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 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 第82节

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 第82节

  可把两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她先去房间里拿了十块钱,又从刚摘的青菜中分了两兜出来,拎着去隔壁转了一圈,然后把算过了明路的钱给宋国刚两口子。
  她为难地对宋国刚说:“他们只愿意给我借这么多……你们也知道,我没孩子没工作,现在在婆家还没站稳,要叫我婆婆知道我借钱给你们肯定会骂我,你们别说漏嘴了。”
  其实还是不够的,但姑娘废了这么大劲,确实已经尽力了,两人也不再纠缠,打算剩下的钱再找别人凑凑。
  宋玲又说:“而且爸妈,其实你们准备过去的路费就可以了,等到了三妹那,她还能叫你们饿到、没有回来的车费?”
  对啊!
  宋国刚和张美娟对视一眼,只觉得茅塞顿开——他们就是去要钱的,又不是真的去看老三过的好不好,带那么多钱干什么?
  就是路上饿两顿也没什么,反正到宋软那儿不就可以敞开肚皮吃了?还不用钱!
  “这个时期正好过了秋收分粮,听说东北土地肥、野物多,肯定有粮食!到时候我们冬天都可以不用卖粮了!”
  两人陷入美好的幻想,顺手给宋玲画大饼:“到时候要是有什么野味山货啊,也给你公公带点!”
  宋玲还没来得及感动,张美娟又开口:“玲丫头,我们带着家宝不方便,这段时间你照顾一下家宝,我们一会儿把他送来。”
  要把宋家宝送到她家来?还照顾“一段时间”?!!
  宋玲心中一突,脸上的表情不变,一脸真诚地建议道:“你们可以把小弟一起带上。”
  不等张美娟反驳,她又说:“先不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你们带上家宝,宋软更不好拒绝——一家老小都来看她,她要是敢对你们不好外人都得戳断她脊梁骨,就说对家宝,也是个好事。”
  张美娟和宋国刚一愣:“对家宝好?这怎么说?”
  对于宋家宝,他们确实是一对慈爱又负责的父母,生怕自家孩子吃亏。
  宋玲虽然已经看透,但还是有酸,深吸了两口气,这才继续:“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样难得的一个机会,家宝也能看看和咱这不一样的世面,那个词怎么说的——开阔视野!”
  咋一听,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
  宋玲觊觎着他们意动的神色,又加了一把火:“再说家宝可是咱家唯一的独苗,就得多见识历练,树立大志向,现在累一点,以后才能有出息,您和我妈到时候还得靠他呢!”
  三言两语的,就把带宋家宝去找宋软说成了什么堪比升学招工的大事,仿佛缺了这一次宋家宝以后就不能胖头鱼化龙了似的。
  偏宋国刚和张美娟把真把儿子当潜龙寄予厚望,听得连连点头。
  “玲丫头,还是你关心家宝,你放心,等以后家宝成才了,肯定给你撑腰!”
  宋玲面上感动,心中翻了个白眼。
  就宋家宝那个蠢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长的像个被烧歪了的煤炉子连软饭都吃不成的窝搓样,她指望他撑腰,跟指望插土里的筷子长成参天大树有什么区别?
