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他希望还像以前那样,韩家二房的人不要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至于韩老三是不是韩老太亲儿子,韩老头是怎么死的,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
要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青山村,和这些人再无瓜葛,不想去探究真相。
他只希望韩老三还活着,可以把抚养韩小山兄妹的重担交还给他。
他想出去走走看看,到处游玩,不想困在一个地方。
要不然他得把这三个孩子养大,才能得到自由,至少是十年后的事了,实在太过漫长。
韩二婶想法比较多,顿时联系到当年老太婆说分家,韩三嫂硬气得很,说搬就搬,一点没有求饶,也没有找村长帮自己主持公道。
原来她知道老太婆不是自己男人的亲娘,当然不待见她,就算求情也没有用。
自己当成宝贝般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现在竟然一点儿价值都没有,韩二婶懊恼之余,顿时后悔今天跑这一趟。
早知道就不说了!
以前她还可以装傻不晓得底细,用她家男人和韩老三是亲兄弟来拉近关系。
现在再这么说,明显不太恰当了嘛。
更不要说跟小文提,把地拿给自己家种,打到野物分自己家一点这种事了。
看来只有给他说亲事,让娘家侄女儿嫁过来,两家关系走近了再来提比较好。
想到这儿,她呆不住了,笑着站起身。
“你们家三个小孩,你一个小伙子,难免有照顾不过来的时候,还是得娶个媳妇回来才好,改天我把我娘家侄女带过来,让你相相。我也不跟她说是来相亲,就带过来玩玩,你相得中我们再往下说,相不中就算了。”
韩子文不耐烦了。
“不用了二伯娘,我已经说过了,现在这样就很好,娶媳妇的事,过两年再说吧。我听大柱说我爹可能还活着,过一阵子,我想带着弟妹去寻寻他。”
韩二婶不屑地摆摆手:“大柱肯定是骗你的,你爹咋可能还活着,真要活着,早回来了。”
“不会,他说得可真了,谁告诉他的,在什么地方,他都说了,现在他不方便去县城,我改天去打听打听,如果是真的话,我就去找找看,到时候等我爹回来了,亲事你直接跟我爹提。”
韩二婶迟疑了,如果真能把韩老三找回来,这韩家的日子肯定更好,到时候结亲也更合适。
而且老三对他们家很大方,保管比小文这个傻小子好说话。
她一点没怀疑韩子文在忽悠她。
在她看来,这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傻小子,哪能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二伯娘呢,也不为难你了。”
说着,她眼睛往韩家屋里望。
“对了,你昨天打了那么多野鸡野兔,有没有富裕的,二伯娘能不能在你这儿买一只?你知道的,我们家里穷啊,你弟好久都没吃过肉了,能不能卖一只给我们,让他也打打牙祭。”
她话虽这么说,并不打算给钱,也是对韩子文的一种试探,看这小子现在好不好相处,大不大方。
第112章
韩二婶说完这句话,便直愣愣盯着韩子文,不放过他脸上的任何表情。
如果这小子眼神闪烁,故作镇定地拒绝自己,就说明他在撒谎骗人。
肯定是跟着小郎中待久了,学会了耍奸。
她自认为看人有一套,没有谁能逃得过她的法眼。
若是小文真学会了骗人,那么刚才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肯定有水分。
她就得好好再思量思量。
可惜她失算了。
韩子文去府城做了几次买卖,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早就练了出来,怎么可能被她看出端倪。
听到韩二婶的话,他摊开手,满脸坦诚。
“没有,我家一只都没有。昨天晚上打的那些野物,真是帮小郎中打的,他全拿走了,说是今天早上拿到镇上去卖,我就收了他一两银子的工钱。”
怕韩二婶打那一两银子的主意,他又道,“我那一两钱让小郎中在镇上买了几双棉鞋,小山他们去年的全小了,今年穿不了,得重新添置。”
“真的?小郎中得那么多东西,只给你一两银子?”韩二婶不太信,仍然紧盯着他。
看这小子的表情,倒像是真的,小郎中这么做,可不太厚道。
“上山打猎这事说不一定,没准跑一趟啥都没得,小郎中还是得付我工钱。”
“昨天只是运气好,赶上了落单的鹿,以后可别想有这么好的事。”
韩子文倒是一副理所应当,很满意的表情。
韩二婶见他答话一点没犹豫,不是现想理由,倒是相信了他的话。
不过她又替韩子文惋惜,他就不该跟着小郎中上山,凭啥辛苦半天,银钱都让他赚走了。
就该小文自己去,他那么大把子力气,怎么着也不会跑空。
跑个三趟,只要一趟能有收成,也比现在强得多。
她眼珠转了转,一脸为他打算,帮他出主意。
“你真是傻,自己去不行吗?干嘛非要跟他去,你要是自己去了,这些东西不都是你的吗?”
