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攻的白月光跑路了 第69节
面谈一事虽然被定了下来,这其中也少不了各方谈判角力。不过最终,朝中大臣们还是觉得自己赢了——会面的地点被定在了京城,耶律城同意仅率百人以内的亲兵前来,沛厥大军则被留在了边防要塞。
尽管耶律城答应了这个条件,当朝还是对他百般提防。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耶律城此次前来却是带了十足的诚意,就在朝中为要不要暗杀他而吵的不可开交时,耶律城在见完轩辕碑的第一面,就直接同意了退兵议和一事。
这下,本就人数偏多的主和派就变得更为主流了。
和谈的过程也比想象中更加顺利,虽然耶律城要走了不少好处,但也不算是狮子大开口,以沛厥现在的战力,这些条件都还在可以商量的合理范围之内,双方商议的进度也算顺利。
只不过除了岁币一应的的条件之外,耶律城还单独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要与当朝结亲。
联姻向来都是非常好用的政治工具,这件事也足以看出耶律城的诚意,大臣们自然双手赞同。
只是天子刚刚继位,尚未来得及准备选秀。加之之前夺嫡时被其他兄弟暗算,天子后宫空虚,膝下又无子嗣,虽是有意和亲。却也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就在主和派大臣们每天想破头地寻找地位合适的公主时,和天子喝了半个月茶的耶律城终于主动提出了自己心仪的人选。
只不过,这个提议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而更意外的是,轩辕碑居然同意了这桩婚事——
三日后,圣旨颁下,赐前齐王殿下轩辕南与耶律城结亲。
这个消息甫一传开,不只是当朝这边满堂惊色,就连沛厥那边都是一片哗然。
但是耶律城成功从协议中为沛厥谋求了西北边境生存的各种所需,困扰沛厥已久的稳定温饱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对于议和这件事,沛厥得到的好处让各方势力无法对耶律城多加置喙。
再者,之前为了一统三国,沛厥征战不断,虽说百战百胜,但此时境内青壮年数目却严重不足,与幅员辽阔的当朝相比,辉煌战绩很难再次重演。
不过说来说去,这些因素都在其次,真正对议和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还是耶律城本人——拳头大小决定权力,除了他,沛厥根本找不出第二个人能驾驭那么多军马。
只不过耶律城到底是半路杀出的流落皇子,虽说三年不败,但包括他那些兄弟在内,境内其余势力仍对耶律城虎视眈眈。
这些势力原本想趁耶律城进攻当朝、疲于攻占时在沛厥搅局,没万万没想到耶律城一开始就没打算打仗,他的兵力根本没损耗多少,很快就带着大军回了沛厥。
一计不成,这些人只能再次寻找其它下手的机会,也因此,耶律城冲冠一怒为红……蓝颜的故事,就迅速传到了沛厥皇室之中。
很快,相关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各方势力手中。对稍稍灵通些的人来说,耶律城对轩辕南的感情已然不是秘密,还有人还挖出了更多隐秘——据说耶律城原本在和谈结束后就打算回来,最后却拖了整整一个月才离京,就是因为体恤轩辕南,想让对方能在自己的故土多待一段时间。
确认了这些消息之后,耶律城的兄弟们简直是大喜过望。
耶律城骁勇善战,战无不胜。但他幼年时经历过漫长的流.亡,多年不在沛厥境内,对沛厥的风俗并不熟悉。他的那些谋士和手下也都是从底层结识的人,对沛厥的贵.族风俗了解不多,所以他那些早早被比下去的兄弟们才就此做出了计划,打算从轩辕南身上下手,来算计耶律城。
沛厥有个传统风俗,是从人员稀少的游牧时期传下来的。为了多诞子嗣,人丁兴旺,继承家业者的第一个妻子要与自己族中人共享,直到生下足够的孩子为止。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当下,所以很多富贵之人会在迎娶正妻之前预先娶一个贫苦女子,用以分妻共享。
至于沛厥的贫民,多数都是没钱娶不上婆娘,娶也只能娶一个,自然没有分妻的习惯。
可富贵人家的继承者就不同了,分妻是传统,就算轩辕南是个男的,也必须要遵守习俗。若是耶律城质疑拒绝此事,各方势力也算是掌握了能正当讨.伐清算的理由。
和当朝不同,沛厥民风开放,不忌同性,分妻传统也流传已久,耶律城的兄弟们要对轩辕南下手,并非是意气之争想羞辱耶律城,而是想借此对其进行打击。
耶律城从来不近女.色,却为了一个外族人几次三番跋涉千里前往当朝,还在轩辕南夺嫡期间主动同对方接触过,查到这些消息之后,耶律城的兄弟们自然而然地就将轩辕南当成了耶律城的死穴。
他们做好了两手准备,不管耶律城同意还是拒绝,他们都能大有收获。
最终,耶律城果然没能破坏风俗,虽然他回来之后就在认真筹备结亲一事,但成婚第一天,轩辕南当晚被了拉出去。
时惊弦收到消息时,忍了几次,都没能忍不住自己的惊叹之情。
这都什么剧情走向,简直了。
暗卫送来消息时已经是深夜,小少主作息规律,已经睡下了。这样倒是正好,不然这种事未成年不宜的事当着小孩的面说,时惊弦也觉得有点压力。
一面借着眼前烛火烧了传来简讯的薄帛,他一面询问着后续。
“后来呢,沛厥那些人碰轩辕南了吗?”
