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裘智本来不信神佛,可看到神像,突然心有所感,握住朱永贤的手,笑道:“都说月老掌管凡间姻缘,你我相识,兴许真是他用红线系在了一处。拜一拜,也算谢他的大媒了。”
朱永贤本来兴致勃勃,待看清殿内布置,不免有些不开心,嘀咕道:“难怪这庙没有香火。金童、玉女分列两厢,神仙夫妻尚且不能团聚,怎么保佑凡人?”略顿了顿,又道:“下次找座灵验些的庙再拜。”
白承奉感觉朱永贤的恋爱脑又严重了,自古以来都是月老居中,金童、玉女列两旁,之前他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如今他谈了恋爱,连神像的站位都要挑刺了。
文勉升起柴火,招呼众人取暖。忽然,听到庙外传来马蹄声,一众侍卫立刻警戒。
不过片刻,只见数名佩刀男子匆匆入庙。他们一见朱永贤,立刻跪地行礼,口称:“殿下。”
为首之人躬身道:“小人与肃王殿下一同打猎,不慎失散。敢问殿下,可曾见过我家主子?”
朱永贤也是刚进破庙避雪,路上并未遇见外人,如实道:“没见过六哥。”随后转头向裘智介绍:“他们是我六哥府里的侍卫。”
裘智点点头,只听朱永贤继续道:“我们兄弟十五人,肃王排行第六,以后你见着他,管他叫六哥就行。”
当着外人的面,谈论如何称呼男友的家人,多少有些“见公婆”的意味。裘智略有几分不自在,脸上微微发热,低声道:“我知道了。”
肃王的侍卫忧心主子安危,并未留意殿内气氛暧昧。既然肃王不在此处,几人便匆匆告辞,继续寻人去了。
雪停之后,裘智嫌天寒地冻,没了赏雪的兴致,众人打道回府。
朱永贤素知裘智体弱畏寒,山中天气变幻莫测,若是冻坏了身子,反而得不偿失。他备下宣纸,打算绘一幅西山晴雪图,供裘智闲暇观赏。
裘智慵懒地躺在罗汉榻上,屋内炭火正旺,暖意融融,宛如盛夏。热得他昏昏欲睡,手中书卷 “啪嗒” 一声滑落,惊得他清醒了几分。
他轻叹一声,心里开始胡思乱想:由奢入俭难,如今习惯了享受,万一哪天分手,落差太大,只怕要适应一番了。
朱永贤停下笔,用湿巾擦净双手,走至榻旁,俯身摸了摸他的头发,柔声道:“想什么呢?总唉声叹气的。”
裘智玩笑道:“我天天玩的心都散了,感觉这辈子都考不上举人了。”
他对自身的才学有清晰的认知。让一个写医疗报告的人去写八股文,能考上秀才已经算是日出西方了。何况京中才子如云,就算不天天玩,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自己这水平也考不上举人。
朱永贤捏了捏他的鼻尖,安慰道:“放心,有你大舅子呢。”
反正读书做文章就是为了入仕做官,裘智断案入神,做刑名方面的官员还不是信手拈来?朱永贤一点也没觉得自己这是帮爱人走后门,反倒认为理所当然。
腊月已至,二人启程回京。这几个月裘智苦练骑马,骑术精进了不少,回程的路上没有拖众人的后腿。
临近年关,京城愈发热闹,街道上人声鼎沸,百姓外出置办年货。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流拥挤,众人不好策马疾行,只能缓缓前行。
朱永贤牵着裘智的手,朝他眨了眨眼睛,笑道:“你先回家,等我的好消息。”
两人相处三月有余,朱永贤知道裘智性子慢热,现在和对方谈婚论嫁早了点,但也不能一直这么藏着掖着,是时候让家里人知道裘智的存在了。他打算一回宫就和朱永鸿出柜。
裘智点头叮嘱道:“你小心点,别惹你哥哥生气。”他没见过朱永鸿,不知道对方的脾气,都说天家无情,凡事谨慎些总无大错。
朱永贤轻轻咬了下裘智的手,佯嗔道:“什么我哥,那是咱哥,罚你重新说。”
二人又走了一会,忽见李尧彪一身丧服,面带哀色,骑着马迎面而来。他见到朱永贤先是一怔,旋即翻身下马,恭敬行礼道:"王爷。"
朱永贤问道:“怎么回事?你这急匆匆地去哪?谁家办丧事呢?”
