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春雨站在旁边连忙将钗环收进了里屋,春桃端着茶盘进来劝道:“太太,您别转了,坐下来喝杯茶,许不是坏事呢?您别自己把自己给吓坏了。”
魏氏闻言在暖炕上坐下,刚捧起茶盏,又放下,脑子里清明了一点:“不成!春桃,你赶紧派人到秦先生府上把大少爷叫回来。”
如今一个商量事的人都没有,魏氏心慌意乱,根本拿不定主意。
“慢着!去族学里,把二少爷也叫回来!”魏氏捶了一下手,看着沙漏已经到了申时,再过一会儿时间,可是要下衙的时间了,若不是出了事,魏氏是真的不敢相信了。
春桃心中嘀咕,夫人今日也真是急昏头了,喊大少爷回来商量也便罢了,二少爷才十岁,能抵什么事?
春桃不知道,魏氏经历过上次和沈江云的争执之事,最后由沈江霖有理有据的平息了各自的怒火,魏氏哪怕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这件事,但是从心底深处已经有些沈江霖到底是读了几年书,有些见识的想法。
况且,在此之际,究竟发生了何事她一无所知,若是真的要让人去外头打听结交,只有云哥儿,可是云哥儿一人如何做得?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侯府拢共三个男主子,一个在宫里头都回不来,剩下两个再不中用,也只能指望他们了。
沈江霖和沈江云得到消息后,都急匆匆地跑了回来,沈江云是真的关心沈锐的情况,心急如焚;沈江霖亦是十分担心,因为照他预计,如今天都快黑了,这个渣爹还没回来,搞不好就在早朝的时候捅了大篓子了!
在这个犯事连坐,动不动夷三族、诛九族的年代,如何能让沈江霖不急?
魏氏把两个儿子叫是叫回来了,可是有效信息太少,就算沈江霖脑袋再聪明,也没在朝堂上安个监控,知道前因后果,三人谈了几句,依旧是一头雾水。
此刻已经月上中宵,魏氏不安的心达到了极致,她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不停地念诵佛经,此刻只有祈祷神佛,才能让人心静一些。
“母亲,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了,若不然我去二舅舅家一趟,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江云不顾魏氏难看的脸色,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
沈江云清楚母亲魏氏与二舅舅家有些龃龉,可是如今算下来,近亲之中是京官且能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唯有二舅舅这个刑部侍郎是官位最高的,但是也是最和魏氏不对付的。
魏氏心里很清楚,若是云哥儿的二舅舅魏仲浩愿意透露一丝半点的消息,岂会现在都不派人来知会一声?
他们做的这般决绝,自己又如何拉得下脸,叫云哥儿上门讨嫌?
魏氏犹自犹豫不决,沈江霖却点出了重心:“母亲,如今最为重要的还是要知道今日朝堂上究竟发生了何事,若是连这个都不知道,恐怕我们再如何商量对策,都是无济于事的,倘或父亲今日不能回来……”
沈江霖的话,让魏氏一个激灵:宫中从无让外臣留宿宫中的规矩,就是当朝首辅也无这种殊荣,今夜要是侯爷回不来,可能以后,都回不来了!
魏氏正要松口,门人赵二派人通传,说魏侍郎府上陈管事求见大少爷。
此时天已黑透,各家各户都是用晚膳的时间,可是魏氏等人根本没有用过饭食,然而人在高度紧张专注的时候是根本感受不到饥饿的,耳中只听到了魏家派人来的事情。
生怕魏氏拿乔,沈江云立刻带着沈江霖到前厅去接待那陈管事。
虽然母亲和二舅舅关系不甚亲近,但是年节的时候还是有走动的,所以沈江云知道这位陈管事是他二舅舅府上颇为能干的伶俐人,是他二舅舅的心腹之一,此刻到访,绝对是为了他父亲的事情。
沈江云一路上疾步而行,沈江霖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小跑两步才能跟上,沈江云将他二舅舅府上的事情三言两语一讲,沈江霖便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两人过穿堂,走甬路,很快就在正厅里接待了陈管事。
魏氏到底放心不下,带着人坠在两兄弟后面,见他们进了正厅了,想了想,让底下的人站在远处不动,自己从正厅后面绕进去,立在屏风后面,屏息听外头的对话。
沈江霖和沈江云两兄弟一左一右坐在太师椅上,太师椅中间置放一张紫檀木方桌,侧面各一张花几,屏风上头匾额处写着“荣安堂”三字,屏风左右两侧是一副对联,下面摆着一溜十六张交椅,十分阔绰。