韩子文摇摇头,缝好最后一针,咬断线头,满意地提起看了看,才不紧不慢地解释。
“小郎中经常在山上采草药,知道哪里安全,又能打到野物,要是我自己瞎转,搞不好野物没打到被伤着了,那才不划算,我还是稳稳当当挣钱的好,上次被熊瞎子拍了一掌,我现在还在怕呢。”
韩二婶马上又帮他想了个好法子。
“这容易,你记住他带你去的哪,下次你自己去不就得了,要是怕一个人不安全,叫上你二叔,你弟,他们不比小郎中差。”
韩子文把衣服折叠在一起,站起身,不好意思地笑笑。
“唉,我不认路,这次去了,下次再去就找不着路,对小郎中带路。”
不认路?这就没办法了。
这毛病她知道,村里有好几个婆娘就不认路,天黑了,在村口转悠半天都转不进村。
不过小子不认路的倒是少,估计还是小文的傻病没完全好,才记不住路。
韩二婶有点泄气,马上又替他心疼上了。
“一两银子拿去买鞋,你真是舍得,指不定他又在这上面吃了你的钱,以后再要做鞋,把那一两银子拿来给我,我给你做,保证比你在镇上买得好,说不定还花不了一两银子。”
韩子文一脸遗憾地看着她:“可惜二伯娘你说晚了,钱都花完了。”
他像是想起什么事,拍拍棉衣,“噢 ,二伯娘你不提我差点忘了,我家棉花不太多,只能给大凤小龙做棉衣,我和小山做棉衣的棉花还没有着落,要是二伯娘你那里有富余的,分点给我呗。”
韩二婶一愣,这小子竟然打蛇随棍上了,开始找我要东西了,哪里学的本事?
我跑这一趟,啥都没捞着,倒要给他棉花,这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韩二婶是不可能吃这种亏的,抬脚就要往外走:“瞧你说的,我家哪有富余,你弟妹今年都做不了新棉衣,得穿去年的,行了,我还有事要忙,我就回去了。”
她扭过头,心里嘀咕,别说我没有,就算有,我也不可能给你呀。
我自己多做一床被子,盖在身上不暖和吗?
韩子文看她慌慌张张的背影,笑起来。
看来还是这招好使,以后对付她,就用这招了。
韩二婶刚走到门口,小山带着大凤小龙还有阿黄从外面玩了回来,嘻嘻哈哈跑进院子。
看见韩二婶,几个孩子全愣住了,站在院门口诧异地看着她。
大凤说话最直接,眨巴着大眼睛,脆生生问:“二伯娘,你咋在我家里?”
韩二婶笑盈盈地走过去,摸摸她的脸。
“咋啦,大凤,不欢迎二伯娘?”
大凤退后一步,躲开韩二婶的手,看了眼韩子文,没有答话。
韩二婶手落了空,略有几分尴尬,不过她马上温柔地笑起来。
“瞧瞧这三个孩子的模样,长得真俊,我看着心里都喜欢。”她指点着大凤,“真是个美人坯子,以后长大了不得了,绝对是个大美人,肯定能嫁到有钱人家去,到时候可别忘了你二伯娘。”
韩子文听她这话就不舒服,忙招呼几个孩子进院子,又对韩二婶道。
“二伯娘,你不是有事吗,你去忙吧,我就不留你了。”
韩二婶看着几个孩子戒备地盯着自己,心里不太是滋味儿,扭头出了院子。
看来小文这边没啥搞头,没必要把侄女儿嫁过来。
快走下山道时,韩二婶到底想不过,又到那两亩荒地上去看了看。
虽是深秋,树叶都在枯黄掉落,油菜田里却是绿意盎然,绿叶间长满了细小的花苞,泛着淡淡的黄色,长势特别好。
看来朱大勇侍候得很精心,明年收成准差不了。