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而彻查最终也是没有结果,什么都没查出来。
  最后不得已,女皇转换了思路,让人将此事给压了下去。
  这件事上,玉笙都没有太用外挂,不过是用到了一点点初中化学知识和一点点基础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知识。
  她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人懂楔形文字,但楔形文字更像是天书,能够有效地增加石头乃天降的真实性。
  原本女皇的万寿宴就是大周国运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的一个重要节点。
  而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万寿宴取消了,不再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此为一好。
  新上位的二皇女开始兴修水利,关心农桑。
  此为二好。
  大周的百姓是很具备吃苦耐劳品质的。
  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只要米缸里过了今日还能看见明日的存粮。
  那么,再苦再累,他们都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要不然也不会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了。
  所以,历史上各类农民起义往往发生在大灾年之后。
  朝廷若是处理不好灾民流民,那就会发展出农民被逼上梁山成为土匪的恶性事件。
  到时候各地匪患泛滥,那就真的会影响到统治稳固了。
  原剧情里,男主最初的基本盘可不就是这群流民。
  玉笙这一招可谓是直接釜底抽薪,直接将男主可号召的人手给砍了个七零八落。
  第288章
  男德男德,歪瑞古德(15)
  下半年,剧情中的大洪水如期而至。
  虽然暴雨还是摧毁了不少房屋和良田。
  但因为堤坝进行了加固,且对百姓疏散及时,但并未发生剧情中的大面积人员伤亡。
  二皇女更是在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带着救灾物资赶往第一线。
  有了玉笙指导工人特别赶制出来的便携帐篷,在对失去房屋的灾民的安置上,显得非常有条不紊。
  灾民被统一安置,有大夫统一救治,也方便清点人口和登记损失。
  至于粮食方面。
  有二皇女带着一架铡刀坐镇,当地官员和富商根本不敢囤积米粮。
  钱是重要,但小命更重要。
  而在开仓放粮的措施上,二皇女也没有简单粗暴地搭个粥棚开始施粥,而是采用了玉笙提出的以工代赈的方式。
  直接雇佣还有劳动力的灾民负责清扫现场,维持现场秩序,核实签数等,每日发放米粮作为工钱,而一旦发现有破坏现场秩序的,全家都要下狱。
  来之前,玉笙查阅了不少历史上关于赈灾的史料,在这过程中,她意外发现竟有不少人提出过反对施粥。
  原因有二。
  一是施粥容易造成踩踏。二是,施粥过程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一起,常常发生男人被揩油的事件,更有甚者会趁乱诱骗拐卖夫男和男童。
  想想也是,现代社会举办一场大型活动都有无数变数。
  何况在古代施粥这样大规模的,面对灾民这种情绪非常复杂脆弱的人群的群体性活动?
  这其中会遇到的变数真是相当多,让没有能力的人组织的话,只会比不搞更糟。
  远没有她看过的那些小说和影视剧里描述的那么简单。
  灾民们不会非常有素质的安安静静地排着队,他们会吵闹会拥挤,会想方设法多占一点便宜……
  所以,施粥的第一天,二皇女特地调来了一队孔武有力的侍卫来镇场子。
  但光是震慑显然是不够的,果然在她宣布粥棚施粥的规则时,便有人不耐地吵闹起来。
  侍卫当然不是摆设,当场上前,直接亮了刀子。
  逼退想涌上前众人,然后将吵得最凶的几人揪出来按倒在地,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一顿板子。
  直打得那些人鬼哭狼嚎,而这显然最动听的杀鸡儆猴之声。
  等打完了板子,早候在一旁的大夫走上来给那人治伤。
  二皇女则振臂一呼,承诺念在此人是初犯且也是心忧家人,所以她该得的米粮不会少一份。
  但若还有人想和他一样,不仅要打板子蹲大牢,家人也会受牵连直接被驱逐出去。
  这一手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下来,效果拔群。
  二皇女这才接着宣布施粥的规矩。
  粥棚会按照单双日来划分,双日男人来领粥,单日女人来领。
  一家派一人来领即可,官府会根据登记情况,派发全家口粮。减少体力消耗,节约粮食。
  小孩和老人不可来排队,以免造成磕碰或者走失。
  对于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者,官府会派专人送去口粮。
  安排得细致又合理,而且安排的理由都说得清清楚楚,让人挑不出毛病。
  没人再闹腾了,都按照规矩该留的留,该回的回。
  留下的都安安分分地按规矩领取该是自己的那份口粮。
  二皇女身边原有些嫉妒玉笙一来就完全让二皇女言听计从的谋士,这下是心服口服了。
  她们出身高贵,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连田间地头都未曾踏足过。
  更别说这种灾后场景了。
  方才见那么多灾民一股脑涌过来,她们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当真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但眼看着所有的情况都在这个黄三的预料之中,而按照她提前给出的预案,竟真的成功化解了所有问题。
  若是在朝堂上,她们或许还能和“黄三”辩上一辩。
  但身处如今这环境,她们是真的束手无措,偶尔提出几个建议也都是纸上谈兵,说出来她们自己都汗颜。
  施粥第二天,果然如黄三所言,抓到了不是难民却想混进来领米粮的人。
  这在她们看来不可思议,一碗粥而已,何至于呢?