  当然,她暂时还不想和娘家闹翻,于是微笑着说:“当然,家宝一看就是成才的料,到时候给我撑腰,我底气多足啊,我肯定要好好对他。”
  宋国刚和张美娟听得十分满意。
  端是一片的和乐融融。
  这边的蝇营狗苟宋软不知道,她正和韩珍珍在国营饭馆里等上菜。
  说来也是奇怪,国营饭店几乎是她每次来公社必打卡的地方,几道招牌菜都已经点熟了;但是每次一想坐下来吃,就会发生这儿哪儿的事导致只能打包走——就跟犯冲似的,下乡快三个月了,这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在店子里堂食呢。
  韩珍珍豪爽地点了一份红烧肉、一份锅包肉、一盆三鲜汤还有两盘饺子,东北的菜量大,端上来几乎占满了大半张桌子。
  “大胆吃!我爸马上就会给我寄钱了!”她底气十足,活像马上就要到月初领生活费,但上个月还有一大笔钱没花完的清澈大学生。
  两人隔三差五地在一起开小灶,对彼此的实力都很清楚,也没有怕还不上的顾虑,宋软毫不客气地加了一块红烧肉就开吃。
  别说,这刚出锅的菜确实比回锅的好吃。
  软糯香浓的红烧肉,在嘴里一抿就仿佛化成了肉汤,暖流一样滑进肠胃里,在隐有寒意的天里舒服的很。
  两人正吃得津津有味,饭店的木门传来一声响,一行人走了进来。
  宋软背对着门没看见,韩珍珍倒是一下就认出来了,用手拐子捅宋软:“快看,当初我们俩二打四的那几个新知青。”
  宋软回头一看,果然是顾均他们。
  “说什么二打四,搞得你好像是什么很强的主战力一样,明明是我一打三点五,小趴菜。”
  宋软纠正道。
  小趴菜韩珍珍哼了好大一声。
  但她没心没肺,转头就忘了,继续凑过来和她嘀嘀咕咕咬耳朵:“我跟你说,那个之前喜欢占你便宜但老不成功的田慧妮,转变目标了——看上了那个顾均。但我看着郑秋月好像也喜欢顾均,还听说他们是一个院儿里长大的,那个词儿叫什么来着……”
  她文盲地卡了一下,冥思苦想。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宋软提示。
  “对对对,我就知道你能懂我,”韩珍珍连连点头,继续八卦,“但田慧妮锲而不舍,居然还真有那么点后来居上的意思,气得郑秋月在直跳脚,天天知青点阴阳怪气呢,但是又说不过田慧妮,回回发难回回吃瘪。”
  她清清了嗓子,捏着手学着郑秋月的京城调调:“有的女的,自己是个破落户,偏心比天高,一天天的就想着攀上男人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是个二皮脸。”
  然后神情一变,仿着田慧妮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秋月同志,虽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凤凰是封建迷信,你还是不要再说了,别被人举报了就不好。”
  然后又换了个方向装郑秋月,叉腰瞪眼,胸腔一鼓一鼓,看上去气得不轻:“你!”
  宋软就着她精彩的表演下饭,然后提出疑问:“但是这次他们吃饭没带上她。”
  韩珍珍一顿:“呃……”
  “同志,一份红烧鱼块,打包带走。”
  顾均从怀里拿出一个饭盒,放到台子上。
  韩珍珍咬着筷子,激动地直捏送宋软的胳膊:“那是田慧妮的饭盒,她人虽然看着没来,其实还在!你看,保准郑秋月就要生气了。”
  宋软顺着她的话往那边一看,果然看见郑秋月瞪眼叉腰,胸脯一起一伏——韩珍珍学得还挺像。
  憋着气的郑秋月舍不得冲顾均发火,田慧妮那个狐狸精又不在,目光恨恨地在饭店里逡巡一圈,在宋软和韩珍珍身上停了下来。
  她看见她们桌子上那几个几乎被吃干净的大盘子,阴阳怪气地说:“真的丢了我们知青的人,活像是八辈子没吃过饭。”
  韩珍珍一个不愿受气的大小姐哪里能忍,眼睛一瞪,筷子往桌子一拍:“你说谁?!”
  “谁应我说谁。”郑秋月看看人声鼎沸的饭店,估摸她们不敢当众打人,硬气回复。
  宋软悠悠地夹了一筷子饭:“什么八辈子不八辈子的,秋月同志你别传播封建迷信啊。”
  郑秋月脸色一变:“你少给我扣大帽子!”
  “听说你在知青点也天天和田慧妮同志说这些不正确的话,还是得注意啊,天天说总是不好的,你说对吧?”
  “还是说封建迷信已经成为你们的习惯了不好改呀?”
  顾均买完菜回头一看,郑秋月又和人闹上了,不由得心又累又烦。
  她就不能少生点事!
  再听到宋软的话,整个人脸色都变了,喝道:“宋同志,这话不能乱说!”
