卧大床上,一个孩子摊开手脚仰躺着,穿着短袖短裤,露出一截小肚皮,身上什么都没盖,像是在睡觉。
  “满宝?”祝繁星走到床边,弯腰看他,是满宝,但又不像满宝,他瘦了一大圈,脸色惨白,双眼紧闭,额头上还有一块淤青。
  “怎么搞成这样啊?”祝繁星去摸祝满仓的脸,入手滚烫,她一遍遍叫着他,“满宝,满宝,你醒醒!我是姐姐,姐姐来了,满宝,你怎么了?”
  俞奶奶也去摸祝满仓,见孩子呼吸微弱,脸色沉了下来:“星星,满宝病了,得赶紧送医院,这叫都叫不醒,是昏过去啦!”
  祝繁星当机立断,打横抱起祝满仓,准备去医院,俞奶奶说陪她一起去。
  陈念安被托付给了刘爷爷,拄着拐杖来到二楼,刘爷爷让他在餐椅上坐下,给他盛了一碗冰镇绿豆汤,问:“小朋友,吃过中饭没?”
  陈念安沮丧地摇了摇头,他很难过,满宝生病了,他却帮不上姐姐的忙,在家里还守不住妈妈的东西,真是太没用了。
  刘爷爷看到小男孩红了眼眶,坐到他身边,陪他说话:“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陈念安小声说:“陈念安。”
  “念安?思念的念,平安的安吗?”
  “嗯。”
  “啊呀,好名字啊!”刘爷爷像是很高兴,“我女儿叫刘安安,你这个名字,念安念安,叫起来就像我在想念她一样。”
  陈念安抬起头来,眼神疑惑。
  刘爷爷笑着指指餐桌上的一只相框:“我女儿出国了,在国外结了婚,生了孩子,暂时不回来了。”
  陈念安看向那只相框,也是一张五口之家的全家福,除了见过面的俞奶奶和刘爷爷,照片里年轻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个老外,小孩儿只有三四岁,有着一头栗色卷发,像个洋娃娃。
  刘爷爷继续安慰他:“念安,你不要担心满宝,有你姐姐在呢,星星是个很能干的女孩子,她能处理好的,还有我家老太婆陪着她,不会有事的,你呢,就在我这儿休息,要是饿了,爷爷给你煮碗饺子吃,好不好?”
  陈念安说:“爷爷,我不饿……”
  可他的肚子不满意这个回答,当场就出卖了他,咕噜噜地叫了一声,刘爷爷大笑起来,拍拍他的头:“我现在就去煮,你等着,很快就好了。”
  陈念安看着刘爷爷去了厨房,从冰箱里取出饺子,烧起开水,看了一会儿后,他收回视线,环视着这个客厅,这个房子比1001室小多了,客厅里甚至摆不下沙发,但布置得很整洁,还很温馨。
  这是陈念安来到钱塘后第一次进别人的家,他很新奇,又因为两位老人对他释放的善意,而感到温暖。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在后来的很多年,他会与这对善良的老夫妻缔结出更深厚、更奇妙的缘分。
  第33章 第10章孩子会长大的,困难总会解决……
  祝繁星都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居然能这么大。
  她以前抱过祝满仓,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满宝走一阵子就会喊累,要人抱,当时祝繁星长得挺高了,心血来潮也会抱抱他,可没抱多久就会手酸,赶紧把他丢给爸爸或妈妈。
  现在的祝满仓要比那会儿重多了,个子也高了不少,抱在怀里沉甸甸一坨肉,祝繁星却能抱着他一路狂奔,上车下车都没放下来过。
  在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她抱着祝满仓求医生救治,医生一看孩子这情况,立刻开了单子让做检查,抽血、ct、b超一条龙,急诊报告单出得很快,祝满仓的血常规显示一堆往上的箭头,右肺又有大片模糊阴影,确诊肺炎,需要住院。
  满宝昏得彻底,以前打个预防针都得哄半天,这次往他手背上扎输液针,他闭着眼睛,愣是半点儿醒的意思都没有。
  俞奶奶帮忙去住院部办手续,祝繁星在输液区陪满宝输液,输液区的小床上躺满了生病的小孩,哭声喊声不绝于耳,吵闹得像菜市场。
  祝繁星小时候也来这里输过液,是爸爸妈妈带她来的,但她长大后体质增强,有五六年没来过了,常来的人换成了祝满仓。
  孩子们的身边都陪着大人,有些还不止一个,现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宝贝,一生病,甚至会全家出动,围着孩子转。
  满宝以前生病也是这样的待遇,爸爸妈妈都会来,因为他就是家里的小宝贝。
  可现在呢?祝繁星看着满宝毫无生气的小脸蛋,根本就想象不出来,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跟着小叔去内蒙打了
  个来回,一路上颠沛流离,都不知道经历了什么。
  她无法理解小叔的行为,一个成年男人,快四十岁了,怎么能混账成这个样子?就他那样,居然还有女人愿意和他找对象,是瞎了吗?
