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和普通士兵们同吃同住的,况且你又从不体罚他们”李师德叹道。其实在他心里,一直以为带兵打仗定然要恩威并施,只有惩罚到位了,士兵才会听话,对于贾政的做法,他虽不赞同,但没有遇到大事,也就没有阻拦。
贾政却摇了摇头,喃喃道“我想只是出于一种弥补吧”
李师德不解,便看向贾政。
“眼看着与你同行的生命即将走向死亡,我不由得想做些好事弥补他们”贾政说罢,摇摇头笑了笑,又道“全当是我多愁善感了吧!”
虽然押运粮草的将士们不是正规作战的士兵,只算后勤人员,但若有紧急时刻,也需要他们上场作战的,贾政也是第一次亲自体验这个时代的战争,不免有些掩藏不住的同情心涌了出来。
扎营三日,沙尘暴才散了,李师德便让队伍继续前进。
贾政与士兵一起步行前进,还一直喊着号子鼓舞士气。这边士气高昂,前面忽然有一人一骑跑了过来,卷起很大一阵沙尘。
斥候下马报道“前面三里外的连营村,村民拦了路不让咱们过去!”
李师德看了一眼贾政,贾政会意,立刻问道“问清楚缘故了吗?”
“他们说咱们的车马会将他们的田地踩踏了,便用石头堵住了路”斥候回答道。
“你怎么说的?”李师德又问。
“我们好一番劝解,说并不会走到田地里,只是他们不听,大人又告诫我们不许和村民发生冲突,这才赶来说明情况。”斥候又回道。
贾政很是满意斥候的做法,便对李师德说“不如我先走一步,看能不能说得通村民?”
李师德有些犹豫,说道“这里已离突厥地界很近了,存周还是不要孤身犯险,万一遇到突厥人,恐怕”话没说完,贾政便明白他的意思。
李师德担心贾政像史鼐和钱玄武那样被突厥人掳走,惨遭不测。
贾政正欲解释,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喊道“村民将路让开了!”
第70章 战事杂乱心如麻“为何突然又……
“为何突然又让路了呢?”李师德忙问道。
那斥候大喘了口气,回道“突然过来两个人与他们说了些话,那些村民就让路了!”
“听到他们说的什么话了吗?”李师德又问。
斥候摇摇头,说道“没有听懂”
“是土话还是外族话?”贾政突然追问。
“听起来不像是西北道的土话,而且那两个人高大魁梧,有点像是突厥人的长相。”斥候又回道。
“此地靠近突厥,外族和汉族通婚的也不少”李师德也说道。
“虽这样说,但其中肯定有隐情,也许事关重大,我想咱们应该重视。”贾政正色道。
“只是如今路也通了,咱们又有这么多粮草要运,还是不要因此误了大事。”李师德坚持道。
贾政便点点头,说道“李大人说的在理,等咱们的队伍安全到了叶榆城,再派人去那里看看情况比较稳妥。”
李师德见贾政也附和自己,便吩咐这两名斥候再去前面观察,让士兵们缓步向前。
“存周是不是有别的想法?”李师德走近贾政,又低声问道。
“也许是我多疑吧,我总以为凡是大阴谋总会在小地方露出马脚,所以我总是比较关注这类奇怪的小事。”贾政笑了笑。
李师德拍拍他肩膀,说道“咱们身负重任,谨慎行事很有必要,只是如今还是先将粮草安全送到了,再细细讨论那件事。存周以为如何?”李师德还是很在乎贾政的看法的。
“我自然完全支持李大人的看法,方才不过是情急之下追问一句罢了!”贾政也笑了笑。
两位长官达成一致,相视一笑。
在经过连营村时,挡路的石头早被清理干净,再没有任何人阻拦,只是路上和田间也没有看到一个村民,这很反常。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四处田地竟无一人,简直像个鬼村。贾政心中的疑惑更浓,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又行了两里路,前面竟然出现一大片湖泊,绿草茵茵,湖水清澈,四散着许多牛羊,好一番田园牧歌的景象。
“这个连营村倒是难得的好地方!戈壁滩中却有这样大的湖泊,想来村民的灌溉用水都不缺了!”李师德也叹道。
“这村子应当较附近其他村子富庶一些。”贾政也点点头。
“只是方才看到他们的房屋,都是茅檐草舍,却看不出半点殷实的景象。”李师德又说道。
