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62节
金老师一直关注着陈念安的操作,那小男孩身材清瘦,五官端正,眉眼俊秀,神色始终不慌不忙,做事时从容不迫、条理清晰,而身边的两个同学不像是组员,更像是助手,小小年纪,陈同学已经有了主厨风范。
他又转头看向观众席,隔着一段距离,能看到陈念安的弟弟,还有一对老人。
这时,有个年轻女孩挤进观众席,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借过一下,对不起对不起,我位子在里面……”
她没看到金老师,金老师却认出了她。
祝繁星梳着马尾辫,穿着二中校服,肩上背着大书包,满头大汗地挤到刘爷爷和俞奶奶身边,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哎呀,总算赶上了,我下车后一路跑进来的,小老虎呢?在哪儿在哪儿?比完了吗?”
“在那儿。”刘爷爷指给她看,“鱼快炸完了,浸泡一下就结束了,我看着没什么问题,一直很顺利。”
祝繁星站了起来,向着陈念安招手:“小老虎!我来啦!”
陈念安听到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身上那淡定从容的气质瞬间消失,他蹦跳着冲祝繁星挥手,满脸堆笑,分明就是个小孩子。
他大声喊:“姐姐!我快做完了!”
金老师:“……”
——姐姐?
——去年七月,他爸爸妈妈遭遇了车祸,都去世了,现在家里只剩他和他姐姐,还有一个弟弟。
——姐姐???
金老师坐不住了,站起身朝祝繁星喊:“祝繁星!”
祝繁星吓一跳,看到他后更吃惊了:“诶?金校长?你怎么在这儿啊?”
第57章 第18章你老公可是个厨神,咱有证据……
金和平是青芽中学的现任校长,任职校长工作还未满四年,他来到青芽的那一年,正逢祝繁星小学毕业,升入初中。
青芽中学体量不大,整个学校总共只有十八个班级,学生数量常年维持在八百多人。人少了,金校长就对校内的优秀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而祝繁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中三年,她时常在活动中与金校长碰面,毕业典礼时,还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与校长合影。
金和平甚至见过两次祝怀康,一次是祝繁星念初二时,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英语演讲比赛,祝怀康陪同前往,遇见了来做评委的金校长,两个男人年龄相仿,在台下闲聊了几句。
另一次是祝繁星初中毕业时,祝怀康被邀请到场,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也和金校长合了一张影。
金和平看着祝繁星风风光光地毕业,记得祝怀康在台下给女儿拍照时满脸骄傲的样子,他做梦都没想到,就在毕业典礼结束后的七月,祝怀康去世了。
金和平看着挤过人群坐到自己身边的女孩,竟不知该如何开口,倒是祝繁星大大方方地与他聊起天来:“金校长,你怎么来了呀?”
金和平说:“今天我刚好有空,就带学生来比赛,你呢?二中这么早就放学了?”
祝繁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放学,我请了半天假,来看我弟弟比赛,喏,那个就是我弟弟。”
她指向的正是陈念安,金和平说:“真巧,这个男孩的班主任毕业实习时和我做过一年同事,刚才,楼老师和我说了你家的事……真的太意外了,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祝繁星的脸色变了,但很快,笑容又回到她的脸上,说:“金校长,你别安慰我啊,你一安慰,我很容易哭的。其实我现在过得还不错,生活、上学都没什么问题,两个弟弟也很乖,我已经没那么难过了,真的。”
金和平看着女孩稚嫩的脸庞,想分辨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在强颜欢笑,转念一想,就算是装的,又何必去拆穿?事情已经发生了,祝繁星能有这样的心态,应该鼓励才对。
他没再细问事故的原委,开始和祝繁星聊起这一年来,她在二中的学业情况,祝繁星侃侃而谈,脸上一直挂着笑。
金和平心里还有个疑问,聊着聊着就问了出来。
“我记得,你是独生女吧?”他指指陈念安,“你怎么会有两个弟弟?”
祝繁星笑嘻嘻地说:“金校长,这事儿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我妈和我爸都是二婚,那个男孩叫陈念安,是我妈妈的孩子,那边那个小的叫祝满仓,是我堂弟,他爸妈不要他了,所以他们两个现在都跟着我一起过。”
金和平问:“那两个老人是你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
“都不是。”祝繁星说,“他们是住在我家楼上的邻居,我住校的时候,他们会帮我照顾一下两个弟弟,不过大多数时间,还是我大弟弟在照顾小弟弟。我大弟弟很能干的,你看到他做菜了吗?做得可好了!我回家的时候,都是他负责做饭,连碗都不用我洗。”
“看到了,我之前一直在关注他,的确是个很能干的孩子。”金和平犹豫了一下,问,“他今年毕业,对吗?”
