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151节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驰时,有一阵子,车厢里很安静,祝满仓在后排睡得死沉,祝繁星瞄了眼副驾上的少年,见他撑着额头在发呆,说:“小老虎,你要是觉得困,可以睡会儿,我喝过咖啡,不会打瞌睡的。”
陈念安说:“我不困,我只是在想下一个话题。”
祝繁星“嗤嗤”地笑:“你和我在一起还要找话题吗?咱俩就算三小时不说话也不会尴尬啊。”
陈念安想了想,也笑了起来,说:“这倒也是。”
不用特地找话题,不用猜测对方的心思,不用担心对方对自己是否有所不满,却憋着不说,因为他们是姐弟。
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放屁,打嗝,挤痘痘,挖鼻屎……做一切凡人都避免不了的日常琐事,真实,自在,轻松,舒服,不用害怕出丑,不用避着对方,因为他们是姐弟。
有什么就说什么,做错事要道歉,做得好要表扬,吵架了很快就会和好,大事小事都商量着来,哪怕是先斩后奏,只要能说出正当理由,对方也不会记仇。
因为他们是姐弟。
这一趟扫墓之旅非常顺利,历时六天五晚,祝繁星三人在安徽、河北转过一圈就回到了钱塘,没去任何地方游玩。
一路上,他们还是只订一个标间,陈念安和祝满仓挤着睡,祝繁星单睡,仿佛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五峤村,冯家姥爷和姥姥为了庆祝陈念安考上a大,在家门口放了两挂鞭炮,逢人便说外孙有多么争气,引来村民们的一片夸赞声。
陈念安已长大成人,两位老人却是越发得苍老憔悴,祝繁星依旧没见到冯
智光一家人,听说,冯继强已经出师了,现在在县城的一家修车行工作,每月工资一千八。
在保定,曹家姥姥和姥爷四年未见陈念安,再次见面,惊讶得不得了,连声说“认不得了,认不得了,长成大小伙子了”。
姥爷的身体不太好,去年底还做过一次大手术,祝繁星直到这时才知道这件事,她让姥姥别再给她打生活费,说自己卖了房子,家里现在不缺钱用。
“你姥爷……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你回来。”姥姥拉着祝繁星的手,叹了一口气,又说,“没事,你不用惦记我们,有你小姨在呢。”
这一年的六月,上海迪士尼乐园盛大开幕,暑假期间,乐园里天天人满为患,祝繁星还是勇敢地买了票,趁着出发前的最后几天假期,带两个弟弟入园游玩。
他们又穿上了那套蓝色亲子装,陈念安和祝繁星的身型变化不大,衣服依旧合身,只有祝满仓……
“姐姐,我这件衣服是不是太短了?”
长到1米61的男孩拉着衣摆,愁眉苦脸地看向哥哥姐姐。
祝繁星说:“就穿一天,你将就一下吧。”
于是,照片里,当祝满仓举起双手时,腰身就会显露出来,不再是胖嘟嘟的圆肚皮,变成了一截白白瘦瘦、独属于半大小子的小细腰。
他们在乐园内从早待到晚,直到看完精彩的烟花秀。
祝繁星发出许多条朋友圈,晒出自己和陈念安、祝满仓的各种合影,收到数不清的赞和评论,温明远与梁知维也夹在其中。
温明远已经身在美国,正和父母一起进行从美东到美西的长途旅行,开学后,他即将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硕博连读。
梁知维则到了深圳,最近正在接受入职培训,在朋友圈晒过宿舍,晒过工位,还晒过琳琅满目的早茶,祝繁星每次看见,都会给他点个赞。
郭晓春也在北京接受培训,等待着签证和机票。
申露在家备考;张思彤在日本旅游;方熠考上了a大的研究生,将在本校继续学业;李思莹考研失败,准备二战;王林琳找了个东北男朋友,毕业后和男友一起去大连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陈念安是第一次来上海,游玩过迪士尼后,祝繁星把酒店换到市区南京路附近,打算带两个弟弟再在上海玩几天。
晚上,他们在热闹的南京路步行街闲逛,祝满仓精力旺盛,又跑又跳,看到有趣的东西就会往前凑,祝繁星和陈念安跟在他身后,慢悠悠地走。
盛夏的夜晚,空气燥热,在这样一个陌生又繁华的大都市,一条陌生的步行街上,陈念安珍惜与姐姐相处的最后时光,即使汗流浃背,也甘之如饴。
再过两天,祝繁星就要出发了。
一家商场门口正在搞活动,有唱歌表演,祝满仓像条泥鳅似的挤进去看,祝繁星和陈念安不感兴趣,在外围等他。
“满宝怎么这么厉害?今天走了好多路啊,他不累的吗?”祝繁星挂在陈念安身上叫苦不迭,“我脚好酸哦,一会儿回酒店看看,我感觉脚底板都起泡了。”
陈念安扶着她,说:“等他出来,咱们就回酒店。”
这时,有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提着一个水桶来到他们面前,对陈念安说:“哥哥,给女朋友买朵花吧!”
