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乌进忠不理王熙凤的好意,他见贾政仍是神色坚定,也豁出去了,继续说道“小人六十的人了,膝下只有这么一个亲骨肉,还请老爷给我留一点血脉吧!”说罢,又是哭又是磕头,额头一片刺目的血,在他脸上缓缓流下。
“小人三十多岁才有了他,虽然一直养在兄长家,但从小也是宠溺着长大的。小人知道他欺瞒主子时,就劝过他,可孩子大了,根本不听。小人也狠不下心真的去揭穿了他。谁承想,落到今天这个结果”乌进忠声音已经哑了,血也流了满脸,仍是断断续续说着。
听到这里,众人也就明白了为何今日来的是乌进忠而非乌修业的父亲乌进孝。
王夫人最先动容,她无暇去想乌进忠违背伦理的事情,乌进忠的爱子之心触动了她,引得她眼眶湿润,几欲落泪。只是不好出言劝说贾政。
王熙凤也软了心肠,只是她此时作为管家太太,不可因为心软容情,让其他下人们听了去,以后更不好管理。
贾政自然看到了王夫人与王熙凤的神态。他无奈地摇摇头,吩咐了管家周瑞。让把人先带下去。
乌进忠已经哭晕过去,被带走了。王熙凤吩咐丫鬟打扫屋子,他们几个换到了另一间屋子说话。
“周瑞,三日后,你与潘武一起去趟衙门。让他们把乌修业流放的地方放在距金陵近一点的。”贾政见周瑞回来了,就吩咐他。
周瑞恭敬应下了。
“今天的事对外不要传扬”贾政又说,周瑞点点头,告退了。
“这样处置夫人可还满意?”贾政走到王夫人身边,柔声问道,还捧了一杯茶,要递给王夫人。
一句话把王夫人听得神色尴尬,那盏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眼神飘忽落在了身旁的王熙凤上。
王熙凤嘻嘻笑着起身,说道“我下次去庙里时,要告诉佛祖,老爷今日做的善事,全部记到太太名下。”说罢摇着团扇,半遮了笑脸,与平儿走了。
田庄的事终于有了了结,贾政来到这个世界也算是很有收获。
转眼间,京城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一早起来,雪厚厚铺满了庭院,房檐,宝玉兴奋地饭也不想去吃。
贾母怕他受凉,命鸳鸯取了一件很是珍贵的北海金鸟锦袍,让宝玉穿上。
另又赏了迎春探春惜春姐妹每人一件织金翠毛裘。
贾政从衙门回来,看到的就是四个穿着华丽毛裘的孩子,蹲在地上团雪球。
探春看到贾政来了,老远就跑过去。
贾政忙蹲下来,半抱住探春扶稳了她。双手又握住探春的手,柔声说道“两手冰凉,冻得鼻子都红了。”
“老爷快过来看!”穿的跟个散财童子的宝玉也跑了过来,就要拉着贾政去看他们堆的雪人。
再是富贵人家,小孩子能玩的东西也有限。昨日一场大雪,今日孩子们玩玩闹闹也没什么。
贾政好脾气地随着宝玉去看他们堆好的雪人。
“老爷看雪人像谁?”探春笑着问。迎春在一旁也满脸期待地看向贾政,她脸蛋红红,难得淘气。惜春控制不住脸上的笑意,被宝玉捂着嘴巴,怕她说出来。
那雪人最突出的就是两条倒竖的眉毛与满头金银首饰,一手叉腰,一手向前指着。
贾政一看就猜到了,他故意说“是鸳鸯?”宝玉笑着摇头。
“不是鸳鸯姐姐,老爷再猜!”探春笑着说。
“那么是平儿?”
孩子们仍是笑着摇头,宝玉有些着急,想立刻骄傲公布答案,被探春拉了一把。
“那么我猜是”贾政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后面传来了王熙凤的声音。
“你们几个毛孩子,我平日里算白疼你们了!现在拿我取乐!”
说话间,王熙凤已到了跟前,把还没来得及跑远的迎春拉到了怀里。佯装生气地朝迎春手上打了两下,怒道“他们几个跑得快,就抓住你个当姐姐的代替弟弟妹妹受罚了。”
迎春也配合叫道“凤姐姐不要打了!再打就留了疤了!”
王熙凤没忍住笑,哪有那么夸张,迎春说谎骗人也不擅长。
宝玉和探春听到却有些慌,他们自然相信迎春不会撒谎。忙跑到王熙凤跟前,喊着“凤姐姐别打二姐姐,是我们两个调皮!”