祝繁星:“对,今年毕业。”
“对于升学,他有什么想法吗?青芽,东耀,或是别的一些民办学校?”
祝繁星:“?”
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一下子就明白了金校长话里有话,只是……真的会有这种好事儿吗?不行不行,得先冷静,想想该怎么回答,她的回答必须慎重,绝不能胡说八道。
“他当然想上青芽啦。”祝繁星心脏怦怦跳,说,“不过……他现在的成绩在班里只有中等偏上,可能很难被推荐,但是金校长,我向你保证,陈念安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他就是转学转晚了,才来了一年,如果能给他多点儿时间,他一定会继续往前冲,进步空间会很大的!”
金和平问:“他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我看他做菜做得很好,有没有想过初中毕业后去读职校?”
祝繁星说:“没有!暂时没有这个想法,他想考大学,念本科,他在老家上学时就是以这个为目标的,所以,初中三年,不管他在哪所初中,他都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中考时去冲击重高。”
钱塘中考的残酷程度不亚于高考,中考后会分流,只有50%的学生能读高中,这其中包括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剩下的人会去读职校,或不再念书。
不是说职校一定不好,只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生源参差不齐,光是校风问题就够家长头疼的了,孩子们毕业求职还容易遭遇学历歧视,若想继续提升学历,又非常困难。
而陈念安愿意读书,祝繁星千辛万苦地把他留在身边,可不是为了让他读职校的。
金和平思考了一下,说:“我明白了,只是,我现在还不能给你答复,这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样吧,我们先关注今天的比赛,这事儿我记下了,到时候,我帮你留心一把。”
以祝繁星的年龄和阅历,还听不太明白金校长的意思,但她不敢再说些什么,怕表现得太过急切,会适得其反。
她只能笑着点头:“好的,谢谢金校长,麻烦你了,那个,我弟弟叫陈念安,耳东陈……”
“思念的念,平安的安。”金和平笑了起来,“我都知道,他是东耀二小六(3)班的学生。”
祝繁星尴尬地笑笑:“对,他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
场
上,陈念安的鱼块已经全部炸完,在酱汁里浸泡后,鱼块由金黄色变成了焦黑色,他用漏勺把鱼块捞到大盘子里,又一次点缀上小番茄,举手示意:“老师,19号做好了。”
这条草鱼五斤半重,交上去的熏鱼成品有一大盆,还剩了很多没装完,陈念安、张珂和吴昊浩就站在炉子边吃了起来。
“好吃吗?”陈念安问两个小伙伴。
吴昊浩点头:“好吃,我还是第一次吃现炸出来的熏鱼呢,比外面店里买的还好吃。”
张珂说:“这肯定能拿奖,至少能拿二等奖。”
最先来拍摄的那位记者也凑了过来,一点儿不见外地从盘子里捞鱼吃,一边吃,一边还和陈念安开起了玩笑:“小同学,你可以去外头开店了,我家附近就有一家熏鱼店,很小一个店面,一斤熏鱼要卖二十多块钱呢,生意还特别好。”
陈念安听乐了,见那记者连吃三块,还想再拿,着急地说:“叔叔,你别吃了,我还得拿给我爷爷奶奶和姐姐吃呢。”
“嘿,你这小孩儿这么小气,我又不会白吃。”记者说,“来,你把盘子端起来,我给你拍一段,晚上剪到新闻里去。”
陈念安张大嘴:“啊?真的吗?”
“真的呀!”记者吃下最后一块鱼肉,扛起了摄像机,“来来来,三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对我比个‘耶’。”
陈念安端起盘子站在中间,张珂和吴昊浩站在他左右两边,小朋友们面带微笑,对着镜头比“耶”,记者拍完后向他们比了个“ok”手势,说:“晚上九点,钱塘一台,《晚间新闻30分》,记得去看啊。”
记者走了,三个小孩笑成一团,陈念安端着盘子跑去观众席,让他的亲友团吃熏鱼,边上的学生家长也凑了过来,你一块我一块地拿,吃过以后都是赞不绝口。
祝繁星眼疾手快,抢过盘子给金校长端过去,金和平尝到了一块熏鱼,对祝繁星竖起大拇指:“味道真不错,又香又脆,咸度甜度刚刚好,炸得还很嫩。”
“是吧?”祝繁星笑靥如花,“金校长你再拿一块,再拿一块,一会儿就没有了。”
评委台边,十二位评委已经在品尝菜品,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边吃边打分。
很多学生在摆盘上花了心思,有用真菠萝装的菠萝炒饭,用精美的笼屉装的小点心,用一条船装的牛肉粒,还有些菜品旁摆着折扇、盆景、花枝、迷你屏风……五花八门,色彩缤纷,乍一看,颇有种满汉全席的既视感。
搞笑的是,有三条糖醋鱼压根儿没被人吃过,端过来完完整整一条鱼,打完分还是完完整整一条鱼,也不知道这分是怎么打的。
而陈念安的熏鱼,那么大一盆,除了评委,还有别的工作人员来捞着吃,ppt演讲还没开始呢,盘子居然空了,只剩几颗寂寞的小番茄。
张珂过来时目瞪口呆:“那我拿什么上台展示啊?”
