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我,卡皮巴拉,乘鳄扬善> 我,卡皮巴拉,乘鳄扬善 第43节

我,卡皮巴拉,乘鳄扬善 第43节

  被压扁的水豚用力将魏城的脑袋推向一边, 这家伙怕是不知道自己的脑袋有多重,压得他都快喘不过气了。
  就在这时,大毛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不好了, 不好了!”
  跑到跟前才看清交叠在一起的鳄鱼和水豚。
  大毛愣了三秒:“我没打扰你们吧?要不你们继续?”
  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大毛了, 作为新手司机,直觉告诉他魏城和征征这个姿势莫名暧昧。
  宋远征翻身爬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发生什么事了?”
  大毛忙道:“是黑凯门鳄群,它们先在河岸转悠了一圈, 没找到猎物, 现在已经游向对岸去了。”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波迁徙的黑凯门鳄群了, 保守估计,上游的凯门鳄湖已经容纳了上百条凯门鳄。
  这个数据并不是他凭空猜想。
  通往凯门鳄湖的河流不止这一条, 而且除了黑凯门鳄之外, 还有其他种类的凯门鳄。
  上百条凯门鳄聚集在凯门鳄湖,争夺有限的水域和资源,势必引发族群之间的争斗。
  而且这种生存之争只会愈演愈烈,并且在枯水期达到巅峰。
  可想而知,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暹罗鳄族群,将会面临怎样严峻的挑战。
  宋远征担忧地看向魏城,作为魏城的同伴, 他当然更希望暹罗鳄的族群能在这残酷的斗争中幸存。
  这样一想,魏城被赶出族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为暹罗鳄的族群留下了一颗火种。
  “走吧, 我们去河岸边探一探。”宋远征爬上魏城的后背, 同时叮嘱大毛:“待会儿遇到二叔的话跟他说一声,看好族群的大家,让他们不要离开水潭。”
  随后他顺手带上了弹弓, 和魏城来到了河岸边。
  他没有贸然下水,因为不确定黑凯门鳄群是否还在河水中。
  黑凯门鳄群此番可能是为了捕猎白唇西猯而来,作为猪猪们的好邻居,宋远征十分关心猪猪们的安危。
  但对方是强大的黑凯门鳄群,他即便想要救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谨慎的水豚带着魏城躲在灌木丛中,暗中观察对岸的情况。
  可除了河水和岸边茂密的植被,其他的宋远征都看不见,更别提支援了。
  要是能看得更远一些就好了。
  想到这,宋远征忽然眼前一亮,对啊,他怎么把望远镜给忘了!
  虽然他没有现成的望远镜,但是他可以做啊,总好过在这枯等吧?
  而且望远镜的妙用多多,不论是用来观察远处的敌情,还是寻觅高处的果实,都能派得上用场。
  再不济也能拿来看风景。
  市面上常见的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这需要用到凸透镜和凹面镜。
  这玩意儿在野外不是那么好找,他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装满清水的蚕蛹和一些表面光滑的贝壳类生物可以用来代替凸透镜和凹面镜。
  光是找这两样东西都说不准得花多少时间,所以宋远征直接排除了这个方案。
  没关系,他还有planb。
  他打算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做一个针孔望远镜。
  虽然针孔望远镜的观测效果没有折射望远镜那么好,呈现出的图像也是倒着的,没有那么直观。
  但胜在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而且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太大改造,节省了很多时间。
  宋大发明家先是挑选了两根粗细合适的芦苇杆,用牙齿将较粗的芦苇杆截出一段三十厘米左右的部分作为外筒,另一根截取二十厘米作为内筒。
  针孔板的材质选择轻薄的树皮,同样用牙齿咬成与外筒直径相同的圆形树皮,然后在外筒的一端和树皮的边缘,咬出能够相嵌合的缺口。
  这种固定方式叫做榫卯结构,可以在不使用粘合剂或者钉子固定的情况下,将两个部件嵌合在一起,并且十分牢固。
  古人建造家具、房屋时,最常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做好的针孔板还不能直接安在外筒上,得在中央的位置用荆棘或者鱼刺扎上一个小孔。
  孔洞越小,成像效果越好,但也不能太小,否则只有少量光线通过孔洞,会导致成像过暗,什么都看不清了。
  宋远征最后是用魏城尾巴上的骨刺为树皮扎出孔洞的,且只用骨刺尖端最尖锐的部分,扎出的孔洞直径控制在不超过一毫米。
  非常完美。
  宋发明家迫不及待地将薄树皮安在外筒上,紧接着把内筒嵌入外筒中,这样一个简易的针孔望远镜就做好了。
  当然,这种针孔望远镜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在内筒的尾端制作一个投影屏,来减少强光对眼睛的伤害。
  不过眼下投影屏的材料比较难找,要求能透光,还要能粘在内筒尾端,只能等将来找到了再说。