  韩珍珍冷笑:“郑秋月先来挑事你不管,现在倒是叭叭指责我们了,真是狼狗奸一窝!”
  她是很生气地想骂人的,但奈何词汇量不够,骂出来怎么听怎么怪异。
  “……”
  宋软的脸皮抽了一下,小声提醒:“狼狈为奸、狼心狗肺、蛇鼠一窝。”
  韩珍珍一点也不为自己没文化所羞愧,气势更加凶:“对对对,就是这样!”
  顾均的眼睛落到韩珍珍身上:“韩同志,我知道你家里有些本事,但你也要知道,天外有天。”
  卧槽!他是不是在威胁我?他就是在威胁我!他是个什么东西!!
  韩珍珍当场愤怒了,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宋软拉住了。
  她知道男主家确实有点实力,韩珍珍虽然不怕,但何必多麻烦呢?这种给家里拉仇恨的事,让她来!
  于是当场冷笑一声:“你威胁谁呢?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顾均一愣,还真被她气势唬住了:“你家里是?”
  宋软头一昂:“我爸在湘城桃县那是赫赫有名一霸!”
  湘城?还只是是个小县城?
  大本营在京城的顾均顿时又抖起来了,高高在上地冷笑道:“来,叫我
  见识见识是怎么样个“霸”?”
  “我爸宋国刚,高大魁梧秉性如刚,在我们那一片都是响当当,人称桃县大金刚。有本事你过去,我爸最看不惯你这种装腔作势的装逼人,就你这肾虚弱鸡样,看我爸一只手给你全家打趴下,至于你,打成螺旋桨,原地起飞!”
  顾均脸色一阵扭曲,咬牙:“好好好,大金刚是吧,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把我打成螺旋桨!”
  “呵,只要你敢去,就算是条龙都能给你搓成虫!”宋软盛气凌人,“我爸的兄弟遍布江湖,尤其是酒厂的马风主任,人称江湖毒马峰,最是铁杆——可是我们那最大的工厂,手下管着百十来号人,就你,你敢踏进去一步,骨头都给你搓成灰扬出来。”
  蚂蚱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嘲笑:“一个酒厂主任……”
  顾均黑着脸止住他:“让她继续说!江湖毒马峰是吧!”
  “对!”宋软骄傲地大声道:“还有我妈张美娟,虽然看上去柔柔弱弱爱掉眼泪,但张嘴就能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人称湘省桃县白莲花,惹了她,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吧!”
  方阳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宋软就跟个二愣子不懂似的,一巴掌拍开韩珍珍扯她衣袖的手,转过头对着气成瞪眼青蛙的郑秋月道:
  “还有我姐宋丽,虽然已经去云省下乡,但说出来也是响当当,人如其名美丽,那是你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九天仙女样,可不是你这种爱跳脚碰瓷贴男人的酸鸡可以瞻仰到一根毛的!”
  “什么?!!”原本就气得不轻郑秋月瞬间跳脚,“我倒要看看你这么崇拜的姐姐是个什么货色!”
  宋软扬起下巴:“像你这种只会倒贴男人的货色、你们这群薄情寡义的人怎么会理解我们家人的深情厚谊!”
  “还有我家的命根子,我小弟宋家宝,虽然年纪小,但也有潜龙之姿,现在是桃县小霸王,以后也是国之栋梁,得罪了我们家,你们就等着吧!”
  四人齐齐冷笑。
  正在车站买票的宋国刚一家齐齐地打了两个喷嚏,莫名感到一股寒意从背后升起。
  宋家宝对着张美娟伸手:“妈妈,我冷。”
  张美娟把他抱到怀里:“没关系,等我们到你三姐那儿就好了,你三姐肯定买了衣服。”
  “不想穿那个赔钱货的衣服。”宋家宝撒娇道,“奶奶说会倒霉的。”
  张美娟道:“那我们找其他男知青借,听说他们都住在一个知青点里,方便的很。”
  “到时候我们找条件好的男知青借,衣服也好些。反正你姐长得好看,那些男知青不会不乐意的,咱就找条件最好的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