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宝玉以前最喜欢与姐妹们说笑,自从发愤读书后,那种轻浮玩乐的性子也改了不少。如今只是看着姐妹们说笑,也不怎么插话,又坐在迎春旁陪着她。
  “三姐姐,这茶水里怎么有奇怪的东西?”惜春端起茶,刚喝了一口,就对探春道。
  探春也很奇怪,就凑过去看,猛然觉得耳畔闪过一道影子,惜春和黛玉在旁边嘻嘻笑着。宝钗拿了镜子给她看,探春这才知道惜春在她鬓边簪了一枝梅花。三寸长的一小枝,探春却依稀可以闻到香味。
  “发间一枝红梅,越发衬得三妹妹雪白的脸,靛青的头发了!”黛玉用帕子捂嘴笑道。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都满含笑意地看着她们姐妹几个玩笑,此时李纨也捧了一个漆盘,里面许多梅花,拿来给贾母她们戴着玩。
  探春和黛玉各拿了几枝花,去打扮宝玉和迎春了。
  “二哥哥,你今日簪了这梅花,来日可定要金榜题名才好呢!”探春在宝玉腰间别了一枝梅花,又在他鬓边别了一枝。
  迎春也对宝玉说道“也希望你可以得个好名次。”黛玉只是笑着给迎春簪花,也没有叮嘱宝玉什么。
  宝玉却像骑着马那样,走到当中,先是向众人都拱手行了礼,又大声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罢,还煞有介事地扶了扶并不存在的帽子。
  *
  大正月里,贾琏像往年那样到处吃酒玩乐,又总是和贾珍混在一起,兄弟俩互相陪伴,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只是从小花枝巷传来的消息,让贾琏瞬间清醒,终于回了家。
  贾琏掀起帘子进了屋,就看到张雪月坐在窗前,像无数个等他回来的晚上那样,在床边榻上等着。
  只是她近来越发瘦了,在贾琏看来,却意外的更像是扬州那些窈窕纤细病弱西子的姑娘。
  贾琏堆满了笑,紧挨着张雪月坐了下来,又拈了她的头发玩。
  “出什么事了吗?”贾琏柔声问道。
  “哥哥说有事找你,却一直没见到你的回信,才托我告诉你一声。”张雪月轻声道。
  “这几日应酬太忙,明日我一定记得去一趟。”贾琏笑道。
  “有事想和你说”张雪月有些犹豫,又轻声道“我好像”
  贾琏看到张雪月似有羞涩之意,忙问道“是不是有喜了?”
  张雪月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这才说道“月信已有两个月没来了,我这才找了大夫问的”
  “大夫怎么说?”贾琏握住她双臂,追问道。
  “大夫说已经有两个月了”张雪月低了头,再没说下去。
  贾琏只顾上自己高兴,用力将张雪月搂在怀里,不停地抚摸她后背,柔情蜜意道“只待今年三月里国孝过了,就将你接回府里,到时咱们的儿子也是正大光明的了!”
  “到时月份不对,又如何说呢?”张雪月却担忧道。
  “不妨事的,
  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就罢了。况且老爷也知道了,只要老太太不说什么,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贾琏说罢,就将手放到张雪月小腹上,不停摸着。
  张雪月仍很忧愁,她叹道“只怕到时又有别处的麻烦事呢?”
  “怎么今日这样愁苦呢?我都说了不妨事,你白担心什么?”贾琏尽量安慰张雪月,为的也是她腹中的孩子。
  张雪月叹口气,又道“明日记得去哥哥那里看看”
  贾琏再没说话,忙着去找大夫去了。他还是要再确认清楚。
  *
  次日,贾琏果真信守诺言,去了张家。
  可没想到他一进门,张济世就迎了上来,满是愁容。
  贾琏却打趣道“大正月的,大哥有什么事可发愁的?”
