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熙凤笑笑“老爷说他得了圣上奖赏,巴巴的将那些金银宝物也送了来,让老太太看后也高兴高兴呢!”
  贾母自然高兴儿子得了赏赐,忙就要看那些东西。王熙凤早有准备,各样挑了一些让平儿放到托盘里,供贾母过目。
  “好极了,拿过去给珍哥儿与他媳妇看了,说今年祭祖时,将这些也摆上,又体面又尊贵!”贾母嘱咐道。
  “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呢,我这就去那边将这好消息告诉他们!”王熙凤笑道。
  “老爷再没说什么吗?可提到何时回京?”贾母笑罢,又问道。
  王熙凤道“并没有说这个。”说罢又看贾母情绪略低沉,便又说“之前听说外放的官员,不过就是两三年的功夫,也许明年过年时,老爷太太和孩子们就坐到老祖宗身边了!”
  贾母听了也高兴,就让王熙凤去忙了。
  王熙凤连日事忙,抽不出空子去东府。待要派平儿去时,就有丫鬟通报,东府大奶奶来了。这正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王熙凤忙让平儿请了进来。
  王熙凤与尤氏二人本就亲厚,如今既有这桩喜事,二人又连带着说起其他的人情家事,许久仍不尽兴。
  送走尤氏之后,平儿见王熙凤疲乏,倒了杯茶给她,又站在她身后为她揉捏肩颈。
  “太太今年不在家,阖府上下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落在了我身上,我真是恨不得再变幻一个我出来。”王熙凤笑道,“多亏了你是个细心人,内外事务总能帮的上忙,不然我哪里敢与大嫂子聊那么久呢?”
  平儿笑笑,柔声道“说起这个,老爷和太太不是还有一封信吗?”
  王熙凤点点头,道“还没有看。”
  平儿看出王熙凤神色犹疑,便小心问道“奶奶心里有事?”
  “我并不避讳你,索性直言”王熙凤叹口气,又道“太太临去扬州前,嘱咐过我,让我在二爷跟前收敛点脾气,如此才是夫妻和睦的长久之道。只是你也看到了,咱们家这个二爷,混得很呢!”
  王熙凤说罢,仍是气不过。
  前些日子,贾琏想从凤姐这里拿些银钱,便百般讨好王熙凤,连带着让平儿也帮他说好话。王熙凤本就烦恼此事,她是个骄傲的人,自己拿钱出来好让丈夫出去花天酒地,这事情怎么想怎么憋屈。只是耐不住贾琏几次三番伏低做小,王熙凤也不愿意闹得太僵,就给了他一千银子。
  如今倒好,贾琏手里有了钱,成日里更不着家,王熙凤不用想,就知道他在外做些什么。只是因为家里事忙,也
  懒得再去留意贾琏那些麻烦事。
  所以王熙凤看到王夫人与贾政特意给她来了一封信,便猜到可能也要劝她,心里就有些抵触。
  “罢了,平儿你把信拿来读给我听。”王熙凤揉了揉眉心,说道。
  平儿拆开信,轻声读了起来。
  这封信其中内容是王夫人口述,贾政代笔的。待王夫人要说的话写完了,贾政又加了一些自己想说的。
  平儿先读了几句,这些内容都是王夫人的意思,不过是问她家事是否顺利,老太太身体如何。又叮嘱她处理家事务必细致,凡事拿不准的,去请示大太太与老太太,以免犯错。
  王熙凤听罢,见并没有提到贾琏什么事情,便没那么烦闷,又让平儿继续读。
  平儿粗粗看了底下的内容,有些惊慌。王熙凤会意,打发了屋子里的其他人,便让平儿继续读。
  “这是老爷写的。他说印子钱的事情他都知道了,让奶奶不要再做此事。”平儿读到这里,细看王熙凤神色。
  王熙凤神情严肃,示意平儿继续读。
  “老爷说如今有人暗中盯着咱们家,他在扬州已经遇到两次,次次都很凶险。若是被他们抓到印子钱的把柄,日后更难处理。”
  平儿很快读完,又继续道“老爷说他在信中附了一张银票,让奶奶自己留下。无论是需要补垫府上的花销,或是奶奶自己需要,尽管去用。只是不要再与大爷合伙放印子钱了。日后若用完了,再找他要就行。”平儿读完,在信封中找出银票,递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打开一看,是五千两。她手里拿着银票,心里一时难过,一时高兴。神情变换好几次,一直没说话。其实这钱也并不很多,贾政手里也不很宽裕,就先拿了这么多。
  屋内沉默了片刻,王熙凤突然开口道“我做了不应该事情,差点被歹人发现害了贾家,老爷知道了却不骂我,还给我钱用。”说罢又叹口气,不知道再说什么。
  平儿小心道“老爷许是体贴奶奶,再说老爷在外做官,太太也不在家,府里大小事务都靠着奶奶,老爷也不能如何怪罪。”
  王熙凤叹了口气,笑道“琏二爷却从来没有往家里拿回来钱,他总是伸手朝我要钱。”
  王熙凤性子刚强果断,她虽不太明白贾政心中具体想法,只是看他又是叮嘱,又是拿钱给她用,王熙凤也就放了心,认为贾政起码没有怪罪她,也更能体会到她的难处。
  “奶奶说这个做什么,夫妻之间,还计较你的我的吗?”平儿劝道。主子之间有矛盾,她作为丫鬟,即使心里也为王熙凤鸣不平,却也不能多说一句贾琏的不好。
  “也许是太太心疼我,已经劝过老爷了,这钱无论是老爷的还是太太的,咱们就承了这份情吧!总之即使不称呼叔叔婶子,仍是我的亲姑妈姑父。”王熙凤又想到其中也许是王夫人好意,便如此说。
  平儿听了后半句却很惊讶,以为王熙凤有其他想法,忙劝道“奶奶再不要这么说话,让有心人听了,难免不会生事。”
  王熙凤摇摇头,又问“二爷回来了吗?”