刚刚听说沛厥的这个风俗时,时惊弦惊叹之余,就觉得提出计划者应当只是想利用轩辕南打击“痴情”的耶律城,再怎么说,轩辕南毕竟也是个硬.邦.邦的男人,比起软香温玉的美人,旁人对他的兴趣应该不会太大。
若是真的能成,分妻共享这种事对轩辕南本身的折磨打击相当可观,不过就算没有这事发生,时惊弦也早已准备好了其它计划。沛厥皇室的酷刑也远近闻名,不只是耶律城这个新君身边危机四伏人心各异,轩辕南也因为谋害轩辕碑的事被耶律城记恨,旧账新仇算在一起,足以给轩辕南凑够一个充实的下半生。
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惊弦也没怎么在意。但他没想到,暗卫却给了他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
“是,当晚轩辕南被带走,直到第二日深夜,他才因伤势过重被送去了医堂。”
时惊弦:“……啊?”
沛厥人都这么刺.激的吗?
直到暗卫将详情汇报完毕,时惊弦才总算明白了来龙去脉。
并非是沛厥人偏爱同性,也不是轩辕南有多么受欢迎。事实上,整个计划仍然出自耶律城之手——他早早做好了准备,当时在京城时多留的一个月,就把轩辕南秘密扔去了京城最大的春楼,不只让轩辕南为分妻之事做足了的训练,还私下寻得了一种秘药。
那种秘药,正是让男子一次耕耘后,就无法在对其他人生出反应的奇药。
暗卫继续兢兢业业地回报。依据沛厥的风俗,分妻的享有者为族中同辈,这是为了延续族内血脉定下的传统。所以成亲当日,耶律城那些还没被.干掉、又对他有异心的兄弟都到场了。
这些人或许原本没打算亲自上手,只想着打击耶律城。然而等他们去到现场之后,却是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直接被早在顶级春楼中接受过训练的轩辕南吸引。
于是在婚事的第二天,轰轰烈烈的分妻场面仍然没有停止,甚至后来,那些想去规劝主子的心腹都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进去。
所以第二日深夜,轩辕南才会被抬了出来。
时惊弦:“……”
尽管他觉得此事心情有些微妙地一言难尽,但停滞在87%有一段时间的进度条却开始缓慢攀升起来。
暗卫继续跟踪报道,西北那边的最新消息是在成亲后第四日传来的,当天,在场的皇室子弟和其心腹已经有人开始私下寻医了。
而轩辕南则因为劳累过度,即使被开了药休养,也暂时未能清醒。
时惊弦心想,耶律城还真是个狠人。
虽然轩辕南手筋被挑,之前也曾受过酷刑,但他到底是个正值壮年的男子,能直接卧床不起,估计那一天一夜里也没少被折腾。
加上那些在场之人私下求医问药一事,可以想见,沛厥皇室以后该会有多么热闹。
轩辕南绝对会大受欢迎。
想想轩辕南之前对凌尧做过的那些事,时惊弦也终于算是稍稍解气。
“那耶律城呢?”时惊弦问,“他有什么动静?”