陈念安和祝繁星都是一愣,看到女孩的水桶里插着一堆单独包装的红玫瑰,祝繁星笑死了,说:“他不是我男朋友。”
女孩很迷茫,因为这两人几乎是黏在一起,她有些尴尬地说:“哦,对不起,那……哥哥,买花吗?可能你买了花……姐姐就答应你了。”
陈念安:“?”
“你在说什么呀?他是我弟弟!”祝繁星嘎嘎直乐,“你看不出来我比他大呀?”
女孩一愣,摇头道:“看不出来。”
祝繁星说:“我比他大四岁呢!”
女孩说:“真的看不出来啊,姐姐,你俩看着就是差不多大。”
陈念安的心情瞬间好得冒泡,说:“行,我买一朵。”
祝繁星惊讶地看着他:“啊?”
“很晚了,人家还有这么多花没卖完呢。”陈念安问,“一朵多少钱?”
女孩高兴地说:“十块!”
“这么贵?!”祝繁星去拉陈念安的手,“小老虎,别买了,十块钱咱们能买三瓶饮料喝呢。”
“不,我想买。”陈念安说,“姐,我还没送过你花。”
家里有个玻璃花瓶,从102室被带到403室,现在里面养着几棵葱,陈念安做饭时会去摘来用。
他往那个花瓶里插过鲜花,三大束,都包装得很精美,第一束是温明远送的,第二束是杨锋送的,第三束是梁知维送的。
而他自己,从未送过祝繁星鲜花,一朵都没有。
他付了十块钱,祝繁星从桶里挑出一朵还算新鲜的红玫瑰,小女孩开心地跑开了,祝繁星把玫瑰凑到鼻前闻闻,又给陈念安闻闻,问:“香不香?”
陈念安闭上眼睛,专心地闻,说:“香。”
祝繁星嘴里说着“咱俩谁和谁啊,送什么花哦,真是浪费钱”,可陈念安能看出来,她是喜欢的。拿着那朵包装简陋的红玫瑰,她脚也不痛了,蹦跳着去找祝满仓炫耀。
遗憾的是,这朵红玫瑰,在炎热的夏季没能撑过两天,就枯萎了。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祝繁星拖着大包小包去浦东机场登机,陈念安和祝满仓一起来送她。
该说的话早就说完了,该做的事也都做好了,祝繁星托运完行李,准备过安检,站在宽阔明亮的安检口,她分别与两个弟弟拥抱。
先抱祝满仓,再抱陈念安。
她紧紧抱住那十八岁的少年,笑着说:“放心吧,小老虎,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嗯。”陈念安的手掌抚着她的背脊,嗓音低哑,“姐,一路顺风。”
祝繁星松开手臂,倒退着走了两步,拿着护照和登机牌向他们挥手:“走了,拜拜!”
陈念安和祝满仓也笑着向她挥手:“拜拜!”
祝繁星突然指向陈念安:“不许哭啊!”