  平儿道“今早出门前,二爷吩咐晚上不回来用饭。”
  王熙凤也没什么表情,又道“你将这银票先收起来吧。”平儿应了,将银票收到了王熙凤素日放私房的盒子里。
  “三丫头信里说,老爷将姨妈一家都接到了扬州。”王熙凤又道“姨妈她们孤儿寡母,却守着偌大家业,难免不被族里人嫉妒,老爷此举也是保护她们。”
  平儿静待王熙凤后文。
  “你我自幼在金陵长大,扬州与金陵离得那么近,却从来没有去过。”王熙凤叹道。
  平儿心里难过,说不出宽慰话。嫁了人的女子,纵使地位再高,不过是养在深宅大院里,连街市都不能随意去逛,更何况出远门呢?
  “奶奶若是喜欢,待日后二爷也得了外任,定也带奶奶同去。”平儿只好说了这么一句。
  王熙凤摇摇头,又道“难道必须由什么人带着我去,我才能出去吗?”
  腊月里,扬州下了两场雪。细沙一样粉粉的,落在人身上一会儿就化了。
  贾政正月里打算舒服待在家里,陪着夫人孩子们。他就在小年那天,在外面酒楼摆了一天席,专门宴请衙门各处的官员。本来应当在家里摆席,只是他怕夫人麻烦,就摆在了外面酒楼。
  如今扬州水务衙门他说了算,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林如海见状,也和贾政一样。其他人知道林如海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管家,也很理解。
  探春的字写得越发好了,今年的春联便由她来写。其他几个孩子也写了几幅,或贴在自己房间,或互相换着贴。
  今日正是除夕,三家人凑到一处,便在贾政这里摆上酒席。薛姨妈本想留薛蟠一处过年,只是想到他的顽劣,又狠狠心,吩咐他随着管家薛胜回了金陵,打点事务。
  除夕晚宴坐了两桌,仍是大人小孩分开坐。贾政建议,除夕最好吃火锅,又暖和,又可以边喝酒边慢慢吃,最有过年的气氛。
  “过一年便添一岁,宝玉你觉得自己成熟些了吗?”黛玉笑着问宝玉。
  宝玉刚在长辈那桌轮着斟了酒,提着暖酒壶又来给姐妹们斟酒。他听到黛玉问他,想了想,反问道“你觉得呢?”
  黛玉便笑“我以为你仍像小孩子,太喜欢玩。前几日我看你与舅舅窝在屋里,本以为你们是做学问,偷偷看了才知道你们又在鼓捣什么玩意呢!”
  探春自然知道内情,便说道“林姐姐话说得太早,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罢,又故意拽了拽黛玉发辫,很是调皮。
  黛玉躲了躲,说道“肯定是舅舅告诉你了,你却瞒着我不说,我不理你,我要坐到宝姐姐旁边。”
  说罢,拿了自己的酒杯,就坐到了香菱与宝钗中间。
  “你说宝玉不太成熟,那你自己又如何呢?”宝钗仍故意逗黛玉,“像是个惯爱撒娇的小女孩,有时候,我都要替你害羞呢!”
  黛玉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向长辈求援,又走到薛姨妈旁边,撒娇道“姨妈,宝姐姐欺负我!”
  薛姨妈顺势将黛玉搂到怀里,笑道“宝丫头很会欺负你妹妹!”
  “刚才还说你爱撒娇呢,又歪到姨妈怀里,羞不羞?”探春笑道。
  王夫人便叫孩子们,“你们也过来坐,热闹些”。孩子们听了,各自坐到了父母身边,香菱与袭人挨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