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只是单单在姐妹中一起读了,却并不过瘾。
  “不如咱们几个将这故事演出来?”探春建议道。
  宝钗最先反对,“我觉得这样不好,咱们姑娘家哪有去演戏的道理?”
  宝玉却闹道“咱们几个只是在家里演一演,横竖只是亲近的人看到,又传不到外面,宝姐姐担心什么呢?”
  宝钗自觉在姐妹中居长,便认为自己有义务不时教导姐妹们。只是她毕竟也有淘气时候,又经不住黛玉和探春的苦劝。
  “你们总是仗着姨夫疼你们,便无法无天了。”宝钗笑道。
  探春却说“父亲若是知道了,应该也会赞成。就像二哥哥所说,咱们到时将其他人都打发了,只留几个长辈,和袭人香菱一起来看,更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黛玉也来帮腔“很是如此,不过玩一玩罢了,宝姐姐怎么又这样严肃起来了呢?”
  宝钗便笑“总之在姨妈和母亲那里,我是要表明立场的。”
  黛玉摇摇头说道,“既然要让长辈们同意,肯定要去找最容易被说服,说话又最有分量的那个人。”
  探春搂着黛玉肩膀,笑道“我和林姐姐一起去!”
  黛玉要先攻破的人自然是贾政。
  只是姐妹们提前准备了那么多说辞,却没有派上用场。
  贾政一听她们要做什么,直接就同意了。并自愿要去说服王夫人与薛姨妈。
  “我知道你们很惊喜很意外,只是也别都杵在那里,都没有人来为我倒杯茶喝吗?”贾政故意笑道。
  “父亲怎么答应得这么痛快?”宝玉问道。
  贾政便说“你们姐妹几个相伴日子有限,不趁现在多玩玩闹闹,日后回了京城,又要被拘起来了,到时哪有半点轻松自在?还不如趁现在让你们任凭性子多玩玩呢!”
  孩子们听了也都有些伤感,如今在扬州的生活的确是太自在了。
  探春笑着挽住宝钗和黛玉,说道“怎么反而发起愁了呢?父亲既然答应了,咱们就快去准备,我想就定在芒种那日,大家一起看戏如何?”
  黛玉宝钗点了点头,宝玉却在旁边暗自出神。
  农历二月花朝节迎花神,到芒种时,百花凋谢,便到了饯送花神的时候。
  孩子们也不知道贾政使了什么手段,总之芒种那天,林如海贾政,王夫人薛姨妈齐聚在贾府,花园中的一应物事,也都准备齐全了。
  花瓣锦重重地落了一地,王夫人没有让人扫去,任花瓣堆叠,为孩子们的表演做天然的置景。
  今日的重头戏自然是观看表演。待众人都入了席,王夫人便将伺候的丫鬟们都打发走了。
  桌子随意摆着,孩子们的舞台是整个花园。贾政林如海一桌,王夫人薛姨妈一桌,香菱袭人一桌。
  黛玉和探春写的话本只有两幕,写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黛玉自己扮演小女孩儿,探春是妹妹,宝钗是母亲,宝玉是小厮。
  黛玉和探春大概讲了一下故事内容,看到长辈们兴趣盎然,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也就放了心。
  “那就开始吧!”贾政说道。
  第一幕
  “妹妹你看,这么好看的花瓣落了一地,多可惜啊!”黛玉蹲下身子,捧起了地上的花瓣。
  探春道“姐姐说得是,要不咱们捡一些回去做胭脂怎么样呢?”
  黛玉摇摇头,说道“这么多花瓣,咱们哪里用得完?不如找几个绢袋,将花瓣放入袋子,再埋到土里,到时也不过是化了,还可以滋养树木。怎么样呢?”
  探春附和道”
  这好极了,我们现在便去吧!”
  旁边早有准备好的花锄,绢袋,小扫帚,黛玉和探春拿了过来,又继续表演。
  两个孩子正在埋花瓣,宝钗扮演的母亲便走了过来,问她们在做什么。
  宝钗笑道“你们两个傻孩子,四处这么多的花瓣,你们哪里埋的过来呢?”
  黛玉道“可这样随风飘落也太可怜了!”探春也附和,
  宝钗又说“花瓣盛开时那么灿烂,那么美好,比起日月也毫不逊色,待时间到了,便掉落枯萎,这就是花瓣的命运。极致的浓烈后便是暗淡的凋零。”
  探春道“这就是命运吗?”
  黛玉哽咽道“命运难道如此无情吗?”