一个老师说:“没事儿,你直接看片子讲。”
张珂委委屈屈地跑回陈念安身边:“陈念安!熏鱼都被吃完了!我们的道具没有了!一块都没有了!”
小学生们在进行ppt演讲时,会场被重新布置好,初中组进场比赛,等他们比完赛,小学组的评比结果也出来了。
陈念安、吴昊浩和张珂站在一起,紧张地等待主持人宣布名次。
一共四十二组选手,先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摆盘奖、最佳展示奖等单项小奖,接着是三十组参与奖,也就是人人有份奖。
张珂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不要有我们,不要有我们……”
果然,没有他们!三个孩子快乐地击掌,他们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主持人开始宣布八组三等奖,张珂又开始了:“不要有我们,不要有我们……”
报完了,真的没有他们!张珂高兴极了,向来冷静的吴昊浩也变得很兴奋。
陈念安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拼到这份上,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没有遗憾了。
二等奖只有三组,三个孩子平静了许多,等待着主持人报出“东耀二小”的名字。
观众席上,祝繁星挽着俞奶奶的胳膊,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祝满仓也睁大双眼,听得很认真。
主持人拿着话筒说:“获得本次比赛小学组二等奖的三支队伍是,钱塘市井杨小学,钱塘市西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以及……”
陈念安闭上了眼睛。
“钱塘市榕郡里小学。”
陈念安猛地睁眼:“!!!”
“所以,就不卖关子啦,获得本届西城区少年厨神争霸赛小学组冠军的队伍是——钱塘市东耀第二实验小学!恭喜你们!”
“啊啊啊啊啊!赢啦!冠军!”祝繁星和祝满仓蹦了起来,刘爷爷和俞奶奶脸上也笑开了花,俞奶奶抚着心脏说:“哎呀,老头子,我应该带一颗速效救心丸来的,没想到念安这么争气啊!我心脏都在砰砰跳呢!”
陈念安已经和张珂、吴昊浩拥抱在一起,楼老师也很激动,这比赛比到第三届,东耀二小的学生只拿过两次参与奖,这一次居然拿了冠军,虽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比赛,但拿冠军总归让人高兴,楼老师与有荣焉。
颁奖典礼上,陈念安、张珂和吴昊浩最后上台,三个穿着厨师服的小孩共同举起了一座水晶奖杯,陈念安作为“主厨”,还得到一份额外的奖品——一顶绣着“少年厨神”四个红字的厨师帽。
给他颁奖的是一位国家特一级厨师,目前在钱塘经营一家私房菜馆,也是餐厅的主厨,他拍拍陈念安的肩,说:“恭喜你啊小同学,实至名归,我们六个厨子都是选的你,小伙子前途无量,未来可期!”
陈念安害羞地说:“谢谢叔叔。”
祝繁星来到台下,举着手机说:“小老虎,快站好,我给你们拍几张合影。”
陈念安赶紧举起奖杯,张珂帮他换上新得的厨师帽,小厨神笑得露出一排大白牙,这快乐的画面便定格在了祝繁星的手机上。
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初中组还在统计分数,祝繁星想和金校长道个别,还想和他交换一下手机号,找了一圈却没找到他,只能悻悻地离开了会场。
当天晚上,祝繁星、陈念安和祝满仓一直待在202室,等到21点的《晚间新闻30分》开始,刘爷爷和俞奶奶也凑到电视机前,二老三小紧盯着屏幕,终于看到了关于这场比赛的新闻。
记者吃了陈念安几块熏鱼,投桃报李,真的让工作人员把他剪进了画面,还有陈念安最后领奖的片段。
祝满仓指着电视机说:“哥哥,你上电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