陈念安:“……”
年轻女孩潇洒转身,咖啡色的马尾辫一甩,大踏步地走向安检口。
她背着一个电脑包,包上挂着一只小狗玩偶,是祝满仓送给她的二十二岁生日礼物,小狗旁是一枚沉香木平安无事牌,那是陈念安送的礼物,是他去钱塘的一所寺庙求来的,开过光,他什么都不求,只希望姐姐能出入平安。
安检队伍渐渐向前,终于,祝繁星随着人流走进安检门,陈念安再也看不见她了。
第134章 第05章唉……可乐都要喝不起了。……
2004年的冬天,祝繁星跟随父亲去过泰国旅游,2008年夏天又去过一次巴厘岛,全是报的旅游团。两次出境,冯采岚都没能同行,因为她惦记陈念安,回安徽看儿子去了。
在巴厘岛旅游时,祝怀康对祝繁星说:“星星,咱们家现在的经济情况比起过去宽裕了不少,以后,爸爸争取每年带你出来玩一趟,咱们走长线,一年国内,一年国外,先从亚洲玩起,慢慢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十四岁的祝繁星问:“就我们两个人吗?不带上妈妈和满宝?”
祝怀康说:“那肯定要带啊,只是满宝现在还太小,等他长大一点再带他,还有你妈,还有……”
“陈念安。”祝繁星故意阴阳怪气地说,“那个给我吃毒桃子的小屁孩。”
爸爸没有食言,2009年的确安排了一趟长线旅游,目的地是青岛,他带上了所有人,她,妈妈,满宝,陈念安。
然而,世事难料,那竟是他们一家五口最后的一次长途旅行。
后来的七年,祝繁星再也没能走出国门,办理赴法签证时,护照早已过期。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祝繁星拖着行李箱站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的出站大厅,好奇地观望四周。
旅客们在她身边穿梭,有着不同的肤色与发色,各种显示屏、指示牌上不再是熟悉的中文,幸好,她没有语言障碍,那些文字都能认得,不会感到紧张。
祝繁星边走边看,渐渐的,笑容漫上嘴角,当她离开航站楼,第一次看到巴黎碧蓝的天空时,不禁在心里对爸爸说:老爸,我真的冲出亚洲了。
——
巴黎索邦大学又名巴黎第四大学,位于巴黎第五区,属于拉丁区,亦是巴黎文化、艺术和学术气息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后,巴黎大学被拆分成十三所独立的大学,巴黎四大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所人文领域单一性学科大学,历史和地理专业在法国排名第二,还拥有两个下属学院,其中之一的传媒学院,全法排名第一。
祝繁星即将入读的便是该传媒学院。
来到巴黎后,她先联系了一个a大学姐,是esme帮她牵的线。
学姐叫张雅澜,比祝繁星大一届,是个肤白貌美、爽朗爱笑的川妹子,见到祝繁星后,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祝繁星!我晓得你,大名鼎鼎噻!”
祝繁星:“啊?”
张雅澜亲热地挽住她,说:“你晓不晓得,你在我们学院可有名咯,我们平时说到你,都是说的那个‘高妹’,我问你,你以前是打排球的吗?”
“不是!”祝繁星忍俊不禁,“我根本就不会打排球。”
“这样啊。”张雅澜说,“哎,我记得你有个男朋友,长得又高又帅,我在寝室楼下见到过。”
“呃……”祝繁星说,“学姐,我和他已经分手了,去年春天就分了。”
张雅澜眨了眨眼睛,用法语说了一句“对不起”,又说:“你别叫我学姐了,叫我yanna或雅澜吧,你呢?我要怎么叫你?”
祝繁星说:“你可以叫我stella或星星。”
“ok!”
张雅澜暑假没回国,在巴黎四大附近的街区租了一间小公寓,住宿条件比学校公寓好一些,当然,租金也更贵一些。
头几天,祝繁星在张雅澜的公寓借宿,同时开始为自己找房子,她本来的计划是申请学校公寓,但张雅澜建议她租外面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