  宝钗便宽慰她们,说道“草木都有命,人也有各自的命。只是草木无法抗争,而人却可以改变命运。”
  “那么草木的命运又有谁来替它们抗争呢?”黛玉问道。
  宝钗便说“所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你们帮助这些花草,这样很好。只是你们只能怜惜它们,却不能改变它们的结果。纵然可以帮助一部分,但普天之下如此多的花花草草,你们哪里能全部看得到呢?”
  黛玉和探春听罢便是沉思。宝钗就将她们搂到怀里。
  第一幕便结束了。
  林如海与贾政看了,都是暗自沉思。王夫人和薛姨妈并没有看得太明白。
  但凡了解黛玉的人,看过了这个故事,便知道其中小女孩的形象是结合了黛玉自身的性格。大部分创作者最开始总会在身边找题材,黛玉也是如此。
  第二幕是拯救小羊的内容,她们竟然真的抱过来一只小羊。
  “小羊,快和我走吧!一会儿他们要来抓你了!”黛玉想要抱起小羊,却抱不动,就想拽住它的脚,但小羊偏偏不走。
  黛玉又想办法试了试,用绳子套住小羊的脖子,还拉不动。她又跑出去将妹妹叫了过来,姐妹俩一起使劲,却仍是没用。
  “姐姐,怎么这只羊如此倔强,咱们两个人都拉不动它!”探春叹道。
  黛玉正是着急,也束手无策,便道“怎么办呢?再拉不动它,它就要被吃了。”说罢,呜咽哭出声来。
  “姑娘们你们怎么在这里啊?太太找你们好半天,太太很担心你们呢!”宝玉扮演的小厮上场,说罢就要带走黛玉和探春。
  黛玉和探春也不愿走,和那只小羊一样倔强。
  正僵持着,宝钗扮演的母亲来了,便劝道“你们两个好心救羊,可它却死活拽不动,也许是它不愿意和你们走呢?”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古语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可是世间万物自有运行的规律,你们横加干预安知不是错的呢?”
  黛玉和探春听了,都不知如何回答,疑虑是否这样的行为的确不应当呢?
  两个疑惑不解的小孩被母亲带走了,而那只小羊最后仍是被端上了餐桌。
  这一幕也就结束了。
  表演完的孩子们一起站到了中间,等着长辈们的评价。
  贾政看罢,心里很难平静下来。坦白来说,这不是完成度很高的本子,故事结局也有些仓促,但其中蕴含了许多创作者自身的矛盾纠结。
  他能看得出,黛玉和探春在写这个故事时,所经历的各种想法的碰撞。
  贾政看了一眼旁边,林如海同样是神情复杂。
  贾政便说“黛玉和探春写的故事很有意趣。你们这个年纪有各种各样的纠结都是常事。我们本来还时常担心你们,今日看了这出戏,再也没有担心的了。”
  林如海便笑“存周你又和孩子们站到一处了。”
  贾政故意摇摇头,笑道“我只是看到了其中可贵的思考。”说罢,他又拍拍手鼓励孩子们。
  林如海也同样笑着拍手。王夫人和薛姨妈虽没有太看懂,也有样学样,表示赞赏。
  孩子们自然高兴得到了这样的反馈。便坐到了长辈跟前,说了些方才演戏时的感受。
  表演过后,又按着芒种节的习俗,吃了一些点心,孩子们在园子里玩了一会儿。
  “舅妈姨妈,咱们来簪花玩吧!”黛玉和探春每人捧了个小托盘,放着各样鲜花。
  探春走到贾政和林如海面前,她拿起一朵黄白色的芍药,笑看父亲。
  贾政很是配合,稍微歪了头,让探春将芍药花簪到了他鬓边,又笑看林如海。
  “父亲簪这朵!”黛玉说着话手里拿着一大朵粉白色的牡丹花,就要往林如海耳畔别上。
  林如海任由女儿为他簪花,笑道“牡丹雍容华贵,我当年考中进士时也簪了牡丹呢!”
  贾政笑道“怨不得你是探花郎,不惑之年了,还是一表人材,风度翩翩!”
  林如海笑了笑,微微叹了口气。
  孩子们也都簪了各式的花朵,又要打扮王夫人和薛姨妈。
  正挑选时,贾政已经拿了两朵鲜红的石榴花簪到了王夫人鬓边。
  “舅舅,你太快了!我们还正在挑呢!”黛玉笑道。
  探春看罢笑说“石榴花鲜红富贵,很衬母亲呢!”
  王夫人略微红了脸,正要说话时,薛姨妈先插了一句“姐姐适合石榴花,那么我就簪一支蔷薇吧。”
  薛姨妈说罢,又给宝钗簪花“你们快过来给她宝钗花,宝钗成日里打扮太素净了,今日难得有机会,必须好好打扮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