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夫人摇摇头,满含担忧道“京城与江南路途遥远,我除了担心老太太与府里事务之外,还担忧你”
  “太太怕我办不妥当?”王熙凤笑着问。
  王夫人拍拍王熙凤手背,又道“哪里是担心你管家不妥当,我是担心你与琏儿。”
  王熙凤听到贾琏的名字,眼神暗了下去,低声道“琏二爷成日里不着家,太太犯不上担心。”
  “你不要这样事不关己的样子。”王夫人看王熙凤神情就知道自己今日没有白担心“你来府里也有两年了,却一直没有动静,你也不担忧吗?”
  王熙凤仍然是神色淡淡。
  “琏儿又是那样性子,爱沾花惹草,这也不是大毛病,哪个男人不是这样?只是你要为自己早早考虑,有了儿女才有依仗。”王夫人苦心劝道。
  “他若是厌弃我,有了儿女也没有用,还是拖累。我只依仗我自己就是了。”王熙凤难得如此直截了当表达她的不满。
  “你这个凤丫头啊!“王夫人握紧王熙凤手臂“你就是性子太要强了一些,我之前说的你都忘了吗?夫妻之间”
  王熙凤打断了王夫人的话。
  “我只是不愿意次次服软,逆来顺受,那不是我。”王熙凤轻声说道。
  王夫人见她低沉,也是心疼“做女人的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王熙凤摇摇头。
  王夫人没再说话,搂紧了王熙凤。“若真有什么事,你即刻写信来,我去求了老爷与你叔父给你撑腰。”
  突然,王夫人的大丫鬟锦屏神色慌张地进了屋子。
  “太太,金陵薛家来人了。”锦屏小声说道。
  王夫人看锦屏神色,就知道不是好事。
  “怎么回事?”王夫人问。
  “薛家大老爷一个月前殁了,他们来报丧”锦屏说罢就低垂着头,不敢再看。
  “怎么这么突然?”王熙凤又惊又急,忙问道。
  王夫人闻言紧闭了眼睛,不禁为亲妹妹担忧起来。
  “你姨妈每次来信都说你姨夫身体不好,没想到还是没有挺过去。”王夫人落了眼泪“只是如今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如何是好呢?”
  王熙凤也神情悲痛,为王夫人轻轻擦着眼泪“薛家姨夫这一辈中,只有一个兄弟,也去世得早,如今薛家偌大的家业姨妈一个人怎么办呢?”王熙凤担忧的主要是薛家族中的旁支要抢了家产,如此薛姨妈就更为难了。
  王夫人吩咐薛家来的人进了屋子。
  来人是薛姨妈出嫁时带走的一家陪房,叫曹德,王夫人也认得。
  “我家老爷是上月初十殁的,太太打点好丧事后,才派了我们来京城报丧。”曹德边哭边说,王夫人心里更是难过。
  王熙凤摆摆手,吩咐人下去了。随后与王夫人商议后,二人一起去贾母那里说了此事,贾母也是一番劝慰,自不必提。
  确定了启程之日后,几个孩子也不再上课,日日都去贾母跟前逗趣。
  离别在即,贾母每每被孩子们逗得大笑时,不禁想到再过几天,就见不到她们了。
  贾母又将身边的贴身丫鬟袭人给了宝玉,让她随宝玉去扬州。因为袭人做事妥帖,事事都考虑得周全,宝玉身边有袭人照顾,贾母也更放心一些。
  人老多情,她虽然如今身子康健,只是不知何日也会像薛家大爷那样突然病故。
  想到此处,贾母心里也是一阵阵难过,只是不好在孙子孙女面前时常流露。
  鸳鸯是最知道贾母心事的人,她也忍不住犯了愁。
  临行前的一天下午,宝玉悄悄把鸳鸯叫到了他的屋里。鸳鸯一进去,就发现迎春黛玉探春惜春也在,袭人和紫鹃在旁
  边站着侍奉茶水。
  “鸳鸯姐姐,这边坐。”探春笑着让鸳鸯坐到她们身边。
  “这是我与二姐姐,林姐姐四妹妹合抄的大悲咒。我们几个去了扬州,也时刻想念着老太太,希望她身子康健。”探春拿给鸳鸯,又说“本来想当面拿给老太太看,却担心分别在即,惹得老太太越发难过。所以先交给姐姐,待日后老太太念叨我们时,你再拿给老太太看。”
  鸳鸯忙道“姑娘们不用担心,老太太这几日虽然有些难过,但她生性豁达,不会常常自苦的。”
  “过些日子,我以老太太的名义,悄悄往史家去信,把史大姑娘接过来住些日子。她为人天真烂漫,喜欢说说笑笑,老太太有她与二小姐四小姐陪着,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鸳鸯姐姐确实想得周到,老太太身边有姐姐,真是咱们的福气。”宝玉笑道。
