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日母子二人在前面走着,王夫人李纨尤氏等在后面跟着。
  “定了哪天走吗?”贾母问道。
  “后天。”贾政回道。他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因为这个问题贾母之前已经问过两次了。
  贾母听了又点头道“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母亲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就是了。”贾政笑道。
  贾母停下脚步,看着幼子脸上的皱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又道“你也不年轻了,却还要跑来跑去受这些罪,我也知道你都是为了这个家”
  “这都是做儿子的本分,没什么辛苦的,倒是母亲操心了一辈子,也该享清福了。”贾政回道。
  “我突然又想起了前几年咱们娘俩儿也在花园里散步,你与我说了好多话,只是那时候我还不以为然呢!”贾母也笑道。
  “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说罢,又叹了口气。
  “母亲不要再想那些事了,总之都过去了,何必想那些让自己不高兴呢!”贾政劝道。
  贾政看贾母神情疲惫,就扶着她坐了下来。
  “我想,趁我还清醒的时候,把家分了吧”贾母低声道。
  “母亲!”贾政忙跪了下来,又道“母亲身体还康健,为何说这种丧气话呢?”
  王夫人看见贾政跪向贾母,也不好上前,就与李纨尤氏等远远站着。
  “你起来吧”贾母笑道。
  “我只是觉得这些年来既对不起你大哥,也对不起你,所以才想着不如分了家吧。”贾母又道。
  贾政现在心里其实无所谓分家,贾赦恐怕寿命不长了,而贾琏也流放了,他们也都不能闯祸。若分了家,邢夫人和张雪月又去依靠谁呢?
  “母亲,还请您再也不要这样说了。如今大哥重病,琏儿又不在家,若一时分了家,嫂子和侄儿媳妇又怎么办呢?”贾政叹道“本来就四散各处了,若分了家,咱们贾家岂不真的要亡了吗?”说到这里,贾政还落了几滴眼泪。
  “我的儿!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贾母说到动情处也是老泪纵横,又道“只是你大哥心里委屈,病也一直好不了,难道我眼睁睁看你扛着全家人的担子也不敢叫苦吗?”
  贾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又磕头道“让母亲担忧本来就是儿子的罪过,还希望母亲将那句话收回吧!”
  贾母看到贾政这样,哪里忍心,双手颤巍巍扶起贾政,又叹道“就依你吧,我再也不说了,咱们一家人,好歹生死都在一处”
  贾政又道“母亲,等我从广州回来,咱们全家也搬回金陵吧。史家也回去了,王家大哥哥也在那里,薛家自然也一起的,咱们四家人仍像从前那样在一处,好不好呢?”
  贾母边哭边笑,连连点头。
  *
  贾政收到了王熙凤从广州寄来的信,看日子,她们一个月前就从广州动身了。贾政心里也很担心王熙凤若真的遇上了忠顺王爷的船,她若冲动行事就不好了。
  只是担心归担心,一想到王熙凤的处事风格,况且又有平儿陪着,贾政也就略略放了心。
  正在书房踱步时,贾政便听到门外数人的脚步声。
  “有贵客到来,为何不进门呢?”贾政收起信件,笑对门外人道。
  “本来不想打扰父亲的,没想到还是打扰了”探春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宝钗在她身后也走了进来。
  “你母亲呢?”贾政问探春道。
  “还在检查父亲走时要带的东西呢!我说已经清点了三次,只是母亲仍不放心。”探春笑了笑,也很无奈。
  “咱们一起看看去!”贾政笑道。
  探春听了立刻看一眼宝钗,一副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倒惹得宝钗也笑出了声。
  “夫人,有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贾政还没到门口呢,就朝里面喊道。
  “什么客人?”王夫人闻言立刻走了出来。
  贾政站到宝钗身后,将她往前轻轻一推,又道“宝钗不是客人吗?”
  王夫人无奈笑了笑,回道“她们两个才出了门,怎么又是客人了?老爷若想找借口也应该仔细琢磨琢磨。”说罢,王夫人进了屋子,探春和宝钗朝贾政嘻嘻一笑,也进了屋。
  独留下贾政一个在后面喊道“你们又不等我!”
  贾政进屋后,见王夫人仍和锦屏忙着清点东西,就对夫人严肃道“我有正事要说,夫人过来坐吧。”
  王夫人难得见贾政这样严肃,自己也上了心,就让丫鬟都先出去了。
  贾政拿了茶壶,给探春和宝钗都倒了茶,走到王夫人面前要倒茶时,王夫人问道“老爷要说什么正事?”