惜春已跑到了房檐下,尚不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远远看着。
待他们跑过来,看到迎春对他们狡黠一笑时,才知道上了当,但已经被王熙凤与平儿一人一个抱了满怀。
“小心着点,别把雪灌到衣领里面。”王夫人笑着说。
那会儿王夫人与王熙凤一起盘账,结束之后就一起来这边看看孩子们。
“太太要为我做主啊!”王熙凤装着柔弱,却把宝玉揽到怀里,专挑宝玉的痒痒肉挠。
那边平儿抱着探春与迎春,笑着看王熙凤与宝玉。
“好姐姐,我不敢了!”宝玉咯咯笑着,实在受不住了,王熙凤才放开了他。
王夫人先把捧着的手炉塞到了贾政怀里,这才抱过宝玉,替他整理了头发与衣衫。
“以后还敢胡闹吗?”王夫人抚平宝玉穿了一天就皱巴巴的锦袍,笑着问,“不怕老太太看到了回去打你手心?”
宝玉听了,先是起身走到三步开外。
才笑着说“下次还敢!”说罢马上跑回屋子。
刚到门口,就撞到了正为贾母掀帘子的鸳鸯身上。
“鸳鸯姐姐,我错了!”宝玉见鸳鸯弯了腰,以为自己撞疼她了,赶忙道歉。
谁知鸳鸯也是装的,她把宝玉抱到怀里,笑着说“我把宝玉制住了,谁要来报仇,快点来!”
“你们女儿家都会骗人!”宝玉哼了一声。
“谁能想到你轻易就被骗了?”迎春笑着说。
贾母笑说“好了,再开玩笑,宝玉要生气了。他生气了可不好哄!”
鸳鸯松开了宝玉。
贾政走到贾母身侧,扶着贾母又进了屋。
刚才在外面玩闹了一会儿,此时坐在屋里,炭火烧得暖烘烘的,众人都觉得脸上手上,暖暖地发痒。
贾政走到宝玉跟前,摸摸他头,笑着说“能治你的人要来了。”
第16章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
其他人都没有听懂贾政的言外之意。
贾政也没解释,他拿出一封信,递给了王熙凤,又笑着说“琏儿接了外甥女,一个多月前就从扬州出发了。”
王熙凤接过信,细细看了,又说给众人听。
“这封信是五天前二爷在驿站寄的,那时已到了山东。算算日子,就这几天到京城。他说本来可以早些回来的,只是林姑父舍不得女儿,打点行李就废了好多时间。”王熙凤边走边说。
话说完,王熙凤走到了贾母身前。
“只是,有一件事让我很担心。”王熙凤故做愁容,还拿了手帕轻轻擦了眼角。
“你这凤丫头,有什么可担心的。”贾母将王熙凤揽到怀里,安抚道“琏儿也才走了三个月,要是回来染上了什么毛病要欺负你,有我为你做主呢!”
王熙凤仍语带哽咽,说道“我不是担心那个,我是担心老太太。”
“瞎说什么,我怎么你了?”贾母也察觉出不对劲来,笑着说。
“家里已经有一个玉儿,小仙童似的,又来一个玉儿,仙女一样的品貌,老太太眼里更没有我了!”王熙凤说到这里,实在忍不住笑,离了贾母的怀抱,大笑了起来。
“你这个凤丫头,真真是一张利嘴!叫你是凤辣子,可一点也不冤枉你!”贾母手指着王熙凤,笑道。
贾琏从京城出发,一路很是悠闲,简直如同皇帝下江南一般。
再没有人管他,时间也充裕,他完全放松了自己,纵情声色。一路上经过各大市镇,他都要停了船,凡是有名的酒楼花楼,他都要去。从京城至扬州,他彻底领略了什么叫富贵地,温柔乡。
慢慢悠悠,到了扬州竟然就花去了两个月。惹得林如海好生奇怪,怎么贾府两个月前就来了信说已经启程来接人,却现在才到。
林如海第一眼见了贾琏,并不喜欢,直觉就能看出这是个膏粱纨绔。只是见他说话行事还算妥帖,也就暂时放了心让黛玉随他回京。
除了黛玉,还有她的老师贾雨村也想进京谋一份差事。林如海为报恩,应了贾雨村,并修书一封给贾政,让内兄帮忙打点。
后日就是约定好启程进京的日子,林如海看着昏黄灯光下女儿乖巧可爱的面庞,不禁老泪纵横。却害怕被黛玉看到了,自己转身悄悄擦了。
人老多情,他以前也不常作如此姿态,只是与独女分别在即,自己身体也不好,只怕一别之后,再无相见之日。
“玉儿,过来,父亲再交待你一些事情。”林如海对黛玉柔声说道。
黛玉年岁只比探春略大,只是因为自娘胎出来就体弱,常吃着药,看起来身量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