暗卫道:“耶律城明面上并未参与分妻之事,他一直在继续自己的婚宴。”
沛厥婚事的最高规是大宴三天,耶律城就当真摆了三日的酒席。不过轩辕南第一天露了个脸就因为分妻之事被带走,所以整场婚事,耶律城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参与的。
必要的礼仪结束之后,他便一个人留在了喜房里,同轩辕碑的亲笔手书以及自己绘出的轩辕碑画像共度了整整三日。
————
最终,针对轩辕南的报复将任务进度条重新拉回了95%。
只是在95%之后,进度恢复就重新变得缓慢起来。在此期间,时惊弦也把另一件事提上了日程。
之前九大门派连手进攻,而且战败之后,剩余弟子还在魔教“聚众闹.事”。经过漫长又严公正的官.府审判,最终,九大门派的地契被判定赔付给了魔教。
对于这件事,江湖之中也不是没有怨言,但仅剩实力最强的太武宗和青城道两个门派碍于玄云宗没有出面,其余声音再怎么嘈杂,也终是难成气候。
官.府宣判一个月后,魔教少主凌尧突然公开露面,直接拿出了当初赔付给魔教的九张地契。
他以地契为压,公开对整个武林摆了一场擂台。
——无论身份地位,无论性别年岁,但凡有在比武中胜过他者,赢一场便能得到一张地契。
这个奖项着实诱人,消息一出,整个武林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凌尧公布的摆擂时间共有三日,他选的地点交通很方便,预留的时间也足够有意之人赶来。一时之间,各地赶往摆擂之地的车马都涨了不少价。
只不过虽然声势浩大,但第一日摆擂初时,真正露面的高手并不算多。许多人还对魔教有所忌惮,担心露面会被一网打尽。
但他们预想的危险并未发生,凌尧说是比武,就真的只是切磋武学。
最让人没能想到的是,他并未给自己预留太多休息时间,第一天上午,他就一个人接连应对了十人的挑战。
如此车轮攻战,对挑战者来说自然大为有利。而且剩余两天擂台的日期也非常相近,这就意味着凌尧甚至很难将自己的体力修补回来。
当天下午,虽然上前打擂人数并未明显增多,但在擂台登记处,前来进行打擂资检验的人却多了不少。
隔日休息后,第三日,擂台继续进行第二天的比试。这一次,上台武者的武功就明显比首日强悍许多。众人也纷纷开始生出别样心思,考虑自己当在何时上场才能让凌尧体力耗损严重,又不会错过想要的地契。
但所有人没能想到,一整天下来,这些胸有成竹的挑战者却没有一个能够挑战成功。
这一日,凌尧总共应对了二十八位挑战者。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不仅二十八战全胜,还用了十几种完全不同的功法——
每次应战,除了起手三招,在之后凌尧用的就都是挑战者的功法。
他用这些人自己修炼的武功,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对手。
一天下来,在场众人的心情简直是天差地别。若非亲眼所见,他们绝不可能相信会有人能精通十几种功法,还能轻而易举地用其分别打败专心修习多年的苦修者。
正道从前只知魔教教.主双刀嗜血,身法诡谲,深不可测。却从没料到,魔教继任的那个看起来稚.嫩如孩童的小少主居然也有如此能力。
他可能,不,他已经比他的父亲更加可怕。
就算挑战者中尚未出现顶级高手,凌尧却是实打实地一人连战二十八人,更何况,他今年才只有十七岁!
擂台第三日,凌尧的名声已经彻底传开,一些之前未曾露面的压轴人物也开始轮番登场。在前两日的擂台中,凌尧的平均对战时常是一刻钟左右。不过大多数的对战他都能在百招内解决,剩下的时间,就是凌尧的讲评时间。
没错,除了对战,他还会对挑战者的功法以及自身修习进行讲评,姿态宛然一位常年任教架势娴熟的书塾先生。
为此,凌尧也激怒了不少灰溜溜落败的挑战者,所以他还得花点时间,把恼羞成怒胡搅蛮缠的失败者从擂台上打晕扔下去。
不过渐渐的,后续挑战者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转变。因为他们发现,凌尧所说并非胡言挑衅,相反,凌尧的讲评相当可观,甚至能说是一针见血,有时一句话就能直接指出他们的致命缺陷。
于是后来,破口大骂的人越来越少,虚心接受的逐渐增多。凌尧也少有再要费力将人打晕扔下去的机会了。
有别于前两日,第三天,凌尧的平均对战时间明显拉长,百招之内战胜对手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打到第十场时,他甚至被.逼.迫着不得不动用了自己的心法——但即使如此,一整日的十场对战中,他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全胜战绩。
而没两次对战之间的休息,也都仅有一刻钟的时间。
最后一场结束后,凌尧照例进行了讲评。不过这次除了评点功法的优缺之外,他还分析了自己破招时的不足,又把自己决胜时的招数与挑战者所用功法结合起来,进行了一场完整的分析。以至于最后,连因为战败略有懊恼的最后一个挑战者,都听得极为认真。
最终,擂台以凌尧五十八战全胜收场,九张地契仍然归于魔教所有。
经此一事,凌尧的名号彻底传开,一时之间,有关他的各种话题都被讨论得沸沸扬扬。
就在这最受瞩目的时刻,凌尧再次出面,宣布了他的下一个决定。
他将依据地理位置,在九大门派的原址中挑选七处修建七所武学堂,武学堂将会每年定期对外开放招收弟子,以修习武学为要务,招生、规章、制度等都将进行统一管理。
消息一出,因为清剿之战略有沉寂的武林顿时重新喧闹起来。
三日擂台一事中,凌尧被传开的不只有彪悍武功,更出名的还有他的精准讲评。若非魔教少主的身份,恐怕早该有人想重金聘请他来指点。
而且九大门派已然解散,撇开那些心术不正的迂腐人士不谈,一些有志武学的年轻弟子也已经无处可去。如今凌尧打算开武学堂的事一传出去,顿时越发吸引关注。
武学堂的名号就此打响,照目前形势来看,生源肯定不用再发愁。至于武学堂的规章制度,这些早有魔教左右护法和玄云宗的长老联合制定,管理层也由魔教和玄云宗共同出人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