  贾政笑了笑,只顾着倒茶,也不回答。贾政最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才坐到王夫人跟前笑道“我若不那么说,夫人会停下来吗?”
  刚一说完,也怕王夫人不高兴,忙补充道“不要着急,的确有正事要说的。”
  此时探春和宝钗都笑得不行了,只是强忍着而已,贾政偏又向她们俩眨了眨眼睛,探春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探春之前说想在金陵祖坟旁购置祭田,将家塾安设到那边,我也正有此意。等我离了京城,你们就去做这件事吧。”贾政正色道。
  “父亲的意思是?”探春又问。
  “我想等我从广州回来,咱们全家正式搬回金陵。”贾政答道。看王夫人神情凝重,贾政又补充道“自然要先将元春接出来的”
  “这如何有办法呢?”王夫人忙问道。
  贾政轻拍了两下夫人的手臂,柔声道“山人自有妙计!”
  “咱们族里在金陵还有十几房,如今虽疏远了些,但回去之后再走动也不妨事的。将家塾设在祖坟旁,也是为的那些贫苦族人的子孙读书方便。”贾政解释道。
  探春点点头,又道“父亲说的很是。”
  “你忙着照顾老太太自然没有经历操心这个,就把这事交给珠儿和探春来做吧。”贾政又对王夫人说道。
  “只是宝玉还要考试”王夫人又道。
  “本来也是要回原籍考的,等回了金陵,他若还有心读书,就在那里安安静静读书吧。”贾政回道。
  “姨夫一家要搬回金陵,只怕我妈在京城就更寂寞了。”宝钗笑道。
  “我还以为你们也一起回去的。“探春对宝钗说道。
  “本来妈是这样想的,只是如今哥哥好像有意在京城做一番事业,他难得这样上进,我也不好劝的。”宝钗笑道。
  “那么就将他留在京城好了!不然你母亲一个人多寂寞呢?”贾政建议道,又对王夫人道“你离不开妹妹,她也离不开你,我想也许并不用劝,蟠儿先要体恤自己母亲了!”
  王夫人也笑了笑,回道“做母亲的总还是要以孩子为先的,也不好强求她们。”
  贾政却笑着摇摇头,显然并不赞同王夫人的话,只是并没有出言反驳。
  “对了,我这次去广州并不需要用钱,这些都留给你们。”贾政又让人去拿银票,全部留给王夫人。
  “俗话说穷家富路,老爷难道没听过吗?”王夫人笑道。
  “我们家里很穷吗?”贾政假意不知“好像还不算穷吧?”
  “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恐怕也挺乱的,带着这些身外之物反而要为它们操心了,不如不带的好!”贾政叹了口气,握着王夫人的手让她收了银票。
  “宝钗,你凤姐姐给你来过信吗?”贾政又问宝钗。
  宝钗点了点头,回道“一个月前凤姐姐从广州出发,如今应该快到嘉定了吧。”
  “嘉定在哪里呢?”探春饶有兴趣地问道。
  “南边南海国的一个临海港口,许多中西贸易的船只的必经之地,很是繁华。”宝钗回道。
  “真想去看看呢。”探春忍不住叹道。
  “等你凤姐姐回来了,她下一次出发时,让她带你同去。”贾政笑道。
  “夫人如果也想去的话,我陪着夫人去。”贾政怕王夫人出口阻止,自己先说了一句。
  没想到王夫人只是笑了笑,并没多说什么。
  “宝姐姐,你想去吗?”探春和宝钗离开后,心里仍记挂着这件事,又问宝钗。
  宝钗却笑了笑,并没有急着回答。
  “你不想去吗?不想去那些地方看一看吗?朝游碧海而暮苍梧,像书里说的这样。”探春又问。
  “你我,颦儿,迎春惜春,湘云英莲,我们都去,好不好呢?”宝钗突然道。
  “这好极了!”探春忍不住心里的喜悦,紧紧抱住了宝钗。
  *
  贾政知道此行的凶险,况且又有个贾雨村在旁边监视,恐怕忠顺王爷很不信任自己。临行前贾政又仔细盘算了一遍,他突然想到什么,立刻又去了一趟林府。
  林如海心里也担心贾政,少不了一番叮嘱,而贾政让他做的事,他也都仔细记在了心里。
  只是想到自己不过才从大牢里出来十来天,就又要远行,也不知道归期何日,贾政心里仍是放心不下贾母和王夫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