  但它就是至于!而且还抓了不止一个。
  难怪黄三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难民的情况全部登记在册,按登记册来发放米粮。
  被抓住的人也没打板子,而是直接在身前挂了个巨大的牌子,考虑到难民们都不识字,所以牌子上直接画着个乌龟。
  这帮人就那么站在粥棚前,不停地喊:“我冒充难民领米粮,我是个不要脸的乌龟王八蛋。”
  这可真是……太丢脸了!
  冲撞官府被打板子,还能当成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到处说。
  而这事儿闹得,他们只想立刻搬家离开这里。
  既然是冒充难民,那就不是难民。
  没到快饿死的地步的人,多少还是有点在乎脸面的。
  玉笙这一招,彻底杜绝了心存侥幸想占点便宜的那些人。
  民心稳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也有序的展开来。
  同样是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展开来,一想到重建的可是自己家的房子,还有钱拿,谁会不积极。
  同一时间,挽救受灾作物,田地清淤,恢复受灾耕地的工作也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
  安置好最大的受灾县后,二皇女的巡查团队开始兵分两路,分别往上下游去明察暗访。
  这一路揪出来一串贪官污吏,同时也表彰提拔了不少真正踏实为民的地方官。
  更有数名在救灾过程中有救人等表现的男子得到了封赏,甚至有两位被赐予了官职。
  虽是芝麻小官,但这在女子为尊的大周朝也已经是千古古人之壮举了,足够震撼。
  二皇女这一去就是近半年,关于她的消息,自然每日都有奏折送到朝中。
  封男人当官的举动毫不意外在朝中引起了一些非议。
  但二皇女在玉笙的建议下,早早命谋士准备了奏折递上去,将所有的封赏提拔原因都列得清清楚楚。
  二皇女的那些谋士一路感慨自己无用,因此在做这件文书工作时,都格外积极。
  心态估计和炮灰差不多,急于证明自己有用,生怕被当成废物,失去这份工作。
  果然,在宣读了二皇女这份奏折后,朝堂上的非议声瞬间被压了下去。
  二皇女此番救灾,功劳巨大,不过是一时感同身受,封了两个颇功劳的男人当小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嘛。
  没人想到,二皇女此举是为了之后推行男人可当官而试水铺路。
  更没人能想到,此举同样也是玉笙在断男主的路。
  第289章
  男德男德,歪瑞古德(16)
  等到二皇女一行回到京城,女皇亲自设宴要给他们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然而作为本次行动最大功臣的玉笙却表示自己什么功劳都不要。
  “我来辅佐二殿下时便说过,我辅佐您,是因为相信您可以成为一代明君,能够造福百姓。”
  二皇女完全被感动了。
  在她心中,玉笙简直就是上天派来帮助她,帮助这个国家的圣人!
  孰不知,玉笙只是因为懒,因为不想去给女皇行礼。
  当其他谋士都好好捯饬了一番,准备随二皇女进宫时,却发现黄三居然不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