“这里既有耕田又有牧场,村民半农半牧,按理是要更富足的。却舍不得盖房子,我也想不通。”贾政皱起眉头。
“咱们不理解贫民百姓的想法也很正常,也许是盖房的技艺没有中原那样发达吧!”李师德也道。
贾政没有回答,四处看了看。只见远处湖畔有二人正在饮马,这两人竟然和马一样高大,不由得让贾政多看了两眼。只是他们饮了马,很快就骑马走到前面去了。贾政只好强压下心中的疑惑。
离开连营村,接下来的路途很是顺利。又行了四日,便安全抵达了叶榆城。
封严和呼延朗亲自率众到城门口迎接。
因贾政和李师德都曾是封严的下属官员,封严对他二人都表现亲近。贾政先前以为封严名如其人,不苟言笑。只是如今在战场重逢,封严的性格却略有变化,更随和了。
清点完粮草,封严见除了正常消耗外并无更多的损失,自然满意。呼延朗便吩咐人将粮草入库。贾政和李师德也没有去梳洗,直接随着封严来到议事厅,细致了解局势。
上次因有内鬼里应外合,两万士兵一个月的粮草被突厥人偷了出去,圣上盛怒之余又传来圣旨,让封严戴罪立功,若再有纰漏,便要数罪并罚。
封严这几个月来战战兢兢,秣马厉兵,又与突厥交手几次,胜多负少。只是每次都是小规模的胜利,说出去也没有那么好看。突厥人似乎铁了心龟缩起来,不欲再战。
只是皇上的旨意却很明确,要封严打一场大胜仗才能班师回朝。因此封严一日都不敢松懈,谨慎寻找着突厥人的踪迹。
“最近传来消息,突厥人内乱越发严重,我想咱们的机会也快到了。”封严又说道。
呼延朗便补充道“他们其中分了三个派系,如今那边的沙波木可汗年迈,本来指定长子汗可王子继承可汗之位,但其幼子阿克赛王子也是颇有威望,而可汗的兄弟塔列将军更是手握重兵,他们三方便明争暗斗起来。可汗的兄弟和幼子都蠢蠢欲动,意图取而代之”
贾政点了点头,游牧民族的派系斗争总是如此,千百年来常因为内部的分裂,导致部落的实力大大削弱。再修养几十年,又能聚成一股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的庞大力量。
“频繁率众侵犯咱们边境的首领,是汗可王子,也就是原定的继承人。”呼延朗又道。
“另外两派对战事如何看待呢?”贾政想了想又问道。
封严却摇摇头,直言道“他们若是意图谋乱,想必没有精力来骚扰咱们。”
“先前被夺去的粮草是不是这两个派系的人干的呢?”李师德也很疑惑,便又问道。
封严和呼延朗都摇摇头,说明还没有还没有查清楚这件事。
“若想要谋反,肯定需要联合其他力量,咱们这里若有内鬼,极有可能是那两派人拉拢的。”贾政沉思片刻,也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此话很有道理,只是现在还没有线索”呼延朗犹豫道。
李师德性子较为耿直,他见厅内只有他们四人,便低声追问道“你们没有怀疑过先前那两位吗?”
呼延朗苦笑了下,没有说话。
“当然怀疑过,只是史鼐已死,而钱玄武病重,话都说不出来,如今在京城被大理寺和兵部的人日夜看守着,现在也没听到他们问出什么有用的来”封严倒是详细解释了。
“也许突厥人想强逼这两位合作,史鼐咬牙拒绝了,便被他们折磨致死,而钱玄武同意了,便留了一条性命”李师德推测道。
“虽有这个可能,只是也许朝中也有他们的靠山”呼延朗轻声道。
封严侧头看了一眼呼延朗,他就立刻没再说话了。四人又静坐一会儿,封严便让贾政和李师德先去休息了。
贾政进了屋子,随意躺在床上,又暗自沉思刚才那三人的可信度。看封严和呼延朗的表现,这两人肯定不可能是突厥人的内线。
当时突厥人竟然留了史鼐和钱玄武两个活口,说明这两人极有可能都被收买了,突厥人有他们配合,又暗中联系他俩在城里的手下,这才能将粮草偷运出去。
史鼐身亡也许是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屈辱,无颜面对同僚,心思郁结,没心思配合治疗,回来没几日也就死了。而那个钱玄武在京城定然有更大的靠山,所以他才敢活着回到京城面对那些严苛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