  “老太太常说史大姑娘的性子很像她年轻时候,爱玩爱闹。”袭人在旁笑着对鸳鸯说,她也觉得鸳鸯这个想法很妥当。
  “姐姐,我本来想为老太太写个匾额,因为之前答应过老太太。只是我写了好多都不满意,三妹妹书法好,但是让她来写,我自己的心意却不能告诉老太太。最后还是写了一个,你拿给老太太看时,若她不喜欢,我勤加练习,以后再多写几个让老太太挑选。”宝玉说罢,有些不好意思,姐妹们的礼物又精致心意又足,他的却拿不出手。
  鸳鸯接过来看了一眼,笑了一笑“老太太平日里最疼你,无论多少珍宝都不及你的心意。”
  “道理虽然是这样,但姐妹们却样样做得比我的好,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宝玉瘪了嘴。
  “合该平日里就好好下功夫的,以后你练得好了,要写多少就写多少,现在不要伤心了。”黛玉一番话又是打趣又是安慰,把宝玉逗笑了。
  鸳鸯拿了东西就告辞了。
  迎春今日看起来心情尚好,黛玉却有些担心。
  似乎是看出来了姐妹们有意要安慰她,迎春先开了口。
  “你们不用担心我,我虽然难过一会儿,但很快也就好了。再说,我也不是那么喜欢热闹的。”迎春说罢,先低了头。
  黛玉和探春眼神一碰,二人同时坐到迎春两侧,将她搂进怀里,抚摸她的脊背,絮絮说着姐妹之间的话,没人再提分别。离别的话之前已经说了许多,此时能安静抱着,说些无关的事情,反而很难得。
  惜春年纪尚小,并不很明白离别意味着什么,只是懵懂地学着黛玉和探春的样子安慰二姐姐。
  贾政已经安排好了部里的事情,他又在外面一家茶楼与潘武和马双虎碰了面。
  潘武先汇报了炭窑相关的事情。之前贾政交待过,往府里管家上报的利润只需报一半,剩下的由潘武先存起来。今日贾政叫他们来就是询问这个事情。
  如今已到了春天,炭窑逐渐进入了淡季,过去一个冬天的收入却很客观。
  “除掉送到府上用了的木炭,去年冬天与今年开春,炭窑的收成有两万六千两,一半报给二奶奶了,我这里还有一万三千两。”潘武说道。“还有大约五万斤碳存着,预备着今年冬天再卖。”
  贾政点点头,很是满意,炭窑一个冬天的利润这么多,看来他们两个经营的确实不错。
  “你只给我三千两银票,剩下一万两留在你那里。”贾政吩咐道。
  潘武将银票给了贾政。
  “按照老爷吩咐,春夏两个季节不需要烧炭,那些工匠们近日正忙着补种树苗。”马双虎又说。
  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种完树苗,你去药铺打听打听有什么药材适合在林间大规模种植的,打听好了就办这件事。”贾政吩咐道,炭窑的工人都是现成的,与其打发了不如再开发一些产业,这对工匠们也是好事。
  二人恭敬答应了。
  顿了顿,贾政又说“我去扬州,可能要两三年,府上的事情你们替我盯着点。”
  “主要是大老爷房里的事情,包括大老爷,琏二爷,二奶奶。他们在外面与什么人接触,若是有什么违法的勾当,第一时间送信给我。”贾政不太放心贾赦房里的事情,怕他们惹祸。
  二人应下了。
  “潘武,马双虎,你们两个这些日子着力培养一些办事机灵,又可靠的人。我去了扬州会需要人来办事。最好先给马双虎培养几个副手,我想等你们稳定下来,让潘武去扬州帮我。”贾政很是喜欢潘武牢靠又稳妥的做事风格,而且他为人忠厚,是个很好的帮手。
  潘武与马双虎都很高兴,恭敬答应了。临走前还拿出了一些土产给贾政。
  “老爷,这是那边的工匠们托我送给老爷的。大多是他们家乡河北的土产,也不值钱,只是情意深重,我不好拒绝,就冒昧带来了。”潘武有些担心贾政看不上。
  贾政笑笑,先打开包裹自己看了看,吩咐书文收下了。
  “礼轻情意重,你替我谢谢他们。”
  “希望我此番去扬州任职,也能得到百姓的爱戴。”贾政叹道。
  启程前一晚,王夫人又细细查过一遍单子,眉头仍是紧锁着。
  “夫人带这么多棉衣袍子,怕用不上。”贾政看了一眼单子,轻笑了一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