  过了半小时,俞奶奶回来了,说床位已办妥,还给祝繁星带了一个面包:“星星,你中饭还没吃吧?先吃点儿垫垫肚子。”
  祝繁星没胃口:“俞奶奶,谢谢你,我现在吃不下。”
  俞奶奶把面包塞到她手里:“吃不下也要吃,你要是垮了,谁来照顾满宝?”
  祝繁星没再拒绝,拿起面包咬了一口。
  俞奶奶坐在她身边,先看了看满宝,见他睡得很沉,才和祝繁星聊起天来:“星星,你现在生活有困难吗?我是说经济上。”
  “还好。”祝繁星说,“我爸爸给我留钱了,几年内都够用的。”
  “那就好。”俞奶奶又问,“刚才那个腿上打了石膏的小孩儿,就是采岚的儿子?”
  “对。”祝繁星说,“他叫陈念安,我爸爸之前把他的户口迁到钱塘了,转学手续也办好了,我就想让他在钱塘上学,这样,我妈在天上也能安心。”
  “长得真和采岚挺像的,蛮漂亮,面相也和气。”俞奶奶问,“那他现在就是住在你家那个新房子里?”
  “嗯。”
  “他调皮不?”
  “不调皮。”祝繁星都记不得自己夸过陈念安多少遍了,“他很懂事的,非常听我的话,还会做饭呢。”
  俞奶奶笑了起来,她留着短卷发,身型偏胖,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两道缝,是个很有喜感的老太太,说:“这么小就会做饭啦?”
  祝繁星也笑了一下:“嗯,做得还挺好吃的,比我厉害。”
  “他几岁了?”
  祝繁星咬着面包,说:“十一岁,念六年级。”
  “星星啊。”俞奶奶拍拍她的腿,“你在上高中,小陈上六年级,你俩其实都大了,平时就算没有大人一起过,问题也不大,现在麻烦的还是满宝啊。”
  谁说不是呢?祝繁星都快愁死了。
  “我说句不中听的。”俞奶奶说,“满宝要是真跟着他爹一块儿过,不管是留在钱塘,还是去别的地方,这辈子,他都会很难很难,搞不好,这孩子就毁了。”
  “我知道啊,俞奶奶。”祝繁星皱起眉,“那我能怎么办呢?我养不了他呀,我要住校的,学校离家可远了,我没办法走读的。”
  俞奶奶问:“他亲妈呢?”