选择在此中堂正厅会见陈管事,已充分说明了侯府的重视。
陈管事乃一个四十来岁、蓄着短须的中年文士形象,倒是和一般管事看着十分不同,他见礼落座后,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坐在沈江云身旁另一张太师椅上的沈江霖。
十岁小儿,坐在太师椅上小小一个,脚还落不到地,但是坐在上面一点都没有东摇西晃、坐立不安之状,反而背脊挺直,坐姿却不僵硬,面上挂着淡笑,比之嫡出大公子的仪态形表,也不遑多让。
陈管事见人见事多矣,只一眼就看到了沈江霖身上的些许不凡之处。
只是此刻不是琢磨这个的时候,陈管事茶也未喝,只是言简意赅的说起了今日早朝之时他家大人的见闻,陈管事说的时候只是平铺直叙,但是每说一个字,就让沈江云脸色变差了一分,等听到沈锐一直跪到散朝,等到所有人都走了,还在“太和殿”跪着的时候,就连沈江霖也是眉头紧锁。
他为了沈家别那么轻易倒下,在族学里给渣爹缝缝补补,想着如何将宗族的能量发挥到最大,能在不远的将来助侯府一臂之力;他渣爹到好,在外头一出手就是一票大的,搞的不好,对于整个沈家都是灭顶之灾。
陈管事将事情讲述完之后,突然站起身来,弯腰拱手道:“临出门前老爷让小的还有话带给您。”
沈江云连忙勉强将自己慌乱的心压下来,扯着难看的笑容道:“陈叔您说。”
陈管家并没有因为沈江云客气地唤他“陈叔”而语气放缓,他学着魏仲浩的口吻斥责道:“妹丈既然有此大才,敢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的谏言献策,恐怕魏府的门第配不上荣安侯府的胆气,若再有下次,魏家与沈家便再无姻亲之好,魏家女便当白嫁给沈家了!还望沈侯爷好自为之!”
沈江霖虽然没有见过这位传说中的“二舅舅”,但是如此严苛的语气,这么不给人一丁点面子的话语,“二舅舅”是何等样人,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只是话虽说的狠,到底还是来传话了,被魏仲浩毫不留情面地训斥着,沈江云作为晚辈,也只能僵硬着代父赔不是。
陈管事连连摆手,弯腰道:“云少爷折煞小的了,既然话已带到,在下就不多留了,两位少爷保重!”
说完之后,便干脆利落地折身告退,上的那杯茶,连茶碗盖都没有掀起来过,一点也没顾沈江云的挽留。
能趁着夜色过来通报一声,已经是看在姻亲的那点情份上,其他的,魏家如今也万不想再和沈家扯上半点关系。
魏氏在屏风后头听到陈管事最后那句“魏家女便当白嫁给沈家了”,整个人往后退了一步,头脑发晕发旋,差点没有站稳住身子。
这是娘家要和她划清界限了啊!
魏氏自小有些怕这位二哥,和大哥的风光霁月、温文尔雅不同,二哥魏仲浩却是个“直言不讳”之人,但凡他看不惯的,都要去说一说,性格古板且无趣,奈何在读书进学上比之大哥还有天赋,当年科举殿试直接得了一甲第二名榜眼,往后仕途一路高升,如今坐稳三品刑部侍郎的位置。
魏仲浩也因少年英才,得中进士,娶了一个门第颇高的妻子何氏,当年何氏进门的时候,魏氏尚未嫁人,何氏心高气傲、说话比魏仲浩还不留情面,在家中时,她这个小姑子没少受气。
后来魏氏嫁入荣安侯府,心中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也曾在何氏面前端过侯府夫人的架子,自以为扳回来一局。
可事到如今,魏氏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朝中有权和朝中有爵位,是两码事情。
魏仲浩今日敢这么说,就表示他的意志能代表整个魏家的意志。
魏氏如何能不心惊胆颤?
不仅仅害怕未来没有娘家可依,更惊恐于今日侯爷做下的事情影响之大,竟然连娘家人都想与他们直接划清界限了。
魏氏听不懂陈管事口中说的什么“保商派”、“反对派”的事情,也不太清楚这个奏疏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只是从结果为导向,明白如今的境地是大大不好了!
魏氏深吸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从屏风后头绕了出来,刚想问问沈江云的意见,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就看到赵二气喘吁吁地从前头奔了过来,连行礼都顾不上了,慌头慌脑地喊着:“太太!大少爷、二少爷!快,侯爷,侯爷被抬回来了!”
魏氏两眼一翻,差点没被吓晕过去,还是沈江云眼疾手快,连忙将人给接住了,安置在交椅上,此刻也来不及安抚母亲了,立马带着沈江霖就去前头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