  没有投影屏对于观测而言,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一样能够观测到远处的事物,只是要注意不能观测强光,否则可能致盲。
  魏城对于宋远征捣鼓半天做出来的东西很好奇,茶金色的竖瞳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以后有空了教你怎么看。”
  宋远征将针孔望远镜架在魏城的脑袋上,而后调整望远镜的方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寻找合适的观测点。
  很快,他的视野中出现了黑凯门鳄的身影。
  宋哨兵赶紧滑动内筒,调整最佳的距离,以便看到最清晰的图像。
  河对岸,那群黑凯门鳄果然盯上了白唇西猯族群,双方的战斗接近白热化。
  有一只倒霉的猪猪被咬住了臀部,它的伙伴们正在竭尽全力救助它。
  只一眼,宋远征就判断出了局势——白唇西猯个体的战斗力与黑凯门鳄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场拉锯战,最终还是会以那头猪猪的牺牲宣告结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白唇西猯的族群虽然庞大,可达上千。
  但真正能和黑凯门鳄正面交锋的只有一半。
  而且正因为族群庞大,白唇西猯的首领,才会更加以族群的安全为重,不可能为了救一只白唇西猯,而让更多的猪猪陷入危机。
  最大的可能,就是剩下的白唇西猯团结起来,筑成坚不可摧的防御,而那头猪猪则只能沦为牺牲品。
  真是可怜。
  好邻居宋远征思索片刻,毅然决定出手。
  不光是为了白唇西猯的小命着想,更多的,是因为他考虑到魏城族群的处境。
  上游拥挤不堪,多一个族群的加入,生存空间就会更被压缩一分。
  他相信魏城还是想要保护自己的族群,否则就不会这么配合他的一举一动。
  既然眼前有赶走黑凯门鳄群的好机会,他何乐而不为呢?
  用针孔望远镜测算好方位和距离,宋远征让魏城咬住弹弓的手柄,自己则挑选了一颗比较尖锐的石头,按照观测到的方向调整弹道。
  之前说过,他这把弹弓的有效射程是五十米,五十米内指哪儿打哪儿。
  但五十米远不是它的极限。
  只要调整好方向,击中百米开外的黑凯门鳄也不是不可能。
  魏城张开嘴巴,紧紧地咬住弹弓手柄,他见过水豚使用弹弓,早就想帮宋远征架起弹弓。
  如今得偿所愿,别提多卖力了。
  在魏城的全力配合下,宋远征叼住用森蚺的皮做成的网兜,拉满弓弦,将石子发射出去。
  石头在半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
  宋远征特意将弹道上调,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对一个物体施加同样的力,以四十五度角斜向上抛出,可以使物体落点最远。
  当然,这是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风向的情况下。
  现实肯定不能跟模型一样那么理想化,宋远征也没奢望过第一发就打中黑凯门鳄。
  弹弓发射完毕后,他赶紧用针孔望远镜观测那颗石子最终落在了哪里。
  由于他挑选的石子比较尖锐,辨认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很快他就在距离黑凯门鳄群大约十米左右的草地上发现了它。
  石头的突然袭击,令黑凯门鳄提高了警惕。
  不过宋远征和魏城离得足够远,现场又有白唇西猯的气味干扰,它们根本探查不到水豚和暹罗鳄的任何踪迹。
  加上石头也没对它们造成实质性伤害,黑凯门鳄们不约而同地忽略了石头,继续撕咬陷入包围圈的可怜猪猪。
  可惜了,差一点点。
  宋远征再接再厉,重新挑了一枚石子,微调弹道后拉弓射出!
  石子越过河水上空,不偏不倚命中了那条死死咬着白唇西猯的黑凯门鳄,还恰好砸中了眼睛!
  借助针孔望远镜,宋远征看见它吃痛地松开了白唇西猯,左眼被石子砸得鲜血横流。
  猪猪大概是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脱困,原地呆愣了两秒,急得宋远征咬紧牙关。
  好在它的同伴们还算靠谱,白唇西猯首领第一时间带领族群冲了上来,冲散了黑凯门鳄群,在救助受困猪猪的同时,把那条左眼受伤的黑凯门鳄团团围住。
  要知道白唇西猯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主,它们虽然没有野猪那一对冲天大獠牙,但它们的犬牙十分发达,就连美洲豹都未必能从白唇西猯的包围中幸免。
  更何况是陆地捕猎能力远不如美洲豹的鳄鱼。
  这也是为什么宋远征一直不让魏城去捕猎白唇西猯的原因。
  黑凯门鳄左眼受伤,同伴也被白唇西猯的族群冲散,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白唇西猯一拥而上,凶猛程度堪比野猪,几乎是争抢着,把黑凯门鳄的肉生生咬下来。
  没过多久,那条黑凯门鳄就因失血过多,倒在了血泊中。
  谁能想到,只是一枚石子打中了黑凯门鳄的眼睛,局势便瞬间扭转,攻守易位。
  黑凯门鳄到死都不明白,它到底因何而死,为什么明明是它占尽了上风,最终死的却是它呢?
  第38章 去魏城的族群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 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