  “找不着了。”祝繁星都记不清那个婶婶长什么样了,“我小叔当年离婚欠了一屁股债,我婶婶太生气了,就没要孩子,跑回老家去了。听我小叔讲,她已经再婚了,又生了个小孩,现在就算找着她,她也不会要满宝的。”
  “那你姑姑呢?你姑姑不能帮忙带满宝吗?”俞奶奶问。
  那天晚上小叔和姑姑扯皮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祝繁星摇摇头:“我姑姑不肯养,非常坚决,我也没资格去指摘她什么,满宝又不是她生的,我小叔还没死呢。”
  “多好的一个孩子呀。”俞奶奶看着小床上的满宝,忍不住叹气,“唉……主要是你爸妈走得太突然了,好好的一个家,一下子搞成这样。”
  说到这儿,她顿了顿,拍拍祝繁星的胳膊,“星星,其实这段时间,我和你刘爷爷经常会聊起你家的事,我们有个想法,你要听听不?”
  祝繁星转头看着她:“奶奶你说。”
  “就是吧,你现在住的那个房子,我听你爸爸说过,面积很大,但现在家里只剩你和小陈两个人,我和老刘就觉得,你俩没必要住那么大的房子。你完全可以搬回102来住,把那个新房子租出去,租金能有五六千呢!102这套租不了多少钱,两千多撑死了,这一来一去,你每个月就能多两三千块钱的收入,抵一个人的工资啊。”
  任俊也提过这个建议,祝繁星说:“俞奶奶,我想过的,可现在我小叔还住在102呢,他要十月底才搬走。”
  “你别给他住了!让他赶紧走吧!”俞奶奶说,“我和老刘的意思是,你和小陈搬回来住,然后,你把满宝留下,你住小房间,让两个男孩住大房间,102虽然小,住你们三个还是够大了。”
  祝繁星很震惊:“把满宝留下?谁来照顾他?”
  “你先别急,先听我说完。”俞奶奶慢条斯理地说着,“如果没有小陈,我还真不敢这么提,现在就是因为有了小陈,我反倒觉得,这事儿其实是可以解决的。咱们这样,你呢,平时就去住校,小陈能自己上下学吧?”
  祝繁星:“能。”
  “那我和老刘就可以帮你接送满宝。”俞奶奶接上她的话,“下午把满宝接到我们家,等小陈放学了,让他也来我们家,两个孩子就在我们家吃晚饭。”
  祝繁星:“啊?不行的,这太麻烦你们了!”
  “你先听我说呀。”俞奶奶说,“我和老刘两个人平时做饭,其实很难做,我们年纪大了,吃得少,买一只鸡,有时候要分四次烧。多了两个小孩,我们做菜反而好做,等他们吃完饭,我就让小陈带满宝下楼去洗澡睡觉,十一岁的孩子,教一下,什么都能学会了。他俩要是有什么事,就上楼来喊我们,楼上楼下的也好照应,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周末,你不就回来了?”
  祝繁星拿着面包愣住了,在脑子里消化这个方案,是她未曾想过的,可是……这也太麻烦刘爷爷和俞奶奶了吧?相当于把他们给拴住了。
  “俞奶奶,你和刘爷爷有时候会去旅游的呀。”祝繁星说,“那种夕阳红的旅游团,我看你俩老去。”
  “哎呀,这又没啥影响,我们是退休工人嘛,安安又不在身边,我们大多数时间都空着的。”俞奶奶说,“其实啊,我们和四楼的老邓夫妻、五楼的老范夫妻,还有我隔壁的娟娟都聊过这事,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小陈已经和你一起住了,我们说的是,大家能不能轮流照顾满宝,每家轮一个星期,一个月也就轮一回,现在有了小陈,这事儿就更简单啦!”