  张济世也没绕弯子,直接到“你之前给我找的那个差事,又被内务府的给了别人了”
  “这才急着找你商议商议”张济世陪着笑脸。他本以为这半年多来自己已经和内务府的人混的很熟了,钱是没少送的,没想到他们却翻脸不认人。
  贾琏沉思片刻才道“大哥别急,不过是小事一桩,我自有办法。”说罢,喝了口茶,勉强自己冷静下来。
  张济世也不好直接问贾琏想到了什么办法,只以为像贾琏这样的家世,自然和权贵们关系匪浅,也许随便找人传个话,就能将这事轻松解决了。况且贾琏也说是小事罢了,想到这里,他自己也放了心。
  贾琏不忘告诉张济世,张雪月怀孕的消息。张济世忙让自己妻子打点东西,带了丫鬟婆子要去看张雪月,同时叮嘱她一些事情。
  贾琏心事重重地与他们回了家。到家后见张家人热热闹闹的,自己也懒得陪同,就去了宁府找贾珍去了。
  谁知贾珍这里正在等他。贾珍一见到贾琏,就将他拉到书房,神秘兮兮地递了一封信给他。
  贾琏看罢,只顾呆坐,完全无暇去想其他事情。
  “如今都察院已将咱们结交泸定王的事上奏了,这可如何是好呢?”贾珍负手踱步,又不住叹气。
  “还能怎么办,如今事情败露了,能怎么办呢?”贾琏也长叹一口气,说起话来也没了条理。
  “依我说,不如去找二老爷和林姑父帮忙!”贾珍凑到贾琏旁边建议道。
  贾琏却苦笑着摇摇头,“大哥哥只怕我死得不够快吧!竟然敢找二老爷和林姑父!”说罢,又是摇头又在桌上猛拍了两下。
  “那你说,还有什么办法!”贾珍也着了急,一张脸离贾琏极近。
  “事已至此,若再不告诉二老爷,只怕咱们这两家都要完了!”贾琏仰头叹道。
  “二老爷人脉自然更广,再说都是自家事,他肯定要管的,你又何必愁成这样?不过骂一顿罢了!”贾珍看贾琏这副天塌了的样子,忍不住笑他。
  “你不知道啊!”贾琏说罢,就起身离开了,也没有说要不要和贾珍一起去找贾珍商谈。
  贾珍却还有点良心,追了上来,又搂着贾琏肩膀道“怎么一个人走了,也不等我?”
  贾琏似乎将这一年多来的许多事情串联了起来,终于发现其中的共通性。也发现了宁荣二府的隐患。
  只是现在才意识到,是不是有些迟了?贾琏心里这样问自己,却不知如何回答。
  *
  自从两年前与母亲和妹妹在扬州分别后,薛蟠就一直留在金陵打点家里的生意。账面上的事和生意决策有宝钗负责,而薛蟠也深知自己的才干不足,只能做最简单的事情。他先在柜台做小伙计,待明白掌握了最基础的生意往来后,这才与管事们开始贩售货物。
  而这却是他们这样家庭中最低级的事。要放在从前,薛蟠哪里看得上走南闯北的贩售货物呢?自从那日被薛姨妈和贾政好一番训斥后,薛蟠下了狠心,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混日子。
  这两年来,他一次也没有去过京城,一直勤勤恳恳为家里做事。而这样下了苦心,他也的确学到了许多生意上的事。也越来越像个成熟稳重的家族管事了。
  只是比起家族继承人,他还差得太远。幸好王熙凤在金陵时,也时常与薛蟠一处,不忘点拨他许多事情。
  薛蟠也不气馁,做出了一点成绩,就想着应当去京城看看母亲妹妹。他也没有特意去信,只从金陵带了一船货物,一路走,一路贩售,到了京城货物已卖去了泰半,剩下的便带到京城的各处铺子里。
  他自己带了仆人丫鬟,身后还有满满三辆车,拉着他为母亲妹妹和荣府的长辈准备的土产礼物。两年的磨练,薛蟠如今也颇算是懂得人情事理了。
  薛蟠闷声不响地回了家,到了院子也不让下人通报,自己轻手轻脚走到薛姨妈身后,还不让宝钗黛玉出口提醒。
  薛姨妈正觉得黛玉和宝钗神情奇怪,待要回头时就看到面前一个高大的身影跪了下去。
  薛姨妈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她知道这是自己两年没有见面的儿子回家了。
  “怎么还是这样不稳重?也不让人通报,还故意吓唬我呢!”薛姨妈将薛蟠扶了起来,却不忘责骂一句。
  薛蟠却笑道“只是想着好玩,并没有故意要吓母亲!”说罢,又跪下磕了头。
  “哥哥这几年长高了许多!”宝钗看着薛蟠,也只顾着笑了。
  薛姨妈拉着薛蟠坐下,又亲自倒了杯茶给他喝,不住地抚摸他的脸颊,口中念着“长高了,也瘦了,倒像是你父亲年轻时的样子”说到这里,薛姨妈的眼泪又止不住了。
  黛玉也忙起身宽慰薛姨妈,又为她擦眼泪,劝道“姨妈莫要伤心,大哥哥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薛姨妈也止住眼泪,又笑道“一路赶来累不累?怎么也不提前来封信呢?”
  薛蟠笑道“也说不好哪天回来,不想让母亲和妹妹为我担心。”
  “哥哥这次带了些什么货物来,卖了多少了?”宝钗问道。
  薛蟠正色道“仍像往常那样带的丝绸茶叶和南方常见的俏货,如今正是寒冬,我还带了一些岭南新鲜的果品和花卉,京城应当不少人喜欢的。带的货已有一半在沿路卖了,除去本钱,大约有五成利。剩下的我已经吩咐管事们带去咱们的铺子售卖。还有一部分是孝敬母亲和长辈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