李尧彪擦了擦额角汗珠,沉声道:“齐王爷薨逝,下官正赶去吊唁。”
朱永贤不以为然地笑了笑:“皇叔最爱搞活出丧了。”
他没将李尧彪的话放在心上,转头对裘智道:“齐王是我皇叔,为人玩世不恭。我那死鬼老爹在的时候就爱整这出,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毛病还没改呢。”
李尧彪摇了摇头,肃然道:“殿下,快过年了,哪有在腊月活出丧的?老王爷这次是真驾鹤西去了。”
朱永贤闻言大惊。中秋宴席上齐王还好好的,这才几个月的光景,怎么人就没了?而且自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李尧彪见他神色讶异,猜到他心中所想,主动解释:“陛下知王爷在西山修养,便不曾派人告知,免得扰了殿下的雅兴。”
朱永贤不免有些汗颜,哥哥对自己太过体贴了。
李尧彪拉着朱永贤的马缰绳,劝道:“王爷既然来了,不如与下官一同去齐王府吧。”
朱永贤点头应道:“皇叔去世,我理应前去祭拜,等我回宫换身衣服。”
李尧彪阻拦道:“肃王和几个王爷已经过去了,殿下不如随我同去,到了齐王府自有太监们为您准备衣衫。”
朱永贤见他如此坚持,只得应下,转头对裘智歉然道:“你先回家吧,我晚点去找你。”
他原本打算直接和朱永鸿摊牌,但齐王这一死,事情又得往后拖几日了。
二人就此分别。
裘智骑在马上,刚拐过街角,冷不防后脑一痛,眼前一黑,便不省人事。
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睁开眼,头脑昏沉,强逼着自己打起精神。他环视四周,见屋内陈设奢华,竟与朱永贤的寝宫颇为相似,心中隐隐有了个猜测。
忽然,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响起:“裘公子,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裘智循声望去,见黄承奉立于不远处,双手抱胸,阴鸷地盯着自己,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吓得他一个机灵从地上爬了起来。
黄承奉被退回了内官监,现在能使唤得动他的人,唯有朱永鸿了。
朱永鸿先是命李尧彪将朱永贤调开,断了自己的生路,然后命人将自己绑到禁宫之内,又不让心腹之人沾手此事,单让黄承奉来处置自己。今日这局面,怕是自己和黄承奉都要折在宫里了。
想明白这些,裘智不由露出兔死狐悲之色,幽幽一叹道:“黄泉路上有你作伴,勉强凑合吧。”
朱永鸿一直在外间透过纱帘观察里屋动静。见裘智转瞬间便能看透关键,心中一惊,暗道此人聪慧非常,更坚定了除去他的决心。
屋内,黄承奉神色骤变。
他被裘智一语道破心中隐秘,登时气急败坏,指着他鼻子叫嚷:“你胡说!你胡说!你胡说!”话虽强硬,实则色厉内荏。
黄承奉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早已察觉陛下对自己的杀意。但已经上了贼船,退无可退,唯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第53章
黄承奉被退回内官监, 朱永贤虽未刻意刁难,但宫里的人哪个不是人精?都知道他得罪了燕王,根本不敢再给他安排体面的差事。
一是, 担心朱永贤日后得知此事,对内官监心存不满。二是,万一黄承奉在新主子面前又出了差错,搞不好内官监也要跟着吃挂落。思量再三,安排他去看守皇陵。
黄承奉颇有野心, 一门心思往上爬。他在皇城司时得了陈仁贞的青眼,朱永鸿对他的能力亦十分信任, 否则不会将他调去燕王府做承奉。
现在派他去守陵, 相当于他的职业生涯已经看到头了,最终的结局就是老死在皇陵。
黄承奉内心天人交战, 若是去守陵, 虽能保下半生平安,但太过窝囊。若是告发裘智,肯定被朱永贤嫉恨,而且自己背主, 亦为当今天子所不容。
不过他心里清楚,在没有处理裘智前,皇上还会留自己一命。这期间万一找到机会, 让陛下改变心意,岂不就飞黄腾达了。
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兵行险着,拼上一把,总好过后半生困顿凄凉。
黄承奉找到了内官监的掌印太监。内官监掌印太监姓胡,是朱永鸿的亲信。
他跪伏在地, 泣不成声道:“大人,小的有紧要之事禀告陛下,关乎燕王殿下声誉。宫中有奸人狐媚作乱,意图陷殿下于不忠不孝之境!”
胡太监半信半疑,满朝文武都知道朱永贤一心想做闲王,怎么会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来。但事关圣上的宝贝弟弟,他不敢怠慢,将黄承奉的话一字不差地汇报给了当今。
朱永鸿早就听说弟弟把黄承奉退了回去,但从未派人打听过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听了胡太监的奏报,立刻命人将黄承奉带了过来。
黄承奉当即添油加醋,把朱永贤和裘智的事讲了一遍。不过他明白当今的心思,一个劲往裘智身上泼脏水,只说是裘智勾引朱永贤,把朱永贤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