  祝繁星:“……”
  她说不出话来,原来,在她毫不知情的时候,老邻居们已经为她和满宝操碎了心。这方案堪称离奇,她脑海里浮现出邓爷爷和王奶奶的身影,还有范爷爷和覃奶奶,娟娟阿姨和贾叔叔……
  他们都是光耀新村刚建成时就搬过来的原住民,和爸爸一样,在那栋小楼里住了近二十年。102室是爸爸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分的福利房,楼里的很多住户还是老同事,像201室的贾叔叔,当时就和爸爸在一个部门工作,他比爸爸大几岁,据说他结婚的时候,爸爸还去帮他做过伴郎。
  他们是看着祝繁星出生、长大的,祝繁星也看着他们渐渐变老,远亲不如近邻——她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这句老话的含义。
  俞奶奶继续说着:“如果我和老刘有事出去了,比如旅游啊,去国外看女儿啊,老邓他们都会帮忙。哦,当然了,我知道你会不好意思,这样子,我们收费,不让两个孩子白吃,按顿算,每人每顿十块钱,小孩儿能吃多少啊?我们还有得赚呢。”
  “可是,可是……”祝繁星说,“俞奶奶,满宝才五岁啊,陈念安一个人在家我都会担心,他俩待在一起,真的能行吗?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啊。”
  “星星,你别看满宝现在年纪小,什么都不懂,拉个屎都要大人帮忙擦屁股,其实也就熬个两三年,等他到了七八岁,只要没有大人惯着,他就会变得很能干了。”俞奶奶越说越激动,“到时候,小陈已经十三四岁了,是个大小伙子了,按我们小时候,十三四岁都能出去上工挣钱啦。”
  祝繁星说:“俞奶奶,年代不同啊,现在哪能和以前比?”
  “是不能比,但一个人能过成什么样,不都是被逼出来的吗?”俞奶奶说,“我们小时候,哪户人家没有五六七八个小孩?为啥生那么多?因为容易死啊,谁家没死过小孩呢?这家生五个死一个,那家生六个死两个,要是哪户人家生了几个小孩能全部养活的,那可真是太稀奇了!我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你,小孩是难养,但也没那么难养,我们以前都是大的哥哥姐姐带着小的弟弟妹妹,大家互相拉扯着长大的。”
  祝繁星沉默下来,在心里反反复复地思考,还是觉得俞奶奶提的这方案太过不可思议,让陈念安和满宝去楼上的邻居家吃晚饭?让邻居们帮忙接送满宝上下学?晚上再让陈念安一个人照顾满宝睡觉?
  这真的可以吗?
  “满宝的事咱们先不提,你就当我随口一说,但你和小陈搬回来住这事儿,你真的要好好想想。”俞奶奶还在劝她,“一个月多两三千块呢,一年下来能多不少钱,光耀新村离小学、初中还近,走路就能去上学了,多方便呀。”
  这倒是真的,光耀新村离东耀二小特别近,走路都不用十分钟,离青芽中学也近,公交两站路,骑个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
  俞奶奶打开了话匣子:“你们这拨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后长大了,身边都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家里老人要是生了病,也蛮麻烦的。我们这一代,还有你爸爸这一代就不一样了,兄弟姐妹都很多。有些家庭的兄弟姐妹感情特别好,有些就不行,这个其实分人,没有绝对的。像你爸和你小叔的关系,也不是你爸的责任,你爸够好的了,纯粹是你小叔这个人实在太混蛋,已经没救了。像我和我的哥哥妹妹,我们真的是从小亲到老,到现在逢年过节都会聚一聚,谁家有困难了,另外三个都会帮一把。”
  俞奶奶笑呵呵地看着祝繁星,“而你呢,别看两个弟弟现在是小拖油瓶,等他们长大了,两个人高马大的帅小伙,一左一右站在你身边,没爸妈又怎么了?哪个男的敢欺负你?哪个婆婆敢使唤你?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祝繁星被俞奶奶逗笑了,脑海中都有了画面感——陈念安和祝满仓长成了两个人高马大的帅小伙?天哪,那得过多少年啊!
  祝满仓在输液室的几包药水挂完了,祝繁星抱起他,和俞奶奶一起去病房。
  病房是三人间,儿童床特别小,旁边有张陪护椅,晚上可以拉开做陪护床,祝繁星把满宝放到小床上,隔壁陪护的妈妈见她长得稚气,疑惑地问:“你是孩子的……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